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谈恋爱,本不需要妖魔化

曾参与过《爸爸去哪儿》的小朋友天天被曝谈恋爱,然而这一消息却引来了数万条评论,其中有不少评论可以用“评头论足”甚至“网暴”来形容,当然更多的跟帖是善意的。对此,天天的父亲张亮也在微博发文回应,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作为家长会尊重、理解并引导”,同时对网暴两位未成年人的做法予以谴责。

对于青春期孩子浪漫感情的反感,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想要展示的性感,不少为人父母者会惶惶不安。但是人类数千年文明史的绝大多数时候,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已经结婚生子,成年之前的性是最正当不过的事情。在工业文明之后,青春期的性和教育才发生了冲突,青春期的性和浪漫爱情才变得“不那么正当”了。

展开全文

正如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所观察的,文明对性有着严格的约束并从中获益。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滥觞和维多利亚时代的高度重合。弗洛伊德发展精神分析学是站在一个这样的立场上:我们对于性和性压抑都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承认它们各自的价值,而不是在冲突中消耗自己,把对方妖魔化。

01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青少年青春期的发展围绕着一个主题,即“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后来许多精神分析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这个现象。直白地说,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在青春期这个阶段,青少年纠结于“我是谁”这个问题,这是一种在身份认同方面的追问和探索。

如果我们去问一个学龄前的孩子“你是谁?”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他叫什么名字,他是谁的孩子。如果去问一个处于青春期之前的小学生,他不单会告诉你他是谁的孩子,还会告诉你他是哪个学校的学生,他几年级了。

而如果你去问一个青春期的年轻人,他可能除了自己名字之外,犹犹豫豫地不知道怎么去定义自己。他是谁的孩子?他也许觉得父母想法老套自以为是,作为他们的孩子并没有自豪感。他是哪个学校的?重点学校的孩子也许会觉得同学和老师也不过如此,非重点学校的孩子也许会羞于承认自己属于一家“普通的中学”。甚至于“我是个男孩还是女孩”“我是想和男性恋爱还是和女性恋爱”,也都可能一度令其困惑。

青春期的青少年,“我是谁”这个问题包含的意思是多方面的,它指向身体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所以青春期的发展包含了这三个方面的自我的发展。而为了引导青少年正确建立自我意识,需要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的学校来充分发挥作用。

但很可惜,如今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承担“社会分层”,而非“教书育人”的功能。十二年的寒窗,目的是为了尽可能进入大学鄙视链的高端,985、211、一本、二本……最终把成年人送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职业领域。在求学阶段,尤其是与青春期相重叠的六年中学时期,青少年由于被置于无休止的成绩竞争之中,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经常被推迟到大学阶段甚至更晚的时期。在大学里做心理咨询师的临床工作者,可以碰到很多在身体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方面刚开始探索的学生,迷茫于这“迟来的青春期”。

中学阶段的年轻人被迫把主要的经历放在成绩竞争上,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被看成次要的。对身体和心理的关注如果不是更有利于成绩的提升,经常被看成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因谈恋爱而耽误了学习,多数家长一定会觉得他“不务正业”。他们希望孩子把这方面的兴趣推迟到大学二年级以后,但又最好不要迟于25岁。

然而随着生理上的性成熟,爱恋的情感必然发生。它不会因为被贴上了“早恋”的标签就主动消失不见。这种情感无非从公开转入地下,从实际的恋爱转成单恋、暗恋,或者更为奇特的方式。此时的父母,不仅担忧于“早恋”,甚至对孩子性意识的萌动、对孩子的单恋和暗恋都忧心忡忡。从孩子抽屉里搜出的一张来自异性同学的小纸条,就足以让一位父亲或者母亲内心崩溃。此时的父母大概希望孩子最好像没有性别的婴儿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

除了没有性别意识,也不要关心生活、政治、宗教、内心的感受,最好是一架学习机器、人工智能,让属于人性的那部分的发展以后再说。

在害怕“耽误学习”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父母对孩子“早恋”的慌张还有一个微妙的心理原因:孩子的性成熟最尖锐地宣告,他就要在身体上和情感上独立于父母,他正在迅速地变成一个成年人,将会建立自己的新的亲密关系并在精神上离开原生家庭,亲-子关系很快就要变作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子女即将脱离他们的掌控,这个变化每每让父母感到失落惆怅。

也有一些父母,自己在青春期遭遇过性心理和恋爱方面的挫折,当孩子也来到了这个阶段,就变得格外焦虑,生怕孩子“重蹈覆辙”,总要防患于未然,把自己的焦虑强加给子女。其实这把情况弄得更加复杂。这个孩子很难理解普普通通的异性交往为什么在父母眼中仿佛失足一般。

02

青春期性意识和浪漫情感的萌动,在多数情况下并非像一些父母们担心的那么猛烈。当一个孩子在原生家庭里获得了正常的爱和关心,他在青春期阶段的恋爱经历往往和风细雨,很少陷入轰轰烈烈、朝思暮想的情感纠葛之中。

