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pedigree

划重点

01农村离婚率显著增长,成为各地村庄的普遍现象,其中青年夫妻以女性为主,婚姻持续时间短。

02经济条件差是离婚的首要因素,而女性在离婚中的主导权使得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03然而,这种婚姻主导权导致农村女性在家庭中的义务减弱,形成“无义务的权利”状态。

04另一方面,农村男性在婚姻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受到财富分配不均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家庭中的困境加剧。

05农村离婚现象反映了农村家庭关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失衡,需要引起关注。

以上内容由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展开全文

在河南农村调研的时候,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陈瑞燕常在村里老农身上感受到对“离婚现象”滔滔不绝的关切。

在他们朴素的生活观里,家庭幸福意味着团圆美满,但许多家庭正经历“妻离子散”的现实,“离婚”成为继“光棍”之后,农村的又一婚配困境。

刻板印象中,农村婚姻相对稳固,闹离婚多是“城市现象”,但数据表明,农村夫妻也在经历不亚于城镇的婚姻危机。

在西南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农村离婚率自2019年起呈上升趋势,到2022年时,农村离婚占该县离婚总数的95%;在云南富源县,2020年的农村离婚登记人数占比60%;再到西北甘肃庆阳,2012~2018年的7年间,农村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诉讼离婚案件年均增加约250件;富庶如顺德某工业化村庄,2009~2019年的10年间,离婚同样呈上升趋势,“90后”成为离婚主体。

同样是离婚,但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风俗观念的城乡差异,决定了我们无法单纯用城市经验理解农村夫妻的离婚逻辑。

这也是一批农村社会学者持续研究的原因。不同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尤自2010年起,随着务工群体人数进一步扩大,农村离婚潮尤为显著,群体特点也鲜明:离婚夫妻以青年为主,婚姻持续时间短,且提出离婚的主要是女性。

以甘肃庆阳为例,2018年时,农村女性平均离婚年龄已逐年递减至35.7岁,此前7年间,由女方先提出离婚的占比超8成。

在婚恋自由的现代,人们当然有自主选择权,但在趋于保守的农村社会,是什么推就了离婚潮,又为什么是女性主导了离婚?离婚之后,农村青年男女过得更好了吗?

理解村庄的家庭巨变,找到其中风险因素是更有意思也更有价值的事,因为它充分展现了农村夫妻、婆媳、亲子关系如何被微妙地重构,又生出哪些新隐患,这都比离婚本身有着更为深远持久的社会影响力。学者们也由此担忧:以婚姻为原点织就的农村家庭关系,从一种失衡走向另一种失衡。

01 离婚的复杂光谱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师班涛是一名农村家庭社会学研究者,过去10年间,他在全国20个省市100多个村庄驻村调研,也很早感知到,农村离婚率显著增长成为各地村庄的普遍现象,一些极端个例震荡他的过往认知。

班涛是“85后”,老家在安徽淮南,小时候也听说过,村里的妇女宁愿以喝药来逼迫好赌的丈夫回到正轨、好好过日子,也不会选择离婚;但他在陕西梅县调研的一桩悲剧,是一对农村夫妻因为媳妇花钱不够节省引发夫妻争吵,媳妇跑回娘家,坚决要离婚,丈夫公婆反复劝说无效,婆婆于大年三十投水自杀。

极端案例不仅表明农村婚姻关系已不像过去那般稳定,也反映出农村家庭关系和地位的新变化。班涛也在探究,中国农村离婚现象何以突出,它的整体性特征是什么?

中国农村众多,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班涛发现,从离婚发生的原因来看,城郊村以日常生活摩擦型居多,远郊村则以男性经济贫乏型居多。

在城郊村,家务和育儿是日常生活摩擦的主要来源。“我们现在问的年轻女孩,最反感的就是丧偶式育儿。”班涛对南风窗解释。

城郊女性往往更早受现代观念影响,多有自己的工作,收入还可能高于丈夫,她们突破了“相夫教子”的传统分工,不愿意成为家庭保姆,也要求丈夫参与家务和育儿,生育后有返回职场的计划,而当男性保留着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表现出懈怠时,摩擦就此产生。以生育为节点,婚后2~3年是高敏区。

相比之下,数量更多的中西部远郊村更容易因为“贫贱夫妻百事哀”而离婚,首要因素是经济条件,其次才是性格不合、身心缺陷、出轨暴力赌博等恶习。

班涛告诉南风窗,典型如华北农村,因为男女性别比失衡严重,农村女性有更大的择偶空间,对男方经济条件也提高了要求,进城买房几乎成了标配,而倘若达不到,就会加剧离婚风险。

而造成农村男性婚后经济贫困的原因之一,是婚前约定的高额彩礼。

班涛对南风窗举例:“我的安徽淮南老家,彩礼就要二三十万(大致相当于5~10年的打工收入),早10年前,你可能在镇上买套房就行,但现在最起码要在县城买房,那至少要五六十万,首付基本上是男方父母出的,还有相应的酒席三金等婚庆开支,至少大几十万是肯定要的……男方家庭很少有因为孩子结婚不负债的,尤其在北方农村,出现了‘生两个儿子哭一场’的说法,而不再提原来的‘多子多福’。”

在远郊村,本地务工机会少、收入有限,为了还债还贷,男性普遍外出务工,而低学历限制了年轻男性的职业晋升,他们不得已的退路和出路,是上工地下煤矿海上漂,从事高风险、高劳动强度的工作换取相对高的收入。

为“挣老婆本”和“减轻债务”的努力,是过去20年间,1.7亿外出农民工大军的家庭动力——但外出务工的一大风险,是大量农村夫妻长期分居,而农村婚姻在顾此失彼当中飘摇。

长期分居是婚姻越轨的温床。2018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李永萍驻长春某村调研时发现,全村平均每8户人家就有一户离婚,而夫妻一方或双方有婚外情的现象更严峻。他们多通过社交软件找到婚外情对象,“一般在离村子十里地的范围之内”,而外出务工是婚外情的一大诱因。他们当中,在四十岁左右离婚的中年夫妻超过半数,还出现了“儿子结婚、父母离婚”的现象。

过去,离婚有损声誉,双方父母乃至族亲会对闹离婚的夫妻“劝和不劝分”,村庄内部也会形成舆论压力,离婚的女性不受娘家待见,乃至无家可归,这也是以往农村婚姻的一大稳定器。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离婚的阻力大大削弱,离婚从家族、村庄的公开事务,变成个人私事。

在河南调研时,陈瑞燕遇到一对父母,女婿2年没进娘家门了,过年时女儿总是一个人回来,他们也不清楚在武汉分居的女儿女婿是否离了婚。因为长期离家,班涛在成都农村调研时,一对父母过了好久才知道自己的儿子离婚了,而询问村民,很多人其实也不清楚村庄内部的离婚状况,那不再是他们的谈资,也缺少信源。

“现在大家没有那么多兴趣去八卦,倾向于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婚姻也从大家庭里分离出来,变成夫妻之间的事情。”陈瑞燕告诉南风窗,“不只是离婚,村庄的公共性都在消解。”

02 女性掌握离婚主导权

女性先提出离婚是农村离婚现象的鲜明特征。

不仅如此,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卢飞,从四川5区县763份农村离婚判决书中更发现,在少部分由男性提出的诉讼离婚中,主因是女方长期离家出走而被迫离婚,更凸显“女性主导”色彩。

这打破了传统认知,因为我们习惯于认为,女性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无力无助、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即便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氛围里,常见个人叙事当中,离婚仍有多重阻力或顾虑,坚决突围者也因此被赋予“勇于抗争”“追求独立与平等”的积极意义。

那么当农村妇女掌握了离婚主导权,会是类似“娜拉出走”,彰显女性进步性的解放叙事吗?

“其实它还不太一样”“至少不是我们常说的主体性觉醒”,班涛和陈瑞燕倾向于否定回答。至少在他们调研农村离婚现象的经验判断里,这种理解不准确、还可能是极大的误解。

陈瑞燕举例,她在河南农村访谈过一位二婚妇女,前夫会体贴人,两人其实挺聊得来,她之所以离婚,是觉得前夫不太会挣钱,工作不稳定,却在吃喝玩乐上大手大脚花钱,夫妻由此吵架,而女方父母的不看好也起了催化作用——这也呼应了多份调研得出的“经济条件差是离婚首要因素”的结论。再婚之后,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另一种类型,人卖力、会挣钱,只是心眼实、嘴不甜,两人情感交流少,但她的经济压力和舆论压力变小了。

陈瑞燕对南风窗解释,在这位农村妇女的第一段婚姻里,不是说她在家庭里面受到压迫,权益受到了侵害,从中生发出主体性,迫使她以‘离婚’抗争,而是说前任的财富积累,没有办法让她在家族和村庄内部赢得体面,因此离婚。“其实是对于物质和面子的追求,尤其如果家庭整体上不能蒸蒸日上,尽快攒钱进城买房,都会受到来自村庄的舆论压力。”

一份对鲁西北村民的访谈记录道出了这份舆论压力的意味:“夫妻之间虽然打仗生气,但你不能落队,该挣钱的挣钱,该干活的干活。玩的没底子,会让人笑话。村民笑话不会过日子的人。日子过好了别人看得起,过不好谁都撇嘴。”

村庄的舆论压力也会内化成村民的心理压力。对比同村玩伴的婚后处境,一位村民说得更直白:“她老公有本事在外打工挣了很多钱,给她买好衣服,买进口化妆品……我娘家村里的人都说她的婚姻非常幸福……她就是命好,嫁个有钱人。我就是命苦啊,嫁个穷光蛋,不仅生活上辛苦,还经常吵架,日子真是没法过下去了,趁年轻就离呗。离婚后两个孩子给他养,我一个女人也管不了他们。”

