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佛教的性别观 (8) 「女德」抑或「男德」

归敬

稽首总敬三宝尊,是谓正因能普济。
生死迷愚镇沉溺,咸令出离至菩提。



引言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佛教中性别平等的思想与实践。另一方面,佛经中保存着一些对女性的负面评价,如「女身不净」、「女人身中有十恶事」等。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文句呢?

常见的解读可粗略归纳为三类(非穷举)。
  (一)佛教厌女。一些人看见这类文句,即将佛教视为一种「四旧」而加以批判。另一些人则断章取义地引用佛经段落,以支持其「女德」思想。这类解读往往忽视了相关文句的语境等信息,而充满成见。——就像之前的文章中反复说明的那样,佛教的根本精神之一就是平等与尊重。
  (二)时代局限。佛经毕竟是两三千年前的产物了,所记载的思想受到父权制的时代局限影响,似乎在所难免。或者说:虽然佛陀与弟子们并无偏见,甚至佛陀本人是相当反主流的,但组织化的佛教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向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妥协。
  (三)事实陈述。即相关负面评价如实反应了社会现实,例如《玉耶经》提到:「
女人初生堕地,父母不喜。……常畏夫婿,视其颜色。……年老为儿孙所呵。——从生至终,不得自在。」这些客观的记载本身,并不能说明佛教厌女;恰恰相反,佛教对父权制下女性独受的苦的承认,反映出其至少作为「盟友 (ally)」的同情与支持。

本文试图提供另一个视角:佛教对女性(尤其是女性的身体)的贬抑,是其对男性的约束的尝试的一部分。即,与其说佛教宣扬「女德」,毋宁说其宣扬「男德」。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部分,分析相关的语境与背景。
一、谁、在哪里——佛教教化的对象;
二、做什么——教化的内容与目的;
三、「女垢」——简短的案例分析。



正文

一、谁、在哪里

不可否认的是,自古以来,佛教的受众往往以男性为主——而这个事实恰恰会导致:佛教所教育甚至规训的目标往往正是男性。例如,基本的五戒、十善中的「不邪淫」,早期曾被翻译为「不犯他妻」(《增一阿含经·非常品·第三经》、《六度集经·布施度无极经·第十七章》等)。诚然,这体现了男性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同时,这也意味着,男性受到更大的道德压力、一言一行都受到更多的规训——尤其是在认为女性「天性」淫荡(因此这不是她们的错)的文化中。

佛教的说法对象可以简单分为在家和出家这两大类,并进一步分为四类:普通在家人、有权势的在家人、入世的出家人、避世的出家人(非穷举)。以下将对这四类男性进行分类讨论。



二、做什么

许多普通的在家男性,也许不能对女性感同身受,或站在女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佛法首先教导他们善待自己的妻子,并让妻子掌握充分的财物与权力:「夫视妇亦有五事:一者、出入当敬于妇;二者、饭食之,以时节与衣被;三者、当给与金银珠玑;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者、不得于外邪畜侍御。」(《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处于婚姻中的女性的安全与利益。在此基础之上,再教导他们由己推人,不去侵犯或骚扰别人的妻子(及女儿、姐妹等):「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自护妻室,不应侵他。……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为了更进一步地约束他们,佛法从心性上下手,教导他们:接触女性——尤其是和自己没有关系的女性,且不论什么形式——都会影响自己的善根,并容易造下恶业;因此,最佳策略是对她们敬而远之。例如《大毗婆沙论》卷一:「女是梵行垢,女损害众生。」在这个语境中,佛法随顺世间的说法,方便说女身不净等,恰恰是对女性的保护。最终,尽可能地达到男性「不希他妻,不以染心视他女色」(《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的结果。

对于有权势的在家男性,佛法劝他们用十善等善法来治理国城,即从立法的角度保障女性的权益。另一方面,「远离女性」的思路也在更大范围内保障了女性出家及在家修梵行(包括杜绝性行为——包括拒绝丈夫的性请求)等「反传统」的选择的权力,使她们可以较为平等而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以学习知识、探求真理、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等。

对于入世的出家男性,佛法教导他们保持中道。他们肩负说法的责任,并且为了维持生命而乞食,不可能完全远离女性。他们既不可以过于亲近(这往往出于贪心,并且也会助长贪心),也不可以过于疏远(这往往出于瞋心,并且也会助长瞋心)——这二者都对自身、对别人、乃至对佛教的形象没有好处。他们必须有技巧地训练自己的内心,巧妙地保持平衡:「
为女说法,常思惟空。于女人前不露齿笑,不染相动手。」(《大乘悲分陀利经·第九王子授记品》)「心无存淫,口无言调。伪声邪色,一不视听。睹彼妇人,以母、以姊、以妹、以女。宁就燔身,无为淫乱。」(《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如果有女性示爱,宁可就地自杀也坚决不从(具体案例如《贤愚经·沙弥守戒自杀品》等)。观察女性的「过患」,就是上述训练中常见的一环。[注1]

