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record

整理者:本文来自互联网。反映了在买房问题上家庭关系的变迁。

展开全文

如果说都市人有什么共同夙愿的话,那买房大概算一个。

房价日益走高,难以独立负担起房贷的年轻人想起了“拼单”,但结婚率持续下滑是不争事实,这意味着:合伙买房最常见的组合夫妻,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探索与未婚伴侣或朋友“拼单”买房。

买房是笔大支出,情侣或朋友合买可能手续更繁复、需要背负的风险更大。

我们和几对“合伙人”聊了聊。

拼单故事NO.1 

友情+合作,密友变拍档

多少人有过“和老友一起买房、生活、变老”的想法?生活在广州的萌萌兔和朋友motto,从同住近十年的亲密室友发展成为了利益分配明确的购房“拍档”。她们借由关系转变诠释着友情的新定义。

租房生活多年,多次换房、搬家的经历让萌萌兔和motto这对姐妹花厌倦了租赁的不稳定,“搬家最怕遇到没有电梯的9楼,几个女生要跑无数趟,才能把几十袋家当搬上去。”

而这也成为两人考虑“合伙买房”的契机。

虽是极熟悉好友,可买房是大事,萌萌兔和motto还是遵循着“亲姐妹,明算账”的合伙原则。萌萌兔表示,“朋友归朋友,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摊开来讲,讲清楚了,大家相互之间也不会有矛盾。相关的利益分配需要签合约确定,彼此都有保障。”

买房过程中两人签署了合资买房的协议,确定出资比例和还款事项,约定用motto的名义贷款,每月她们都将自己的份额打入固定账号里,水电费、物业费支出也在其中扣除,房产证由萌萌兔保管,但关于消耗掉其中一方购房资格的补偿协议,两人并没有签署。

作为共享一个家的亲密“拍档”,两人还会思考、分享对室内环境的布置想法,为这个家增添温馨舒适的氛围。现在,她们两人努力的方向是在市中心再购入一套房子,实现自己手动装修改造的梦想。

相比起萌萌兔和motto的默契选择,皮皮让决定“合伙买房”是异地老友的一通电话。一开始,朋友本意是想向皮皮借10万元买房,但在深聊的过程中,两人逐渐意识到共同购房的优点。

可两人合伙买房的想法却遭到同事、家人的强烈否定。可皮皮认为,自己与朋友拥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合资在大城市买房是非常好的选择,她也以此说服了家人好友。

因两人在南京首付资格的比例有差异,所以,她们决定以皮皮的名义在朋友常住的南京买下房子,皮皮则住在浙江的一座小城里。

经向专业人士咨询,皮皮常住的小城不限购,自己也没有在南京购房的打算,也就没有占某一方购房资格的问题,合伙对两人而言是共赢的选项。

目前,房子花了1万元装修,以每月3000+元的价格租出减轻还贷压力,不影响生活质量。半年时间,房子所在地段已增值了40万元,皮皮和姐妹还达成了三年后卖出的协议,作为两人的投资收入。

购房中的每个步骤,朋友都会先跟皮皮商量,皮皮也会在重要环节亲自到场完成各种手续。她们的“合伙买房”虽然起源于偶然,却体现着从好友到“拍档”的转变不仅需要信任,更需要清晰透明的责任划分与搭配适宜的完美合作。

拼单故事NO.2 

合伙出于经济考量

归于爱和信任

95后女孩雨晴和男友已经在一起一年半了,作为一对北漂情侣,为了“不漂”,两人一直有在北京买房的计划。而日益走高的房价,促使他们下了合伙买房的决定。

“(我们)也考虑过各自买房,充分利用首套首贷,但房屋面积、居住品质都要打个折,所以决定一起买房子。”雨晴表示,一开始两人也考虑过遵循较为传统的购房方式,但在各自储蓄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深思熟虑后觉得,在买房这件事上,等等党未必胜利,早买早好。

买房前,考过司法资格的雨晴做足了功课,“如果将来遇到纠纷,法律上可以按照双方出资比例分割。”经和父母商议,双方父母很是支持,以各50%比例资助儿女首付,两人以同比例一起还贷,房产证上以共有名义写两人的名字。

两人看房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以770万的价格买下五环内一套97平的小三居住宅,2024年精装修交房。

谈及婚前合伙购房的风险,雨晴也坦言“人性不好试探”,自己和男友是因为出资比例、还款比例都很清晰,所以没签署文件或做公证。

“但若出资比例相差较远,最好提前沟通是否在房产证上注明比例、公证或协议签署问题。如果其中一方没购房资格但进行了出资,那最好还是签协议做公证。法律实务中比较看重两人出资比例,不单纯看房产证名字。”

合伙不仅为他们两人带来一个“家”,更成为了两人生活中的正面催化剂,买房后,雨晴越发觉得和男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我们在消费上变得更理性务实.,在财务支出上更合理,量入为出,省下不必要开支,不牺牲生活品质,将钱用在刀刃上。”在她看来,买房为感情增添了安定的因素,消费的理智程度得到提升,双方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与二人经历相似的还有生活在成都的95后蓉漂族大飞和小灰灰,在一起三年的两人目前是一对合伙创业的情侣。他们合伙买房的念头,是看房时销售的一句提议,“我俩想法第一次高度一致,下定决心一定要买到dream house。”   可和雨晴不同,大飞和小灰灰的合伙之路并不顺遂,朋友和父母都有质疑与担忧。双方父母对合伙的决策、房子户型等问题都有迥异的看法,作为合伙买房“过来人”的朋友也向他们表示了担心。

质疑声起,却没有动摇两人的决定,一起买房,一起“上车”的过程中他们始终保持着互信与耐心。

两人坦言“需要理解父母在新时代买房方式上会与我们存在一定的信息差,但无论如何,父母和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希望房子带给我们的是幸福。”

拼单故事NO.3 

越是相爱,越要完善手续

和男友在一起十多年的Daisy目前生活在深圳,她和男友很早达成了不进入婚姻关系的决定。

此前,Daisy对买房的欲望不大,觉得在租房也可以,可和朋友深聊了几次,朋友们都认为“考虑到深圳目前的房地产新规,以及我们家财政状况,储备条件和买房资格积分等都处于优势,买房子既可自住也可财产保值。”

合伙的想法是在筹备购房的过程中产生的,“盘点意向房源时,很容易意识到资金蓄水池越大,越可以买更好的地段,条件更好的。”可因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她在最后一步搁置了合伙的计划,转而以自己独资的方式买了一套100平的精装房。

将计划搁置,是因为她觉得一线城市的购房资格与积分十分宝贵,在双方资金相对充足情况下,合伙不是性价比的最优解。而且,法律规定“合伙”双方无直接关系是无法申请公积金联合贷款的,这对要借助贷款购房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可Daisy也对合伙买房有一些思考。选择非婚姻关系合伙买房需要很高的互信度,这个不够,不管再完备的手续心中都会不安。

“如果彼此间互信度不到位,还楞要合伙硬上车,结果为了房子弄得彼此不开心,惴惴不安或心怀怨恨三十年,没必要。其次大家常以为互信度和流程完备是相斥的,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怪。信任度越高,越是尊重和爱对方,才更要尽可能为对方考虑,将程序都做了。”

●●●

当朋友、伴侣成为“合伙人”,五对“合伙买房”青年的故事有着不尽相同的过程与结局。不同的抉择呈现着当下都市青年经济观念的变化与生活方式的创新,也说明传统的购房方式在社会形势的变革中实现了突破。

无论你想要选择如何买房,平衡好个人经济条件与实际生活需求,落实好法律政策的把握与投入风险的评估都十分重要。

最后,城画君也向@雨晴 求问了关于合伙买房的风险问题,愿每个你都能买到最理想的房子,收获最美好的家。

非婚关系(情侣、朋友)合伙购房需要注意的风险有哪些?

1.分割风险,一旦感情破裂,房子的分配问题就会成为双方争论的重点。且双方均丧失首套资格,再买房是二套房,失去相关优惠政策。

2.使用风险,合伙买房的房屋属于所有投资人的共有财产,在使用和出售过程中,决策权就很难属于一个人。

3.合作风险,如果合伙贷款购房的一方准备将房屋出售或出租另一方却不同意,这时候谁具有决定权。此外房屋出售或出租后其租金或出售收益该如何分配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约定。

4.市场风险,一旦楼市遇冷、房价降了合作双方又要如何处理合作购房亏损、如何分担的问题。 5.贷款风险,部分地区的银行不支持没有亲属关系的两人共同贷款买房,需要先了解清楚银行的相关政策。

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风险呢?

1.弄清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区别

共有产权在进行产权登记时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共同共有,一种为按份共有。不同的登记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分割方式也不一样。

简单地说,共同共有是不分份额大小的共有,分割时原则上是均分,同时考虑到出资等因素。按份共有原则上按照出资比例来分割,除非双方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割。

所以,如双方出资不同,就应当登记为按份共有,并且将各自所占份额写清楚。

2.签订书面协议

光在产权登记上注明还不够,最好还能签订一份书面的协议:写清楚各自的出资方式、出资金额、贷款由谁偿还、按什么方式分割,相关的税费、租金收益、使用、物业管理费等如何承担或分享等等,将责权利约定明晰。万一双方产生纠纷,这份书面协议将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

3.银行借款详细约定

在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时,要由其中一名共有人充当主借款人,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签订《贷款合同》;而其他合伙人还要作为共同还款人,与银行签订《共同还款协议》或者《共同还款承诺书》,在日后共同还贷时如需转账可标注清楚“还贷”等字样。

感谢各位采访对象对本文的支持

原标题:黑龙江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省直事业单位至少精简两成

展开全文

《黑龙江省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近日开始实施,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推进事业单位去市场化。2019年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

省直事业单位机构至少精简两成

全面压缩现有事业单位编制规模,根据实施意见,黑龙江省要科学配置资源,大幅压缩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模,节约集约配置资源,提高使用效益。

其中,

省直事业单位机构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20%,

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20%,

事业编制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5%;