曾经,离婚的农村妇女之所以饱受污名,往往是因为品行有亏或因无法生育而被驱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下,离婚妇女往往不受娘家待见,但如今这些污名已经淡化。

同样是“过日子”,村庄内部的舆论压力从对离婚的污名和批判,转向经济实力的对比。村民普遍重视的是家庭生活安逸的状态和结果,而过程之中的离婚再婚已逐渐为村民所接纳。

这具体表现为:离婚的农村妇女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回不了娘家而无家可归,哪怕宁缺毋滥,也不愁再嫁;甚至村民口中一些“心术不正的娘家人”,会因高彩礼诱惑而鼓励女儿离婚再嫁。

“特别是华北农村,因为过去‘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它先天性地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而后天又有大量适婚女性外出务工,以致本地适婚女性少,优势地位由此凸显,还出现一类情况,女方还没离婚,媒人已经踏上门给介绍对象了。二婚时,男方同样要支付高额彩礼,和初婚一样操办。”班涛说。

当一段婚姻因为低生活质量而失去吸引力,离婚的代价和阻力全方位减弱,而替代选项还有很多,农村女性由此获得了显著的婚姻主导权。然而过程之中,她们并非为“反抗压迫寻求解放”,“权利意识”仍然朦胧,更多是在稀缺和抢手的性别格局当中,以另一种更实惠有利的方式,逆转了自己在原有父权制结构中的弱势地位。

03 另一种失衡

去年的一次调研,陈瑞燕发现:农村男光棍迎来了“新春天”。

原先村民估计大概要单身一辈子的大龄男青年,这两年也开始结婚了,他们的媳妇多是离了婚的女性,而在村民的评价里,再婚的妇女过得一般都比初婚好。

然而离婚的农村男性,再婚非常困难。因为普通家庭在初婚当中耗尽财力,无力负担再婚的高额彩礼,最终重返光棍。反倒是原先的光棍经过了一轮财富积累,更有比较优势。“离婚之后的男性,在农村里的地位比光棍更低。”陈瑞燕说。

农村夫妻离异后各自再婚成本“男高女低”、生活处境“女向上男向下”的鲜明对比,同样超出了经验,而这不只是强化了农村女性离婚时的主导权,也增强了她们在家庭生活当中的话语权和优势地位。

“不是说农村女性地位提升有什么问题,而是女性承担的义务减弱了,是在‘权利义务’失衡的情况下提升的。”班涛说,在农村,那部分表现为,她们不用工作或下地劳作,家务由婆婆承担,主要角色是带孩子。而离婚之后,女方大多放弃对子女的抚养权,不履行抚养义务或支付抚养费,交由男方单独抚养,形成了“抛夫弃子”的局面。

李永萍把当中的女性婚姻主导权称之为“无义务的权利”,认为它突破了“家庭政治”的框架,导致了家庭生活伦理内容的空洞化。

“去问农村的老人,他们都会跟你讲,现在娶了个儿媳妇,就是等于娶了一个菩萨,都要给它供起来,否则儿媳妇一不高兴闹离婚的话,就会面临儿子重返光棍的风险。”班涛说,而与“菩萨”类似的另一种比喻叫“农村少奶奶”。

这意味着农村婆媳关系正在重构,而婆婆“刁蛮耍横”的形象正成为过去时,婆媳从对“当家权”的争夺当中挣脱出来,进入到“婆婆讨好儿媳”的局面。

陈瑞燕见过,婆婆因为儿媳的衣服材质娇贵不能放洗衣机而单独代为手洗;听到儿媳妇回来了,赶忙放下麻将回去做饭,眼神举止里唯恐怠慢。

当中也透露着更多异样。典型的是这样一位婆婆,她早年丧偶,独自抚养儿女长大成家,如今儿子外出务工,她和儿媳守着五六岁大的孙子在村子里生活。家务农活和带孙子基本是婆婆在做,儿媳没有工作,婆婆也不想她出去打工,以免她“心思变坏,跟别人跑了”。陈瑞燕想和儿媳聊聊,婆婆拒绝了,她显然不想儿媳和外人有不必要的接触,尽管互联网很容易突破这道防线。

陈瑞燕将这种表面和谐但暗藏异样感的状态形容为“圈养”,但在儿子因为务工而离家时,如今许多婆婆都在小心翼翼地从旁帮助儿子降低离婚的风险,成为“讨好型守卫者”;而在外务工的丈夫,往往采取周期性在家、给妻子买衣服礼物、多做家务说好话,策略性地维系婚姻,逆转了过去农村妇女常常得在丈夫和公婆面前忍气吞声的局面。

“它没有实现理想意义上的关系平等,夫妻、婆媳之间的关系,是由以前的一种失衡状态,现在到了另外一种失衡状态。”陈瑞燕说。

在这种失衡状态里,班涛更担心的是“关系挤压”。在他的观察里,越是结婚成本高的地方,婚姻对家庭代际关系的挤压越厉害。那位因为儿媳坚决要离婚而投水自尽的陕西婆婆,就是挤压之凌厉的极端显现。

更多见的代际挤压,是上对父辈,公婆要更高强度地务工务农,提供支持,挤压他们本就不多的养老资源;下对子辈,是农村单亲儿童得不到妥善的照顾和教育,身心健康受侵害。

山东师范大学吴存玉就关注到了婚姻脆弱家庭当中的孩子,并在2020年记录下这样两家人的处境。

一位被丈夫出轨抛弃的留守妇女,因为丈夫很少寄钱回家且有暴力倾向,她独自种地、打工,抚养3个儿子,生活艰难。三个儿子初中就辍学了,大儿子在镇上的养鸡场里捡鸡蛋,每个月挣三四百元,都交给家里开支,双胞胎小儿子,一个学汽修,一个学制作沙发,每人每月都交给母亲两百元补贴家用。

另一位是妻子离家出走而被抛弃的丈夫,他在外打工,3个孩子由奶奶和大伯照顾,兄妹早上经常饿着肚子上学,放学后还要帮大伯干活,扫地做饭、下田赶鸭、拉土搬砖,暑假去父亲打工的地方团聚,却是一起帮忙做工,从早晨7点到晚上11点都在车间里干活,饿了啃几个凉馒头,中暑了缩在车间角落的纸箱子里休息。

04 “婚姻市场”的悖论

现代观念当中,让人从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当中解脱出来,是婚恋自由的表现,也是对人性的尊重,但采访和学者研究中频频出现的“婚姻市场”的描述字眼,却凸显了农村离婚现象中的悖论。

来自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宋丽娜的调研案例:陕西丰南村一位28岁妇女,早年被拐卖到四川山区,被迫成婚生女。2014年,她趁人不备逃回了娘家。娘家父母很快给她安排相亲,3个对象都未婚。其中2人愿出10万元彩礼迎娶她,并接受她的女儿;另1人家里稍穷,但长相较好,打工多年也有15万元积蓄,姑娘相中了他,最终亲事以8.6万元彩礼成交。

“婚姻市场上男女比例的失衡,提高了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谈判能力和要价能力,降低了男性在婚姻市场上的谈判能力,并且加剧了男性之间的婚姻资源竞争。再加上婚姻关系的伦理感衰落,道德感降低,规范婚姻关系的文化因素日渐式微,使得婚姻市场以及婚姻关系成了赤裸裸的市场竞争,竞争失利的男性便成为农村婚姻市场的最大受害群体。”宋丽娜撰文写道,而农村社会的婚姻门槛越来越高,城里房是标配,彩礼在失控,“结发为夫妻、白首不相离”愈发取决于“财富占有的丰富程度”。

农村再婚实践中,另一些倾向或规律也与“财富”有关:借助打工潮,离异女性可以华北奔沿海、中西部东望,而重返光棍的农村男性,寄希望于经济更不发达地区,比如云贵川乃至找越南新娘……“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也形成了婚配选择的区域失衡。”陈瑞燕告诉南风窗。

婚姻,是基于情感建立联系,富有人情味;而市场的规则,是竞争和优胜劣汰,不讲情面。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充满了“社会达尔文”的色彩,它基于拥有多少看得见的财富和资源,像商品一样将人分出高低优劣。

陈瑞燕甚至觉得,如果说过去,农村女性被异化为“生育工具”,如今农村男性也被异化为“牛马”,其实是对人更深层次的异化和双向物化。

当中,农村男性的困境尤甚。资源匮乏的光棍和重返光棍,不仅没能成家,还要承受村庄的舆论压力而“不配成家”,比如一个村支书就在广播大喇叭里批评那些不愿外出务工的光棍。

班涛认为,虽然成为光棍与重返光棍的男性还有大家庭做支撑,但终究自己的核心小家庭才是个体意义归属的来源。当失去组建家庭的信心时,他们也会失去向上奋斗的动力,仅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像是打一段时间零工、挣了点钱就回到农村,等花得差不多了再接着打零工,劳动时间和强度都不充分,他们也不会主动提高职业技能,而是停留在做简单、替代性强的工种。

“他们随波逐流,根本原因是他们已然被‘家’甩出成为原子的个体。”班涛总结道。

另一边,边远地区农村女性的确有机会利用婚姻主导权“嫁得更好”,但湖南师范大学齐薇薇的研究显示出,她们在当前“婚姻市场”中的上限。

她调研的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离婚现象,地点在广东顺德一个工业化的富裕村庄,她称之为“全国农村的婚姻高地”。因为产业园名企集聚、就业机会多,外地女性大量流入,使得该地区婚姻市场上的适婚女性要多于本地适婚男性,女性又不占优势了。