而且,由于青春期的自我中心主义(adolescent egocentrism),这个时期的爱情带有强烈的自恋色彩,“爱人”往往是他们在内心里创造出来的假想他者。把想象出来的完美形象附着在他者身上,在实际的接触中,难免经常体验到不完美但真实的他人带给他的失望。青春期的爱情神话易损易破,概因如此,乃能有效“医治”青春期的自我中心主义,促进青春期个体的社会性的发展,为将来的基于真实和现实的亲密关系做准备。那些在青春期从来没有情感经验的青少年,在大学或者更迟的成人阶段开始尝试寻求亲密关系,建立和维持这种关系时显得十分笨拙,甚至在进入婚姻生活之后依旧如此。

笔者并不想过分强调青春期的恋爱经历,对于一个年轻人在成年早期的恋爱及后来的伴侣关系的重要性,那毕竟只是一个手忙脚乱的尝试阶段,很多人成年后回想这一段时间的经历都是充满着遗憾的。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简单的禁止,贴上“早恋”的标签,让这个时期以压抑或者暗恋的方式度过,就更有利于一个青少年的发展。原本存在的问题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消失,甚至有可能在压制的过程中变得更加难以处理。

不过在青春期也有一些青少年,在恋爱方面“轰轰烈烈”,或陷入难以自拔的暗恋之中。如果了解这些青少年的过往经历,多数情况下就会发现他们在过去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未能获得足够好的关系。有的从很小的年纪就和父母、尤其是母亲长期分离,孤独地度过童年。有的因为长辈们的重男轻女(当然也有重女轻男的相反的情况),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个多余的。有的因为成绩平平而被家长、老师或同学们轻视嘲笑。也有的遭遇过朋辈们的孤立甚至霸凌。青春期的爱恋,可以变成一种补偿,填补缺失的亲情、友谊和成就感。若是这种情感被禁止,它甚至可以成为反叛的一种方式。

然而这种补偿往往带来新的创伤——恋爱关系也是一种依恋关系,如果青少年不曾体验过与父母的足够好的亲情依恋关系,反而要用这种新的关系疗愈过往的依恋创伤,他就会给恋爱中的另外一个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毕竟一个同龄人无论多么富有热情和同情心,都难以同时扮演另一个同龄人的爱人加心理治疗师的角色。

青春期也许是人一生中最为风云激荡的时期,在这之前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埋下的问题、留下的缺失,都可能在这个时期被再度激活。青春期的叛逆心和强烈的攻击性会放大这些过往议题带来的冲突程度。例如一个在婴幼儿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关爱、或者在幼儿期被过度限制的孩子,到青春期与父母“积怨已久”,有时父母的一句指责就可以让孩子把他们视若路人,断然放弃与他们的交流,这种状态甚至可以持续数月乃至数年。

常听到一些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在高中阶段“因为早恋而影响了学习”。其实在了解这些孩子的真实体验之后,我们会发现,即使他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恋爱上,他们恐怕也会转从其他地方获得情感上的慰藉。也许他无比忠诚于某个另类的小团体,从中找到归属感;也许他爱上了网络游戏,从中得到了同伴的认可和关心;甚至一个看起来很“正统”的学生,他拼命学习,可以是为了满足内心难以填满的被关注和被关心的渴望,以至于考试的失利、升学的挫折,都能变成生死攸关的刺激事件。

理论上讲,为人父母不应该像防范洪水猛兽一般警惕所谓的“早恋”,而不去多多重视和关心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去倾听他们的烦恼与困惑。去关心他们的孩子是否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去关心他们的子女能否过好自己的青春期,不论恋爱或者不恋爱,也是他们作为父母的职责所在。但很可惜,如今大多数中国的父母只是把子女当成了他们的实现愿望的道具,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从子女身上获得什么,不关心甚至拒绝关心子女到底希望得到什么。

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性心理发育方面,青少年有早熟与晚熟之别,有的孩子到了高中甚至大学以后才产生比较浓厚的性意识,而有的青少年在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就已经发育得很“成年”。富裕的生活条件让有的青少年在他们的父母辈情窦未开的时候就对性早早地有所神往(这同时也要拜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所赐)。“早熟的孩子”的父母们不能不接受自己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比别的孩子更有可能关心性话题,甚至尝试性行为。

但是这样的孩子也比其他的孩子可能更早地开始关心经济、政治和人生意义等话题。教科书内的知识无法满足他们旺盛的探索欲。对性和亲密的过度关注,恰恰是其他方面的好奇心受挫和受抑制的结果。

另外,青春期是精神障碍的高发时期,性欲和浪漫情感都可能因此而变形。例如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发作时,会出现性欲亢进或者性欲缺失。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青少年在发展浪漫情感关系时,会过分地执着,甚至无法区分单恋和恋爱,也经常把来自异性的正常的关系和交流理解成爱恋。罹患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青少年,则有可能出现钟情妄想和嫉妒妄想……

青春期是一个在心理和生理上活跃到近乎紊乱的成长时期,青春期又是一个面临社会的苛刻挑选和严格塑造的发展阶段,青少年此时面临的压力和内心张力都前所未有。把他们这个阶段的浪漫情感体验贴上“早恋”的标签是容易的,但也是轻率的。如果愿意走入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体验,你会发现那是一个个色彩斑斓、同时又令人迷惑的世界。但很可惜,这对于那些想靠子女来“子子孙孙无穷匮”,来实现“颐养天年”的“小目标”的父母来说,又是毫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