市(地)、县(市)事业单位机构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0%,

事业编制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0%。

机构编制规模与职能作用不匹配的事业单位,规模较大、公益职能有限、人浮于事现象严重的“虚大空”事业单位,长期大量空编的事业单位,要合理确定事业编制规模、压缩事业编制数量。

“小散弱”事业单位要进行整合撤并

清理撤销“空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时间超过两年,但长期空编无人,组织机构空壳化、职能任务空心化、单位设立有名无实的“空壳”事业单位一律清理撤销。

整合撤并“小散弱”事业单位,对设置过于分散、公益职能弱化、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通过合并、撤销、合署办公等方式进行整合,具体包括:

省直编制30名及以下单位、市(地)编制5名及以下单位、县(市)编制3名及以下单位要重点推进机构整合。

省直编制5名及以下单位原则上一律撤并,职能并入相同或相近单位。

通过整合撤并,省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中,20名及以下编制规模的事业单位最多只能保留1个。

同一部门内部多个事业单位可探索实行一套后勤、财务等行政管理体系,也可探索实行合署办公模式。

省直部门原则上不再设立执法队队伍

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清理和剥离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将行政职能回归行政机关。重新明确行政职能回归后的事业单位职责类别等事项,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

整合优化行政执法资源,推进行政执法力量下沉,实行以市、县属地化执法为主的管理体制。省直原则上不再设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执法队伍,确有必要设立的,要实行综合执法。

经济效益好的“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先期转企

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区分单位经营情况,经济效益较好的,特别是已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要先期转企改制;

经济效益一般,但具有发展潜力、转制后能激发活力并正常经营的,要创造条件推进转企改制;

人员、资产规模较小或无固定资产、转制后难以正常运转的,条件成熟的予以撤销;

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债权债务不清晰、历史遗留问题多的,要稳妥退出事业单位序列。

“公益一类”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有经营收入

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去市场化,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开展分类回头看。重新审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类别,以是否创收、是否有经营性收入作为区分公益一类、二类的界限,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举办企业),不得取得经营性收入。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举办企业)或有经营收入的,一律不再保留公益一类类别。

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从事的竞争性业务及收入进行清理规范。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一律不得从事面向市场的竞争性业务并取得竞争性经营收入,其按规定和标准收取的经营性事业收入原则上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以竞争性经营收入为主且无法剥离的,一律不再保留公益二类类别。对开展竞争性生产经营活动或具有较强生产经营能力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推进市场化改革,将其纳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范围,按照《黑龙江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推进转制。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晚报”

网友的评论也个个都是集才华与智慧于一身,不服不行。

@娜娜1938 : 别把有能力没关系的都精简掉了,剩下的都是有关系没能力的,精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就喊我小李吧一直在 : 要致富少养干部多养猪

@不吐不快2017 : 别说精简,我只想知道人员怎么分流?搞内退?下岗?中国的改革,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郭无敌Y : 改革完一堆临时工?有编制的不干活天天让临时工干活

@手机用户43013080 : 不是领导家亲属的,平时不给领导送礼的,你们要下岗了!!!!

@赵墩墩也是吃货 : 没用的。有编制有关系的人照样留着。

@名名名字被占用了 : 留下两成负责任地就够用了

@头上有个尖尖角 : 事业单位工作还是照样在做,为什么要精简啊?

@悠哈白糖 : 省直事业单位至少精简两成,铁饭碗越来越不值钱了

@宋茜幻城-横扫 : 我感觉是拿事业单位里自收自支的和差额的开刀吧

整理者: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介绍了豆瓣上的女权现状。很遗憾这些女性没能成为她们推崇的“独立女性”:她们扯上了“独立女性”的大旗,继续道德绑架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哪怕是和她们一样的女性,哪怕她们正因失恋而难过。

展开全文

这些针对个体的攻讦让更关键的问题隐蔽了起来——是什么让投入爱、陷入爱——对女性而言具有如此大的风险?是什么剥夺了女性拥有爱情的权利,使对于爱的正当渴望遭到污名?

豆瓣上一则“和电影院认识的陌生人接吻了”的帖子在上个月传播甚广,帖子讲述了楼主在电影院认识后座男生,两人看完电影散步回家,接吻后选择不留微信互相告别的故事。这则转发过千的帖子来自豆瓣小组“我今天遇到了一个crush”,crush指“短暂热烈的心动”,以女性为主的组员在这里记录自己经历的crush时刻——现实里仅有三秒,情绪的余波却可以持续绵延。

和“crush小组”沉醉于心动瞬间与浪漫幻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热度不相上下的“豆瓣劝分小组”,成员也大都是女性,这里的主流态度是:感情都是“虚”的,搞钱搞事业才是“实”的。“没有感情,才能在男女关系里立于不败之地”等类似发言被大量点赞,对浪漫爱有所期待、对分手不够斩钉截铁的人被批评为愚蠢的“恋爱脑”,“骂醒恋爱脑”是该小组的永恒主题。

“Crush小组”与“豆瓣劝分小组”几乎在同一时期迅速增长,受到大量关注,许多用户同时是两个组的组员,并“在上头和下头之间反复横跳”。这两个对爱情态度全然相异的小组提供了一条缝隙,让我们得以一窥当下女性面对浪漫爱的复杂感受:一边是热衷crush的上头瞬间,快乐嗑起“即时糖”;一边是视感情为男性圈套,哀叹“恋爱脑”的自甘堕落。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女性联合起来形成新的感情叙事时,内部的割裂与冲突也随之产生:“恋爱脑”被指控自甘堕落,沉溺感情被视为软弱无能。如果浪漫爱是父权制的糖衣毒药,那么当女性撕碎浪漫小说、挣脱既有爱情话语的镣铐、走向理解中的反面时,她能够看到怎样的“新”图景?做独立自主的经济理性人就是一副理想的解毒良方了吗?

01 嗑糖上头与劝分下头:面对残酷现实的殊途同归

Crush的瞬间有很多,可能是做核酸检测时的一个对视、地铁上男生手机里的一首歌,或人群拥挤时无意牵错了的手。小组成员们为crush对象在聊天时多打出的一个语气词扰动、烦恼,浮想联翩,也在阅读他人crush经历时共情相似的心潮涌动。

“Crush小组”的高热度似乎体现了女性对浪漫爱的渴望与期盼,然而兴趣又往往只停留在心动一瞬的浪漫,许多人觉得后续拉扯的恋爱故事破坏美感,还有很高的“下头”风险。小组中点击量最多的,大都也是当事人互相错过、不再有任何后续发展的故事,惋惜之外也有不少“不必后悔”的声音,因为“靠近总是会失望”。

“电影院亲吻陌生人”的故事符合相遇-分别的模式,楼主最终拒绝了男生要微信的请求,“因为我觉得如果继续下去,大家也知道无非就那么几种结果。不会再有比今晚更美好的体验了,就停在这也很好。”许多人对楼主的选择表达了赞赏和佩服,比如“我觉得不加微信的你好励志清醒,你们的见面已经是这场crush的高潮”。进一步分析,为何拒绝进一步联系会被看作“励志”呢?或许这显示出楼主没有被心动瞬间冲昏头脑,掉进恋爱的陷阱——毕竟按照小组主流观点来看,在crush的故事高潮之后,恋爱、结婚与“三胎”是不难想见的一路下坡、一地鸡毛。

在“豆瓣劝分小组”的帖子中,这种一地鸡毛的具体现实便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澎湃新闻《豆瓣劝分小组:当代青年的“结婚冷静站”》一文统计的劝分小组分手原因里,“身材羞辱”“处女情结”“嫖娼家暴”等并不少见,还有许多女性在婚后面对着婆家催生、丧偶式育儿与职场困局等等。与性别议题相关的社会新闻也会出现在劝分小组的帖子中,不管是霍尊与吴亦凡事件,还是冠姓权与妇女拐卖问题,小组中都会有女性成员表示,在这些讨论中男友和自己态度相差过大,担忧自己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与“劝分小组”这一现状相呼应的是,“crush小组”里曾出现过这样的建议,过于上头的组员可以去浏览一下以直男用户为主的虎扑,会发现许多男性用户对女性的关注几乎只集中在外貌、身材等物化强烈的特征上,有“立马下头”之功效。

“劝分小组”对浪漫爱的不屑与“crush小组”对心动一瞬的极度迷恋看似相反,却一致强调爱情之短暂,这或许是面对制度性保护缺位、性别平等观念缺失这一残酷现实的殊途同归。当女性开始认为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不一定有幸福、更有可能是伤害与风险时,她们更愿意一边嗑着“即时糖”,用二手心动满足情感需求,一边翻阅“劝分小组”的下头经历,预防自己掉入感情陷阱。

02 女性联盟与内部割裂:解构男性话术,讨伐“恋爱脑”

两个情感小组并非只是简单的感情经历交流会,其中也形成了女性联盟式的互相支持。评论区常出现对亲密关系中被打压、陷入过度自我怀疑的女性的鼓励,以及对因暗恋对象过度纠结者的支持。劝分组内有固定的“已分”栏目,专门发布前任作为,既不是以可怜受害者口吻痛陈不幸,也并不为寻求帮助,而是讲个故事“让姐妹们乐呵乐呵”,用自身经验警醒他人。这样的叙事打破了被伤害者总是深陷悲伤的刻板印象,同时也让其他组员意识到,受到伤害的人无需掩藏和自责,应该羞耻的是做错事的人。

劝分小组还会通过集体狂欢式的质疑、讽刺与嘲笑,用极具女性主体性的话语颠覆男性打压话术,为自身赋权。比如曾有帖文记录男友在情人节只送了0.25元红包,当女友质疑互赠礼物是否应价值对等时,男友回复“我一直以为你不是那种物质的人”。“我一直以为你不是那种物质的人”在评论区被反复引用,有人配上“哈哈哈哈哈哈哈”的嘲笑,有人制成了表情包,男性的打压话语被集体反向凝视,其逻辑的不堪一击立刻显现。

然而女性联盟并非一片祥和,其内部也展现出割裂和矛盾的一面。纵使两个小组有许多重合用户,但“劝分小组”时不时会出现针对“crush小组”的轻视发言,称其是“恋爱脑集中地”,组员都陷在爱情幻想里。“恋爱脑”被“劝分小组”认为是第一大绝症,渴望浪漫关系或者投入感情难以自拔的女性被看作陷入了父权制设下的圈套,软弱愚蠢。小组的最热精华帖总结了历史上“那些让我后悔看到的回复”,收录的大多是因感情问题上组寻求建议,却因“舍不得”“感情太深”“心软了”等理由没有听劝分手的例子,评论区一片谩骂声,攻击她们是没骨气的“娇妻”“懒虫”等。

以独立女性之姿攻击“恋爱脑”,制造了一种新的“受害者有罪论”,许多言论直指受到伤害的女性是自讨苦吃,有成员概括了在感情中不幸却不愿分手的女生心理,评价其“自己价值低廉且贪图别人的价值,又懒又蠢”。“活该”“锁死三胎”等攻击性评论不时出现,在一段关系里的付出与爱成为了女性软弱与愚蠢的佐证。此外,将“恋爱脑”同理智对立,认为女性更容易被爱冲昏头脑,控制不了自己的理智,而男性总是十分清醒、专心事业,这样的本质主义判断也制造了类似“疯女人”的厌女话语。这些针对个体的攻讦让更关键的问题隐蔽了起来——是什么让爱这种人类基本情感需求对女性而言如此高风险?是什么剥夺了女性拥有爱情的权利,使对于爱的正当渴望遭到污名?