这表现为,她们要不到高额彩礼,仅保持着礼仪礼节属性。尤其本地女性一般不会远嫁外地,择偶空间进一步缩小,反而加强了本地男性在婚姻市场中的优势地位,男方家庭也更有底气拒绝或无视女方的诉求。

比如一对恋爱多年的男女谈婚论嫁时,因为外地女孩的父母要40万元彩礼拒不妥协,最后黄了;又或者一位本地男青年我行我素,因为生活琐事,结婚没多久,第三任妻子提出离婚。

现代语境当中,愈发成为“财富”象征而非“礼节”的高额彩礼像个怪胎异类,人们诟病它倒退回“卖女儿”的封建社会,同时以彩礼为目标的骗婚更加剧不幸,为高彩礼而黄了的亲事也绑架了婚姻自由;但也有很多人视其为物质保障,履行承诺的底气,是婚姻稳定的基石。

“确实复杂也比较诡异。”班涛说,他在浙江农村调研时就发现,男方也有给高额彩礼的,而女方也会给很高的陪嫁,当中虽有凸显家庭实力、提高名望,也有为儿女争婚后地位的考虑。

“也不一定市场经济越发达,彩礼观念就一定越来越弱。”班涛解释,“人们常说‘爱情不能用金钱衡量’,但生活蛮硬的,怎么证明你对女方的重视,怎样提供好的生活,说‘爱她’不是也很单薄吗?”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好像陷入了新的困境。在农村尚未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农民在婚姻家庭当中已饱尝失衡现代性的后果。

-END-

展开全文

儿子·暴打

12脚。

在那个1分30秒的视频里,山东那个男生,至少踹了亲妈12脚。

事发小区门口,母子二人走出来,十六七岁的男生,对着四十来岁的妈妈一直骂骂咧咧,嘴里不停重复说着充满攻击、实则自辱的“X你妈”。

男生边骂,边对着看手机的妈妈,上前猛踹一脚。

还不解恨,他又用手,恶狠狠地推搡了妈妈的后背,紧接着又狠狠地补上一脚。

背部和臀部连续遭到儿子暴击的妈妈,趔趄向前摔出三四米后,狠狠倒在地上。

白色的裤子,都被儿子打得褪到胯下,裸露出内裤和腰部。

妈妈倒地后,儿子不顾旁人劝阻,疯狂上前,对准侧身倒下的妈妈的左胯,狠狠飞踢一脚。

妈妈从地上缓慢爬起来,男生手脚并用地再次扑向妈妈,先是用双手凶狠地推搡,而后用脚连踹三脚。

实在看不下去的邻居和保安,走过来,将打红了眼的男生和妈妈拉开。

男生情绪激动,挣脱好心人的劝阻,再次扑向妈妈,一边辱骂,一边动武。

紧接着,保安和好心人将男生围堵在一家商户门前,有个好心人呵斥男生:

“不要打了,放下你手里的东西!派出所的人一会儿就到……”

好心人的话还没说完,男生撒腿就跑,以百米冲刺的加速度,再次冲向站在不远处的妈妈,对着妈妈又是一阵手脚并用地暴打——凶狠推搡+飞脚连踹。

从妈妈捂着胳膊的动作看,儿子的力度很大。

越来越多的好人心聚集过来,把发疯的男孩团团围住。

派出所民警到来,将男生拷走。

这,就是发生在9月15日的山东男生街头暴打亲妈事件全过程。

同为母亲,我以看似客观理智的笔触,敲下以上文字时,双手其实微微颤抖,内心一直连连发问: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个孩子,缘何对亲妈如此歹毒?

妈妈·沉默

相信很多朋友,看了以上事实后,都和我一样悲哀愤怒。

只是,在观看整个视频时,我还洞见这样的一个细节:

被暴打的妈妈,始终如一的沉默态度。

以事实阐述。

首先,一开始妈妈被儿子辱骂暴打时,旁边人就上来劝阻,妈妈以极其平静的口吻,说了这么一句话:

“别管他,别管他,让他揍,让他揍。”

妈妈这句话刚出口,儿子就开启新一轮对妈妈的暴打。

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允许儿子暴揍她,儿子恼羞成怒之下,如妈妈所愿。

其次,在整个被儿子暴打的过程中,妈妈的眼睛始终没有移开手机。

不管是小区门口的暴打,还是好心人介入后广场的暴打,亦或后来儿子加速度对妈妈的追打,妈妈自始至终都在看手机。

相比儿子残暴凶狠地发疯,妈妈一直更关注的,是手机里的信息——不管那个信息是什么。

最后,妈妈自始至终都没有呵斥和反击,更不要说求救和哭喊,只是任凭儿子施暴。

整个被打过程中,妈妈的态度一直是逆来顺受,不反抗不回击,甚至不求助不逃跑。

就好像,她对这样的伤害司空见惯,又好像,她对这样的攻击默认允许。

暴戾狂躁、追打追杀的儿子,沉默隐忍、波澜不惊的妈妈。

如此强烈的对比,让我想起了一桩旧事——

旧闻·雷同

2021年12月20日,江苏常州。

一位15岁女生,当街殴打亲妈的视频,传遍全网。

起因是,女生的手机坏了,妈妈答应买新的,到了手机店门口,妈妈又反悔,不愿给女儿购买。

女儿委屈地哭了,大声斥责妈妈,和妈妈吵起来。

因事发地是繁华商业区,很快引来旁人围观。

女生和妈妈推搡起来,围观者惊呼“现在小孩好恐怖,不买手机就打妈妈”。

人群越来越多,女生催促妈妈离开,妈妈原本推着电动车要走,但忽然停下来,像个木头人一样,坐在电动车上,任由女儿发疯,任由旁观者录像。

这时,女生突然就崩溃了,披头散发地用手暴击妈妈的头盔:

“你走不走?走不走?走不走?”

妈妈依然不走,看客越来越多,女儿越来越崩溃,对妈妈殴打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妈妈承受着女儿的殴打,始终一句不说,一步不移。

女孩一边爆捶妈妈,一边尖叫着哭起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直至最后,警察到来。

调解后,妈妈答应了给女儿买手机,母女两个人买手机后心平气和地离开。

江苏常州女孩爆捶妈妈事件,和山东青岛男生殴打妈妈事件,相同也不同。

相同的是,都是暴戾的孩子+隐忍的妈妈。

不同的是,不管是暴力还是影响,后者都更恶劣。

知情人说,山东男孩暴打,是因向妈妈要钱没被满足。

不管怎样,殴打亲妈,都是必须谴责的。

一个人对生养之人的残暴,折射出他对众生的冷漠。

不值得辩解和同情。

亲子关系,是家庭系统的一部分。

孩子当街暴打亲妈,家庭内部一定生了病。

要么是家庭位置失序,父母不在父母位置,孩子也不在孩子的位置,孩子在无底线无边界的环境中,从小就无法无天,以至于对肆无忌惮地殴打母亲的行为,双方都没有正确的认识;

要么是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上演暴戾,孩子是暴力的传承者,模仿其他家庭成员对妈妈的方式,毫无顾忌地伤害妈妈。

教养,很多时候是自食其果的报应。

要看见并承认这一点。

但,我今天最想分享的,是亲子关系中最隐秘又疼痛的真相——

隐性攻击。

攻击·绝望

什么是隐性攻击?

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和父母、爱人、孩子或朋友在一起时,总是用被动示弱的方式,成功把对方激怒。

他表面看起来沉默寡言、隐忍逃避、逆来顺受,实际上他在用冷漠无视的情感虐待,把对方逼到绝望境地。

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

无回应,才是人间绝境。 有回应,就有关系流动。

两个人发生矛盾和冲突,能吵起来、打起来,都是好事。

可怕的是,一方咄咄逼人、发疯发狂,另一方毫无反应,犹如死人。

毫无回应的那个人,冒充老好人,让崩溃的那个人,成为旁观眼中的作恶者。

很多时候,一方越冷漠,越无视,越没有反应,另一方越抓狂,越愤怒,越想要纠缠。

当街暴打妈妈的山东男孩,被警察抓走拘留,

但任凭他怎么殴打都看手机的妈妈,就完全是无辜的吗?

常州爆捶妈妈头盔的女孩,被舆论谴责审判,

但她出尔反尔、像个木头人那样任由女儿被围观者拍摄的妈妈,就没有一点责任吗?知不知道关门教子!

我愿意谈谈大人的责任。

因为我们是大人,是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是孩子看世界的镜子。

关系·真相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亲子实验。

心理学家让妈妈和几个月大的小婴儿,进行正常而亲密的互动。

妈妈看着孩子的脸,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咿咿呀呀说话。

不管妈妈说什么,小婴儿都很放松,很开心。

妈妈和他通过肢体和语言的沟通,让他在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中,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然后,心理学家让妈妈停止说话,保持沉默,面无表情地像个木头人那样,待在孩子旁边。

小婴儿发现了妈妈的异样,开始想法做出动作,发出声音,吸引妈妈注意。

妈妈继续面无表情、无动于衷。

小婴儿尝试和妈妈多次互动后,发现妈妈依然毫无回应,开始暴躁不安,崩溃大哭,甚至不停伸手,试图去打妈妈的脸。

小婴儿是要真的打妈妈吗?

