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佛教的性别观 (1) 起源的传说

归敬

稽首总敬三宝尊,是谓正因能普济。
生死迷愚镇沉溺,咸令出离至菩提。



引言

本系列将系统性地梳理、解读佛教文本中对性别相关议题的探讨。本文是第一篇,立足点是一个叫做「说一切有部」的部派。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印度的佛教僧团逐渐分为十八个学派(部派)。其中,说一切有部(以下简称有部)较为古老、影响力较大、且存有较全面的中译典籍。

正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在讲故事,较为轻松。
一、劫初事——性别起源的故事 [注1]
二、体无别——不同性别的人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三、施设有——性别是社会建构。



正文

一、劫初事

一些人认为,性别是人的「出厂设置」。而在佛教传说中,人一开始是没有性别的;后来,男女同时出现。对佛教比较陌生的人,也许会觉得这个传说充满神秘色彩,难以置信。这很正常。我们将它视为一个隐喻,关注它所传达的信息即可。

(一)先讲故事

佛教认为,同时存在无数个世界。每个世界都会经历四个阶段:成、住、坏、空(形成→维持→崩坏→归于虚无)。佛教的时间单位「劫 (kalpa)」即是基于此:一个世界从成到空,称为一个大劫;四个阶段,各是一个中劫;每个中劫,分为二十个小劫。因此,一个世界刚刚形成的时候,就叫「劫初」。

劫初,世界刚刚形成,几乎什么都没有。当时有一些人,生活在一层叫做「光音天」的天上(可以近似理解为异世界)。彼等[注2] 是天道众生,或者叫天人。光音天的大家寿命很长,有两大劫;一生中会完整见证至少一个世界的生灭。

有一些人,在光音天上命终的时候,正好是地上的劫初,于是投生到了地上。刚来的时候,大家和在天上时一样——身体有光,会飞,不存在性别、贵贱、美丑等区别。以及,出生的方式是「化生」,即不依托母胎或卵等;从天上命终之后,新身立刻在地上凭空出现,生命无缝衔接。

原本在光音天上,人们是不需要吃东西的。刚下来的人,可能好奇心比较重,看见地上有一种未知的物质(后来称为「地味」),就探索起来。有人试着尝了尝。余人见状,也有样学样。于是出现了饮食这回事。

吃了地上的东西之后,人们渐渐失去身光和飞行的能力。吃得越多,失去的越多。于是,诸人之间,出现了胜劣之别。吃得少的人,有更多、更漂亮的光,及更强的飞行能力,就看不起那些吃得多的,生起轻慢心;吃得多的呢,又嫉妒吃得少的。这样,人们之间互相生不善心、行不善法。因为不善的缘故,食物也变得越来越差。

地味消失,出现了次一等的「地饼」。随着人们之间矛盾的加深,地饼消失,出现了又次一等的「林藤」。后来,林藤也消失了,出现了「香稻」。这些食物,越来越低劣,越来越粗糙,吃起来也越来越费劲。人们吃呀吃,身体也变得越发粗重。终于,在吃了香稻之后,人们产生了排泄的需求。于是,人身上出现了排泄器官,之后又出现了性器官。

由于各人吃得不一样,器官也长得不一样。大家左右看看,就起了分别心。有一些合拍的人,一起探索身体。探索的过程中,对互相的身体产生了爱染,于是有了交媾这回事。再到后来,才渐渐出现了社会分工等。

交媾普遍发生之后,人们的生殖方式从化生过渡到胎生。在过渡阶段,怀孕、生产和化生时一样没有痛苦;只是新生命的诞生必须依托人身了。经中把此时的怀孕比作「疮疱」,类似水泡。水泡在人身上日渐长大;不过对身体没有负担。生产时,水泡破开,孩子就从里面出来了。这个阶段,男性也可以生孩子。等到人们完全过渡到胎生时,就只剩女性可以生孩子了。并且,生育也变得更加痛苦、凶险。


