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性瘦弱的饮食习惯,其实是父权制的必然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曾经发布的《面对男人,女人真的毫无还手之力吗?》这篇文章,就会知道,女性和男性的体格在生理上的差异并非天生的。

事实上,在进入父权制之前,女性更加强壮。生活在7000年前的妇女,她们的手臂据说比如今优秀划艇队员的还要强壮11~16%。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后来两性的体型差异?饮食起着关键的作用。

饮食是我们的本能,「吃」是我们的天然欲望,食物本是没有任何象征的、只为满足口腹之欲的「死物」。但是,在父权社会食物也同时也是饱含符号意义的文化产品,人们对食物的选择也带有性别歧视。

展开全文

男女体型差异被人为扩大的开始

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和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学者进行的项目,研究了仰韶文化和东周时期两性的饮食结构和墓葬差异。

研究团队使用了5个仰韶文化和4个东周时期的遗址,利用其中的人类骨骼样本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推断当时人们的饮食来源。

结果发现,仰韶文化时期女性和男性的饮食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其主食都是小米和动物蛋白;但到了东周时期,女性的主要食物变成了小麦、大麦和植物蛋白。在当时,小麦、大麦和豆类主要是穷人和饥荒时期食用的食物,被视为地位低下的象征。女性对肉类的摄入在东周时期明显减少,男性的饮食结构却没有显著变化。

也是在这时期,女性的平均身高有了明显下降,研究团队通过比较完整遗骸的骨骼长度,得出这一结论。

饮食营养不足不仅与女性较矮较瘦的体型有关,它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贫血,进一步可能导致眶顶板筛孔样病变(Cribra orbitalia)和多孔骨肥厚(Porotic hyperostosis),这两种症状出现在了东周时期许多女性遗骸上,发生率高于同时期的男性。

值得一提的是,仰韶文化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700年,处于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期;东周属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社会已经完全进入父系制度。

父权制下的东周时期,女性的职责就是成为一名好妻子、好母亲,「妇人之事,顺夫为首,从子为次」。她们需要从小学习礼仪、音乐、舞蹈、家务技能和打扮技巧,以便培养出温柔、恭顺、贤惠的性格,为以后服侍丈夫、照顾孩子做准备。

这时期两性地位的差距还体现在墓葬上。根据前面提到的研究,东周时期男性的墓葬更「华丽」,葬坑更大,棺椁和陪葬品更多。而在仰韶时期,两性的墓葬并没有出现这些差异,证明那时两性拥有较为平等的地位。

饮食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两性的体型差异过于显著也许并非天生,而是父权制选择的结果。女性被提供了更劣质的食物,这导致她们身体上羸弱的开始。

食物也分性别?

食物也分性别,听上去离谱,但这不是遥远古代特有的现象,对食物进行基于性别的选择持续至今。

如果你是女生,你一定听过「吃红枣红糖补血,吃藕粉美白,吃桂圆滋阴」这些话;而如果你是男生,你听到的版本会是「牛鞭壮阳,鸡肾补肾,韭菜、生蚝提升性能力」。

不管我们有没有相信这些话,有没有真的实践过,这都是许多人共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外界的声音就是如此告诉我们的。

当你在网上搜索「女性吃什么好」时,你会得到的答案无外乎是红枣、莲藕、桂圆、枸杞这些食物;而当你搜索「男性吃什么好」,答案中会多出许多肉和动物内脏,比如牛羊肉、深海鱼、虾、牡蛎、海参。

我们也会听到一些基于性别的饮食禁忌,比如女性属阴,因此不能吃海鲜,女性不适合吃牛羊肉等等。

看出来了吗,原来食物也有自己的性别气质。这性别气质是人们附加的。

首先,基于一种「像生像(Like produces like)」的符号隐喻联想食物的功能,即食物与所喻对象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或联系,就会被视为能对其产生作用,以形补形、以色补色。吃了动物的睾丸、腰子就觉得能增加性能力,吃了鱼子、鱼泡就认为能滋养子宫。

其次,根据性别的区分和两性生理构造的不同,再把拥有符号隐喻的食物分进各自的性别阵营。偏向女性的食物基本都关注气血、月经、子宫,偏向男性的食物则在乎性能力,最终指向的似乎都是生育能力。

经过以上过程,食物就「成为携带性别意义的符号,食物携带性别的生理意义,反而言之,食物就具有界定男女身体生物性差异的功能。」举个例子,红枣对健康的价值对两性来说没有区别,但它被认为是女性该吃的,当女性在食用红枣时,红枣也反过来成为界定女性身体的符号。

「食物的划分和饮食的规定既加强了性别的生物性差异,又在文化规约的作用下,促进个体对自身性别身份的认同。」

所以男生几乎不喝红糖水,红糖水在文化塑造下具有浓烈的女性气质;女孩在吃韭菜时也不会想到加强自身性能力,因为偏向她们的食物不具备这个功能(当然,我们也必须要指出所谓“红枣补气血”“牛鞭壮阳”之类的完全是“以形补形”的巫术之说,并没有科学依据)。

