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西斯是在日本人民的支持下上台的吗?

首发于 Blogger,2021-8-16

日本法西斯是在日本人民的支持下上台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当然日本法西斯的上台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这里只是简单说说。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要先回到日本战前的政治体制上去。日本自1925年确立了25岁以上男子的普选权,由此进入了民主时期,并形成了立宪政友会与宪政会(后与由政友会分离出的政友本党合并为立宪民政党)作为多数党轮流执政的二党制政体。

应当说明,二党都奉行帝国主义政策,但帝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不是一回事,除了他们都主张对内民主外,在对华政策上也可看出:(1)由于政友会在原敬内阁和加藤友三郎内阁时期对华态度比较温和,试图以此降低中国的反日情绪、并避免在中国问题上刺激欧美列强,但由于政友会关心日本重工业发展,因此日益关心满洲利益,遂转变为在中国积极出手,直到主张对中国进行军事干涉;(2)与之相对,宪政会一开始对华强硬,在五四运动爆发时,认为中国人无理取闹,并攻击政友会内阁对华软弱,但是由于宪政会关心日本对外贸易,因此上台后态度180°大转弯,开始强调不干涉中国内政、维护国际和平。1927年,北伐军冲击英美日领馆,英美邀请日本一同炮击南京,宪政会内阁不为所动,结果反过来又被喷「软弱外交」「屈辱外交」。

展开全文,继续阅读

而就在这一年,日本经济危机爆发,此后国内愈发混乱,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党政治下各党派间互相攻讦、普选制下腐败案频发,同时在满洲问题尖锐化后,军队势力急剧膨胀,一方面开始经常干涉政治,另一方面激进的右翼少壮派军人把罪责归于民主体制中的政治家。1932年5月15日,由于时任日本首相犬养毅拒绝承认军队炮制出的满洲国,主张与中国谈判解决九一八事件,被少壮派军人刺杀,此后日本暗杀频发,给日本民主政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这样的局势下,1936年2月26日,少壮派军人以「尊皇讨奸」的旗号发起叛乱,但在举国上下的反对态度下很快被镇压——这里必须插一句,虽然叛乱军人打着忧国忧民的旗号,在当代颇为引人同情,然而在当时民间并不支持他们。「二·二六事件东京陆军军法会议」中《叛軍の行為が地方民心に及ぼしたる影響》(1936年3月20日)就有记载叛军的行动导致民众反军思想上升——然而此事却加速了日本的法西斯化进程。由于二二六事件的爆发,首相冈田启介应就辞职,广田弘毅继任。广田弘毅组阁时,陆军自诩平定帝都不详事件有功,威逼广田弘毅接受军部的政治主张,其中一项关键举措是1936年5月恢复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即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必须任用现役军官)——这个制度早被视为是议会政治的威胁而在长期民主斗争下于1913年废除,而我们很快就能看到这个制度的可怕之处。

对于军部的咄咄逼人,政党自然不会坐以待毙,1937年1月21日,政友会滨田国松在第七十届议会上攻击军人干政,引爆政党与军队的矛盾。两天后,首相广田弘毅辞职,天皇下令宇垣一成组阁,然而由于军队内部的矛盾,陆军中坚阶层抵制,宇垣内阁由于找不到人担任陆军大臣而流产。

其后,陆军的林铣十郎组阁,他的内阁把政友会、民政党的人统统拒之门外;这还不算,在议会通过了新内阁的预算后,林铣十郎竟然出人意料地解散了众议院,如此欺人太甚,自然在1937年4月30日大选上,反对政府的政友会、民政党取得了压倒性多数。然而林铣十郎虽然大选失败,却赖着不走,最终扛不住政党的猛烈抨击,辞职滚蛋。

此时,出身高贵、与各方都有交好的近卫文麿成了合适的人选,于是近卫内阁诞生。然而近卫文麿并没有如一些人所期待的那样能够振兴议会政治,反而与军部合作,推动法西斯体制在日本的建立。

1940年,近卫文麿抛出「新体制」,即效法德国纳粹的「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创立一个「新党」作为日本的执政党。非常滑稽的是,此时各怀鬼胎的三方都同意这个方案:(1)军部肯定觉得这个方案好;(2)原本活跃的政党由于长期被排除出政权的中心,争先恐后自行解散组织,希望能在新党中有一席之地;(3)还有一些人幻想可以依靠新党统合国民力量,对抗军部。于是1940年10月12日大政翼赞会建立——然而讽刺的是,由于这个新东西会让人想起「幕府」,因此为了避免宫廷的紧张,大政翼赞会宣布自己不是政治组织,而是「万民翼赞」「承招必谨」的精神运动机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原本是以「新党」的名目建立的,但这个大政翼赞会原非传统意义上的「政党」,因为它在全国建立基层组织——部落会、町内会、邻保班,直接控制全体国民,并负责资源配给。后来又建立「日本文学报国会」「大日本产业报国会」「农业报国联盟」「商业报国会」「日本海运报国团」「大日本妇人会」「大日本青少年团」,至此,全日本的国民终于被统一到一个单纯的体制之中,日本的法西斯主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不可否认的是,当时日本民众中普遍民族主义情绪汹涌,而且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国民普遍受到了军国主义的洗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众对于法西斯统治的坏处毫无感知。前文提及的二二六事件导致民众反军思想上升便是一例;而在1936年2月20日众议院大选中,多数右翼候选人惨败,民政党击败政友会夺取第一大党,左翼政党也有进步,尤其是劳农无产协议会的加藤勘十在东京第五区夺得全国最高票数——这些事实都表明,民众已经处于一种对未知威胁的不安中了。

然而日本的民众既没有能力去预见未来的灾难、也没有力量去阻止,而日本的上层政治精英同样无力对抗军人的暴横,于是最终尽管有抵抗,日本终究还是滑入法西斯主义的深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