(二)故事的启发

A. 性别是在人类的堕落中出现的。换言之,任何一种性别,都不比另一种更高贵、更优越。激进一点地说,现在的人拥有性别这一现象,即是「低劣」的象征。

B. 两性是同时出现的。换言之,没有任何一种性别是「第一位的」或「基础的」。没有任何一种性别,理应比另一种受到更多的推崇或尊敬。

C. 性别的出现,早于社会分工、社会角色,甚至早于道德体系以及绝大多数的刻板印象。因此,将性别作为几乎任何候选人的标准,都是不合理的——如一些岗位在招聘时不招女性、一些学院在录取时压低女性的比例等。任何基于性别的笼统判断、刻板印象、偏见、乃至歧视、道德约束等,如「女人都如何如何」、「是男人就该怎样怎样」这类表述,都应当受到质疑。所有人都理应有权按彼乐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性别。

D. 最早对性别的认识与区分,是基于性器官的。而人们的多种多样的因缘、业力导致大家的性器官组成了一个谱。这个谱上的性器官可能是呈双峰分布的 (bimodal distribution); 但绝非二元 (binary). 仅从这个角度来说,性别也不是二元的。这就像出现性别之前的人,身上的光明虽有多少之别,但却是一个连续的谱;谁都无法画出一条清晰的线,将光的多寡分为两个对立的极端一样。[注3]

E. 由于性别是多元的,取向也是多元的。传统的顺性别异性恋,绝非唯一一种「默认状态」或「最自然的状态」。所有的取向,都同样正常、同样自然。

F. 轮回中的人,每一世之间的性别,都是不固定的/流动的;每一世所在世界的性别观念等,也可能会不尽相同。而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就会产生惯性,并在突然切换时感到违和。比方说,曾长期生活在不存在性别的环境中的人,刚来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就会不适,并对「性吸引」等概念感到难以理解,甚至排斥性交。再比方说,曾经连续许多生做男性的人,此生如果作为女性长大,就容易产生与其社会性别不同的认同。因此,所有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表现等,都是自然的,都应当得到认可与尊重。

G. 当人类完全过渡到胎生后,生育成了一件高风险、高痛苦的事情,且完全由女性承担。从此,基于性别的不平等乃至剥削就越来越严重了。现阶段性别平等的努力中,必然应当包含促进男性更多地承担生育的责任、以及减轻母亲的痛苦这两点。前者如推动男性产假。后者如推广无痛分娩、剖腹产等。

H. 由于生育的风险和痛苦很高,我们应当更广泛地普及避孕的知识与手段——作为普及性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其中,男性结扎这种明显利大于弊的手段,宜应推广。有些女性出于种种原因选择堕胎,她们的选择也应当得到尊重。[注4]

I. 性别和生育方式等,由两方面决定:a) 每一个体的「别业」,b) 整个族群的「共业」。未来某一天,人们的共业也许会有明显的改变。彼时的人们,一定会有与现在不尽相同的性别、生育方式等。

故事讲完了。那么,这个故事对佛教的理念与实践,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二、体无别

信奉「生理决定论」的人们似乎认为,染色体、荷尔蒙、性器官等方面的区别,是一道鸿沟,将女性与男性分开。

染色体和荷尔蒙是比较新的概念;但性器官的不同,是自古就被观察到的现象。有部的论师们,是承认这样的区别的;同时,彼等主张,这些外在的区别并非本质。

《顺正理论》卷三十六指出:
别解脱律仪……虽名有八,实体唯四:一、苾刍律仪……唯此四种别解律仪,皆有体实,相各别故。所以者何?离苾刍律仪,无别苾刍尼律仪。……云何知然?由形改转,体虽无舍得,而名有异故。形谓形相,即男女根;由此二根,男女形别。但由形转,令诸律仪名为苾刍、苾刍尼等。(后略)