03 尾声:独立自主的经济理性人是女性的出路吗?

诚然,从十九世纪的浪漫小说,到如今文化工业制造的大批电影与偶像剧,几百年来浪漫爱叙事并没有多少进步,一代代女性都包裹在被父权制影响的爱情话语中,轻易将浪漫爱看得过重,在恋人身上付出过多,阻碍自身潜能的发展,所谓的“恋爱脑”最早抨击的也是关系中过度奉献、不计牺牲的倾向。在今天的“劝分小组”里,经常出现的“恋爱脑解毒”建议包括:以自我感受为中心,“做事只考虑自己,不在乎对方的感受,想做就做”;工具化对方,“把男人当工具,而不是爱上他”;不要投入感情,“男人其实也不太需要女人的爱情,只是需要女人理解、支持、好看,能睡就行了,女人挑男人也可以参考这个角度,注重男人的实用性而不是爱情”……这种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厌女大环境中的以牙还牙,也是女性在结构性不公中的自我保护。

然而,当对过度付出的批判滑向对一切爱情渴望的讨伐,新的“政治正确”成为“莫得感情”、“爱自己”与“会搞钱”,沉溺爱情的人被认为是可耻的,哲学家韩炳哲对爱欲之情的描述——“我不再维护自己的地位,而是在他者中、为他者失去了自我”——更是该杀。在播客《海马星球》“科学地消解恋爱脑”一集中,嘉宾运用了许多经济学理论来为“恋爱脑”解毒,包括模块化管理、博弈论、边际效益递减等。“模块化管理”是指将自己的需求拆成不同的小需求,并通过寻找最适合的对象进行需求搭配,达到最高效益。这套管理学方法理性、高效,完美贴合效益最大化逻辑,但似乎又生产出了新的规训:独立女性应该足够理智,不依赖他人,“搞钱搞事业”能力强大,做一个优秀的经济理性人。当我们把资本逻辑延伸到人与人的关系中,视每个人为工具与资源,利益考量成为一切行事指南,女性是否在撕碎浪漫小说后,又陷入了同属男权思维的资本逻辑之中?

女性主义学者朱迪斯·巴特勒曾指出,资本逻辑给予的自由样貌是父权的、是男人形态的(man-craft),连经济理性人都是男人的形象(rational economic man),它限制了我们想象一种全新面貌的自由与平等。上世纪80年代美国新自由主义兴盛,在独立自主成为新道德风尚之时,也曾出现过“恋爱脑”被病理化的现象。美国成瘾问题专家迈雅·萨拉维茨的《我们为什么上瘾?》是一本心理学著作,她在书中描述道,那时人们将爱得太多视为一种心理缺陷:

“所有的感情都不过都是形形色色的成瘾,大多数爱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妄想。爱得太多被指责为病态,依赖他人成为原罪。人应该结束一切带有痴迷特征的爱情,将共同依赖扼杀在摇篮中。”

那时的美国人是这样描述爱情的:“所有病症里最严重的一种”,让一个人极度敏感,心绪不宁,以致打扰正常的工作生活。与这一说法形成有趣对照的,是当下“crush小组”的一篇帖文,发帖人感恩暗恋者为自己带来足足一个月的悸动,虽然这没有效益回报,更满足不了模块化需求,但“crush提醒了我们,我们的感受可以这样鲜明、真挚和强烈,我们的生活不是一片贫瘠枯朽的荒原,而是有茂密森林、磅礴瀑布的连绵山脉”。我们畅想一种女性主义式的自由与平等,那或许不是依循既有的霸权结构,在市场逻辑里实现游刃有余的理性人独立,而是在一个可以托住脆弱与柔软的社会,人们不惧同爱人互相依赖,不惧拥抱充沛的情感与激情,被绩效社会视作无用的脆弱、敏感与动荡能够得到容纳,在那时,女性或许才真正把浪漫爱从男性手里夺来,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

参考文献:

《我们为什么上瘾?》理想国·海南出版社 迈雅·萨拉维茨(Maia Szalavitz)著作 丁将 译 2021年

《当我们谈论“恋爱脑”时是在谈论什么?》 别的女孩 https://mp.weixin.qq.com/s/AqukvuFBPTuYVDpHETLfDg (微信公众号的链接带有追踪,不建议直接访问)。

Precarious Life: The Power of Mourning and Violence. Judith Butler. Verso

整理者:摘自知乎问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0422344/answer/1288481824,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在编教师的“铁饭碗”到底有多空。

展开全文

教师工资到底有多高?你怕是对教师有什么误解哟!

谁不知道教师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啊?

要是教师没有了寒暑假,估计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当教师吧!

教师工资确实低,我每个月到手3000左右。

经常跟学生开玩笑说:千万不要跟我借钱,每个月我能自由支配的钱还没有你们的零用钱多。(多么好的拒绝借钱理由。)

我是一个县城里面的初中老师,教龄差不多一年左右,我们学校有的在那干了一辈子的老师,职称都评到再也评不上去的程度了,每个月工资到手也是在5000左右。

教龄高的老师也经常对我们年轻教师表示同情:体制内的工资特别的奇葩,当人在年轻的时候,同时承担着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等等各方面,特别需要用钱的时候,工资却很低;当人老了,都要退休了,对社会都快做不了多大贡献的时候,工资却高了起来!

我记得当时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回我的母校的时候,兴高采烈的去找自己的班主任聊天,然后却受到了惊吓。

尽管老教师多么苦口婆心的充当五星级劝退员,还是有那么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争破头也要挤进教师编制行列。

就像我一样。

当然,我们深知,他们的这些话语当中也免不了会含有一个教师在他的岗位上做了三四十年之后所产生的职业倦怠,还有一种看破红尘的厌世感。

教师这个职业工资低,是整个中国的现状,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这也是大多数教师所不满的地方。

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吐槽之后,就真正的把这个铁饭碗扔掉呢?至少我不会。

因为我一直知道,如果想要选择这个行业,就应该理智全面的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果我现在只跟你说,教师是多么的好!

工作是多么的稳定!你看经历过这场全球的疫情之后,有多少小微型企业,比如培训机构或者小一点的私立学校都倒闭了,或者是降工资裁员现象层出不穷,然而你看到哪个公立学校倒闭的吗?哪个在编老师没有得到工资吗?所以呀,这个工作就是一个铁饭碗!

寒暑假多么的安逸!享受着全中国大多数人都不曾享有的双休日加寒暑假待遇!在寒暑假,你可以带着自己的家人周边游,再中国游,最后世界游,重点是带着教师资格证,有些景点还可以免费,或者是打折。

隐形收入多么的高!教师的五险一金买的高,特别是公积金,这对你以后买房子有很大的帮助,用公积金去贷款买房子,比你用商业贷款要划算超级多!

你听了之后二话不说就决定去考老师,在你经历千辛万苦上岸了,入职之后,简直就是对你的乌托邦式的幻想的颠覆。

哪有什么双休日加寒暑假,只不过是将平时加班的时间,平分到了这个时间点而已;哪有什么多余的休息时间,不管是在吃饭的时间还是晚上十一二点,只要学生一召唤,马上就需要出现在屏幕面前!哪有什么纯纯正正的搞学术,搞教学教研,每天领导的各种报表会不断地打断你的计划,占据你大部分的时间!哪有什么灰色收入,只要你一踩国家的红线,立马工作玩完!

就这样没有一点点的防备,你的心里崩溃了,于是就吵着闹着要辞职。这又何必呢?把自己大好的青春拿来试错。

如果选择一份工作,只看工资的话,我肯定不会选择老师,但正是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而且需求是多面的,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老师!

既保留着当初对教育乌托邦似的美好幻想,又能够认清自己所处的一个现实环境,这是我所追求的!加油呀!

整理者:本文来自互联网。“威尔·史密斯社会实验”的确很有意义,模拟了群众在社交媒体上被各路“大V”“砖家”操控情绪,愚弄的现状。但很遗憾,这篇文章的作者回避了这个问题,过度强调起群众应该如何如何“理性思考”。

展开全文

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掌掴一事有了最新的进展,周五(4月8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宣布,禁止史密斯十年内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

在这件事事发后,台湾一位叫洪黄祥的老师,借用这次事件,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实验。他把这个实验发到了脸书上,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真相或者真理,不具有绝对性,永远都只是局部的和局限的,当我们面对热点事件的时候,到底该如何表态?