不,不,不。

他只是在通过激烈的反抗,吸引妈妈的关注。

这个著名的“静止脸实验”,道破了亲子关系的终极秘密:

最好的亲子关系——

不是没有争吵和分歧,而是就算有冲突和误解,只要它是互动的,流动的,鲜活的,有回应的,它就是安全而亲密的。

最糟糕的亲子关系——

不是一直鸡飞狗跳、暴戾苛责,而是一脸麻木冷漠的父母,加上一个暴躁愤怒的孩子。

从来不替暴戾的孩子伸冤。

也向来不觉得一切都是父母的错。

我只是带领更多人,穿越情绪的迷雾和戾气,看见关系的内核和真相:

活着的关系,哪怕有伤害,也是好的。

死了的关系,哪怕看起来很好,也是有毒的。

相比豪车豪宅学区房,为人父母我们最需要给孩子的,是持续而温热的能量场:

有回应,有接纳; 有看见,有理解; 有引领,有方法; 有碰撞,有靠近; 有流动,有希望。

是的,亲爱的:

你热气腾腾地回应着,你的孩子才会生机勃勃地成长着。

因为这世上最好的爱,不过是——

“我在,我看见你,我走向你,我们一起想办法”。

01

有人说,我认识的朋友,吃奶到五六岁,现在照样事业成功,性格开朗,才华横溢,很受周围人欢迎,没什么心理创伤。李雪你强调乱伦焦虑,是不是危言耸听,或者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妈妈心理干净,没有乱伦的想法,那么儿子吃奶到六岁也没关系。

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样的人,亲密关系百分百有严重问题,他的伴侣,跟他在一起之后,要么不正常地发胖,要么过于消瘦,精神日复一日地枯萎,肉眼可见的不幸福。

除非这个男人对自己有着刮骨祛毒的狠劲,数十年如一日的深挖分析自己,否则他一定高度防御亲密,让女人活在自己是个负累的自我厌弃感中。或者他的伴侣有极强的主体性,能量超级饱满。

乱伦焦虑是被意识防御最重的剧情,绝大多数人,尤其是男性,终其一生也看不清,走不出。

但乱伦焦虑,不一定影响做事业,如果妈妈并不热衷于教育孩子,孩子依然能跟事物保持直接的链接。心理动力都是一码归一码,因果清晰,但绝不存在只种因却不用承担果。

展开全文

02

缺乏身体边界给孩子造成的乱伦焦虑,会给孩子未来人生埋下多少隐患,带来多少隐蔽而持久的痛苦。

缺乏身体边界的行为包括:亲吻孩子的嘴乃至生殖器、3岁之后依然不分床分房、儿子搂妈妈睡排开爸爸/女儿搂爸爸睡排开妈妈、3岁之后异性长辈经常给孩子洗澡、父母性生活不避开孩子(包括孩子已熟睡)、父母跟孩子谈论自己的性生活、孩子或者父母上厕所故意不关门、妈妈向儿子/女儿撒娇索爱等。

目前已知的案例有:身体过胖或者过瘦、性别认同混乱、同性恋、无法维持稳定的亲密关系、经常暴怒、男性性功能障碍/性成瘾、女性对性生活恐惧/滥性、进食障碍、自我厌弃攻击、关键时刻自毁前程等。这些动力非常难觉察,因为潜意识会把乱伦焦虑压抑到深处,很难被意识化。

网友留言:我有个朋友幼儿园的时候爸爸亲她会伸舌头,他结婚前一夜一家人住宾馆,爸爸不跟妈妈一张床,就是从背后搂着她睡了一晚。我朋友很胖,她做了很久的心理咨询后意识到自己的一个意念”我都这么胖这么恶心了,爸爸你不会还喜欢我吧”。

网友留言:前几年《国际精神分析季刊》登一个少女进食障碍案例报告,最后突破点是一个俄狄浦斯冲突的梦(父女同睡),被投射到进食满足上了。不是说进食障碍都一个成因,而是说俄期冲突最隐蔽,形成的症状也最难识别。

网友留言:看到这段话很悲伤,我好像就是这样的女孩,小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到处在寻找跟父亲那么大的男人的爱,一旦觉得对方对我特别、就幻想会和他们发生关系,我可能以为那就是爱,真的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

03

家庭中,身份序位是不可动摇的根本 —— 这就是人伦。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父母不待在父母的位置 —— 这就是乱伦。

这个乱伦可能有身体上父母对孩子的性侵,可能没有。

很多孩子并没有遭遇父母身体的性侵,但依然会做噩梦梦见父母对自己的性侵犯。比如,有的女孩梦见妈妈趴在自己身上性侵自己,梦里是非常痛苦的,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只是因为不被理解,大家无法说出口而已。

无法说出口的东西,成了禁忌,成了孩子的自我攻击:别人都不会做这么恶心的梦,一定是我自己变态,心理阴暗。

妈妈不在妈妈的位置,把培养女儿当作人生目标,幸福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女儿就是自己的情感慰藉,这就是乱伦。

那什么是正常的人伦?

正常的家庭:父母保护孩子。父母的生存压力、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教育体制对孩子的压迫等等,这些焦虑压力,经由父母的过滤尽量不传递给孩子,这样孩子能够生长出稳定而强韧的人格,内在真实有力。

倒置的家庭:父母无休止的把压力倾诉给孩子,并且要求孩子听话、要求孩子完成自己的理想,来安抚父母。这样的孩子看上去早熟、懂事,但是人格基础非常脆弱,经常在全能自恋的躁狂状态中想象自己很强有力,可以拯救父母,遇到挫折后又陷入自我攻击,感到抑郁无助和恐惧,心灵在这样的两极中不断被撕扯折磨。

对于小时候需要安抚父母的孩子,父母作为保护孩子的力量是缺位甚至错位的。这带来一个非常可怕的结果:孩子内心缺乏边界感。

他们容易对人和事儿产生无边无际的控制欲和责任感。一点失控都会冲击自我,他们想象自己应该是全知全能把握一切。

他们活得非常累,总是处在无意识的紧张中,手头必须在忙着解决个问题才行。不敢让自己放松一会,不敢相信岁月能够静好无事,总觉得一时轻松的背后有灾难在等着自己,所以不能停下来,必须一直焦虑着记挂着某些事情才可以。

04

网友分享:我是女性,非常怕鬼,跟我妈睡到20多岁。小时候特别黏我妈,很想和她在一起,天天都想和她睡。十年前看了李雪微博,意识到爸妈不爱我,妈妈在和我共生,我断绝共生以后就没再和我妈睡,也不再想念她,现在很少联系。