别解脱律仪,即佛教徒的戒律,一共有八种。受戒之后,就有种种不同的称谓/身份。出家并受具足戒的男性称为苾刍(比丘)、女性称为苾刍尼(比丘尼)。

这以具足戒为例,说,男性所受的戒(苾刍律仪)和女性所受的戒(苾刍尼律仪),虽然有名称上的不同(名有异),但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因此可以视为同一种(虽名有八,实体唯四)。虽然性别有不同,但苾刍和苾刍尼从根本上是平等的、无差别的。这个「根本上没有差别」有三层含义:
a) 无论性别如何,大家都是人(因为如果不是人,就不可以出家受戒了);
b) 大家所受的戒的种类、以及身份是相同的(因为佛教徒的身份基于所受戒律);
c) 大家都可以平等地学佛法,并达到佛教的终极目标:解脱(即解脱与性别无关)。

如《法蕴论》卷二说:
佛弟子众,一戒、一学、一说、一别解脱,同戒、同学、同说、同别解脱。


这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是:假如有出家人变性了,如从男性变为女性,或从女性变为男性,那直接转入另一部僧团即可,沒有什么问题。因为性别只是一种表象,不同性别的人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如《十诵律》卷四十提到:
佛在舍卫国。尔时,有比丘失男根、成女根。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即以先出家受具戒岁数,遣入比丘尼众中。』

佛在舍卫国。尔时有比丘尼,失女根、得男根。诸比丘尼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即以先出家受具戒岁数,遣入比丘众中。』


在当时的父系社会中,佛教允许女性出家、受戒,并宣扬女性同样可以证圣果、获解脱的理念,以及看见、认可跨性别人士等等,可以说都是惊世骇俗的。而当我们理解了佛教中性别平等的理念及其来源时,也就不难理解「社会建构」的主张了。


三、施设有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在社会学和女性主义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理论,认为所谓的性别角色等,并非天生或自然的,而是社会建构的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这个掀起轩然大波的理论,其实在两千年前就曾被人提出过。

《大毗婆沙论》卷九指出:
然诸「有」者,有说二种:一、实物有,谓蕴界等;二、施设有,谓男女等。


有部的论师们,将世界上的种种存在和现象(诸有),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实际存在的(实物有),如五蕴、十八界等,是构成世界和人的认知的基本结构或元素。第二种则非实有、非自然,而是人为的规定(施设有);就算是「普世」的规定,也只不过是社会习俗罢了——典型例子就是男女性别。「施设」的意思是「安立;建立;设置」。

有部之所以主张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是因为不同性别的人之间虽然有表象的不同,却没有本质的不同——就像别的任何表象一样。而之所以说不同性别的人没有本质区别,是因为性别是同时出现的;性别的出现早于社会分工、社会角色、道德体系、以及绝大多数的刻板印象;且由于每个人的业力、因缘不同,整体来说,性别是一个双峰分布的谱,而非泾渭分明、非黑即白的两性。

像这样,有部构建了性别平等理论的框架,并在实践中接纳女性、跨性别者、以及其余种种弱势群体。

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家的女性,也充满自信与勇气。当有人因为她们的性别而在言语上骚扰或恐吓她们,质疑她们的智慧,声称她们无法解脱,「好心」劝她们不如还俗时,她们掷地有声地反驳:
心入于正受,女形复何为?
智或若生已,逮得无上法。
若于男女想,心不得俱离,
彼即随魔说,汝应往语彼。


世间有出要,我自知所得;
鄙下之恶魔,汝不知其道。


我心有大力,善修习神通,
大缚已解脱,不畏汝恶魔。




脚注

[注1] 这个传说绝非有部独有;许多部派传承的经文中都保存着大同小异的记载。典型的有法藏部的《长阿含经》之〈小缘经〉(及其异译本《白衣金幢二婆罗門缘起经》)和〈世记经·世本缘品〉(及其异译本《大楼炭经·天地成品》、《起世经·最胜品》、《起世因本经·最胜品》),正量部的《立世阿毗昙·大三灾品》,以及南传(即分别说部)的《长部经典·起世因本经》等。有部传承的记载则包括:《中阿含经·梵志品·婆罗婆堂经》,《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一四五等的相关段落,《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三十二的相关段落,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一的相关段落等。

