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已经没力气跟「活人」谈恋爱了

展开全文

当代人的亲密关系里,似乎越来越流行起一种「功利性」。

例如,判断一段关系该不该继续,是通过对方有没有「工具价值」来衡量的——ta 对我有没有用?能不能让我过得舒服?

具体到行动上:

▨ 筛选伴侣朋友时,必须要能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 ▨ 给相亲对象打分,也给自己打分,确保「向上寻找」而不要「向下兼容」。「社会本来就是这样的」「不相信真爱,少走 30 年弯路」; ▨ 觉得交朋友累,但希望找「搭子」。区别是,搭子在一起只干一件事,互相没什么期待,情感更同频; ……

现代工作和消费主义将人们从「完整的人」置换为「工具的人」。

工具化的亲密关系背后,年轻人进入「不耐烦」模式。即使是恋爱,人们似乎也向往一种绝对的安全,绝对的自我中心,以及绝对的「不想被麻烦」。

过去很多年里,心理学博士叶斌曾在不同场合提及 Martin Buber 这个名字和他的重要观点。

1923 年,哲学家 Martin Buber 第一次将人际关系分成 2 种类型:

▨ 我-你关系:你们互相把对方当成一个真正的人。你们彼此尊重、有兴趣,你们承认对方是独特的,也是独立的; ▨ 我-它关系:你们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俗称「物化」。你们发生互动,仅仅是因为背后存在一些价值交换。

在该理论中,人类只有通过完全和真诚地承认他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而不是工具/物品,才能实现真正的人际关系: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关系。

叶斌老师认为:如果你跟一个人互动,只是因为他可以带来某种价值,那其实他跟「物」没什么两样。

如果你所有的关系都是「我-它关系」,这会让你没有深层满足感,而更难抵御人生的孤独。而孤独,是存在主义所认为的几大无法解决的终极难题之一。

以下是简单心理对叶斌博士的访谈。

1.最近有国外期刊的数据发现,年轻人(00 后)相比十年前对建立关系的渴望降低了。研究者猜测,这是因为他们更看重「自我主宰感」和「个人成就感」。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成因?

叶斌:原因我不敢说,但整个文化总体倾向就是,我们照顾自己更多了。

很多人为什么要找亲密关系,就是希望会有一个人爱自己。所谓爱自己,就是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包容自己,哄自己开心。

当每个人都这样想的时候,大家就会陷入嗷嗷待哺的状态。如果没人愿意付出,那就算了,不恋爱了。现代社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游戏、短视频……算法总是会让你分泌多巴胺。

所以,你会发现看书越来越困难。因为书不见得每一页都让你快乐。作为老师,我感觉到培训是越来越难做。除非你讲课像脱口秀一样,但凡你讲得不有趣,他们就看手机。因为手机永远可以提供让他兴奋的东西。

我的另一个假设是整个社会的压力大。比方说,我应付职场都累得要死,又卷经济形势又不好。都已经苦哈哈的,我哪有精力再哄另外一个人高兴。

再说恋爱的收益,也不见得很多。人际关系都是需要付出的,那他可能就不要了。唯一可能不可替代的就是性,但按照现在新的观念也很容易得到。他可能拿完自己需要的东西,就回到自己的世界。如果缺了又出去拿一下。两个人磨合多累呢。

未来这种情况会不会再进一步走向极端,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所有的事情都物极必反。也许有一天大家也会厌倦感官刺激,回过头来寻找一个凡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呢?这都有可能。

2.人和人之间,是不是本来就有互相物化的部分?

叶斌:我自己在实践中会觉得,生活的很多时刻其实并不那么黑白分明。如果较真地审视下,你的亲密关系,你选择结婚的另一半,完全是因为爱吗?完全是因为「我-你关系」吗?还是也存在「我-它关系」?

在一般人际关系里,「我-你关系」和「我-它关系」基本上是兼有的。如果你对所有的人际关系要求都是「我-你关系」,估计也不现实,在如今的现实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交换是不可少的。

比如平时最常见的「我-它关系」就是工作。就像你现在采访我,其实是有一个任务要完成。我们不算是一个「我-你关系」。

你付出劳动,然后拿回报。所以对你来说,你有你的期待,单位有单位的期待。一个组织要活下去,个体要活下去,有赖于这个交换。这些交换,就是我们现今世界赖以生存的机制。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所有的关系都是这样,那就很可悲。

比如很多孩子抱怨父母不爱自己。孩子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很多事,都是需要用成绩去换的。那不是爱,是交易,而且是单方面的强制交易。或者在工作中,大家冷冰冰的像一个机器。上班、生活,就是大大小小的机器之间的互动。你会很容易有孤独感,幸福感也可能很匮乏,会对人世不太留恋。