最近一两年以来,整个互联网环境,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差。“小约翰可汗”有句话说得很贴切:所有人都在践踏所有人。

点开一条热搜,点开一个话题,几乎每条火热的微博下面,都有人在吵架,都有人在谩骂,都有人在党同伐异,吵架的理由五花八门,地域、性别、疫情、战争、偶像……一切都能成为吵起来的导火索。

我们都以为自己“真理在握”,而对立一面的人是脑残和傻逼,所以总想教训对方和消灭对方,于是互喷,谩骂,侮辱……于是拉黑,举报,决裂……

自我20年前学会上网以来,从未见过互联网环境如此糟糕。面对越来越糟糕的互联网环境,我觉得有必要谈谈“威尔·史密斯社会实验”。

关于威尔·史密斯社会实验

在前几天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著名演员威尔·史密斯,扇了主持人克里斯一耳光。

这次掌掴事件发生后,台湾一位叫洪黄祥的老师,借用这次掌掴事件,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实验。他把这个实验发到了脸书上,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洪黄祥先不管学生是否知道此事,就直接告诉学生们:“脱口秀主持人克里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拿威尔·史密斯老婆的光头开玩笑,引起了威尔不爽,威尔上台扇了克里斯一耳光。”

洪黄祥陈述完这个事情后,让学生举手表态是否支持威尔的行为。

表态结果:大约4成学生支持。

接下来,洪黄祥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吗?威尔的老婆之所以掉发,是因为她患了病。因为患病掉发非常严重,她迫不得已才剃了光头。但奥斯卡主持人克里斯,却当着全世界的面,调侃和嘲讽她的光头。”

陈述完这一点后,洪黄祥又让学生举手表态,是否支持威尔的掌掴行为。

表态结果:接近9成的学生支持。

接下来,洪黄祥又对学生们说:“嘲讽当然是言语暴力,但打人是更严重的暴力,即便被取笑了,我们也不应该采取暴力,而应该寻求其他解决方式。更何况,克里斯事后也解释了,他并不知道威尔老婆是因为患病才剃光头的。威尔没有给克里斯解释的机会,就直接诉诸了暴力。”

陈述完这一点后,洪黄祥又让学生举手表态,是否支持威尔的掌掴行为。

表态结果:支持者又降回至约4成。

接下来,洪黄祥又对学生们说:“威尔是家暴目睹者,他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被父亲打到浑身是血,所以从此发誓,要守护自己的家人。这次他入围影帝提名的角色,恰好也是捍卫家人的勇者。他老婆因病掉发,曾经很抑郁很封闭,好不容易在女儿的鼓励下才走了出来。而如今克里斯的这番嘲讽,让她再次很受伤。所以威尔才站了出来,要保护自己最爱的人。”

陈述完这一点后,洪黄祥又让学生举手表态,是否支持威尔的掌掴行为。

表态结果:支持者又飙升至8成左右。

接下来,洪黄祥又对学生们说:“这次威尔掌掴事件,是奥斯卡举办94届以来,第一次发生暴力行为。这个打人画面播放出去,将有上亿人目睹,必然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甚至可能引起一些人的效仿。”

陈述完这一点后,洪黄祥又让学生举手表态,是否支持威尔的掌掴行为。

表态结果:支持者又回落至5成左右。

实验的最后,洪黄祥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我已经让你们进行了5次表态,不管是反对威尔的掌掴行为,还是支持威尔的掌掴行为,在5次表态中,从来都没有改变过立场的人请举手。”

举手结果:态度始终不变的不到1/4。

关于这次实验的思考

洪黄祥老师的这个实验,真的非常值得我们深思。这个实验所呈现的问题,完全就是当下互联网的缩影。

不管是专家也好,还是大V也好,抑或是媒体也好,在很多时候,他们让我们看到的信息,其实只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信息,对于他们不想让我们看到的信息,他们就会刻意隐瞒或者一概不提。

所以我们所接受到的信息,其实并不一定就是真相,或者只是被筛选后的一种真相。

所以我们在面对一些热点事件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不要在没有足够信息的情况下,轻易站队或轻易确定立场;
  • 面对一件未知的事情时,不要轻易付出全部信任,要保持质疑和探寻真相的思维;
  • 在做出判断之前,要对事情进行多方考量,不要轻信一方之言;
  • 要尽量避免立场先行,在全面搜集、整理和筛选信息后,再决定我们的立场。

通过这个社会实验,洪黄祥还想告诉广大网民:我们总是认为,真相只能有一个。

但事实上,在很多时候,真相是个多面体,每一面都是真实存在的,只取决于我们站在哪一边来看。

事件中的一方是好人,并不意味着另一方必然就是坏人。反之也一样,事件中的一方是坏人,并不意味着另一方必然就是好人。

比起正邪对决,更常见的情况是,两个好人都在为不同价值的“正义”而战,或者两个坏人都为了某种利益而彼此撕咬。

所以真相或者真理,永远不具有绝对性,永远都只是局部的和局限的。

因此,我们在面对热点事件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观点立场不同的时候,别轻易把对方当成仇敌,也别轻易把对方当成傻逼,这个世界是多维的,我们自以为掌握的真理,仅仅只是局部的真理而已,把自己的观点当作完全的真理就是胡作非为。
  • 不要自以为自己是从“真理管理局”来的,不要自以为自己知道和看到的才是真理,并用自己知道和看到的衡量一切。这世界没有完全的真理,所有真理都是部分的真理,只用自己的立场去理解万物是一种暴力。
  • 我们要拥抱“一体多面”的多元思维,摒弃“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当确认一个可能性存在的时候,不否认还有另外的可能性存在。水里面有鱼,不代表除了鱼以外,就不会有其它东西。世界的真理,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 有些事我们无法理解,不代表这件事是错的。仅仅因为我们无法理解,就觉得对方不正常,那这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点,就是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们最走极端的时候,其实正是获得片面信息的时候,其实正是获得片面认知的时候。

学生们在获得充分信息之后,在获得充分认知之后,再举手表态时,反而变得犹豫了,反而变得平衡了,最后结果是“支持和不支持各占一半”。

这说明了什么?

  • 越是碎片化的时代,越是不要从片言只语评判一个人,这不仅是为了认知的谨慎,也是出于做人的负责。
  • 不要轻易对一件事情下对错,当你足够了解一件事情时,你会发现很难说谁对谁错,大多数时候,只是各自所站的立场不同而已。
  • 善的对立面不是邪恶,而是无知。罗翔有句话说得好:一个知识(认知)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怪的自豪感,因为知识(认知)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 柴静有句话说得好: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洪黄祥在实验的最后,让从头到尾都没改变立场的人举手,结果这部分人约占1/4。很多网民觉得,洪黄祥是在表扬他们,表扬他们立场坚定。

其实并不是。

洪黄祥其实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虽然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轻易被媒体被大V被专家操控,但我们更要学会知错和改错。

“在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后,改变自身的立场并不丢脸。因为一开始站定了一个立场,而害怕丢脸不愿改变,找出各种理由否定更多真相的人,其实才是更丢脸的人。”

所以,在面对热点事件时,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在知道自己的认知犯错之后,不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和面子,而继续选择固执己见,甚至强行洗白。
  • 要敢于认错,要勇于道歉,没有人能做到全知全能,犯了错不可耻,不敢面对才可耻。
  • 人因为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而改变自身的立场,并不丢脸,所以无须为改变立场而羞愧。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就是想说:真理永远是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真理永远是局部的,不具有全局性。

没有完全的真理,所有的真理都是部分的真理。

所以我们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真理,也不要以自己的真理去衡量一切。

这个世界太复杂了,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谁想独霸真理,真理就会嘲笑谁。

我希望的社交网络是这样的:虽然我们不同意彼此的观点和立场,但依然可以容忍彼此的存在,甚至可以在能达成的共识上进行合作。

和谐,不是一百个人同时发出同一种声音,而是一百个人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时,也能够彼此互相尊重。

整理者:转自《人物》。这些年大量的女大学生考入体制内,体制内的基层呈现出了女多男少的局面。这些考入体制内的女性大多是听从了家庭的安排,她们考入体制内后也势必要受到旧家庭的钳制。但是终究是她们自己选择了进入体制,进入体制的烦恼也罢,问题也罢,都是她们自找的。倒是旁观者可以通过这些文字窥见体制内的冰山一角。

展开全文

一个80末、90初出生的女生,成长在县城的中产之家,作为独生女、乖乖女或者「别人家的孩子」,一路顺风顺水地长大,大学毕业后在父母的建议下返乡,考进县城或是乡镇的体制内单位……当社会时钟把「婚恋」这件事推到眼前,接下来,她会遇到什么?

2019年,论文《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文后附)发表,调研数据显示,在中西部等偏远地区的县域体制内,有大量的大龄未婚女性。一到二十六七岁,她们便开始承受着来自熟人社会的催婚压力,急于寻找另一半走入婚姻;但同时,受到传统婚恋观念的影响,她们普遍希望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体制内男青年作为婚配对象,而体制内男青年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满足这一择偶需求,她们最终被「剩下」。

论文发表几年后,随着大众对女性议题的讨论增多,回到县城就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这篇论文开始被频繁讨论、转发、报道。

论文第一作者欧阳静是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原本的研究领域是基层治理,但在和县城体制内工作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她发现,县域体制内大龄未婚女青年很难找到心仪的另一半,似乎是个普遍问题。

在此之前,关于婚恋话题,更多的社会关注集中于城市「剩女」、农村「剩男」,一个更有话语权和表达渠道,另一个处于社会相对弱势地位。但县城「剩女」似乎是「隐形」的,欧阳静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就像在学校里,老师总会特别关注学习拔尖和垫底的学生,处在中间的学生往往没那么受关注。」

但事实上,「隐形」的县城「剩女」实实在在地存在。论文发表后,她不时会接到来自不同县城的电话,问:是不是写的我们这里?她意识到,这一现象的普遍性甚至超出了她最初的认知。

欧阳静说话利落,习惯聚焦于事实本身,不一定「政治正确」,但却是真切的现实。上世纪80年代初,她出生于江西,有「小镇女孩」的成长经历,也有属于县城的生活经验,直到现在,她的亲人依然生活在县里,并且有几位是县乡公务员。所以,她对县域生态并不陌生,对体制内这个圈子也足够熟悉,研究起县城婚恋话题有天然的便利。