直到现在我都很困惑,我以前怎么就这么想念她?以前的我,是真的希望和她一直在一起,当时的情感那么真实。估计这就是潜意识配合妈妈,表演了超级需要妈妈的角色。

李雪回复:孩子对妈妈的忠诚,能把自己催眠得多深。

~~~ 网友分享:我给儿子母乳到三岁多。我自己回顾,三岁多喂奶就不太合适了,因为三岁多喂奶时,我是会有性兴奋的,这其实是引发了我的乱伦焦虑的。所以,李雪的观点,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值得我们觉察警惕。

最近这一个多月来,我决定严守边界,和儿子分床分房,不再去代劳他的一些事情,严格管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双手与嘴巴。孩子的状态转变得非常快,之前还会尿床,问他就说想尿尿时醒不来。分房后他再也不尿床了。

目前,我和儿子的相处非常愉快,整个暑假,都没有一次不愉快,他不再总缠着妈妈“陪我陪我”,我需要个人时间时,他会找自己的事情,安住自己,当我们都很愉快情愿的时候,我们会一起聊天、户外……处理事情也可以有商有量。

李雪回复:很赞的跟儿子解除共生的觉察,尿床通常是乱伦焦虑的表现。

网友留言:任着小孩子随心所欲,破坏社会秩序难道也没错吗?小孩子想要在动车上大喊大闹,想偷拿超市的零食,想欺负霸凌同学,不知道尊老爱幼,不知道交通规则,都不应该去认真矫正吗?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控制欲太强,扼杀了孩子天性。

展开全文

01

人的逻辑智力被父母和学校破坏之后,就会呈现以上发言。

按照正常的人类智力,看到一个现象,比如小孩偷东西,会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而丧失了逻辑智力的人,不会去探究为什么。看到一个现象,只会二极管思维:这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是错的,就要去批判和矫正。比如偷东西就使劲打骂一顿,让他知道这是错的,以后再也不敢了。

每个孩子天然都是智者,都会自发地观察和思考探究事物成因,会经由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懂得公共场合喊叫是不合适的、主动欺负别人是不被伙伴们欢迎的、不遵守交通规则是有生命危险的等等,可惜父母和学校教育,合力摧毁孩子的内驱力,日复一日努力把孩子的量子态大脑坍塌成二极管,孩子失去链接真实事物的能力,就只剩下时刻被管教的倔强。

于是社会最终呈现,多数人都只会如上这样发言。

02

无数短视频育儿专家,都在分享:

“我会使用这个小技巧、那个小手段,孩子就乖乖如我所愿啦!比如不再要买某个东西了、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儿。方法如此巧妙而隐蔽,孩子还不会起反抗心,这才是聪明的家长!家长们还不跟我学!”

我很困惑,家长为啥要从小坚持培养孩子被暗中操控?孜孜不倦破坏孩子的主体性,将来走向社会之后,才容易被人催眠暗示、玩弄于股掌之间。

家长和育儿专家们为了给骗子培养傻子,真是操碎了心呐。

网友留言:发现我自己也是,出现一件事情,首先要去评价对错,错就代表不能存在,然后情绪就上头了,而不会去思考问题的根源。

李雪回复:有这样的自我觉察,逻辑智力就会恢复。

03

我说过:给孩子爱与自由,孩子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界限,不去控制孩子。

有的家长气势汹汹地反馈:我已经允许他自由玩 iPad 了,可是他已经玩了整整两天还不放下,这怎么办?我已经放开他吃零食了,但他把自己吃到吐了还是继续吃,你还是说不让管吗?带他坐火车出门,他跑来跑去又喊又叫,也不让管吗?

答:这依然是改造欲的驱使,只不过改造手段升级了,用了“先给你点自由”这种更高明的控制手段。其实,孩子都能感受到。

孩子长期被控制,会失去跟自己身体的链接,比如不知道饥饱的感受,不知道冷暖的滋味,不知道违反规则的后果,接受不了自然挫折的无常,甚至对自己身体的疼痛感都有些麻木,除了投入虚拟世界玩游戏,不知道现实中专注做一件事的喜悦,于是得到“自由”后一定会有一段时间“放纵无度”。

如果父母坚定地尊重界限,孩子的注意力会从跟父母纠缠对抗,转回探索自身滋养自身,一段时间后便能回归内在的节奏,长出与自己身体链接的能力。当然,这个时间需要多久,取决于孩子被控制的程度。

如果父母表面上给予自由,心里还是在焦虑控制,一双无形的手时时刻刻抓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期待孩子赶紧变得如自己所愿,恨不得一天就能收获一个完美天使宝宝,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其实还是在跟父母纠缠。

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给我自由?我不敢信任你,所以孩子抓住好不容易有的自由,赶紧放纵,依然无法安心的回归内在,无法按照内在的韵律节奏做事情。

展开全文

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最大的伤痛是:觉得爸妈不爱自己,却爱哥哥或弟弟,从而觉得自己很糟糕。而事实上:父母爱不爱你,跟你是男是女,是否“优秀”,都没有关系。父母爱你,是因为父母有爱的能力;父母不爱你,也是因为他们没有爱的能力。

可能你会问“那他们怎么爱弟弟或哥哥呢”,你真的确定他们对男孩的关注,是出于爱吗?

严重重男轻女的家庭,男孩几乎都没有好下场,甚至发展得比女孩更差,这怎么可能是得到爱的结果。得到关注,不等于得到爱。否则狮子狩猎羚羊前,对羚羊全神贯注的关注,那岂不是世间大爱了。

重男轻女家庭,男孩只是被父母狩猎的对象。男孩要承受一对爱无能病人的极大关注,被他们寄以各种投射,男孩只是承载他们投射的载体,父母爱的是他们自己的投射。这样被关注有多难受,回忆下考试时监考老师盯着你写卷子的感觉。

这种关注带来最可怕的后果,是孩子的自我功能被阉割,孩子无法独立完整的探索世界,总是被打断,从而形成软塌塌的自我,禁不住挫折,容易暴怒。而且很惨的是,男孩一方面感受到孤独痛苦,一方面所有人又告诉他:爸妈最爱你了,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身在福中不知福。

而女孩因为不被寄以期望,反而有可能获得更多自由,有个喘息的空间可以发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那些严重病态的家庭,被魔鬼盯上,绝不是件好事儿。

1

最近,有这样一个监控视频流出,唤起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奶奶做的汤里放了猪油渣,小女孩实在不爱吃,一开始不肯动筷子,后来才慢慢吃。

没想到被奶奶凶狠地连打了三下,爷爷更是直接冲过来,把小女孩从座位上硬拽起来教训。

小女孩不断尖叫哭喊着求饶,妈妈从监控里看到这一幕很是心疼。

展开全文

无独有偶,有路人在一家小饭馆里也目睹了类似的一幕:

一个男孩被爷爷逼着吃饺子:“吃不吃?“你吃不吃?”

小男孩说不吃了之后,爷爷就用力地扇了他两巴掌。他下意识地捂住脸,小小的身影让人心疼。

而这家店的老板娘说,这家人经常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不吃就打他。

知乎上更是有这样一个被浏览了4千多万的问题:“孩子就算饿死也不吃韭菜馅的饺子,怎么办?”

直接把我给看懵了,不吃韭菜馅的饺子,难道就不能吃白菜馅?吃芥菜馅?非得逼着他吃韭菜馅才行?

这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呢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为什么有些家长总是喜欢强迫孩子一定要吃呢?

那些被逼着吃的东西,孩子可能长大后一辈子都不会再碰了;

那些被打骂、边流眼泪边咽下讨厌的食物的场景,有可能成为TA一生都难以修复的心灵创伤。

你会发现,这种现象根本不是个例,而是很多中国孩子都经历过的服从性测试。

有位在国外留学的网友,原本开开心心回国,结果在家吃饭又被父母上了一课。

她从小到大最不喜欢吃三样东西:姜、豆制品、虾皮,但是她爸妈每顿饭都要故意放。

紫菜蛋花汤偷偷撒虾皮,番茄炒鸡蛋放3大块半个手掌那么大的姜,酸菜炖排骨、踏板鱼里也要硬塞进冻豆腐。

你以为是不是她父母忘了她不爱吃的食物,但并不是,当她闻着姜味想吐的时候,爸爸脱口而出:“这毛病还没改呢?”

尊重孩子喜好是什么很丢人的事吗?非要把养孩子变成驯服,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是不肯正视她的意愿。

有些家长更奇葩,甚至逼着孩子吃自己养的宠物。

之前就有个热搜,爸爸把儿子当宠物养的两只大闸蟹煮熟了,还端给两个儿子让他们吃。

小男孩看到后崩溃大哭,爸爸全程怼着他的脸拍视频,取乐般地问他:“大闸蟹什么味道?”

孩子哭得满脸鼻涕泡,一边吃着蟹肉一边流泪:“香的味道。”

配上搞笑的背景音乐,打上“萌娃”的视频标签,仍无法脱离这是个中式恐怖故事的本质。

这种服从性测试,本质上就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霸凌。

打着“不能挑食”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控制欲。

而这种控制欲,根源就来自于父母的“全能自恋”:

如果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全能自恋受挫,所以一定要逼着孩子服从自己。

2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就在《深度关系》一书中分享了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有孩子不喜欢吃韭菜,跟妈妈说过很多次了,但妈妈却依旧继续用韭菜做饭。

有一天,孩子实在受不了了,大喊:“我说了很多次,我不吃韭菜!”

当时那位妈妈的反应是,震惊地反问孩子:“你不是一直喜欢吃韭菜吗?”

然后这位妈妈问完,第二天照常用韭菜做饭,对孩子的哭诉就如同没听过一般。

这就是很多东亚家庭都存在的“听话哲学”,其实就是父母全能自恋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是你的父母,你必须听我的,不然就会受惩罚。

所以说做父母是门槛最低的获得权力的方式。

为了保持这种居高临下的权力感,父母就会忽略掉孩子的诉求,日复一日,孩子的自我便被渐渐扼杀。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很多孩子在对父母心灰意冷后,成年了选择远离逼迫自己的高压环境。

有网友就分享过自己邻居的事,她女儿不爱吃土豆,她就直接给她做了一个月的土豆,除了土豆啥都没有。

直到她女儿给她下跪了,说,妈妈我再也不挑食了。这件事就成了邻居的谈资,眉飞色舞地讲给很多人听。

后来,她女儿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得好:“家长经常想象出一个孩子,拿这个想象的孩子去要求一个真实的孩子。

如果真实的孩子不像他幻想的那样,他就会折腾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小时候处处苛刻,长大了又抱怨孩子不回家,跟自己不亲。会不会太贪心了?”

3

事实上,孩子不爱吃某样东西,有时候真的不是挑食,也不是所谓的非要挑战父母权威。

就像知乎上有个热度居高不下的问题:“如何看待父母让你吃极为讨厌的东西的行为?”

点赞最高的回答,从医学层面分析了原因:挑食是有生理学基础的。

比如缺锌的孩子就容易不爱吃茄子,感觉茄子有一股糟糕的铁锈味;

有乳糖不耐受的孩子不喜欢喝牛奶,对醛类物质敏感的人就不爱吃香菜......

所以啊,做家长的,可以了解清楚,孩子具体讨厌食材的哪一部分?原因是什么?

如果改变了料理方式,孩子依旧不喜欢那样食材,那也可以通过换成别的食材来补充相同的营养物质。

还是那个道理,为什么大人都不挑食?因为大人买菜都会买自己喜欢吃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尊重他们的喜好和意见。

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一股脑地强加在他们身上,不服从就打骂。

希望能给更多的家长,学会给孩子“授权”:

“允许你离开我的身边,脱离我的掌控;

允许你变得和我不一样,甚至超越我;

允许你奔向广阔的世界,成为你自己。”

共勉。

展开全文

01

一个悲剧叠满的女人图谱,中式量产恐怖故事:

1、生于重男轻女家庭,是不被期待的女孩。

2、得不到父母的爱,拼命美化父母,坚信只有父母爱自己,拼命讨好付出。分不清好歹,会仇恨真心对她好的人。

3、离了男人活不了。因为从未被父母看见,自体破碎,于是魂儿都寄挂在男人身上,无论男人如何凌虐她,她都“不离不弃”。谁劝她离婚谁就是敌人。

4、她绝不自我负责,对幸福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婚后核心工作就是逢人便怨恨男人不负责。

5、如果生了儿子,儿子就是她的新阳具,精神寄生儿子,儿子几乎百分百身心俱残。如果生了女儿,女儿就是她发泄人生全部不幸的工具人,甚至把男人不回家都归结为生了女儿。女儿大概率也被搞残。同时她自信自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亲。

6、这样的女性自封为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最付出的头号好人受害者,一辈子没犯过任何错,没对不起任何人,所有人都欠她的。

02

中国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女性,有一些人,神智不清,语言逻辑混乱,智力低下,分不清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对虐待剥削她的人无底线讨好付出,却对心怀善意能帮助她的人重拳出击冷漠决绝,导致自己深陷社会底层,甚至很多人可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这些人既不是先天智力缺陷,也不是没上过学,甚至小时候还很聪明好学,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1、她们是家里不受重视的女孩,得不到爱。

2、她们意识上拼命美化父母,捍卫“只有父母对我好”的自恋幻想。

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女孩,认清真相自我负责,长大后可以很优秀幸福。

而那些否认现实的,因为认知和现实的巨大撕裂,从而逻辑智力都被毁掉,最终沦为社会最底层 —— 孤独且贫穷。

因为认知障碍,且不知好歹,使得她们社会资源几乎为零,只能在自己的幻想里越陷越深,最终滑向精神分裂症的深渊。

03

网友留言:一个同事,她老公开车要撞死她都不离。

李雪回复:被撞死了是备受瞩目的受害者,离了老公自体破碎活不下去多羞耻。


网友留言:我妈自从明白了自己在大家庭里的真实处境和排名,清醒多了,脑子也变聪明了。

李雪回复:尊重事实的能力决定智力。

网友留言:就是我妈,从小被寄养在外,长大又回去当苦力,一直被娘家疯狂压榨,我善意提醒她保护自己,她恶狠狠瞪我:你就是一头喂不熟的白眼狼!!好吧,尊重他人命运,受苦可能是她享乐的方式。

李雪回复:尊重他人命运!