如果你能收获一份「我-你关系」,能有一个人能与你不功利地互动——那种纯粹的友情、爱情或亲情是非常美好的。那是非常有支持性的体验。

3.这种很有支持性的「我-你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叶斌:在我的工作坊上,曾经有一个男生问,你们(心理学)老是说要跟人有联结,啥叫联结?我是一个疏离的人,对我来说跟人联结超级困难。

当时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我让他走到右手边开始第一个人面前,仔细打量他,然后留意自己内心的 feeling,问自己有没有感觉?有没有感觉到在这一刻我想跟他有些互动?想了解他,想跟他说话?如果没有就 pass 他,然后找下一个人。有可能你兜一圈,对所有人都没有感觉。那你就诚实地说,叶老师,我一个人也没有感觉,这一刻我不想跟任何人互动。那就结束。

然后他就很仔细地看、体会,直到在一个女生面前,他说,我有感觉。我就问那个女生,你愿意跟他有对话吗?那个女生说愿意。然后我就让他们坐在圆圈中心,面对面。

我问男生,刚才那一刻你有什么感觉?你就跟那个女生说说你的感觉。她的什么东西激发了你的什么感觉,然后使得你在这一刻想跟她说话?

因为他真的有感觉,所以他就说了。他说当我看到你的时候,我内心感觉如何,为什么特别想了解你。因为它都是真实的,就很有力量。相当于在女生的心里投了一块石头,也会激发一些涟漪。

然后那个女生也把自己的真实感觉说了出来。那个男生又有一些体感,又把这份感受表达给对方。他们当时来来回回讲了三个来回。

那次我印象特别深,仅仅只是这三个来回,现场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动了。有学员忍不住插话说,哇,原来这就是谈恋爱啊。

虽然整个进程只有几分钟,但我觉得这几分钟非常高质量,甚至比很多所谓谈恋爱都要深刻。因为这一刻是完全真实的、不加掩盖的,心里面有什么就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看一看。不止是对话的双方,连所有「围观」的三十几个人都能被其中充沛的情感包裹和打动。那一刻,现场非常动人。

4.网上还流行一种相反的观点,谈恋爱讲究「只筛选不改变」。因为他们对伴侣在亲密关系中的改变不抱希望,也不想改变对方。这样会更容易遇到真爱吗?

叶斌:理论上我很支持这种讲法。关系要长久就真的是不改变。

我记得有个专家甚至说,长久的关系是臭味相投,而不是道德高尚,甚至不是对方有多优秀。

两个人走在一起,通常最初是因为好感。但如果你想关系长久,就得多去看对方的缺点。如果所有人都认为是缺点的部分,你觉得挺好的,那就没事。如果你觉得,因为有爱,所以可以改变那个「缺点」,多半就凶多吉少,很容易掰(分手)的。

不能说完全没有改变的可能,也有人愿意慢慢互相磨合。但是我觉得现在大家越来越难磨合。当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就会越来越不耐烦,同时越来越自我。

我小的时候,整个文化都在训练牺牲精神。所以它会提高人对不适的耐受度。后来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在讲怎么可以伸张自我(因为之前太压抑了),人就会变得不耐受。

在关系里不要指望改变对方,减少磨合代价,找对人是更好的。从这点上我支持网友的说法。

当然里面有几个要注意的地方。第一,你得知道你是谁;第二,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三,你也要知道,当你要求越高,找到的概率就越低。那你就要更努力去找。

有些人要求很高,但行动上又很守株待兔。找不到,又会自我埋怨或埋怨周围的人。这就过得很拧巴了。

5.在马丁·布伯看来,只要存在预判和期待,构建的都是「我-它关系」。有人说「人际关系中的期待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因为我们企图让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但亲子、伴侣、朋友之间似乎总是存在期待的。人们总是既谋求亲密,又忍不住希望对方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叶斌:对,很「暴力」。这是很存在主义的观点,更极端一点的,是萨特那句「他人即地狱」。

意思是,只要在关系里互动,人的天性就是会对别人有期待,而这期待就可能构成对对方的压力,让对方顺从、讨好、伪装、压抑,不敢显露自己的真性情等。

打个比方,很多孩子抱怨有压力。爸妈说我没给他压力。那孩子怎么会感受到压力?孩子说,因为我卷子拿回去,考得好他们就笑脸,考得不好就拉长脸。有一些期待是很微妙的。因为有期待,又不能完全忍得住,而这些期待和要求就会让人有压力(如果他依赖别人去构建生活)。有时,即使没有明说出来,接收者也会从对方潜意识显露出来的信息接收到这些期待与压力。

叔本华走到极致,他说我一个人过,我才不要跟别人过。这就很难了,因为研究说人类本质上属于群居动物。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幸福感的来源之一,就是跟别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虽然在关系里,我们忍不住会有期待,但至少你要意识到自己的期待。有时候人没意识到自己有期待,而是把期待定义成爱。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妈妈的秋裤。你觉得是「爱」,但你没意识到里面很可能有「控制」。

你觉得他弱,觉得他照顾不好自己,觉得你的经验一定是对的,你希望他听话——这就是期待。当这种期待落空了,你自然就有负面情绪。

如果你有足够的觉察,就可以问一问,这种期待会给对方压力吗?或许有些期待是对方也很乐意做的,那就很幸运,双方各取所需、相互成全!