体制内适龄未婚青年性别比失衡,但县城生态下对女性的规训又更加严苛,她们一边承受着找不到心仪伴侣的压力,一边还要承受来自熟人社会的舆论压力,欧阳静说,在她的访谈对象中,有人降低标准,有人异地解决,也有人单身至今。那些曾经的好学生、乖乖女,后来顺利考进体制内、有着体面工作的女青年,唯独在婚恋的竞技场上,被「困」在原地。

如果说「女性独立」是现代社会的「应然」,那么欧阳静的调研反映的是县域语境内的「实然」。

以下是欧阳静的观察——

1

本来,我是做县域治理的,做了县城婚恋研究算是「误打误撞」。

我是学政治学的,后来学社会学,研究政治社会学,真正进入田野调查、进入基层政府领域应该是从硕士开始,2004年在一个乡镇待了一个暑假,第一次接触乡镇干部。那时候我发现,在基层女干部没那么多,也没有「剩女」的现象,体制内女性在婚姻市场上还是优胜者。

2008年,我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在另外一个乡镇待了一年,回想一下当时乡镇的情况也很少有「剩女」,但那时开始小学老师和护士就有一点多了,跟她们聊天发现,学校普遍开始是女老师了,没有数据上的统计,但能感觉到进入体制的女性逐渐多了。

回忆我在基层调研的经历,「剩女」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应该是博士论文之后做回访,我跟组织部一个干部聊天,组织部一般负责招人,他说,他们一点都不想招女孩子。我说为什么?他说把女孩子招进来,找不到男朋友。

2010年之后,我在县直机关调研多一些,因为和他们很熟了,有时候年轻人在一起聊天,就会说找男女朋友的事。那个机关有十多层楼,有一次,一个干部给我数了一下大龄未婚女性人数——三楼人大,有几个;四楼政协,有几个;五楼政府办,有几个……最后整栋楼至少有十几个。

但是我并不觉得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为没有结婚的也很正常啊,对吧?

真正觉得它是一个问题,是跟MPA的学生接触时发现的。MPA是公共管理的在职硕士,学生一般是来自全省单位的公务员,因为MPA要工作三年以后才能报考,他们最小二十六七岁。

2014年上课的时候,因为我跟他们关系特别好,就问他们有没有结婚。我们一届MPA有上百人,但男生大部分结了婚,没有结婚的也有女朋友;但不少女生没有结婚,而且没有男朋友。他们说,这在县城体制内的年轻人群体里其实很普遍,而且很多女生来读MPA,就想认识一些人、扩大自己的圈子,或者通过学历提升,可以换工作,然后找到男朋友。

为了印证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就开始进行访谈。2014年到2015年、2016年,每一年上课、每一学期,我都会问不同的学生,有时候参加他们的同学聚会或者什么娱乐活动,也会和她们了解相关情况。详细的访谈应该是从2016年开始,一共访谈了大概五六十人,起初就是聊天,聊聊身边有多少个这样的人,我慢慢地知道了有这种「剩」下来的状况,最主要原因是没法在县里找到心仪的对象。

到2018年,为了使这个论证更充分,我专门去了以前调研的那个县,因为要有数据。那个数据是组织部工作人员帮我收集好的,主要从D县民政局、组织部、人事局、团委、妇联、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获得的,这个数据一拿过来就有一点吓人了:D县自2008年以来新招聘总人数为2993人,其中女性1895人,在这些女性中,目前30岁以上未婚女性约有248人。而且,县域「剩女」具有明显的「体制」特点,主要出现在县乡党政机关和事业机关内。

2

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和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有关。像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我读书的时候是最后一批包分配,有工作分,你就不会流动,就不会去北京、上海找工作了。一毕业分你去哪个地方教书,就去了呀,男的也去了,女的也去了,你就不会感觉男女有差别。但现在不分工作了,一毕业你会去考一个小学、去教书吗?男孩子绝对不会,女孩子也很少,但是女孩子相对男孩子又多。

像我们江西比较落后,那人都是往高处走,比如说流到北上广,能去外面打拼才显得你有本事、有追求。我的同学几乎没有一个回到县里面工作的。

我一个亲戚的小孩在一个县城中学教书,是2019年招录进去的,那还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县里面最好的一中,但那年那个学校录了22个老师,只有4个男生,其他都是女生,而且那4个男生都有女朋友或者快结婚,其他的女生都没有男朋友。

我们调研也发现,现在县城的无论是小学、中学,几乎就没有90后男老师,高中好少,初中更少,小学就几乎没有。反正我调研的那几个学校都没有90后的男老师。

但相比之下,女生回到县城工作的人数更多,优秀的女生回来的也多。父母会给你这种压力,特别是小县城的父母,第一一定是追求安稳,他觉得男孩子应该要去外面闯拼,特别是读了大学的男孩子,但是对女孩子的预期就不是这样子了,他觉得女孩子有一份工作就很好了,就不要去外面了。

我认识一个局长,他女儿开始在发达地区的银行上班,父母就觉得银行太辛苦了,还是回来吧,回来考了乡镇公务员。觉得小县城安逸,我就一个小孩,女孩在我身边我也觉得安全、觉得好,男孩子就不存在安不安全(的考虑),男孩子就应该去外面闯荡。

那你提到,现在的女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了,还会按父母意愿回到县城吗?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没有回来的都是独立意识很强的,想独立、想自由的,或者像我的本科生说的,小县城连逛街、看电影的地方都不多,还是喜欢城市这种快节奏、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但愿意回的一般都是乖乖女啊,往往是独立意识相对不强的、愿意享受安逸生活的,她们喜欢这种安稳,喜欢在周末去看看油菜花、爬爬山。

但同时,在这些中部地区的县城,很少有大的企业,小的企业比如工业园区的工厂,做加工、制造,什么水泥厂,或者化工厂,都是从沿海地区淘汰下来的产业,里面没有一个大学生。

所以,回来的年轻人往往都进了体制内。为什么女孩子去考乡镇公务员,其实考公务员好难考的,但是女孩子她吃得了苦,考试能力强。而且,在县城,体制内的工作意味着稳定,铁饭碗,收入高。如果夫妻两个人都是县城的公务员,月薪加上年终各种奖,那可能年收入有二十多万了。有父母给你首付,结婚就有婚房,有车、然后两个人去还款,所以其实小县城公务员的生活是不错的,就是有些基层工作繁重、压力大。

随着体制内女性职务和身份的升高,眼光和择偶标准也越来越高,比如我们江西财大的学生,不可能找一个职校的男生,你心里都觉得他配不上你。像你说的真有感情有火花的也有,但是现实是很少。像我的一个访谈对象说的,自己是公务员也想找个公务员。如果找个非公务员或是体制外的,感觉是「下嫁」。这其实也符合我们通常所说的择偶梯度理论。在她们看来,首先得是体制内的,其次体制内又分几种:最受欢迎的就是县委县政府的,然后是公检法的,其次是乡政府的,最差的体制内可能是老师,中学老师比较好一点,小学老师是最差的。

所以,在县城的婚恋市场,其实是有一个「鄙视链」的。

我自己从小在农村待到八岁,小学和初中在一个小镇上长大,高中我们家到了县城。现在我的父母和兄妹也都在县城生活,我的七大姑八大姨很多也是县城,所以我对县城还是比较了解的。县城最大的特点就是熟人社会,做什么都要靠关系,去哪里办事首先说,你认识什么人吗?去医院看病也要问,你有认识的人吗?

所以为什么要找体制内的?为什么小学老师没人要啊?医生肯定也比小学老师好一些,因为你总要看病,认识个医生可以不要排队,可以给你介绍好的医生。但公务员又比医生更好,因为医生只能看病,公务员能干好多事。但小学老师几乎没有什么社会资源,农村也不太注重教育,管你教不教呢,只要不打我的小孩就可以了。

3

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县域体制内女青年普遍希望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体制内男性青年作为婚配对象,但体制内的男青年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满足这一择偶需求。

相亲,还要相无数次,和自己的好朋友相亲相过同一个人,也不罕见。弄来弄去都是那几个人的圈子。有的团委搞活动,来来去去也还是那几个人,其实早就认识,也撞不出火花。

我访谈过一个女生,她给领导做秘书,很优秀,她说就没几个看得上眼的,说优秀的男生都不在小县城。到后来那个女孩提升了副科级干部,自己能力又很强,家庭条件又很好,眼光更高了。

我有几个2016年受访的MPA学生,到现在还没有男朋友。有的硕士毕业了,在县里工作,也提拔了,我觉得越提拔越难找到。

还有一个受访的小学老师,现在三十多岁,相亲相了有一两百个了,有个相亲对象是县里一中的男老师,但那个男老师长相一般又一点内向,反正就不是很阳光,女方一看,觉得不吸引自己,而且,女孩父亲是一个副局长,在小县城当了一个小领导那是不错,那她父亲怎么看得上老师呢,觉得老师没地位。

还有一个女孩大概是1977年的,长得很漂亮,父母是县领导,眼光也很高;另外一个1980年末的,父亲厅级干部,也都没有结婚。在小县城,父母的职位越高,找女婿要求更高,你越漂亮,你对颜值要求也高,对男孩子各个方面要求都很高。但「优秀」的男孩子,在县城本身又很少。

所以,县城体制内的男青年就成了「香饽饽」。

男孩只要是公务员,真的是长得哪样都能找到一个好女孩。这几年,体制内「鄙视链」底端的小学男老师,也比较「抢手」的。我的另一个案例,一个1990年生的男生,身高偏矮、长相很一般,用认识他的女生的描述来说,说话有点「娘娘腔」,毕业之后考到了一所乡村小学做英语老师。他说,目前最大的苦恼是不知道选哪个女孩做女朋友,一个女同事经常找他玩,帮他代课、打饭、送水果什么的;乡镇的一个女干部也时常打电话约他散步;还有乡镇卫生院的一个女护士也对他表示有好感,而且人也长得漂亮。

