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最可怕的事:父母和孩子角色反了
展开全文
我们可以很常见这样一种父母,天天念叨着:
“你看这个孩子这么大了,这些简单的事情还不会自己干,还要我帮他。
我不帮他弄,他就搞不好。”
“怎么办,这孩子离不了妈妈,哎,以后可怎么行?”
她虽然表现的好像很苦恼,但是她又在无数可以让孩子自己独立承担的时刻,非要出手帮忙,干预。
然后又是一通唠叨或诉苦。
如果真有人说:“哎呀你这么累就别管了,让他自己弄。”
父母们又会说:
“我不管,谁管呢?”
“不能让他自己弄,他还是个孩子,他不懂,弄不好的。“
这里面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矛盾逻辑——
如果你真的认定孩子因为年纪小,靠自己很多事弄不好,那就不应该生气。
因为这对你来说就是真理,就是不可打破的自然规律。
就像你知道到晚上太阳会落山,没学过的东西就不会。
你不会因为太阳落山而生气,也不会因为没学过阿拉伯语所以看不懂阿拉伯语的文章而生气,
因为这对你来说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没什么可生气的。
但是为什么一方面你认定孩子小做不好,孩子去做的时候又埋怨生气呢?
其实我们在所有紧密的关系中,都会玩投射的游戏,只要是没有觉知的投射游戏,就是不讲逻辑的。
投射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对立,一种是延伸。
对立就是把想体验的一极留给自己,把不想体验的一极留给孩子。
孩子变成了我们体验某种价值意义的工具,比如:
我要体验自己很重要,被需要,那么孩子就必须要是那个做很多事情都不行,没我不行的小废柴。
我想体验能干优秀,那我的孩子就必须没用,平庸。
美需要丑来映照,优秀需要平庸来陪衬,强需要弱来凸显。
比如上面的案例,一方面认定孩子靠自己弄不好,一方面又埋怨孩子不懂事,累着自己了。
一方面责怪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不行,一方面又情不自禁的不断出手帮忙。
妈妈在语言上表达出希望孩子独立,但行为上又会为孩子代劳很多事,让孩子越来越习惯依赖妈妈。
无论父母哭着喊着希望孩子如何,最终孩子会配合父母更深层次的需求去发展自己。
那个一边抱怨孩子没用,依赖妈妈,一边不给孩子任何独立机会的妈妈,无论她如何解释“这孩子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她实质上的底层需求,她的意义感,是用“照顾孩子“来填满的。
这个在她眼里“离了妈妈就不行”的孩子,是配合她的需求而呈现出了“懒”或“不行”、“不能干”的样子,
这样她可以尽情操心,她的意义感可以充分被满足。
我有个学员,在她那里,女儿有无尽的问题。
无论是来上我的线下课时问的问题,还是来做个案,她关注的都是孩子。
从学习问题到社交,从和爸爸的关系到生活习惯,一个问题解决了,很快她就能发现新的问题。
有一次我问她:“如果有一天你女儿的问题全部都解决了,你会怎么样?“
在咨询技巧中有这样一类问题叫“奇迹提问”,很多人对自己的问题长什么样子,带来危害的各种可能性,都如数家珍。
奇迹提问则是帮助案主暂时离开他们熟悉的问题状态,而进入一种无问题的,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生活状态去观察自己。
她第一反应是本能的抗拒,拒绝进入这种情景,说:“哎,哪有那么容易哦,这不太可能!”
我说:“我们就想象一下嘛,又不花钱,假设真的因为某种神奇的力量,孩子的问题真的就一夜之间消失了,你会怎样?”
她立刻不假思索的回答:“那我肯定高兴死了!”
我说:“是的,会非常高兴,高兴几天以后你会怎么样呢?你的孩子已经没有问题需要你帮助解决了,你会去干点什么呢?”
她突然愣住了,足足沉默了十几秒,一度我都以为她掉线了,
然后她喃喃的说:“呃…我不知道,我从没想过…我自己的事。”
所以这个妈妈表面上希望孩子独立,能搞定自己,但因为妈妈生命所有的意义感都附着在孩子身上。
孩子潜意识捕捉到了这个部分,基于对妈妈的爱,孩子就会呈现各种问题,让妈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得充实安定。
所以表象上孩子似乎做事不靠谱,问题一大堆,但在底层孩子则是在配合妈妈生命更深的需求。
这种情况有很多,比如还有的父母,表面上希望孩子很优秀很强,但实际上又希望在孩子身上体验自己很强很优秀的部分。
所以他们会无意识的打压孩子,跟孩子竞争:
“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都已经认识1000个汉字了,你看你认这么点字就喊累。
我们小时候哪有你这样的学习条件,比你能吃苦多了……”
像这类的话,如果把它拿出来仔细拆解,你会发现:
作为父母,如果你真的是希望孩子学习好,希望他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是可以不用说这种话的。
你为什么要说?
