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冲击公司解散,46岁总经理失业,4个月内5次成功应聘,均因撞上疫情无奈离职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4927557161861643/

展开全文

李海,46岁,大专学历。他这样的人,在劳动力市场中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但短短4个月里,李海就找到了5份不同行业的工作。

尽管其中4份均因疫情管控因素无法上班,不得不辞职,身边的朋友仍认为他很成功了,离职不是他的错。但李海一个人在Y市租住,没班可上的日子里,他脑海里全是挣不到钱怎么活下去。

2022年被称作“最难就业季”,时值大批高校生毕业,同更年轻、学历更高的求职者比,李海的条件不具优势:35岁都已经是职业天花板了,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众多,企业为什么要一个年龄奔五,只有大专学历的人?

他知道目前的就业形势难,他之前都是按照自己喜欢的行业目标去找工作,但发现难度很大,连续二面20多次,无一成功。他意识到,想要增加找工作的几率,就是不要再挑挑拣拣,“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否则没有对口的行业。找工作的人很多,竞争会非常激烈。”

当面试官变成应聘人,20多次面试均失败

李海来自黑龙江,原在一家拓展培训公司任总经理,七年以来负责公司整体运营。自2020年疫情暴发后,公司运营一直处于半停滞状态,投资人苦苦支撑三年后,公司于今年1月解散,46岁的李海失业了。

那时即将过春节,李海准备从所在的Y市,去东北一个朋友家里过年,此后再找工作。没承想,刚到朋友家的第二天,他就因行程码带星被隔离了。隔离结束那天,正是大年初六,李海不敢久留,便趁着高速路免费,连夜自驾开回Y市。

正月期间,李海开始准备简历。他认为自己虽然年龄较大,学历上也没有什么优势,但工作经验丰富,这是其他人不具备的。

因此,他应聘的职位主要是营销总监、运营总监、总经理等管理职位。

投出简历后,李海很快得到回应,HR面试第一关,基本上也都能过,这让他信心满满。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进入面试第二关,同主要负责人约谈后,求职便再无下文了。

连续20多次面试后,皆是如此结果。

李海作为曾经的总经理,自己也经常面试应聘者。他自认为无论是在简历准备、HR面试,还是部门负责人约谈等环节中,都能够做到有答有应。虽然可能会有小瑕疵,但也不至于导致20多次面试均失败,李海百思不得其解。

在一次营销总监职位的面试中,李海见到了应聘公司的副总经理,两个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李海认为这次应该问题不大。为稳妥,他又举了一个自己搭建团队的成功案例,表达强烈的事业心。没想到副总笑了笑,对李海说:“你太厉害了,你来是为了找事业,不是为了找工作。”

此前,李海从来没听到类似说法,他有些愕然,便追问了几句。他那时才明白,原来对于营销总监级别的管理人才,一些公司非常担心应聘者会在了解项目详情后,拿走项目成为竞争者,公司的客户、业务,甚至整个团队都有可能被拉走。

“用人单位有戒心,面试者也有顾虑是在引入一个竞争者。”李海恍然大悟。

面试接连失败,又没有收入,李海口袋空空,心情沮丧,肚子需要填饱,生计难以维持。几经思索,在找到合适工作前,他决定先去做外卖骑手,500元押金交上去,他得到了一辆电动车。李海看过一些媒体报道,外卖骑手月收入至少 5000元左右,他准备边送外卖边投简历,“有点收入,比坐吃山空干耗着等面试成功强。”

万万没有想到,李海做外卖骑手的第一天,只送了一单。看着其他骑手忙得脚不沾地,他眼巴巴地坐在电动车后座上,不知做些什么。第二天,送了三单,第三天,送了两单。

有时候,送外卖不挣钱,还赔钱。有次送麻辣烫,中途不慎摔倒,食物洒了,李海只好自己花钱买了一份新菜送过去。洒了的麻辣烫,汤没有了,菜还在,他捡起来,没舍得丢,站在屋檐下,边吃边流泪,“以前很风光的一个人,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心理上的落差特别难受。”

干到第10天,其他外卖骑手已至少挣到2000元左右,他的收入还没有超过600元。李海不明白为什么,他问一个外卖骑手,对方反问他,你给他拿钱了吗? 李海不明白什么意思,追问之下才得知,想要多接单,就需要给派单的人送点礼物,一条烟钱少不了,“不送点东西,派单特别少。”

