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わたり

摇滚

#摇滚

本文共计约三千三百字,预计阅读需要 13-15 分钟。

  小林太郎(Kobayashi Taro)是日本的一位创作型音乐人,于 1990 年 6 月 26 日在静冈县滨松市出生。在 2010 年独立出道后,开始发表污渍摇滚、另类摇滚为主的作品。虽然自出道起就备受瞩目,也实现了主流出道,但为脱离商业限制他最终还是退出事务所,回归了独立活动。对我而言,他身上存在着很纯粹的创作者的质朴,但仍然是发生了一些让我感到失望的变化。虽然以前也写过关于他的介绍,但考虑到篇幅问题,所以还是决定重新写一篇更简练的介绍,帮助他人更快了解他的风格,以及主要作品。


  小林太郎自幼便有对音乐的兴趣,高中时期,接触的欧美摇滚乐也让他的音乐风格逐渐成型。2008 年,小林太郎的高中乐队「小林太郎とマサカリカツイダーズ」在朝日电视台举办的 H Gene Festival 赛事取得了优胜,同期发售的原创唱片也一并售罄。至此,小林太郎对自己的音乐事业有了信心,在加入朝日电视音乐事务所后,他开始了自己的音乐活动。

Driftwood Record 时期

  虽然高中的乐队伙伴没有继续音乐活动,但唱片公司 Driftwood Record 为他找来三名经验丰富的支援乐手,让小林太郎能够以同样的乐队编成进行单独活动。2010 年一月,小林太郎发表了个人首张专辑《Orkonpood》,这张唱片除了乐队的成名曲与为电视剧创作的主题曲之外,还收录了风格涵盖相当广的摇滚、抒情歌曲。这张唱片受到广泛好评,先行盘与全国流通盘都有不错的销量。19 岁的小林太郎也没因眼前成功而懈怠,在参与各大音乐节、举办个人演出之余,他也继续着创作,在十月发表了第二张专辑《DANCING SHIVA》。这张专辑里硬摇滚歌曲占比相较青春色彩浓厚的前作有了明显提升,但穿插的数首抒情歌曲也让风格得到适度中和。这张唱片同样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此时的小林太郎不仅人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商业上也取得了成功。

  就在大家都认为小林太郎会继续这一活动模式时,小林太郎却在 2011 年夏天宣布了新乐队的成立。名为「小林太郎とYE$MAN」的这支乐队的另外三人不仅是同一事务所的签约乐手,更是当年决赛场上的劲敌,小林太郎期待着这种成员之间的化学反应。但乐队却在活动的第二年宣告解散,吉他手高田風对此的解释是,因为商业化前景不被事务所看好,所以未能正式推出作品便解散了。这支乐队当年在现场销售的小型 CD《YE$500》,至今仍是为老歌迷津津乐道的幻之音源。

国王唱片时期

  2012 年,国王唱片宣布了旗下的全新摇滚厂牌「STANDING THERE, ROCKS」,小林太郎也成为该厂牌第一批签约音乐人,实现主流出道。七月,他发表了主流出道后第一张小型专辑《MILESTONE》,以里程碑为名的这张专辑收录了他在乐队解散后的诸多感想,事务所也找来专业编曲师帮助他在自我表达上更进一步,让作品以更高的完成度问世,实现了该厂牌的宣传口号「立身于此,就能让人感受到真正的摇滚」。2013 年一月,他推出了第一张完整专辑《tremolo》,这张专辑中充分表现出了他对摇滚的理解,是名副其实的,他的灵魂所散出的颤音。除了各形各色的摇滚作品外,唱片还收录了温情的民谣曲、以及他最初创作的歌曲,这些作品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共同完成了他的这一份代表作。

国王唱片时期

  在摇滚领域抵达心目中的里程碑后,小林太郎开始找寻新目标。在专业音乐人的帮助下,2013 年他陆续发表了《鼓動》和《太陽》两首九十年代 J-Pop 风格单曲。同时,哈雷摩托的联动企划也让他得以尝试心心念念的美式硬摇滚。2014 年二月,企划歌曲和之前的单曲被合并发表为小型专辑《IGNITE》。

  虽然前面发表的作品都有还过得去的销量,但销量在逐渐下滑也是事实。2015 年二月,以电子舞曲风格为核心的小型专辑《DOWNBEAT》体现出了小林太郎转型的决心。但过大的风格跨度让摇滚爱好者们倍感失望,以至于人气急剧下滑。可能受此影响,十一月推出的小林太郎的第二张完整专辑《URBANO》回到了原有的风格。这张专辑没有包含任何的新曲,所有的收录曲均使用了小林太郎过去创作的 demo,弥补了小林太郎过去未能制作这些歌曲的遗憾。虽然各曲目风格未完全统一,但这张唱片仍是一张小林太郎在「城市」游历、成长后的「精致」的集大成之作。

国王唱片时期

理所当然,这份作品不足以扭转人气颓势,从这时起,小林太郎自己的作品再也没进入过 Oricon 公信榜的榜单。但也许是事务所已经弥补小林太郎的心愿,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确实没再发表新作。期间事务所为他找来了专注演唱的工作,为东映全新网剧项目《假面骑士 Amazons》献唱的主题曲随着该剧的成功得到了极大的曝光,甚至让小林太郎能够站上东映的舞台,演唱更多相关歌曲。但小林太郎并未因此放弃自己对音乐的追求,深思熟虑后他仍是向事务所递交了辞呈。在事后他也向乐迷们解释过,「选择独立并非任性妄为,而是我想主动承担责任,背负风险去做音乐」。

