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后他再上热搜:当城里白菜不好拱了,“土猪”只能选择躺平了

展开全文

01

高考结束,对于高考的讨论并没有结束。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整个六月似乎都属于一个叫“高考”的选人机制。为此,成千上万的考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势必要挤上这座独木桥,夺下双一流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人从众眼中的佼佼者。

其中,一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3年前因为一段激情洋溢的演讲词,站上《超级演说家》舞台的张锡峰。

他当时正值高三,来自河北衡水中学,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就在一部分人开始不断抨击中国应试教育硬伤的时候,那年刚上高二的张锡峰就因为一段在校内“十大杰出学星竞选”上的演讲走红网络。

他的题目叫《青春与梦想》,演讲词慷慨激昂,一如衡水中学的校训,加上他豪情万丈的肢体动作,情绪值被拉到了顶点,触动了很多高中生和高中生的家长。在某站的弹幕里,全是溢美之词,无数人坚信“高考可以逆天改命”。

之后,他更是走上了央视的大舞台。在那里,激情澎湃的演讲再次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全文很长,但一句话就已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励志,去拱了大城市的白菜。一时间,“土猪拱白菜”的言论,让人看到了他站在舞台上对未来不加掩饰的渴望。

节目组还把他的父母请到了现场。母亲听到这一段又一段的自我宣言,情难自已、泪流满面,看到台上这个自称普通人家的孩子,立志要成为家族的希望,肩负改变家族的命运,感触颇深。

还记得在演讲的末尾,张锡峰把自己放到了社会普罗大众的对立面上:你可以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而不是去做一个平庸的人。

之后,他的确如愿了,凭着674分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成了周围人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成了父母眼里的骄傲。

往后这几年,几乎就没再听到过他的一些消息。直到又迎一年高考季,有好事的媒体重新去采访了他,没想到想象和现实完全不一样了。

三年前,那个顶着所有压力,也要在人前表决心,力挺应试教育的好斗小公鸡,如愿进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后,却成了一个泄气的皮球,眼里的光没了。就连高中时白皙的皮肤。也成了不能时常接触大自然的原罪。

如今出现在镜头前的他,烫着一头桀骜不驯的卷发,皮肤黝黑,话里行间像极了挨了锤没脾气的老黄牛。

唯一不变的,是眼睛上那副银边近视眼镜。

当下,他正值大三,马上就要面临实习和毕业,但曾经的学霸却表示:自己学了计算机,现在找个实习都费劲,很后悔,很痛苦。

谁能想到,仅仅3年的时间,这个曾在央视大舞台上,敢于和许多人叫板意气风发的少年,从小被灌输支撑他奋斗逻辑和成功信念的少年,如今全变了。

02

面对大学学习。他说,“我一直很痛苦,我在学的过程就很痛苦,我不是快乐的”。

面对大学生活。他说,“你知道卡皮巴拉吗?性格非常温顺,活着挺好,死了也没事的那种,跟我现在状态差不多”。

面对为何选了计算机专业。他说“当时自己也不懂,就觉得计算机赚钱”。面对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他说“学计算机后悔了,挺后悔的”。

最后,他用一句话作为总结:我非常遗憾,我并没有活成曾经我期望的样子。

一段在镜头前10多分钟的采访,没了当年高中时的激情与兴奋,取而代之的是娓娓道来的躺平,言辞间透露的是壮志未酬的无奈和高中生活的伤痕。

可以预见的是,张锡峰理想主义的花火正在逐渐熄灭、冷却。有网友看到这段采访后,一语说出了真相:浙大计算机系的学生,大多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学编程。

所以,当城里的白菜也不好拱的时候,他的梦也就醒了。虽然,当年就曾有人在留言区里断言:苦难和仇恨教育不是很合适,到了社会迟早要遭受毒打。如今看到张锡峰的现状,我却很理解他。因为尽管我们都深知应试教育的弊端重重,但还是有很多人如同鸵鸟一般,只能将头深埋在沙堆里,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被内卷的洪流抛下。

这不是孩子们的错,而是中国普通家长的错。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帖子,里面夹杂着无数学生们的自嘲。有人说,昨天跳楼的同学,今天准时来上课了。

面对同学震惊的目光,她淡淡地回答——“我只是死了,又没退学。”

有人说,阎王爷在老师面前也得准时下班放人。还有人说,抑郁吞药进急诊,妈妈在旁边对着我说:抱歉蛋蛋,你明天还是要上学。

虽然不知真假,但在留言区里,“死不了就只能继续学”的同款孩子,还真的不少。怪不得有急救科的医生,在一个火上热搜的视频下吐槽:孩子心理有问题,大人一定要去看精神科。

当代心理诊所最大的矛盾就在于:父母忙着鸡娃,孩子忙着抑郁。但父母心里却也自以为苦,认为不是自己想逼着自己的孩子,但在这个分数为王的时代,考不上一所好大学,视乎前途就已变得渺茫。

内卷无可避免,为了跑赢其他人,谁也不敢贸然停下前进的脚步。只是,这一切的背后,又是否值得?