因为相比想让孩子学习好,和体验自己强的需求,那一刻想让自己感受到强大我的需求占了上风。
如果一个人对体验强大我的需求非常高,这个人在社会功能很可能也会发展的不错,
ta可能学历很高,或者是老板,领导,或者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人才。
让自己某项能力优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以标准为导向的。
但教育孩子和让自己能力变强往往是两种逻辑。
教育是以关系为导向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信任有联结,父母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才会发生,同时还需要有承托,有耐心。
所以当一个社会功能很强的人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们更习惯的是用过去个人能力发展的逻辑来教育孩子。
但在社会能力上孩子一定是比父母要弱小很多的,
在某种层面上,孩子就代表了父母的弱小我的那部分。
当父母太认同强大我,对弱小我没有连接和允许,那么对孩子表现的进步缓慢,不如预期,就会体验到非常强烈的挫败感。
一有挫败感父母就不得不体验弱小我,但父母又完全不能接受自己的弱小我。
那怎么办呢?当然就是把这个弱小我投射出去。
于是就会莫名其妙的去跟孩子竞争,或者贬低孩子,评判孩子。
于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表现为行为上的失控,明明不想批评责备孩子,但就是忍不住。
因为体验弱小我太难受了,太痛苦了,根本没有办法耐受住。
他们等不到理性选择判断,就像接到一个烧红的煤块一样,瞬间只想用最快的速度扔出去。
于是责骂批评,各种帖标签的行为就发生了。例如:
“怎么这么笨”
“这么犟”
“这么没用”
“这么点事都做不好”
……
虽然冷静下来,理性回归的时候,知道贴标签责备不好,但那一刻就是忍不住。
家庭就是一个让自己有机会看到深层自我的觉醒之地。
因为孩子会呈现出来的样子,永远是父母所无法控制的,对某一部分真实自己的反馈。
这也是很多心理咨询师会强调的那句:
如果孩子来咨询,TA往往是这个家里病得最轻的一个。
当父母自己有未完成的功课,有未被满足的底层需求,就会带着这个动力选择性的去观察孩子。
前面说了,投射的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对立,一种是延伸。
投射的对立就是孩子变成满足我们某种需求的对象,成为我们的对立面。
做父母的只要把自己不想体验的那一极丢出去就可以了。
延伸就是把隐蔽的自我感觉投射在孩子身上。
我有个学员小R离婚了,儿子4岁跟她一起。
离婚之后小R总觉得很对不起孩子,离婚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
有次她带孩子到楼下小区和其他小朋友玩,有个小游戏另外几个孩子没带她儿子。
孩子跑过来跟妈妈哭诉,小R安慰孩子,安慰着安慰着自己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后来小R来参加我的线下课跟我讲了这个故事,觉得那些孩子就是因为看孩子没爸爸才故意欺负自己儿子。
然后说周老师我觉得“我孩子好可怜,他没爸爸了。我该怎么陪伴他,可以让他更好的健康成长?”
听她说完之后,我没忍住,笑起来了(虽然有些不厚道)。
我说:“不是孩子没爸爸了,他爸爸又不是离开人世了,是你没老公了。”
她听到这个答案怔住了。
我接着说:
“是你觉得从此要一个人生活,面对未知的生活自己感到有些害怕,觉得自己可怜,然后把这个可怜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做父母的往往会这么干,把隐蔽的自我感延伸到孩子身上,然后通过给孩子付出,
一方面满足孩子,同时更深层面也是满足那个隐藏的自己的脆弱和需要。
作为人类这是很正常的投射,甚至也是我们同情心的来源,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
但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是我们入戏太深,完全丧失了对眼前这个独立真实个体的看到。比如:
因为自己小时候挨过饿,所以孩子明确说饱了也听不见,就是担心孩子吃不饱,要让孩子继续吃更多食物。
自己小时候想报的兴趣班父母不给报,现在孩子说不想上,还要节衣缩食给孩子硬报,还责怪孩子没良心。
小时候家里穷,羡慕身边的同学能拥有最新款的变形金刚,现在孩子明确的表示希望爸爸多陪陪自己,不想要新款玩具。
爸爸还特别委屈生气,我这么辛苦赚钱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给你一个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种把弱小匮乏的自我延伸到孩子身上,再过度满足保护的游戏很容易变成自我感动。
父母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还不领情。
投射不可怕,可怕的是投射了而不自知。
投射不可避免,但自我感动可以避免。
当孩子没有对父母的付出表现的格外感恩时,父母不用多么伤心委屈。
更不要以付出者牺牲者自居,事实上没准儿孩子才是那个付出者,陪你演这场大戏,人家也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