《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報導主要談及香港金融業至少今年以來已出現的趨勢,一個很多香港人都知道的事情——香港的IPO、其他集資活動等金融活動,已由大陸銀行和銀行家主導,西方銀行佔有率大降,西方金融機構近年減少香港人手,這並非中國近期經濟轉弱的周期性問題,而是香港金融業結構出現改變。 報導稱,香港正由「泛亞洲」投資銀行中心變成中國投資銀行中心,現在的香港「真的只是中國市場而已」。

《華》用了很多例子和數據來反映這個現象,文首一開始說,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今年春季在港交所一個活動用普通話發言,有別於港交所高層通常用英語或廣東話發言的習慣,港交所也沒有提供翻譯。

報導引述一名來自西方國家的銀行家,他說,現在周遭聽到很多普通話,面對中國銀行業的激烈競爭,他在香港感到疏離。

對於中資金融機構主導香港,西方銀行家有微言,一些中資高層對《華》說,這些對中資銀行的批評是廢話,很多客戶選擇中資銀行,因為中資銀行更好地服務客戶、收費較低、在大陸有更佳網絡。

報導提及中資和西方金融機構做法的一個分別:中資銀行協助進行集資活動時,接受客戶公司自己找一大班「親朋戚友」「捧場」,國際金融機構拒絕這樣做,因為會削弱盡職審查,堅持要找一定數量的獨立投資者。中國銀行家戲稱外資銀行這個心態是「道德強迫症」(moral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老中人又在赢了。你们在大陆有更好的网络,不就缘于你爹CCP严厉限制外资银行在华开展业务?不了解可自己问AI。moral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就更搞笑了,不是自认没道德没底线吗?这果然是老中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