至于避世的出家男性,平时几乎完全没有接触女性的机会。他们的「不净想」训练,更加无关厌女,而是为了达到解脱。例如,佛教修行中相当基础的「四念住」的第一项就是「观身」,包含观察自身、他身、自他身这三方面。佛教认为我们所有人的色身都是不净的,但是我们往往会产生「净」的错觉。当一位出家人内心产生对女性的贪淫心时,他修习不净想,以除去贪欲。他可以由类比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同样不净:「
如女身不净,自身秽亦尔。」(《宝行王正论》)「若有智者观察女色,见不净相——皮肤、肌肉、筋骨、血脉。见已,心乐修集是想。如女身,男身亦尔;如近,远亦如是;如此,彼亦如是;如他,自亦如是。」(《大方等大集经·日密分·分别品》)这样,他可以断除对身体的执着。他也可以通过观察身体的变迁与朽坏而体悟无常;或观察身中四大、三十六物各别而体悟无我,乃至证入「三解脱门」,等等。

在以上四种情况中,佛教有关所谓的女性的「过患」的教导都实际上是「男德」课程——要么变相地保护女性,要么导向解脱而与具体的女性个体无关。一些人将这些教导断章取义,试图证明女性的「劣等 (inferiority)」,实在是与佛教的精神背道而驰。这个错误,与化用「男性凝视理论 (the male gaze theory)」来规训女性的错误十分相似。


三、案例:「女是梵行垢」

上文中提到,一些人会断章取义地引用佛经文句,试图为彼等既有的厌女思想作合法性的辩解 (justification).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大毗婆沙论》卷一的「女是梵行垢,女损害众生」这一句。其实,除了上文提到的解读之外,原文中紧接着就有进一步的解释:

女实非垢。胜义垢者,谓贪瞋痴。然伽他中说女为垢,是垢具故。


女性并不污浊垢秽;真正垢秽的,是人们内心的贪瞋痴这三毒烦恼。之所以称女性为「」,是因为未经训练的男性往往会在接触女性的时候,以女性为对象而生起烦恼、乃至作恶(「垢具」)。这句经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教育的对象是(顺性别异性恋的,下同)男性。假如面向女性,恐怕说「男是梵行垢,男损害众生」亦不为过吧。

这段文句很具有代表性——在面向接受程度有限的男性时,佛法采取的策略之一即是将女性作为贪欲的具象化譬喻,藉由令听众远离外在的女性而逐渐远离内在的贪欲。当然了,接受程度更高一些的男性,完全可以直接观察思惟欲望本身的过患。一个例子是《付法藏因缘传》卷五记载的医生遮勒的感慨:「
当知爱欲甚不可乐——败德丧身,莫不由之;坏好名闻,污辱梵行。凡夫迷惑,不能舍离;智者了之,观如怨贼。


脚注

[注1] 虽然常见,却非必须,并且往往与别的训练一同进行,因为这是手段而非目的。根据各人情况的不同,修习慈心或空观等训练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如《大智度论》卷一提到:「云何名『对治悉檀』?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不净观于贪欲病中,名为善对治法;于瞋恚病中,不名为善,非对治法。所以者何?观身过失,名不净观;若瞋恚人观过失者,则增益瞋恚火故。」这段经文说明,不净观是为了对治贪欲的,就像医生以毒攻毒一样,不可以罔顾实际情况而让所有人都去执着「不净」这个「毒」。


回向

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业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
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
菩提妙华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



参考文献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CBETA2020.Q4, T01, no. 16.
《增一阿含经》,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CBETA2020.Q4, T02, no. 125.
《玉耶经》,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CBETA2020.Q4, T02, no. 143.
《六度集经》,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CBETA2020.Q4, T03, no. 152.
《大乘悲分陀利经》,失三藏名今附秦录,CBETA2020.Q4, T03, no. 158.
《贤愚经》,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CBETA2020.Q4, T04, no.202.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二〈郁伽长者会第十九〉,曹魏三藏法师康僧铠译,CBETA2020.Q4, T11, no. 310, p. 472—480.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CBETA2020.Q4, T12, no. 392.
《佛说无常经》,唐三藏法师义净译,CBETA2020.Q4, T17, no. 801.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CBETA2020.Q4, T17, no. 829.
《大智度论》,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CBETA2020.Q4, T25, no. 1509.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CBETA2020.Q4, T26, no. 1545.
《宝行王正论》,陈天竺三藏真谛译,CBETA2020.Q4, T32, no. 1656.
《法华经玄赞摄释》,唐沙门智周撰,CBETA2020.Q4, X34, no. 636.

Mulvey, L. (1989).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In 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s (pp. 14-26).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佛法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