~~~

网友留言:大学时候我妈天天跟我打电话,有一次她被我爸家暴被打的鼻青脸肿,我说你赶紧验伤拍照报警给他离婚,我回家后让他俩离婚,我妈反过来骂我不盼着父母好,净撺掇着离婚。

李雪回复:妈妈正爽着呢,主动激怒父亲挨打,踩稳道德高位自恋拉满,做受害者吸食周围人的同情关注。

展开全文

近日有一则热点新闻,1岁的女童在飞机上哭闹不休,被2名陌生女人自告奋勇地关进厕所给“立规矩”。

并且这两个陌生女人还得意地把教育孩子的过程发到了网上,说“不喜欢旁观,只喜欢行动”。

本以为是“见义勇为”,结果在网上立刻捅了马蜂窝。

人类幼崽撕心裂肺的哭声,敲打着人们的底线,纷纷在网上开始谴责。

于是航空公司、孩子的家人都立刻出来“澄清”,对这两位女士把孩子带进厕所教育表示理解。

这种澄清似乎有一句潜台词,只要孩子的监护人同意,陌生人把孩子带走教育一下没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散了。

问题是这真的没问题吗?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肯定有问题。

但无论是那两个陌生人、还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父母全都没有心理学的认知模型。

所以这样的后续处理中,他们没有真正考虑过孩子的世界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到底什么严重的问题被忽略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第一视角与孩子的世界

网上有一个用第一人称婴儿的视角,描述自己经历剖腹产的过程,很生动:

“我本来在温暖的子宫里,被海浪一样的羊水包围着,听着有节奏的母亲的心跳和血液的流动声音。

不知为什么突然被拉出来了,包裹着温暖的水也没有了,我突然感觉到很冷。

光线骤然之间亮了起来,我害怕极了,此时我感到喉咙里有一种窒息感,用尽了全身力气挣脱。

突然响亮的声音竟然从我的内部发出来,那是我第一次用肺呼吸、发出声音,我和我自己的身体,一切都是完全陌生的…… ”

难怪心理学家描述每个孩子的降生过程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创伤体验:

跟母体的分离,一种彻底失去温暖的身体链接和被抛入陌生世界的体验,在这样的濒死感中,婴儿体验着出生了。

而大人眼中婴儿是怎么出生的?

当然只是很平常的画面——

一个孩子被抱出妈妈的肚子,甚至这是个幸福的瞬间,哪里会和濒死体验有关?

类比一下,这就跟飞机上孩子被陌生人带走关在厕所是一样的。

孩子的哭闹让自己束手无策,于是孩子被好心人带去训导一下,这是大人能理解的事。

然而对一岁的孩子来说又是什么体验?

让我试着模仿上文,用孩子的第一视角来描述:

“突然,我身边熟悉的家人不见了,我被两个愤怒的庞然大物拉到一个小屋子里,到处都是机舱的轰鸣声,“庞然大物”关上了门。

我被听不懂但是能感知到是严厉的语言包围着,我用尽全身力气喊,可是奶奶不知到哪里去了。

他们向我逼近,拉着我,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对我怎样?

我逃不出去,我哭到喊不出来她们也不放我走……”

因为从发展心理学来说,一岁多的孩子大脑中管理理性思维的部分没有发育。

她没有任何理性思维,而且她几乎也分不清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边界。

所以,她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周围环境的一切,不加分辨。

这是一种原始学习的状态,比如语言的学习,幼儿就是这样吸收进身体里的,而不是动用理性脑去学会的。

幼儿的感官都处于开放、鲜活的状态中,所以,她的情绪体验就是全部。

当陌生人把自己关进陌生的密闭空间里,幼儿感到的是极度恐惧,

她身体的应激反应和大脑的警报系统会自动激活,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压力激素,促使她产生逃跑、战斗,或者僵住的身体反应。

如果她可以有效行动,战斗或者逃跑,这个身体的压力应激系统会终结。

而如果无法有效行动,即不能逃跑或战斗,则会让身体处于无法逃离的震惊中,最后渐渐变得无助。

彻底地无助,等于未完成的逃跑和战斗,是一种绝望的濒死体验。

就在这种窒息感中,那两位女士视频里说自己模仿书上的理论,要孩子保持安静3分钟才能从这个厕所中走出。

这,就是一种无知的虐待了。

孩子的视角里,这不是在被教育,

而可能经历的是“被劫持”、“被绑架”和“沉浸式魔鬼来了”的垂死挣扎。

无法从幼时创伤中走出来的人

有人说,这也没什么,孩子即使当时受点小惊吓,几分钟的事,长大了也不会记得,事后大人向她解释一下就行了。

可事实很有可能不是这样简单。

如果你有过强烈的濒死应激身体反应,身体是会记住的。

因为在危险的时候,身体产生过大量激素来激发胞做反应。

比如让内脏紧张起来,你会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和恶心等。

从大脑神经系统到身体细胞和内脏的这条反应通路,如果在极度恐惧中被唤起,就有可能会形成创伤的身体“印记”。

哪怕只有一次的强烈创伤事件,也有可能会彻底改变幼儿大脑的神经反应结构。

从此,你身体的压力应激系统会因为高强度唤起变得异常敏感。

在大脑影像学的帮助下,心理学家看到——

童年遭受过虐待、或灾难等创伤反应的孩子,在相同情景中,她的神经通路唤起跟没有经过创伤的孩子在成年后完全不一样。

生活中,有创伤印记的人,更可能改变和世界的关系:

①当事人会变得很敏感,更容易发现「到处都是危险」。

心理学家发现,对于受到创伤的小孩来说,这个世界危机四伏。

哪怕在无害的情景中,一个普通陌生人,任何声音的异动,会让他紧张,也更容易想到灾难性后果。

并且,有创伤的孩子,更容易被他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吸引注意。

她们面对陌生人的面部表情、动作、音调等的微小变化都保持着高度警觉,这是他们发展出来的防御措施。

② 当事人可能会更加容易「被激发敌对情绪」。

幼时受过伤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根本信任感被破坏了。

她们总在人群中搜索可能会攻击自己的脸,所以常常冷漠,带着防备与人交往,

或者避开人群容易对陌生人进行防范,在遇到一点点他人的敌意,会激发很大的情绪。

③ 更容易感到无助,放弃努力。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些童年有过创伤的孩子更容易感到绝望和无力,这可以解释为心理上的木僵状态。

他们再现了创伤环境中的自我状态,不能逃跑也不能战斗,只能原地感受无助。

此外,很多有过创伤事件的孩子会被闪回的记忆碎片折磨:

比如看到过车祸事件的人,不断不可自控地在脑海中重现那个惊恐的瞬间;

比如在创伤事件中听到过某种汽车发动机声音的人,不断被心里反复响起的汽车发动声所困扰。

还有很多看起来跟这个事件无关的变形的噩梦,隐形的焦虑,和强迫症等,都有可能需要回溯到某个创伤印记。

而比这些短期的影响更隐形的,可能还有未来的长期影响。

下面有两个例子,讲述成年后身体的灾难印记,会让人作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又把当事人带回到童年的受惊现场。

我接到过一个来访,她说到有一次跟丈夫吵了架,丈夫收拾了箱子要离家出走。

就在丈夫拖着箱子准备走出家门的时候,她感到呼吸困难几乎要晕倒,一种生理上无法自控濒死体验。

后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她回想起来,四岁的时候她爸爸和妈妈离婚,爸爸拖着箱子走到村口。

她跪在地上抱着爸爸的箱子,和那天丈夫要走一样,让她感受到呼吸困难,几乎要晕倒。

相同的记忆回到她的体内,在久远的时间周期里发生了深远的共鸣。

还有一个来访,她说自己非常容易在黄昏的时候情绪很难过,经常无缘无故地哭,她想问自己是不是抑郁症。

后来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追溯到,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她妈妈是一个医院的护士长,经常去上晚班,