我有个女学生觉得宁愿剩着,都不愿意找这种男的。而且觉得不公平,她们那么优秀却找不到一个男的,他那么差劲能遇到这么好的女孩子。

而如果是条件更好的男生,选择权就更大了。有一个案例,他是县检察院副科级干部,1988年生,身高1.75米,长相端正,外地人,在本县已购房。他刚进入检察院就开始有人给他介绍对象,用他们同事的话说,这种「单位好、个人条件好,又当了个小领导,并且又是外地人,找对象时只有他挑的份」。所以他对县里所有条件好的适龄女孩「了如指掌」,任意报上某个女孩的名字,他就知道其长相、父母的职业、职级等家庭条件。

我访谈过一个男生,我说你找女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他的原话是:颜值,颜值,颜值(笑)。因为他有多的选择空间,比如说同样是公务员,同样是老师,他一定选那个比较漂亮的。但肯定不会降低说,一个体制内的选一个体制外的,是吧?因为够他选啊。

如果本身单位就很好,比如有10个女性让他挑选,他一般不会挑一个农村条件很差的,除非这个女孩子长得特别漂亮。他一般会挑一个县里面的、特别父母可能还是县里领导的小孩,很现实的。所以为什么那个男孩子,他都摸得很清楚,谁的爸爸做什么,在哪个单位,家庭条件怎么样。稍微优秀的男生,一般不会挑从农村出来、长相又一般、可能两个人买房还要自己首付的。如果人家父母是干部的,可能在小县城有好几套房,是吧,那就很现实啊。

大家发现,很多县城男孩很快结婚了,但不是因为着急,你知道他为什么很快结婚、结婚很早吗?因为他的对象太容易找了,太容易找到心仪的对象了,就是很简单,就是这个原因。

比如有一百个供他挑选,下一个可能就是领导干部的小孩,一下子就满意了,就跟她结婚了。就像我的MPA的学生一样,为什么他们都有女朋友?或者他们都结婚了?你一上班,马上单位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来问,小伙子有没有女朋友啊?都给你介绍女朋友,生怕你被抢了。所以在小县城的体制内的男生,不可能单身好多年。

4

县城优秀男青年「抢手」的一个原因,可能在于更多优秀的男孩子去了大城市。北上广也有「剩女」,但逻辑和小县城是不一样的。

我教了十几年书,很多学生在北上广,工作非常忙,每天9点挤公交、挤地铁上班,晚上10点才能坐地铁到家,已经非常累了,就想休息,周末好不容易有空了,只想睡觉。如此快节奏的工作,哪里有时间、精力去跟异性聊天呢。

我有个同学在深圳,公司男生很多,但是她们工作很忙,同部门又不能谈恋爱,所以她公司大龄未婚女也不少。我的一个关系要好的学生在上海工作,我去上海出差时,刚好坐地铁路过她公司楼下,当时是周末,但她仍然在加班,跟我说,她只有一个小时陪我吃饭。你说她周未都只有一个小时时间陪我,她哪有时间去谈男朋友呢?对不对?从她这个案例,我就知道为什么北上广的女性会「剩」下来。每天都在工作,特别是你越努力,你的职位可能上升得越快;上升越快,越忙。

但是「剩」在上海深圳没人管,这种女性多。一线城市婚恋压力会小一些,你结不结婚跟我没有关系,也没有人管你结不结婚。

但在小县城,这方面的焦虑很大,因为无时无刻不在熟人社会的舆论压力中、眼光中。大家都会催你(笑),会有那样的一个氛围,别人会时不时地问你,有没有男朋友啊?该找男朋友了!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啊?你那么大了也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

现在可能城市里有不婚主义者,但小县城没有这种小女孩,我至今都没有听过,都是觉得到这个年龄是需要结婚的,反正我所了解的都是这样,如此超前观念的、独立的、异类的,就不会回到小县城。

我有一个观点,我有时候会觉得,知识女性、现代女性面对婚姻生活的时候会更不幸福,但脚踏实地从现实生活中来生活的女性才会幸福。同样小县城的离婚率可能要比大城市低一点,更是在于对自由的理解,对自由观念的接受程度,会不太一样。

可能我跟你、我跟我的博士生会争论性别话题,但我的访谈对象不会,人家都不会想这些,我们自己多虑,人家根本就没有这个考虑,她们在想现实问题,在想怎么找个好男朋友啊。还不是要结婚、生小孩嘛。难道一个人孤独到老吗?那么多亲戚朋友那不天天去催,那我都不要出门见人了。

小县城的是好想结婚,不是说不想结婚,她有积极的脱单的意愿,只是想找一个优质的男性,找不到,是这个悖论。

所以一旦到了二十七八岁,就开始着急了,我认识好几个县城的领导、公务员,小孩就是二十七八岁啊,每次说,哎呀欧阳老师,你有什么类似的男孩子吗,介绍一个啊。到处找关系、发动亲戚朋友找合适的男孩子。有一个女孩子好像是1990年的,2016年左右我访谈别人的时候,她在旁边都觉得她很小,但现在也三十多岁了嘛,还是单身,已经相亲相了无数次。

在小县城很难去屏蔽外界的声音,因为一旦年龄大了,慢慢就没有人跟你相亲了。

开始外界觉得你值钱,但年龄越大,越来越觉得你不值钱了。比如说你都30多岁了,不可能给你找一个20多岁的;觉得找一个年龄相当的,那种30多岁的男的一般都已经结了婚了,要不就找一个离了婚的或者是丧偶的,你就会觉得「掉价」了。

5

2004年我去乡镇调研的时候,几乎没有外来的干部,都是本地干部,而且当时的大学生几乎很少流入到基层,几乎没有本科生,研究生全县只有一个。是近十年就业压力大了,才慢慢有大学生回到县城了。

你看第一批流入县城的,就是现在刚好到婚恋年龄的,可能是不太好的学校,也有本科以下的;然后第二批流入的就开始有本科生,二本三本的了;到现在都有研究生了,还有985的毕业生通过选调回去。

这两年,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这种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我的文章是2019年发的,标题是《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但其实2019年不怎么火,好像是从这两年开始火,很多记者联系我希望采访,隔段时间就有公众号转发,而且很多都破了10万+,可能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真的是个真问题,越来越触碰到人的共鸣。

其实不止是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可能也一样的。有一个记者采访我,她是浙江人,跟我说她们那边也是这种情况,过年回去一问,她在县城体制内的同学跟我写得都差不多。

最搞笑的是,文章出来后好多县以为是写他们县,因为我写的D县,好多D打头的县的办公室给我打电话,说老师,你是不是写我们这里的?你那个报告能不能免费给我们研究一下?说明这个现象还是很普遍,如果不普遍,他们不会那么敏感,不会这么有同感。

几年过去,我当初的访谈对象有的依然单身,也有的结了婚。比较普遍的办法是「降低标准」,也蛮好的。

前年,我参加了一个MPA学生的婚礼,她也是我当初的访谈对象。

我记得很清楚,她当时主动找到我,跟我聊了一两个小时,就是聊她自己。是一个很好学的女孩子,农村出身,条件并不是很好。毕业于省内的一个二本学校,然后考公务员,考到了县城的事业单位。应该说一个农村的小女孩能够考试考出来,这个就特别不容易,而且能做到县里的公务员,也特别不容易。

到县里也有人给她介绍男朋友了,用她的话说相亲对象肯定有,但就是不满意嘛。我发现能这样子考的女孩子,本身就好强,不好强就不会这样考,你发现没有?她好强,眼光就高对吧,一定是比她更优秀的男生她才看得上。

但另一方面,条件好的男生不愿意找她,为什么?她是农村的,家庭条件很一般。她有一个前男友,条件还蛮好的,他的妈妈也是有单位的,就好在意这个,感觉她配不上她儿子,她家也配不上他,就瞧不上她。

在60后的父母眼里,农村和城市这个差别好大的。比如家庭条件,用一个事情来说,买房人家父母都不能给你出啊。比如一个单身女孩子,你家就你一个人,买房没有任何问题的,可能结婚父母都给你资助一半对吧,但是农村的话是不可能的,可能还有弟弟妹妹。一个农民他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给小孩读书了,小孩读书之后,要靠工作挣钱买房啊。特别是家里一个小孩的话,父母可能这种干预就会大一些。年轻人所谓的感情,但是可能感情也没有到那种死去活来的地步吧。女孩自尊心也受不了,就分手了。

然后她就又拼命读书,考了我们的MPA,上课特别认真,天天坐在第一排。是那种听课两眼冒光、特别爱学习、对生活很有热情的女生。后来她说要读我的博士,我说你找一个男朋友再跟我读,因为她的年龄还蛮大了,应该是1988年左右。

她很厉害的,后来又从事业单位考到县检察院里去了。现在的老公是人家介绍的,一个国有企业的员工,那个企业在南方还是一个比较好的企业。

以前她不愿意降低档次啊,就想找公务员,对吧?现在愿意找一个国企的,我觉得也不错。就是说,她在体制内找不到优秀的,就跳下一个档次,能在国有企业找一个优秀的也蛮好。现在她老公就对她很好。她现在天天在朋友圈晒幸福,说她老公有多好、多疼她,她觉得她老公就像疼女儿一样。还说,以后要生个女儿,老公就可以疼两个女儿。

举办婚礼的时候,她特意邀请我去了,当时很激动,说老师你还记得吗?我还是你的访谈对象。参加她的婚礼我也很开心,看到她找到了幸福,真的是很祝福。

现在我好几个访谈对象,找的就是在外面比如在上海做电商的、广州开店的。她们不会说找不到就独处,找不到也会降低标准,找不到公务员我找个事业编的,找不到事业编的我找个企业的,企业的找不到我找个打工的,只要男生好就可以。

小县城的「剩女」解决婚恋问题,还有很多是选择异地的,本省隔壁县异地解决。比如说她考到A县上班,那儿人生地不熟的,认识的人也很少,可能你的朋友、同学在B县,认识一个也是体制内的,觉得蛮可以的,就介绍一个在B县的男生,现在的信息网络又很发达,说介绍就介绍。

还有一个访谈对象通过遴选考到市里去了,现在也有男朋友了。其实从小县城跳到别的台阶去,男孩子就多一些,她的范围就广了,接触的人也广了。很多人往上遴选、往上读书都有扩展自己的婚恋圈子的一个考虑。