了解事情原委的李海,不再想做外卖骑手了。他把电动车送回去,但因工作没满一个月,他被告知不能退押金。见对方人多势众,李海独自一个人,“不想生气,也就算了。”

工作10天,扣了押金,实际挣了100元。日子很难,生活继续,李海将希望寄托在了找到新工作上。

得到工作机会,和年龄、学历没有关系

痛定思痛,总结自己面试失败的原因,李海决定修改简历。他将工作经历中的总经理、营销总监等管理职位往下调,改成营销副总监、部门经理,并根据目标公司情况,改写成一些更匹配的工作经历。

此时的李海,已经不再期待更高的职务,“心态上已经放弃希望了,能成就成,不成也无所谓了。总之,就是试一试。”

进入二试环节后,问题出现了。面试者一般都会问李海曾经的经历等,李海讲着讲着,所述的工作经历开始和简历上不一样了,“假的毕竟是假的,伪造的内容记不住。”

有的面试者发现了,让李海离开。每每此时,李海感到羞臊、尴尬,他实话实说,承认简历写得太花了,站起来走人。

几次三番,李海心里烦闷。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回想当初任总经理招聘其他人的时候,最注重的是什么因素。李海想明白了,他把简历又改了回来。

3月初,李海看到一家做虚拟数据的公司招聘营销副总,投了简历。这家公司与李海此前的工作经历,完全没有重合点,可以说是另外一个行业了。那时李海的存款不足5000元,每月房租、餐费等生活开支,省着花,最多能够支撑两个月,“当时心里非常慌,不知道钱花完了,如果还没有找到工作,会怎么办?”

李海坦言,那时自己只是为了生存找工作,没有理想,也没有激情,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工作,哪怕只有底薪。“为了生存,不考虑职业规划了。这个职业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影响,也不考虑了。拿到工资,先顾生活再说。”

为提高面试成功率,李海开始认真反思: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根本不具备优势,35岁都已经是职业天花板了,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众多,招聘企业为什么要一个年龄奔五、只有大专学历的人?

唯一的优势,就是工作经验。公司倒闭前,李海面试应聘者,更看重那些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人,“我做总经理时也是这样考虑,招人就是为了让人带来效益,不能招人是给他发福利。”

李海开始站在老板的立场去应聘,再从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适应应聘者的角色。思想转变过来,李海不再准备与面试者谈什么理想、什么事业心,“生命就一次,干吗非要自己作死?生活恢复正常前,活下来最重要。”

活下来的前提,是先找到一份工作。李海顺利通过虚拟数据公司的一面,二面时,公司董事长亲自接待李海。他决定改变方法,坦诚告诉对方,你招聘我,是为了创造相应的利润,别跟我谈理想,我也不会帮你创业,“我只是想达到目的,赚钱,生存。”

这位董事长认为李海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人比较实在,直接问,你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李海回答,你让我产生你想要的价值,我就给你相应的利润。

董事长喜欢李海的表态,谈兴益浓,中午时分,他还邀请李海用餐,席间确定聘用李海为销售经理。“彼此坦诚,老板用人,用的是能力,为他创造价值,这是我得到工作机会的重要原因,这和年龄、学历没有关系。”

谈妥了条件,李海回了家,准备第二天上班,大展宏图。但让李海没有想到的情况发生了。当晚零时,受疫情影响,Y市进入全域静态管理,全员居家,门店关门,交通停运。

一切都变了。李海赶忙给董事长打电话,说明了情况,董事长也只能同意居家办公。由于不知封控何时结束,李海在家坐卧不宁。一个好消息是,人事把电子合同发到邮箱,李海远程办理了入职手续。他以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劳动合同都签订了,总不会有什么变化了吧。

但一个月后,发工资的时间到了,李海发现自己没有一分钱收入。他打电话问人事经理,得到的回复是,李海一直居家办公,没在公司上班,也没有业绩,所以没有工资。

李海不服,他认为就算是试用期,也是要给工资的。况且自己居家办公,也在联系业务,电话费也花了不少。但说理无用,此事不了了之,李海愤而离职。

4次入职均撞上封控,日子还得接着过

2022年2月至5月,李海寻找的工作机会,涉及互联网企业、金融、医疗、美容美体、牙科诊所、小贷公司、车企、酒企、软件公司等,横跨多个行业。4个月里,他4次应聘成功,主要原因就是抓住了一点:认清自己能够为老板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李海认为,有名的大学,年轻的人才,光鲜亮丽的简历,如果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完全无用。“老板招人不是请人当爷爷供着,他花一万块请你,想的是能够为他创造十万元。”