03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一个叫《孔雀》的故事,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回答了这个宇宙难题。

《孔雀》的故事发生在台湾一所升学率很高,但近乎军事化管理的“维德”学校里。故事的一开头,就是所有孩子排成一队,逐一进行开包检查,和所有学习无关的东西,在这一刻都将会被收掉。

在这里,所有的时间都不属于自由。

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程序化设置好的。孩子们需要做的,就像机器人一样,除了服从,别无他法。每个家长还需要签署一个文件,相当于一份保证书,保证自家的孩子不会携带任何和学习无关的物品进入学校。这份协议,在学生们入校的时候,还要虔诚地大声诵读。

这一幕,是否像极了张锡峰3年前的那段演讲?虽然看起来很奇葩,但想一想和我们课间十分钟不能出教室的规定,其实也没多大的区别。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巧艺的女孩,她妈妈正式看中了这里居高不下的升学率,才想尽办法把她送进来的。而能进入这里的学生,都是非富即贵,巧艺的母亲不仅为此花费了所有的积蓄,还动用了所有的关系,好不容易才给女儿铺就了这样一条看似抵达成功的捷径。

殊不知,出生贫寒家庭的女儿,在这个富人的天堂里,每一天的生活都如同身处修罗场,不仅承受着同学们的羞辱和嘲讽,就连自己的妈妈也无法理解自己的痛苦。

为此,她很想逃离。直到有一天,她在学校里无意间碰到了一只关在笼子里,会说话的孔雀。孔雀很有灵性,很善于洞察人心,很快孔雀就像巧艺发出了邀请:只要愿意拿出“一点点东西”,就能满足你一个心愿。

巧艺太想挣脱牢笼,摆脱现状,就答应了孔雀的提议,并拿出自己识别色彩的天赋,和孔雀换了吃豪华法式大餐的钱。还用自己的食欲,交换了一大笔巨款捐给学校,让她在纵目睽睽之下走上了领奖台,不再被同学欺负和看不起。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牺牲了自己身上宝贵的东西后,巧艺终于觉得自己在学校活得像一个人了。另外,无意中她发现,和孔雀进行交换的不仅只有她,就连校长为了学校的升学率,不惜用自己健康的腿作为交换。还有学习不好的转校生,为了能考第一名,也用自己迷人的嗓音作为交换。看似不可思议,但大家却各取所需,乐在其中。

直到巧艺发现自己身体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

04

最开始是眼睛开始白化,不能在辨别颜色,接着是自己的手臂,开始长出鸟类的杂毛,甚至在学校集会上,和那位转学的同学不自觉地发出孔雀的叫声,还有了开始吞食昆虫和青蛙的欲望。

害怕的巧艺,只能和父母坦白了这件事,希望他们能救救自己。可当巧艺的父母来到孔雀身旁的时候,孔雀给了他们一个交换的条件,就是把所有家长之前签的协议书全部烧了,这样维德中学就会变成一个普通中学。

巧艺的妈妈一听,就歇斯底里的拒绝了,因为她在乎的,只是巧艺头上的那顶学术帽。这么多年为之奋斗和奉献的,也只是巧艺头上那顶学术帽。

所以,她拒绝了孔雀能救巧艺的条件,转而劝导巧艺说:只有家里人才看得到你变成了什么样,你就忍耐一下,等考上了大学,妈妈再想办法把你变回来。

你能想象吗?这就是一个亲生母亲对女儿说的话。最可怕的是,现实生活中身边有太多这样的父母。比奴役更可怕的是,习惯了被奴役的人生。

只是巧艺不想再成为学习上的工具人,她和爸爸与弟弟商量后,溜进学校,烧掉了所有协议书,让学校无法再用这些框框条条的束缚困住大家。 可没想到的是,居然这样的举动遭到了同学们的集体抗议,甚至要求恢复检查。因为身边的同学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条条框框,没了这一切,他们都不知如何学习和生活了。

原来,看似笼子外的人,其实才是真正的囚徒。

影片的最后,巧艺的妈妈并不为巧艺的所作所为而醒悟,反而转身去找到孔雀,孔雀再次为她描绘了巧艺和弟弟未来精彩的人生。巧艺的妈妈也心甘情愿的打开牢笼,走了进去,选择和孔雀做了最后一场交易。

多年后,巧艺因为过人的艺术天赋,有了出国留学的机会,成了人中龙凤,她的弟弟也考上了名牌大学。一家人坐在当年的孔雀笼前野餐,唯独没有巧艺的妈妈。当镜头扫到笼中那只孔雀的时候,最终真相大白,笼子里的孔雀就是巧艺的妈妈。她愿付出自己一生的自由,来换回儿女光明的前途。

只是,这样的牺牲有用吗?伟大吗?贯穿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的道德绑架,仿佛藏着父母倾尽所有的“爱”,但最后留给孩子的,还是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的陈默老师的那句引人深思的话:过去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在于外部环境因素,现在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

无论你怎样焦虑,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 。比起孩子最终决定做一只躺平的土猪,似乎成为一个普通人更让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