也有至今单身的。我的好几个访谈对象是女老师,都是出生在1986年左右,她们有一伙人,可以约在一起,彼此安慰彼此鼓励然后彼此玩,如果小县城就这一个人没结婚,好怪对不对?但是有一群人没有结婚,你也有朋友,也不孤独啊,你们也玩得来。没结婚也不可能跟他们结了婚的去玩,因为结了婚的就有宝宝、有自己的家庭了,也跟你玩不到一块去了。她们开玩笑说,没有合适的,只能就这样了,只能等了。

(附)调研报告:县域体制内的“剩女” ——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

转自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987955,原载《中国青年研究》,“中国县域研究”。

导论

笔者在从事县域治理研究时,意外发现中西部等偏远地区的县域体制内有大量的大龄未婚女性。

以我们调研的D县为例,该县自2008年以来新招聘总人数为2993人,其中女性1895人,在这些女性中,目前30岁以上未婚女性约有248人(这一数据没有包括2008年之前招聘的女性中目前仍单身者)。我们发现,D县域政府的不少部门机关都存在未婚的大龄女性,而在教育系统中,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大龄未婚女老师,其中又以乡村女教师居多。

这一现象完全不同于“剩女在北上广”这样的传统认识。因为之前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剩女主要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比如,关于剩女的研究几乎是聚焦于北上广深等城市。而在对“剩女”的界定中,无论是广义的“剩女”,即“从年龄上界定的大龄未婚都市女青年”;还是狭义的“剩女”,即“从特征上界定的为现代都市中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未婚女性”,都离不开“都市”这一地区特点。“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龄未婚(通常指30岁以上)女性”是研究者对“剩女”的普遍的定义。关于剩女的一系列实证研究也认证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剩女较多,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分析也说明了“大城市的剩女多,偏远地区农村的剩男多”。

显然,相对于通常意义上的“北上广剩女”,经济落后且偏远小县城所出现的剩女现象似乎超出了我们之前对“剩女”这一群体的界定与分析。

那么,偏远小县城地区的剩女有何特点?

她们“剩下”的原因与大城市的大龄未婚女性又有何不同?

本文的分析将不仅呈现了县域剩女的特征,而且从欠发达地区

县域剩女在“体制内”的分布状况

我们于2018年10月以及2019年1-3月期间,专门在D县民政局、组织部、人事局、团委、妇联、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数据收集,结果发现县域分布着大量30岁以上未婚女性,即通常所说的“剩女”。但县域“剩女”具有明显的“体制”特点,主要出现在县乡党政机关和事业机关内。通俗地说,县域中的剩女主要是“拿工资”“有工作单位”的女性,属于有编制的体制内人员(主要是指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人员)。

依据我们在D县的调研以及来自中部其他县的案例,县域大部分大龄未婚女性出生于1984-1989年期间,也即30~35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也正是10年前参加工作(18~24岁)约30岁以上的女性,于是,我们重点根据这个年龄段对D县2008年以来招聘的人数做了细致统计:,2008年以来,D县一共招聘了2993人,其中女性1895人,占总人数的63.3%,其中30岁以上未婚女性共248人,占女性人数的13.1%。

在2008年以来全县招聘的总人数中,教育系统为数最多,1508人,其中女老师1209人,即80.1%都是女老师,而30岁以上未婚女老师有175人,占全县30岁以上大龄未婚女性的70.6%。这意味着2008年开始参加工作的女老师中,仅30岁以上的未婚者达175人,占14.5%。

男女比例次于教育系统的是卫生系统,在493人中,女性(多为护士)占64.3%,其中30岁以上未婚女性为35人,占该系统2008年以来参加工作女性人数的11.0%。

除这两大系统外,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主要是县、乡党政事业机关)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女多男少现象,相反,女性只占总人数的占37.8%,但30岁以上未婚女性仍然有38人,占女性人数的10.0%。

女教师是县域剩女主体

依据我们在县域生活和工作的体验,中小学女老师因其职业特点(有文化、有假期、有利于下一代教育等优势),一直是婚姻市场上的优质资源,其婚配对象一般是县域有工作单位的男性青年。比如,我们读中学时(在2000年左右),校内未婚的女老师都很抢手,有许多体制内优秀男性供她们挑选。相反,当时的中小学男老师的配偶几乎都是无工作单位的体制外女性。比如,我们很多男老师的配偶是来自农村有手艺的漂亮女性(比如理发师、裁缝、个体户等)。我们在D县调研也发现,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中小学男老师,甚至一些男性乡镇干部,其配偶多数是没有正式工作的体制外女性。

换言之,在县域婚姻市场上,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体制内女性几乎不会出现“剩下”的现象。相反,她们是婚姻市场上的主动挑选者,用我们一位受访者的话说,当时女老师最差也是嫁个男老师,大多数是挑选“好单位”(社会地位和收入均高,县城家庭)的男青年,比如,出生县城、家庭条件良好的干部家庭子弟,或虽出身农村但较有前途的党政机关干部,或收入较高、办事方便的公检法干部。

为什么现在的女老师成为县域婚姻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她们不仅失去了主动挑选的主体地位,而且处于被动“剩下”尴尬境地。

表1的数据说明,女教师被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群体的“女多男少”。D县在10年间入职的人员中女性占63%,教师系统的男女比例尤为失调,80%为女教师。这说明教师这一职业对80、90后的男性青年已不具吸引力。

我们的访谈也例证了80、90后的男性青年不愿意做老师,尤其是不愿意做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老师。D县两个最好的城区小学约计200名教师,但1980年之后出生的男性教师只有8位。D县中小学男教师的主流仍然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师范类大中专生。这也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之后,很少有男性进入中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的初级教育系统工作。

正如我们一位受访人所说,现在优秀的男青年都去大城市了,回到小县城的都很一般,回小县城做小学生老师的青年,大多是在外混不下去的。

我们后来在D县人事局的调研也证实,2008年以来,报考县域各类单位的男青年很少有来自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是来自二本以下的一般院校。并且,在各类考试中,女生的考试能力和面试能力普遍比男生强。比如D县2018年的一次教师招考,在报名的100名考生中(有60多名女生和30多名男生),只有7名男生进入面试,最后只录取了3名体育老师。

负责主考的干部说,在普遍缺少男老师的情况下,只要男生进入面试,用人单位一般都会考虑录取,但进入面试的4名男生实在是太差了,不敢要,怕误人子弟。这一方面反映了男性大学毕业后回县域任教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愿意回县域任教的男性大学生,其个人素质也相对不高。

县乡女干部越剩越多

按常理,县域年轻女公务员人数不多,应该是婚姻市场中的优势群体。但如表1所示,D县2008年以来参加工作的政府职员中,30岁以上未婚女性近40人,如果年龄设置在28岁,人数更多(事实上,在小县城,如果女性虚岁到了28,都被认为是大龄未婚女性了)。我们在访谈中发现,相比较而言,县城女公务员要比乡镇女公务员更有择偶优势,但县城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都存在“剩女”现象。这些大龄未婚女性中有近一半是副科级干部,并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个案一:G女士,1982年生,2004年师范毕业之后做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由于社交面较窄、同龄人中又几乎没有男老师,所以一直没有找到自认为合适或聊得来的对象。2009年,G某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乡镇干部。相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此时的社交面比较广,层次也较高,虽然G某本人及其家人都积极主动地寻找合适的对象,但G发现成为乡镇干部后依然没有改变其择偶困难的处境。一是因为27周岁在小县城已经不具有年龄优势,二是乡镇各方面条件较好的适龄女性也较多,男公务员都会首先选择在县城工作的女公务员。2012年30岁的G提拔为乡镇纪委书记后,要找合适的对象更难了。

G女士原本认为摆脱乡村小学教师的身份会更有利于找对象,但现实是,当她成为乡镇公务员后,发现乡镇也有不少大龄未婚女孩。所以成为乡镇领导干部,由于没有年龄优势反而加大了其“被剩”的概率。由于县域层级较低,科级干部在县域体制内属于领导干部,是县域体制的主流群体。G的案例也说明县域体制内女性容易成为剩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体制内也想找体制内”的择偶观,并且,随着体制内女性其职务和身份的升高,其眼光和择偶标准也越来越高。正如W女士所说:

“自己是公务员也想找个公务员。如果找个非公务员或是体制外的,感觉是下嫁”。

然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小县城,没有大型国企、高校,工商、银行等事业编机构也较少,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是体制内的主要组成人员。在教师队伍本身“女多男少”的情况下,可供女公务员选择的适龄体制内男性并不多。

个案二:W女士,1988年生,某局副局长,家庭条件良好,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县政府办工作,担任领导秘书。参加工作不久就开始相亲,但均未成功。

“条件好的男性,一听说在政府办工作就摇头,觉得这个工作不着家,天天加班,又要经常出差,不顾家。提拔后,越是觉得优秀的男生少。条件差一点的,我自己又看不上。总之,稍微好一点也都成家了,优秀的男性都往外走了。”

W女士的案例也反映了县域大龄未婚女性的另一个显著特性:在县域,越是优秀的女性,成为剩女的可能性也越大。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像W女士一样,大学本科毕业、家庭条件好、工作能力强的女性,择偶标准也高,一般都想找与自己条件相当,能力比自己更强的男性。但正如W所说:

“小地方,优秀的男生并不多”。

之所以1980年之后出生的女性会觉得小县城优秀男性不多,是因为1980后出生的大学毕业生恰好是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之后不再“分配工作”的群体,与她们同一时代的男性大学生大部分都去大城市打拼了,“只有那些在外面混不下去的,才回小县城”。而女大学生回县城的比率要高于男大学生,主要源于家庭对男孩和女孩(大部分是独生女)的预期和定位不同。

大部分家长认为,男孩子应该去外面闯,女孩就要安稳,最好在父母身边。回到父母身边的女孩,如果条件好,眼光又高,在县域“优质男性”资源相对偏少的情况下,“挑着挑着,年纪就大了”。女性一旦超过30岁便丧失了择偶的年龄优势,因此,县域中最优秀的一群女性—女公务员、女干部越剩越多。