但李海很快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他不断应聘,成功入职公司后,却次次因封控隔离原因,无法前往公司上班,无奈离职,“无奈,悲催,那时候真是绝望了。”

后来,李海向某医疗美容公司应聘。HR面试时,李海因有销售经验,本身做过培训业务,并提前了解美容专业知识,拿出一套销售策略,得到认可。对方承诺底薪6000元,并给55%的业务提成。工作得力的员工,月收入可有十余万。

李海决心大干一场。但仅上了六天班,Y市又封控了,居家隔离期间,李海工作又丢了。

李海不甘心,又找工作,这次成功入职某生产净水器的企业,任职销售总监,工作地点在Y市的邻市。条件都谈好了,入职时间也已确定,谁承想Y市再次封控隔离,李海无法前往邻市公司入职。公司负责人问李海,你能不能来?李海来不了,只得离职。

封控解除后,李海再次找工作。第四份工作是邻市一家与车辆保养相关的企业,正在办理入职手续期间,Y市全员静态管理。这一次,李海没等企业负责人询问,便主动提出离职,“没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熬着,等着解封。”

这样的情况多了,导致李海在应聘时,有HR听说他在Y市居住,便说“我们考虑考虑”,然后没了下文。或者进入二面,部门负责人问他能否保证上班时间时,李海实话实说,如果遭遇疫情管控,就很难保证在公司上班,最终也石沉大海。

此种情况多了之后,李海开始主动和面试者商量,如果因疫情需要长期居家,他可以不要底薪,只拿销售提成或佣金,等能到公司上班后再支付底薪。目前,李海在邻市一家软件公司任职销售经理,应用的就是此种模式。

李海说,只要有一份工作,哪怕是没有底薪,对心理上也是安慰。因为最起码封控结束后,就可以去上班赚钱了,而没有工作的恐慌感,会让一个人心理承受极大压力。

求职期间,Y市曾在5月初短暂解封,李海虽然多次求职成功,却没能拿到工资,全部存款仅剩2000多元。第二天就要交房租了,没钱交租,房东不会容忍拖欠,会直接赶人。1500元的房租,在平时不会成为压力来源,但李海没有收入,交房租后,怎么吃饭,怎么生活?

左思右想,一夜无眠。天微明的时候,李海做出决定,趁着解封的空当,他不再交租金,而是省下钱,赶快搬到朋友的一个仓库居住。仓库位于Y市郊区的一个村子里,李海忙碌了三天,将仓库里的货物倒在其他房间,腾出一个空房间。他将行李打开,被褥铺在了床上。

刚搬到农村小院后没多久,Y市又封控了,李海哪里也去不了。他看到小院有一片土地,找来铁锹,松土,接水管,准备在小院里种些蔬菜,“为了省钱,种点菜,自己吃,不用买了。”

辣椒、大葱、白菜、豆角、西红柿等种子埋进土里,水引进去,现在一些已经发芽开花了。此前,李海一直在楼房居住,长时间不下楼,让他憋得难受,现在独居在小院里,空间大,把大铁门一关,封控出不了门,可以在院子里种种菜,有空间活动,心情好很多。

李海前几年离婚了,父母在东北老家,目前小院里只有他一人独居。李海承认,他一个月不与人联系,也不会有人来找他。有时,别人有事打个电话,李海没接到,对方也不会再接着联系他,或者过来找一找,看看是否发生什么事情了。李海有些担心,如果自己在小院里发生什么意外,“没人会发现,死就死了。”

情绪崩溃的痛哭,让李海难过,但哭过之后,擦干眼泪,日子还要接着过。

6月1日,Y市结束了新一轮的封控,逐步恢复正常,街道上的人多了起来,但许多商店还关着门,没有营业。李海对此次解封并无太多兴奋,“不知道未来疫情发展形势什么样,还会不会封控?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2022年,被称作“最难就业季”。李海也知道目前的就业形势难,他坦言,之前是按照自己喜欢的行业目标去找工作,但发现难度很大。如何增加找工作的几率,就是不要再挑挑拣拣,“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否则没有对口的行业。找工作的人很多,竞争会非常激烈。”

如今,李海已入职邻市一家软件公司,这是他4个月里成功应聘的第五份工作。由于居家隔离期间没有底薪,他在Y市找了一份兼职,想先赚点钱再说。李海说:“我认为现阶段寻找理想中的工作,有点不太现实。先找到工作,养活自己,活下来才有更多的机会。”

(应受访者要求,李海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