一个极端而直观的例子来自中国台湾原住民兰屿的达悟人。

他们把鱼分为老人鱼、小孩鱼、男人鱼和女人鱼,并规定女人不能吃老人鱼和男人鱼,否则就会中毒甚至死亡。基于理性和科学,我们能判断出,没有哪种鱼是女性吃了会暴毙而男性吃了无事发生的。这样的规定只是为了隔绝、对立两性,让人们认可并服从于自己的社会性别。

而我们认定自己为女性/男性,并遵从女性/男性的方式生活,正是由这样一个个分类构成的。它的影响很大,给人以强烈的心理暗示,让达悟女人们不敢食用部分鱼类,也让我们拒绝食用「不适合的」食品,从而失去了它带来的营养。

这也说明了,如果任何一种食物被宣传只有益于/有害于一种性别,那它一定别有目的。就像吃肉对女性不好,吃蔬菜才好,其实是父权社会人们想把更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留给男人吃而编造的谎言。

男女生理确实存在差异,在生育功能上,女性不仅有产生卵细胞的能力,也有怀孕分娩的能力,而男性只有产生精子的能力。这导致了女性的身体结构为了更能适应怀孕、分娩所带来的巨大的能力消耗,在摄入量和男性同样大的情况下,会长出更多脂肪而不是肌肉。因此在人类的生产力发展还高度依赖人的肌肉力量的社会背景下,让男性摄入更多蛋白质,从而长出更多肌肉来从事生产劳动,的确更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

但事实依然是,女性如果不能保证饮食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不能摄入足够的肉蛋奶,依然会陷入营养不良中。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一万多年的父权社会里,女性要比男性承受更多营养不良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从现象上看,女性和男性的饮食偏好的确出现了差异。

美国农业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男性比女性更频繁地食用肉类、乳制品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女性更倾向于食用蔬菜、水果、酸奶、咖啡、茶和低卡路里的碳酸饮料。

但是,鉴于公元前5000年时,女性和男性吃得一样好,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饮食偏好差异更多地来自父权文化观念的塑造。

节食瘦身、天生「小鸟胃」的魔咒

如果说在过去人力还是主要能源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让男性多摄入营养尚且还算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话,那么如今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中期,人力早就不是驱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能源,而是比人力强千百倍的化学能、核能,在这个工业化大机器生产已经初步显露出抹平过度的男女体力差异的趋势的时代,继续坚持早已落户陈腐的父权文化又能带来什么呢?只会沦为全体女性和大部分男性头上的枷锁。

由于外界对女性身材的苛刻要求,「小鸟胃」成了女性的美德,意味着女性对自己要求严格,有掌控身材的能力。

于是会出现这样的社会奇观:一口面包嚼30下的女明星被捧为自律达人,普通女孩早餐吃两个饼被嘲笑胃口太大。

其实,在婴儿和儿童期,两性有着相似的进食行为。差异出现在青春期,社会压力开始施加影响。电视剧、广告、杂志,所有我们能接触到的大众媒介,都让女生开始对自己的体型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超重,并开始一项可能为期一生的课题——减肥。超过75%的女性减肥的目的是改善外表,而不是为了健康。

减肥就意味着节食。在一项针对7~13岁青少年的研究中,37%的人已经尝试过节食瘦身,其中女性占比更大,事实上8岁以后,试图减肥的女孩就开始比男孩更多。

不吃东西的极端状况大概是患上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中99%是女性,她们会经历体重过轻、闭经、体象障碍……约10%的患者死于营养不良、电解质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器官衰竭等并发症。

与之相反的是,吃得多是男性的美德。某些饭量小的男性仍然有可能受到社会的歧视,因其缺乏“男子气概”。

吃得多与少取决于人需要的卡路里,身高更高的、更胖的、肌肉含量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卡路里,它并不局限在性别上。

尽管从目前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来看,男性整体上的确会比女性吃得更多,但总有例外,有饭量大的女孩,也有饭量小的男孩。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不该由性别来区分。

营养学家Yvonne Bishop-Weston说从现象上看,男性的确更能被脂肪、肉类和蛋白质吸引,「这不是进化的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男孩从小就被鼓励要有更大的胃口。但由于女性的激素作用,从生理上看,女性实际上会更渴望脂肪。」

她认为,性别差异不在于人们如何饮食,而在于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饮食。「女性对食物有更多的情感依赖——由于媒体的压力,她们对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有负罪感。」

用性别来定义饮食,只会导致每个人都充满压力。尤其是女性们,因为饮食的选择变得更矮小、瘦弱,深陷身材焦虑,饱受吃东西的负罪感的折磨。这并非鼓吹另一个极端,女生们吃得越多越好,只是希望大家能放下食物的符号意义,为健康而吃,吃出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开心地吃,吃得开心,为自己的真实营养需求而吃,不为陈腐的父权文化而吃。

-喋喋不羞-

笔者儿时的同伴里,有女孩家重男轻女,把肉都留给弟弟吃,女孩从小没怎么吃过肉,经过路边的肉铺闻到味都会觉得恶心;也有女孩在听到太多「你好胖」的评价后节食减肥,在最需要营养的青春期砍掉晚餐,节食影响了月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