因为妈妈黄昏的时候要出去上班,那时候也没有保姆和老人帮着带孩子,

爸爸和妈妈离异了,她就会非常怕一个人在家呆着,这时候妈妈就会把她送到邻居阿姨家。

黄昏的时候妈妈关上家门,就要走了。

所以每个黄昏就犹如她有一个“死期”,天色一暗,意味着离开妈妈,又要独自在等待中度过一夜。

直到长大,每到黄昏,她会生理性忧郁和哭泣,打心眼里觉得黄昏代表着“死亡”。

她这样描述,那种情绪从内脏里出来,而不是我脑子里有什么难过的事,我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我只是被感受到的绝望覆盖。

没有一个人逃得开生理性的情绪记忆。

虽然不是每个经历都会留下如此创伤性的生理记忆,然而一旦留下,就会成为我们成年后最深的、莫名的潜在情感倾向。

内核的沉稳与幼年的养育

在《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中,这样解释创伤对人的生理影响:

人们的心理受到创伤,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困境而无法作出反抗。

这些无法进行的反抗会变成所谓“未完成的动作”,最终固化在人们的身体感受或者无法解释的症状中,例如偏头痛、哮喘。

他们不是感觉生气或悲伤,而是感觉到肌肉酸痛,肠道异常或其他毫无来由的症状,也会在特定的情景中感到无力和沮丧;

他们在无意识中重复无法理解的行为,反复陷入同样的麻烦中。

看到现在,你还认为在飞机上由陌生人把孩子关进厕所进行严厉的教育是没有关系的吗?

不会了吧。

其实从创伤的层面来说,每个人幼年的“劫后余生”是会有痕迹的。

从认知上,一岁多的孩子无法理解道理上“应该要做的、正确的事”,但她会记住所有带来强烈情绪的事。

这件事本身不重要,但是留在身体里的强烈的情绪体验更为重要。

孩子在机舱的厕所里感知到的,只有巨大的被抛弃感和恐惧,她理解不了这样的教育目的有多么正义。

她对恐惧只有一个怪兽和鬼一样的形象思维和生理感受——我正在被“吞没”。

这种被吞噬的具身感受,也将存储在孩子身体内部最深处。

如果孩子后续养育的过程是安全和健康的,将会帮助孩子发展出能够协调他们大脑抑制或兴奋系统的能力,这一事件就不会出现带有创伤后遗症。

而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孩子从那个恐怖的事件中解脱出来。

比如跟她用语言重新去试图叙述当天的事件。

考虑到她的语言能力有限,可以通过跟她画画或编童话故事,在故事中可以让心理老师设法重构她和世界的安全关系。

从这样的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反思,如果没有相应对孩子的真正理解,就不能谈「有效教育」。

而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自以为是的引导和教育不仅会失效,而且可能会带来粗暴的伤害。

心理学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成年人的适应能力可以通过评价他两岁时有多爱他的母亲来预测。

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一个成年人有沉稳的精神内核,大概率可以推测他早期有一个充满爱和安全、并理解他的环境,

所以他的情绪是稳定的,和世界的关系是充满信任而且有爱的。

而这里的母亲,是一种指代,既包括了母亲,还包括环境里对孩子有影响的其他人。

所以,社会始终要把安全感和情绪体验的保护,放在抚养孩子重要性的第一位。

但愿,这样有关教育的无知又恐怖故事彻底不再发生了。

展开全文

我们可以很常见这样一种父母,天天念叨着:

“你看这个孩子这么大了,这些简单的事情还不会自己干,还要我帮他。

我不帮他弄,他就搞不好。”

“怎么办,这孩子离不了妈妈,哎,以后可怎么行?”

她虽然表现的好像很苦恼,但是她又在无数可以让孩子自己独立承担的时刻,非要出手帮忙,干预。

然后又是一通唠叨或诉苦。

如果真有人说:“哎呀你这么累就别管了,让他自己弄。”

父母们又会说:

“我不管,谁管呢?”

“不能让他自己弄,他还是个孩子,他不懂,弄不好的。“

这里面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矛盾逻辑——

如果你真的认定孩子因为年纪小,靠自己很多事弄不好,那就不应该生气。

因为这对你来说就是真理,就是不可打破的自然规律。

就像你知道到晚上太阳会落山,没学过的东西就不会。

你不会因为太阳落山而生气,也不会因为没学过阿拉伯语所以看不懂阿拉伯语的文章而生气,

因为这对你来说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没什么可生气的。

但是为什么一方面你认定孩子小做不好,孩子去做的时候又埋怨生气呢?

其实我们在所有紧密的关系中,都会玩投射的游戏,只要是没有觉知的投射游戏,就是不讲逻辑的。

投射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对立,一种是延伸。

对立就是把想体验的一极留给自己,把不想体验的一极留给孩子。

孩子变成了我们体验某种价值意义的工具,比如:

我要体验自己很重要,被需要,那么孩子就必须要是那个做很多事情都不行,没我不行的小废柴。

我想体验能干优秀,那我的孩子就必须没用,平庸。

美需要丑来映照,优秀需要平庸来陪衬,强需要弱来凸显。

比如上面的案例,一方面认定孩子靠自己弄不好,一方面又埋怨孩子不懂事,累着自己了。

一方面责怪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不行,一方面又情不自禁的不断出手帮忙。

妈妈在语言上表达出希望孩子独立,但行为上又会为孩子代劳很多事,让孩子越来越习惯依赖妈妈。

无论父母哭着喊着希望孩子如何,最终孩子会配合父母更深层次的需求去发展自己。

那个一边抱怨孩子没用,依赖妈妈,一边不给孩子任何独立机会的妈妈,无论她如何解释“这孩子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她实质上的底层需求,她的意义感,是用“照顾孩子“来填满的。

这个在她眼里“离了妈妈就不行”的孩子,是配合她的需求而呈现出了“懒”或“不行”、“不能干”的样子,

这样她可以尽情操心,她的意义感可以充分被满足。

我有个学员,在她那里,女儿有无尽的问题。

无论是来上我的线下课时问的问题,还是来做个案,她关注的都是孩子。

从学习问题到社交,从和爸爸的关系到生活习惯,一个问题解决了,很快她就能发现新的问题。

有一次我问她:“如果有一天你女儿的问题全部都解决了,你会怎么样?“

在咨询技巧中有这样一类问题叫“奇迹提问”,很多人对自己的问题长什么样子,带来危害的各种可能性,都如数家珍。

奇迹提问则是帮助案主暂时离开他们熟悉的问题状态,而进入一种无问题的,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生活状态去观察自己。

她第一反应是本能的抗拒,拒绝进入这种情景,说:“哎,哪有那么容易哦,这不太可能!”

我说:“我们就想象一下嘛,又不花钱,假设真的因为某种神奇的力量,孩子的问题真的就一夜之间消失了,你会怎样?”

她立刻不假思索的回答:“那我肯定高兴死了!”

我说:“是的,会非常高兴,高兴几天以后你会怎么样呢?你的孩子已经没有问题需要你帮助解决了,你会去干点什么呢?”

她突然愣住了,足足沉默了十几秒,一度我都以为她掉线了,

然后她喃喃的说:“呃…我不知道,我从没想过…我自己的事。”

所以这个妈妈表面上希望孩子独立,能搞定自己,但因为妈妈生命所有的意义感都附着在孩子身上。

孩子潜意识捕捉到了这个部分,基于对妈妈的爱,孩子就会呈现各种问题,让妈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得充实安定。

所以表象上孩子似乎做事不靠谱,问题一大堆,但在底层孩子则是在配合妈妈生命更深的需求。

这种情况有很多,比如还有的父母,表面上希望孩子很优秀很强,但实际上又希望在孩子身上体验自己很强很优秀的部分。

所以他们会无意识的打压孩子,跟孩子竞争:

“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都已经认识1000个汉字了,你看你认这么点字就喊累。

我们小时候哪有你这样的学习条件,比你能吃苦多了……”

像这类的话,如果把它拿出来仔细拆解,你会发现:

作为父母,如果你真的是希望孩子学习好,希望他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是可以不用说这种话的。

你为什么要说?

