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辱骂父亲事件,关女权什么事??
整理者注: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或许该留学生的做法并不科学,但此事与女权不可能没有关系,女权主义所反对的是父权,而来自家长的,对子女的压迫正是父权。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本文对事件的梳理可参考,但观点有待商榷。
展开全文
前两周,一则“23岁中国女留学生嫌生活费少,发帖辱骂父亲”的聊天记录在网上爆火,让人大呼离谱。因其当事人本身比较有话题度的标签,消息迅速登上各大平台热搜。
相较于同时期的明星大瓜们,这几张聊天记录没有那么劲爆惹眼。但让这出闹剧野蛮发展、发酵至今的缘由,是以贴标签为“基本功”的社会舆论战。在围绕这一对父女的论战中,“女权”“留学生”等字眼被广泛使用,这些本合理积极的词汇被再度污名化。
##1.初始
事情的起因是几张父女对话的截图,两人因为生活费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可以看到,聊天记录中的女儿在西班牙留学,每月生活费超过一万元。
而正当她花四十多欧买生活用品,并抱怨吃饭营养不均衡时,父亲的晚饭只有白粥咸菜。
令人愤怒的是,女儿在争吵后将聊天记录发到了微信群里,并附上对亲生父亲的辱骂言论:
“用了50欧元就跟我大清早吵架,恶心的***。”
“老家伙,养不起本仙女当年就别生啊。”
这些言论以及其中包含的戾气让大部分人无法理解,愤怒至极。网友们一边倒地发出了批评事件中女儿、心疼父亲的评论。有人说:生这么个玩意儿不如生块叉烧。有人说:新型啃老,正在蔓延。有人说,终于见识“富养”女儿有多可怕。
一周后,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女儿又表示“一切都是误会”,并发文说明“与父亲已经和解”。她说,当天会刷信用卡是因为父亲打的一万元生活费还没有到账,而父亲误以为她还想再要一万元。她也表示,平时一万元的生活费绰绰有余,很后悔做出辱骂父亲的事情。
至此,该事件只是一名父亲和叛逆女儿的家庭闹剧,也差不多该结束了。但随着各路网友的深入挖掘,这对父女被贴上了各种标签,魔幻剧情被进一步传播开来,令人大受震撼。
2发酵
网友挖出的父亲的身份是事情进一步发酵的重要原因。
这位父亲出生于农村,家境贫寒但奋发上进。1988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那个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毕业后,他前往广州打拼,从事金融媒体相关工作至今。根据女儿后来的“爆料”,他如今也是某头部金融媒体的编辑。
北大毕业、媒体从业多年,这位父亲拥有比同时期大部分人都要优秀的文化水平、知识经验、社会阅历等,却教育出了如此疯狂的女儿。
说她疯狂,是因为女儿的另一幅面目逐渐浮现,远超大家的想象。
此前流传的聊天记录远远不是她第一次辱骂父母。据爆料和媒体调查,这个女生以“魔法猪”的名号为网友熟知,这几年一直在网络上疯狂辱骂父母。
她把父母二人p成大字报,称不愿供自己读书,甚至在网络上出卖自己的隐私照片来让对方也来参与对她父母的辱骂。更过分的是,去年十月份,她在贴吧贴出自己父母的各项个人信息,要求网友对他们进行网暴。
而在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日常内容,也基本上都是不堪入目的软色情。
更加离谱的是,她竟然就是去年流传很广的那个“青岛一入境留学生拒绝隔离跳窗逃跑”事件的主人公。2020年3月,她从外国入境,为了逃避14天的隔离政策,直接跳车企图逃离,被医护人员狂奔追回。被强制隔离后,她还认为是中国政府针对她,可谓无知无畏无德,毫无责任心。
从跳窗到辱亲,“魔法猪”的一系列故事有些魔幻现实主义。而她,究竟为何如此?围绕这个问题,舆论场上的论战才真正开始,这是一场标签到处飞的唇舌战。
##3.舆论场
是什么让这个女孩做出如此行为?人们开始关注到故事的另一主人公——女孩父亲的教育方式上。毫无疑问,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在每个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挪威TALK《说说那个辱骂父亲的女留学生》一文中提到,该女留学被全网骂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要关注这段畸形亲子关系的另外一面。
这位父亲也承认曾经刚愎自用和暴烈的脾气伤害了女儿,小时候经常打骂,逼女儿学习,稍有不如意就容易暴脾气上来。再加上离异后对孩子陪伴缺失,才导致女儿走上这条道路。
根据女儿自己的说法,父亲曾经多次干预自己的学业选择,还曾“用暴力手段杀死”自己的宠物,在公众场合推倒自己。
回顾其成长道路与现状,我们很难说出来谁是错误的源头。在源头之争上,几个标签让舆论场上的正常辩论愈发混沌。
第一个标签,是“女权”。
最初的热度过后,我发现微博、豆瓣、知乎等平台的大家对此事的讨论都有意无意地避开了“父亲”和“女儿”的属性,而去关注两人“男性”和“女性”的属性,强行把家庭伦理问题改成两性关系甚至男女对立问题。
在豆瓣一条曝光度很高的帖子里,我看到了“女性厌父”的相关内容。在一些跟评者的言语中,这个女孩是一个“被父权逼疯的女性”;“她的厌父行为,是女权的体现”。
这是典型的胡乱套用性别矛盾解释问题,这事儿跟女权没啥关系。这个女孩为了让父母被“网暴”,不惜出卖身体,用隐私照片来交换网友的操作,这是哪门子女权,这连人权都不算啊。
但是,正是这样的标签让话题得到广泛关注。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去了解事情始末,盲目地将其与女权建立关系,污名化就是这么产生的。但凡批评一下事件女主就是“父权的走狗”,但凡讨论父亲本身也有问题就是“无脑女拳”,何其悲哀。
另外一个,是“留学生”。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送子女出国读书,留学生也越来越多,其中自然鱼龙混杂。
这几年,对留学生的报道有超过一半都是负面的,有关留学生的争论也越来越多。不谈是不是媒体正在进行议程设置而有意为之,但在印象的更新中,“留学生”越发与“富二代”“崇洋媚外”“巨婴”等刻板印象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事实。
这些由部分个体推导出来的标签,正在使留学生整个群体被污名化,一些有志于出国深造或留学归来的人总是受到无由的压力。这就是标签的力量。
标签化,本来是指人们为了说明一件事物,将某人或某物定型化或者归入某一类,以共同认知的概念概括该事物,以便于人们快速的对事物的理解。它的起源,是祖先由于书写工具的不便,需咬文嚼字而减少刻字的体力,又因为文人的微言大义的矫情而保留下来的习惯。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标签化的传播力被无限放大。将简单了解到的人、事,刻板分类,固化判断:
“交通事故,原来是’女司机’啊”;
“你是北京人,家里一定好几套房吧”;
“学艺术的,文化课肯定跟不上吧”。
标签化思维下,人们轻率地根据个体的群体身份下定论,很容易使认知与现实出现偏差,也很容易树立敌意,伤害到对象群体。
环顾周围的舆论环境,标签化思维无孔不入。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做的,是尊重每一个个体,不要因为一些个例就将整个群体都贴上标签,不要因刻板印象而将负面形象施加给任何一人,不要让屁股决定脑子;也应该以撕下各种恶意标签为己任,平息无由的舆论战争。这也便是,少年智则国智。
参考资料:
挪威TALK《说说那个辱骂父亲的女留学生》
猫哥《辱骂父亲的女留学生,北大毕业的传媒精英》
搜狐新闻《辱骂生父的女留学生,全网都在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