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原来是“长周期消费品”
各种劝年轻人生孩子,责怪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想方设法让年轻人生孩子的专家,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根,早就见怪不怪。
就在我以为专家已经玩不出什么花样的时候,可谁知道昨天一个专家的发言,却直接震碎我三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
按照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展开全文
我看新闻评论区说“看动物世界连狮子都知道在艰难的旱季自动停止繁殖”,说“建议建议多生的专家多生”,但其实,这位专家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催生本身,而在于这背后的思维逻辑。
好家伙,别的专家催生,多少都还扯上经济啊、国家啊、复兴啊作为由头,多少还讲点武德。
可这位专家倒好,直接摊牌了,把孩子当成了消费品,而且还是长周期的消费品,耐用的消费品。
装得懒得装了,直接扒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露出了最丑陋的底色。
现在,我们就是人口红利,是耗材,以后我们还没生出来的后代又成了消费品?反正我们从来就不是个“人”,就没被当成“人”对待过。
不是说母爱无私、父爱如山吗?怎么父母在打算生孩子的时候,期待的不是生命的延续,而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马上就有了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吗?
这太荒谬了!荒谬但也真实。
从经济学角度,人可以是经济意义上的资源。但是,就算非要说孩子是什么“品”,那也早已不是什么“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而是“长周期的不耐用消耗品”。
可能在陈专家那一辈人小时候,一家子兄弟姐妹好多人,父母为生活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那么多,给孩子的关爱无非是不挨冻不挨饿,稀里糊涂把孩子就拉扯大了。
而在我们祖父母那一辈,一生就是六七个,大的带小的,有病能忍就忍,上学就更不敢想。就连能不能活着长大,都全凭个人造化。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受到的重视,还不如如今养猪场里的猪崽。
但只要他们长大了,就是劳动力,能种地能打工能挣钱。只要保证孩子不死掉,换来的就是一辈子的饭票、房票和护工票。
这种方式养大的孩子,就是传统的“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如果你还没有直观感受,去问问董志民,孩子是不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最有发言权。
他从老二开始,一年生一个,一直生了八个;没打掉孩子,他感觉骄傲无比;他给孩子起的名字都是金山、银山。
他说:“我就不信,咱八个孩子,能不出一个有点本事的吗?”
他说:“我一个孩子就算挣4000,这8个孩子一个月也挣不少钱。”
他说:“这(孩子)是我最大的彩礼。”
到了现在,孩子已经不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耗品”了,成了“长周期的不耐用消耗品”,他们小的时候是父母的“碎钞机”“吞金兽”,是投入了更多资源尽心打造设计,目的在于提高资产价值的“保值品”。想想今天的孩子参加的这个课外班,那个课外班,哪个不是学费高昂,哪个不是为了让他能增值?孩子的身体健康在这个过程中被完全破坏了,各个都身患各种疾病,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这还怎么“耐用”?
在他们的父母和老师看来,他们只要没完全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设计实现某些功能,就会被父母判定“贬值”,甚至直接“报废”。仅仅在3月的天津一周时间内就有七个“长周期的不耐用消耗品”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他们在生前曾忍受多大的屈辱又有谁能理解?难道只是因为他们心理“脆弱”?呵呵,他们果然只是你们眼中的“不耐用消耗品”。
他们的加工过程尚且如此,长大以后更体现了什么叫“长周期的不耐用消耗品”。
等他们长大了,他们是父母的“提款机”,是父母交的“养老保险”,更是生产出更多“长周期消费品”的“实用工具”。可是他们自己呢?还不到30岁就猝死;还不到40岁就高血压糖尿病,身体健康本来就已经在“加工工程”中就被摧毁了,想要让生产出更多“长周期耐用消耗品”也难。更别提他们工作还很有可能不稳定,35岁就得面临下岗。
总之就不是人,只是父母的“物品”。既然只是父母的“物品”,那物品就不应该有什么“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想法”,岂不是要发生“智械危机”了?恐怕天门山那四个自杀的年轻人就是不甘心承受这种不被当作人的境遇,宁可用自杀来证明自己还是一个活人。
这个不知道从哪个历史的犄角旮旯里崩出来的老古董,却揭示了中国家庭落后却真实的观念,把“孩子”当“物品”,把“孩子”不当成“人”看待。甚至到了这个时代也是如此。
只是,把人当人看,本来只应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价值观,但现在,它却又成为了一种奢侈的认知。这是为什么呢?
谁知道呢,我们只知道现在这个消费社会,消费品太多了,生产过剩太严重了,如果我们这些已经长大的孩子尚且不能被当成人对待,那我们也就没必要再生什么“消费品”,继续扩大生产过剩了。
改编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5089411/answer/298022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