因为相比想让孩子学习好,和体验自己强的需求,那一刻想让自己感受到强大我的需求占了上风。

如果一个人对体验强大我的需求非常高,这个人在社会功能很可能也会发展的不错,

ta可能学历很高,或者是老板,领导,或者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人才。

让自己某项能力优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以标准为导向的。

但教育孩子和让自己能力变强往往是两种逻辑。

教育是以关系为导向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信任有联结,父母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才会发生,同时还需要有承托,有耐心。

所以当一个社会功能很强的人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们更习惯的是用过去个人能力发展的逻辑来教育孩子。

但在社会能力上孩子一定是比父母要弱小很多的,

在某种层面上,孩子就代表了父母的弱小我的那部分。

当父母太认同强大我,对弱小我没有连接和允许,那么对孩子表现的进步缓慢,不如预期,就会体验到非常强烈的挫败感。

一有挫败感父母就不得不体验弱小我,但父母又完全不能接受自己的弱小我。

那怎么办呢?当然就是把这个弱小我投射出去。

于是就会莫名其妙的去跟孩子竞争,或者贬低孩子,评判孩子。

于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表现为行为上的失控,明明不想批评责备孩子,但就是忍不住。

因为体验弱小我太难受了,太痛苦了,根本没有办法耐受住。

他们等不到理性选择判断,就像接到一个烧红的煤块一样,瞬间只想用最快的速度扔出去。

于是责骂批评,各种帖标签的行为就发生了。例如:

“怎么这么笨”

“这么犟”

“这么没用”

“这么点事都做不好”

……

虽然冷静下来,理性回归的时候,知道贴标签责备不好,但那一刻就是忍不住。

家庭就是一个让自己有机会看到深层自我的觉醒之地。

因为孩子会呈现出来的样子,永远是父母所无法控制的,对某一部分真实自己的反馈。

这也是很多心理咨询师会强调的那句:

如果孩子来咨询,TA往往是这个家里病得最轻的一个。

当父母自己有未完成的功课,有未被满足的底层需求,就会带着这个动力选择性的去观察孩子。

前面说了,投射的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对立,一种是延伸。

投射的对立就是孩子变成满足我们某种需求的对象,成为我们的对立面。

做父母的只要把自己不想体验的那一极丢出去就可以了。

延伸就是把隐蔽的自我感觉投射在孩子身上。

我有个学员小R离婚了,儿子4岁跟她一起。

离婚之后小R总觉得很对不起孩子,离婚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

有次她带孩子到楼下小区和其他小朋友玩,有个小游戏另外几个孩子没带她儿子。

孩子跑过来跟妈妈哭诉,小R安慰孩子,安慰着安慰着自己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后来小R来参加我的线下课跟我讲了这个故事,觉得那些孩子就是因为看孩子没爸爸才故意欺负自己儿子。

然后说周老师我觉得“我孩子好可怜,他没爸爸了。我该怎么陪伴他,可以让他更好的健康成长?”

听她说完之后,我没忍住,笑起来了(虽然有些不厚道)。

我说:“不是孩子没爸爸了,他爸爸又不是离开人世了,是你没老公了。”

她听到这个答案怔住了。

我接着说:

“是你觉得从此要一个人生活,面对未知的生活自己感到有些害怕,觉得自己可怜,然后把这个可怜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做父母的往往会这么干,把隐蔽的自我感延伸到孩子身上,然后通过给孩子付出,

一方面满足孩子,同时更深层面也是满足那个隐藏的自己的脆弱和需要。

作为人类这是很正常的投射,甚至也是我们同情心的来源,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

但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是我们入戏太深,完全丧失了对眼前这个独立真实个体的看到。比如:

因为自己小时候挨过饿,所以孩子明确说饱了也听不见,就是担心孩子吃不饱,要让孩子继续吃更多食物。

自己小时候想报的兴趣班父母不给报,现在孩子说不想上,还要节衣缩食给孩子硬报,还责怪孩子没良心。

小时候家里穷,羡慕身边的同学能拥有最新款的变形金刚,现在孩子明确的表示希望爸爸多陪陪自己,不想要新款玩具。

爸爸还特别委屈生气,我这么辛苦赚钱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给你一个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种把弱小匮乏的自我延伸到孩子身上,再过度满足保护的游戏很容易变成自我感动。

父母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还不领情。

投射不可怕,可怕的是投射了而不自知。

投射不可避免,但自我感动可以避免。

当孩子没有对父母的付出表现的格外感恩时,父母不用多么伤心委屈。

更不要以付出者牺牲者自居,事实上没准儿孩子才是那个付出者,陪你演这场大戏,人家也挺不容易的。

展开全文

01

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愿意跟自己沟通,尤其是十几岁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用家长的话说,简直不可理喻,能把人气死,根本没有机会了解孩子的想法。

诚实点吧,你那是想跟孩子沟通吗?你只是想说服孩子听你的,达成你自己的“美好愿景”。

沟通,不是话术。不是我运用了××沟通技巧,孩子的情绪就没有了,孩子就不再哭闹好好说话了,孩子就不执着非要买那个玩具了,孩子就能自觉写作业了……

沟通的前提,不是希望对方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只是愿意了解对方的需要,并且诚实地讲出自己的需要,看看如何创造性的达成共赢。

没有孩子不喜欢沟通,他们只是不喜欢父母的虚伪而已。

02

人与人的真实需求,可以共存共赢。但小我的自恋,只能活一个。

比如,妈妈和宝宝都需要足够的睡眠休息,这个真实的需求是可以共存的。而且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妈妈随顺婴儿,彻底放弃控制孩子的入睡时间,跟着孩子一起呼吸,活在当下,孩子和妈妈自然能协调一致睡眠规律。同时,家里人也要全力支持妈妈,帮助妈妈分担。

但是自恋的小我,把婴儿不肯入睡视为对自己的攻击,那么就需要“睡眠训练”大法来反击婴儿,击碎婴儿的自恋,保全父母的自恋。被父母吸掉生命力的孩子,将来极可能靠吸食自己的下一代来填补恐惧的黑洞,算是祖传的悲伤。

自恋被剥夺的婴儿,发展出虚假自体,虚假自体就是由自恋幻想组成的。等婴儿长大成了父母,继续剥夺孩子的自恋,捍卫自己的自恋。

所以,孩子“不写作业”“不按时睡觉”“不听话”,这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父母的自恋存亡战:孩子不如我所愿,父母感觉自己要被逼死了,于是为一点点小事情歇斯底里逼迫孩子,那么孩子自然也容易变得歇斯底里。

一旦孩子变得歇斯底里,比如打了妈妈,他/她就成了板上钉钉的错误孩子,妈妈就成了那个可怜的、付出一切还要被孩子如此对待的受害者。

然后所有人都有理由跳出来指责这个孩子,因为他/她错得板上钉钉啊!他/她居然打自己妈妈!这样的孩子,必须揍一顿让他明白打人是错的!

品品这个逻辑:用打孩子一顿,让孩子明白不可以打人。

这就是中国家庭永恒上演的戏码,包括育儿专家也一样参与其中,只不过育儿专家比普通人厉害的是,普通人就是揍一顿,育儿专家可以“正确地打孩子”,打完还能让孩子感恩自己的良苦用心……简称心灵PUA术。

用打孩子,教育孩子不应该打人;用训斥孩子,教育孩子应该礼貌言行;用逼着孩子上进,教育孩子人都应该自己努力向上……这些荒诞至极的“教育”,最受主流欢迎。

03

“叛逆”这个词,本身就是家长发明出来的: “你不听我的,你就是‘叛逆’,你就是错的。”如果家长不妄图控制孩子,何谈“叛逆”呢?

孩子本自圆满,具有一切优秀的品质、完美的智慧。如果家长不控制孩子,只是给予孩子充分的爱,那孩子就会成长为他最完美的样子。

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听话”,要孩子去做“A”,必然同时给孩子心中种下“-A”的动力,本来完满的孩子就这样被分裂了。

我们天然地以为,如果做A是别人的意志,那-A就是自己的意志。其实,无论选择A还是-A,都没跳出被控制的轮回,都是个自动反应的程序机器。

真正的做自己、不受控制的人,是跳出A和-A的轮回,倾听内心深处声音的人。内在的智慧,内在的使命感,是最高的“善和爱”。如果我们连接到自己,便有能量跳出A和-A的低级轮回,不被情绪左右。

04

请记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从自体自恋走向客体意识 —— 意识到别人也是自己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有独立的思想和感受,不是受自己操控的 —— 是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

自体自恋,总是从自己的幻想出发去操控一切,并且在幻想受挫时第一时间攻击指责别人,发泄痛苦让别人承受。

这个别人,经常是弱小的孩子。因为只有寄生孩子没有代价。

在自己拥有客体意识之前,严守界限,不去控制孩子,可以避免父母自体自恋对孩子的能量吸食和精神创伤,同时也帮助自己建立客体意识。

问题只是,选择承受自恋小我被挫败的痛苦,还是痛苦时选择吸食孩子先爽了再说?

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选择反过来塑造了自己的命运和孩子的命运。

所以如果要问我“我的孩子一直玩手机,不写作业,难道我就不管吗?”

那是你的人生,你的孩子。你愿意选择把上进的功夫下到自己身上 —— 自己想要什么人生自己创造,还是选择盯着孩子上进 —— 躲在孩子背后吸食自恋满足,那是你的选择,不用问我。

我作为心理学博主,只是表达真相:侵犯孩子边界会吸食孩子的生命力,但是父母的小我会很爽。父母严守边界自我负责,会养育出幸福的孩子,父母也得以成长,但要承受自恋破碎的痛苦。

哪条路通往哪儿,我说明了,至于你要往哪儿走,你自己选。

你是只愿意看到孩子玩手机的行为,还是愿意看到孩子玩手机时的快乐?你是愿意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一直玩手机,还是愿意想一想到底是什么激发了你的不满和愤怒?

05

网友留言:刚才看到有个40多万粉丝的博主说有没有人在青春期不听妈妈的话,长大后悔的?因为她女儿胸部发育总是弓着背,她总是说女儿把背直起来,但女儿从不听。然后评论区众人开始响应,我就是,现在弯腰驼背可难看了。那些评论让人后背发麻。

李雪回复:这位博主认为自己和女儿应该是神,需要无数正骨推拿治疗,以及远离母亲吸食才能搞定的驼背,她觉得女儿听她一句话就能直起来。

~~~

网友留言:我妈什么都不干,在我青春期的时候就盯着我,整天贬低我侮辱我,还觉得自己恩情大如天。我的生命力越来越弱,走路耷拉脑袋。我已经很努力的走出来很多了,为什么我这么努力现在还这么惨。

李雪回复:很多妈妈专职吸食孩子。并非离开妈妈就立刻幸福了,没有那样的童话,只有活在现实中,一步步重新养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