  2017 年起,连续两年多没有个人作品发表的小林太郎终于重新忙碌起来。事务所的合约结束后,他重新开办了个人 LIVE,并为期待已久的乐迷们制作了一直未能发表的初期歌曲《雪幻》。2018 年四月,小林太郎在 Youtube 预告了全新的自主唱片公司 MOTHERSMILK RECORD 及全新 EP《SQUEEZE》。这家唱片公司旗下的音乐人除小林太郎之外,就只有一支名为 Academic BANANA 的乐队,这支乐队由他的高中乐队伙伴与在 H Gene Festival 结识的齋藤知輝所组成。身为小林太郎好友兼经纪人的斋藤在担任新乐队主唱之余,也和乐队的其他成员共同支援着他的现场演出。

再独立

  虽然规模的缩小是无法避免的,但小林太郎仍是有限预算下做到了不逊色以往的极高品质。除了担任编曲和吉他的杉田昌也是他朋友的朋友外,鼓手贝斯等也都是过去与他有过交接的专业乐手,为了压轴曲目《バラード》的弦乐演奏,他甚至找来一位视觉系乐队的主唱为他录制小提琴,这个阵容可以说是小林太郎人脉的集中体现。新作虽然仅有五首歌曲,却也做到了不输过去完整专辑的内容密度:从让人血液沸腾的摇滚曲目、到朗朗上口的流行民谣,再到承载专辑叙事核心的抒情歌曲,都一应俱全。《SQUEEZE》巡演时,小林太郎也发表了高中乐队短暂复活的消息,他们录制了一张全新乐队同名专辑于巡演时一同销售。重新迈上起点的小林太郎也得到了一直期待着的乐迷们的支持,甚至一度重现了往日演出票售罄的盛况。

  在《SQUEEZE》发表之后,小林太郎就开始了新作的筹备,但这张预定为十周年纪念的专辑制作起来却没那么顺利。此时斋藤便提议发行双方合作的合辑作品。2018 年年底,这张名为《ESCAPE》的唱片发行了先行盘,除了双方合作的歌曲外,小林太郎也演唱了斋藤为他创作的新曲。2019 年三月,除《ESCAPE》的正式发售与巡演外,他也与独立时期合作过的乐手再度合作,以乐队名义「小林太郎とドラグスターズ」发售了新的单曲唱片。

再独立

  结束了这些活动后,小林太郎再回到了个人作品的创作。但此时却出现了世界范围的大事件,新冠疫情的全球化。这也极大影响了公司的运营,虽然他们也尝试过再举办演出,但由于无法承担疫情扩散的风险,最终他们还是取消了一切线下活动,小林太郎不得不再以单曲形式发表一些已经完成录制的作品。尽管作品仍在发表,但时间上已和十周年企划完全脱节。在疫情环境下,第一首新曲变成了励志性质的《骨伝導》。「想要病毒第二天就消失还是很不现实的。如果现实中能做什么那大概就是说服自己吧,我认为整理、理解和把握自己的心情,从第二天开始改变自己是现实的……所以我想要用音乐和歌词来传达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贯穿了整张专辑。尽管专辑前半段是《Burst》这样的想将烦躁都打散的愤慨,但从中间的《天滴》开始,情绪开始平复、导向后半段的中等节奏的抒情曲目,既有拥抱孤独的《sickness》、接受悲伤的《SeaSwallowTale》,也有想拉近距离的《伝波》和重新振作的《踏み出す一歩目》。这张最终命名为《合法》的完整专辑所包含的情绪,已经完全超越了过去的专辑,在结构设计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现状

在专辑的商品介绍中,小林太郎曾自嘲是想卖音乐却卖不出去的大叔,结果新作销量仍是不佳,未能改善公司困境。与此相反的是,他献唱的商业企划《BLACKSTAR-无星剧场-》却越来越火,每次发行唱片都能斩获销量榜榜首。在自主唱片公司解散后,他被引荐加入一家叫做 DOLCESTAR 的事务所。这家事务所在音乐领域方面的保守限制了小林太郎的发展,在该事务所期间,他只推出了一首《On a Starless Night》。但新事务所带给他的是更深远的影响,此前一直没开设粉丝俱乐部的小林太郎在新事务所推动下终于是开窍了。得益于商业企划带来的人气,粉丝俱乐部开设后小林太郎终于是通过粉丝经济得到了稳定的收入。

也许是不再期待音乐的市场反响,也许是厌倦了不稳定的自主经营,这之后小林太郎似乎是放弃再坚持自己的摇滚了。虽然加入事务所的第二年他就宣布了解约,但他仍是维持着粉丝俱乐部的运营。2023 年年底开始发表的新单曲《奔解》和《五月雨》等作品,让苦等新作的乐迷们遭受到极大打击,比过去更大的风格转型加剧了乐迷的流失,最终让粉丝群体固化成商业企划粉丝为主的局面。到 2025 年新作《聲-Koe-》发表时,本就所剩无几的摇滚乐迷们终于是流失殆尽了。


  对我来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转型后的音乐实在是难以再像过去那样品鉴。日本那边的粉丝曾经告诉我,小林太郎在 2016 年左右的活动里曾提到自己的音乐梦想。他的目的并不是大红大紫,只是希望自己的音乐能够被一小部分人喜欢,为此他甚至不希望被过度宣传,对他而言比起庞大收入更重要的还是创作优秀的作品。对我而言,这种不为名利只为传播自己追求的创作者,让我憧憬且羡慕,以至于根本无法想象现在的小林太郎还有过这样的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在现在已经逐渐幻灭了,但我还是想要将这一切记叙下来。纵然,无人能在与生活的对抗中笑到最后,但那份对抗本身正是摇滚精神的体现。如果无法再以「未完待续」的期待作为结尾,那我就用「曾经存在」作为这篇介绍的尾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