6.很多人在择偶方面有「理想型」,有一个确定的 type。在互联网上的超重者社区,某个患肥胖症的女生说,她认为自己被喜欢,是因为对方的某种「性癖」。她不确定别人到底是喜欢「我」?还是喜欢「我这个类型」?所以她存在一种被物化的恐惧。

叶斌:这有点复杂。看上去她似乎对「唯一性」有很高的要求。

她的意思是,对方要喜欢「我」,而不能是「我这种类型」。但一个个案很难完全摆脱被归于某个类型。

我喜欢异性,异性不就是一个类型吗?你能在这个维度的喜欢上构建出唯一性吗?

唯一性的意思是,世界上那么多人,假设我们两个谈恋爱,我们彼此必须是对方的唯一,少了你我的人生就不可能幸福,我非得把你找到。

我个人是相信理论上一个人是可以爱上很多人的,只是我们目前受到婚姻道德伦理的限制,中国在法律上也不支持多偶制。但是,你可以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不可以同时爱两个工作?你到博物馆,有没有可能两件展品你都很喜欢?这些都可以,在逻辑上,同时喜欢多个人的可能性为什么不存在不合理呢?但我也看过一些感人的故事,说此生就是他了。如果对方去世,我连再找的兴趣都没有。我相信现实情况是多元的。不过,更多的情况是,丧偶了一段时间,那个人又找到爱人了……

当她要求「我最好不是一个类型」,我会觉得她对「唯一性」的要求很高。我会指出,当你这样讲的时候,你就在找唯一。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这句话背后意味着什么,你很坚持这一点,又同意「自我负责」的话,那至少要踊跃地到处去相亲。

只有足够多的接触,才能在茫茫人海里把那个人找出来。你不能坐在家里说「缘分到了,自己会敲门的」,这个概率也太低了。

7.一个从小被物化的人,也许很难拿回自己的主体性。一个人的主体意识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叶斌:被爱是主体性的一个基础。最根本的,小时候要被当作一个主体来对待、被爱护、被尊重。

因为有些关系是吞没性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主体性完全被压制。3-6 岁是第一个反抗期,孩子会形成基本的个性;青春期是第二个反抗期,孩子有强烈的斗争心理,但有些父母仍然死死控住他,结果就可能很惨烈。

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者。这个群体的边界经常是支离破碎的,主体性很弱。他们小时候没有被善待,没有被当成一个人来尊重,边界常常被野蛮侵入或践踏,孩子小也没能力维护。从小在这种环境里成长,后面要费心修补就很难。虽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性或机会,但即使有,也会非常辛苦的。

健康的边界有两个特征:一是存在边界,二是边界有弹性。

如果完全没有弹性,外部信息进不来,人就永远长不大,内心不能丰富。好的边界是有弹性的,可以跟另外一个人互动,能够接受新的经验,扔掉没用的,使自己不停丰富。所谓成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一个人没有边界,那么他跟别人接触时容易被吞没,他就会迷失自己;或者对别人崇拜得不行,别人讲什么就完全信什么,看不到人也有阴影,看不到所有真理都有相对性。

要么不能与人接触,要么一接触就被对方吞没。在格式塔治疗里,我们很警惕这两种极端。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应该能意识到自己有边界,但边界又不是很僵硬,而是灵活有弹性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时开放或关闭。

8.“恋爱”还有没有必要谈?

叶斌:我永远要问,你想要的生活蓝图是什么?

心理学虽然强调依恋关系的意义,但关系对你意味着什么,它有多重要,人和人之间的想法是天差地别的。

有些人对于进入一段关系有特别的需求。跟人在一起,他才心安。很多人觉得为什么要谈恋爱?就是想回到家看见有一盏灯为我亮着,讲着讲着眼泪都可以掉下来。

但有些人根本无所谓。灯亮不亮的,跟我有啥关系?还有人觉得,我有热爱的事业就够了,终生不结婚也没关系。

所以要不要进入亲密关系,取决于它对你有多重要?

如果你认为重要,你愿意为之付出代价吗?

寻找的代价、磨合的代价、精神的代价、物质的代价,你想好自己要付出什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