[注2] 「彼」是一个中性的人称代词,类似 “ta.” 这个代词古已有之,且用法很灵活。指代若干个个体,可以说「彼等」。如果需要特别说明该群体的共性,可以说「彼等某某」或「彼诸某某」,例如「彼等诸人」、「彼诸龙众」、「彼诸男子」。指代「(彼等中的)每一位」,可以说「彼彼」。

[注3] 有关所谓「生理性别」的复杂性,科学美国 (Scientific American) Amanda Montañez 有一个很棒的数据可视化成果:Visualizing Sex as a Spectrum.

[注4] 佛教认为,堕胎属于杀生,因此不鼓励堕胎。另一方面,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许多女性在权衡之后,认为堕胎是更好的选择。佛教固然不赞同这种选择,但也会保持尊重与理解。与此同时,仅仅反堕胎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有可能加重对女性的结构性压迫。因此,更加要紧的是:通过种种手段,减少意外怀孕的可能性。这类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普及性教育、推广保护措施、减少男性性犯罪者的数量、提高普遍的性别平等意识、提高社会对 LGBTQIA+ 群体的理解与包容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堕胎。


后记

(2020年6月) 我想写这个题目有一年多了。之前一直有三种担心,使我虽偶尔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却始终犹豫着,不敢系统性地写。首先,我担心自己的认识和思维不够成熟,涉猎不足,对材料的理解也不够深入;最终贻笑大方,或误人子弟。其次,我的政治见解与立场,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我解读佛教在社会议题上的态度;我的文章,恐将沦为一种普通的偏见。最重要的是,佛教的核心是「解脱」、是「觉悟」;而我对社会议题的热衷是否是一种「戏论」,毫无意义?

最近在社交媒体接触时事时,我屡屡见人援引佛经(或者彼以为是佛经的心灵鸡汤),以支持彼那些往往与佛法相悖的论点。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个例。见得愈多,我便愈发地寝食难安。终于,我下定决心,不揣浅陋,聊一聊这些议题。我要引用一句经文,发出微弱的悲鸣:「汝意便谓,佛法教学以为灭耶?专精声闻岂可无耶?


回向

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业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
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
菩提妙华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



参考文献

《长阿含经》,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CBETA2019.Q4, T01, no. 1.
《白衣金幢二婆罗門缘起经》,赵宋三藏施护译,CBETA2019.Q4, T01, no. 10.
《大楼炭经》,西晋沙门法立共法炬译,CBETA2019.Q4, T01, no. 23.
《起世经》,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CBETA2019.Q4, T01, no. 24.
《起世因本经》,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CBETA2019.Q4, T01, no. 25.
《杂阿含经》,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CBETA2019.Q4, T02, no. 99.
《大庄严论经》,马鸣菩萨集,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CBETA2019.Q4, T04, no. 201.
《佛说无常经》,唐三藏法师义净译,CBETA2019.Q4, T17, no. 801.
《摩诃僧祇律》,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CBETA2019.Q4, T22, no. 1425.
《十诵律》,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CBETA2019.Q4, T23, no. 1435.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唐三藏法师义净译,CBETA2019.Q4, T23, no. 1442.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唐三藏法师义净译,CBETA2019.Q4, T24, no. 1450.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尊者大目乾连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CBETA2019.Q4, T26, no. 1537.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CBETA2019.Q4, T26, no. 1545.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尊者众贤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CBETA2019.Q4, T29, no. 1562.
《佛说立世阿毗昙》,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CBETA2019.Q4, T32, no. 1644.

元亨寺版《汉译南传大藏经》之《经藏·长部经典·起世因本经([D27] Aggaññasuttanta)》

Lindsey, Linda L. (2015).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oston: Pearson.
Gallagher, C. & Laqueur, T. (eds). (1987).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Bod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佛法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