与优秀女孩择偶困难的情况相反,县域适龄的“体制男”,即使是“歪瓜裂枣”,基本上都不用担心找对象。

个案三:G男士,乡村小学教师,1990年生,身高偏矮、长相很一般,说话有点娘娘腔,家在县城,家庭条件一般。G说:

“我目前最大的苦恼是不知道选哪个女孩做女朋友。因为我的一个女同事经常找我玩,帮我代课、打饭、送水果什么的;乡镇的一个女干部也时常打电话约我散步;还有乡镇卫生院的一个女护士也对我表示有好感,而且人也长得漂亮。所以,真的不知选哪个好,好苦恼”。

如果长相正常,工作单位好的未婚体制男就“格外抢手”。如果体制男是“外地青年”,那更加抢手,因为“一个女婿半个儿”,外地青年对于本地的女方家长而言相当于白捡个儿子。

个案四:B男士,县检察院副科级干部,1988年生,身高1.75,长相端正,外地人,在本县已购房。B刚进入检察院就开始有人给他介绍对象。像他这类“单位好、个人条件好,又当了个小领导,并且又是外地人,找对象时只有他挑的份”。所以他对县里所有条件好的适龄女孩“了如指掌”。任意报上某个女孩的名字,他就知道其长相、父母的职业、职级等家庭条件。

G和B的案例从反面进一步呈现了县域未婚“体制女”的择偶困境。正如上文所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流入小县城工作的男青年不仅在数量上少于女青年,而且在个人素质上也普通不如同龄女性。

D县每年10月是新公务员入职期,这一时期,县域未婚体制女青年的七大姑八大姨们纷纷出动,找人牵线,吃饭,散步,争相预定某位新入职的适龄体制男青年。此时,县域女教师是女公务员强有力的竞争者,因为教师职业在工作时间和抚育下一代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况且女教师人数众多,漂亮的女生也相对居多。因此,在适龄男公务员数量有限的背景下,以及“女公务员想找公务员,男公务员愿意选择优资女教师”的择偶意愿下,县域适龄女公务员容易出现“越剩越多”的现象。

县域剩女背后的青年人才困境

青年人才是促进县域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动力。然而,人才“引不进、招不来、留不住”一直是制约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县域普遍出现“体制内剩女”的现象与欠发达地区的青年人才流动相关。大量优秀青年人才的外流导致这些地区的青年人才结构不平衡、素质低下和体制内青年人才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

县域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主要由60、70、80和90年以后出生的群体构成,但60和70年的群体一部分已步入县域核心领导层(正科级以上干部),大部分则为“可以摆资格、不做事”的资深人士。于是,80、90后的年轻人成为县域政府运行的主体力量,承担着基层一线最基础、最辛苦的工作。

但正如D县所表明的那样,这批年轻主力军是由60%以上女性构成,这意味着基层一线的主要工作都需要依靠年轻女性完成。比如D县团委均是80后年轻人,但除团委书记是男性外,其余均为女性,其中2人刚生二胎,1人怀孕,团委的日常工作主要依靠1位1992年出生的未婚女干部。但这位女干部很担心自己成为剩女,因为“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这也反映出剩女的另外一种生产逻辑:越是未婚,承担的工作越多;工作越多,就越没时间找对象。

县域政府80、90后青年人中不仅出现“女多男少”的结构性不平衡,而且由于“优秀的人大多不愿意回小县城”,导致县域人才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这在县域教师和医生青年人才中尤为突出。我们在D县发现,许多年轻教师的专业是旅游管理、法律、行政管理、会计、电子工程等与教育无关的专业。

一位教育局干部说,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只能师专、师范毕业生做老师不同,现在无论什么专业,只要有教师资格证都可以做老师,这导致县域教师水平出现“断崖式下滑”,甚至有“学渣当老师”的趋势。因为许多年轻老师毕业于省市级不入流的院校(其中不乏一些只需参加了高考便可以就读的大专、高职院校),于是出现一些从小学开始就是差生、学渣的人做老师。这类老师自己都不知道汉字的笔画秩序,念不清拼音,更不懂得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规律、教育理念等。

一位受访的年轻教师描述,县域年轻老师没几个把心思花在教学上,平时从不看书、学习或备课,而是打麻将、游玩、追剧。因为周围的年轻人都没什么追求,“站在一个平地,不追求大富大贵,没什么想法,一切都是那么地无所谓。所以,很多人的休闲时光几乎都献给了麻将桌”。其中,打麻将也是大龄未婚女性认识人、找对象的一个快捷方式。

与县域年轻教师群体相似的情况还有县域医生。D县2018年的一次医生招考中,临床医生入围的分数仅19.5分(满分100分)。D县干部自嘲道,“这是招医生还是招屠夫?”中西部县域人力资源的困境在于,一方面招不到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却是相对优秀、突出的年轻人都通过各类考试脱离县域。

比如D县每年有青年医生、年轻教师和公务员考取省市级单位或流向沿海地区。虽然D县最好的高中通过定向培养的方式每年能从省师范大学回流小部分毕业生,但其中大部分人在合同期满时辞职前往沿海地区。人才流失的另外一个群体是外县籍年轻人,其中以女性居多,因为男性在婚姻市场的优势,容易成为本地女婿。由于家不在本地,生活圈和亲友圈不如本地人宽广,所以外县籍女性更不容易找对象,成为剩女的概率更高。此外,中西部县域经济落后,各方面条件较差,情感无从寄托的外地女性难以安心工作,这些因素都激励外地年轻人一心想调回本籍或考往省市级部门。

此外,如果县域青年人才男女比例不平衡将不利于基层治理工作的深入展开。从现实看,女性干部越来越多,但女性在基层治理中应对诸如下乡、驻村、加夜班、抗洪救灾、征地拆迁等工作时不如男性有优势。比如,现代年轻女性一般都爱美,但基层工作时常要风吹、雨打、日晒、熬夜,这都影响颜值,进而影响找对象;加之女性下乡进村入户怕狗、怕蛇、怕光棍,难以独当一面。

因此,在“女多男少”,以及老同志“懒政”的情况下,基层年轻男干部的工作强度普通较大,因为他们要更多地承担上述女性难以承担的工作。另外,基层干部要应对现代行政信息化、数据化和文档化的要求,年轻干部要花大量的时间处理各类报表、数据和档案资料(老同志一句“不会用电脑”,几乎把所有的“作业”留给了年轻人)。作为主力的年轻干部在“下乡”与“做作业”无法兼顾的情况下,一般优先“做作业”。因此,基层“形式主义”的泛滥不仅有行政体制上的原因,也与基层青年人才不足相关。

结论

在中西部偏远县域,一方面是体制内的剩女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农村光棍的大量存在。这说明体制内剩女的产生并非源于县域总体人口的性别失调,即不符合社会性别下的婚姻挤压理论。从县域女性“体制内想找体制内”“想找比自己优秀的”等择偶意愿看,这与“北上广”剩女的择偶意愿相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择偶梯度理论。然而,择偶梯度理论中的择偶意愿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从古至今的女性都会选择与自身相当或比自己更优的男性,所谓“门当户对”“下嫁”等词语都说明这种社会心理的普遍性。因此,如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无论是当代社会还是传统社会,也无论是中西部小县城还是发达地区的北上广,女性的择偶意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真正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择偶意愿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什么只是当代社会才出现了剩女?在讨论北上广剩女现象时,研究者普遍认为,“剩女”是2006年左右才兴起的热词,是现代社会变迁的结果。正如一些研究者认为:

“随着地域间的横向流动来实现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通常具有较强的职业流动能力和较开放的社会流动观念。但是,人生进入婚恋年龄,频繁流动尤其是地域间流动,客观上会减少她们的婚恋机会,主观上会影响到她们对婚恋机会的取舍”。

然而,与“北上广”剩女频繁的职业流动相反,选择回归小县域的女性恰恰是选择了稳定,那她们为什么也会剩下?本文认为,偏远县域的体制内剩女主观上都有积极寻找配偶的意愿,梯度选偶理论仍然在主观上主导着女性的择偶观,绝大多数女性不愿“下嫁”给体制外男性,而大多数优秀男青年不愿回小县城工作,导致县域体制内适龄男性数量少于体制内女性,由此出现县域体制内男性“香饽饽”,体制内女性“越剩越多”的现象。

本文从县域体制内剩女这一现象发现了其背后的县域青年人才问题,认为在政策上优化县域人才结构,不仅有助于解决剩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县域发展,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发展。然而,根据笔者近年来在中西部县域的调研,青年人才工作几乎没有进入县域政府的视野。与人才工作相关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工作通常被视为不容易出政绩的“非中心工作”,往往由排名最后副县长(要么是女性,要么是无党派人士或挂职干部)分管。县域的财力和精力都投向了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城镇化建设等“中心工作”。在人才缺失和流失的背景下,中西部县域如果仍不重视青年人才问题,将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优化县域人才工作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将事业编制的招考权下放给县一级人事局。因为全省统一招考容易导致好地区、好部门报考的人数众多,落后地区、弱势部门无人报考。但县域由于是半熟人社会,一旦具有自主招考权力后,又容易出现“拼关系、拼人脉”现象,仍然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回流。因此,如何在政策上进行人才扶持,如何引进青年人才和留住青年人才,应当成欠发达地区县域政府的中心工作。

整理者:本文来自互联网。最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很多年轻人希望进入体制内得到“铁饭碗”,想着从考入体制以后不用担心失业问题。不用担心失业问题是挺好,但这世界不存在只有好处的事情:不会失业也意味着没法轻易换工作,没法像普通工人“用脚投票”,不去给那些最黑心的老板干活,丧失了自主择业的能力。而在体制内更是领导说了算,基层没法自己选择上级领导,只能事事看领导的脸色。他们真碰上集体降薪,只能自认倒霉。

展开全文

原编者荐语:

这是公务员的世界。

但哪个世界都是围城。


从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0日,我的工资总收入是43591 元,在北京上海,估计就是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而已。

这一届年轻人追求“上岸”人生,稳定压倒一切,考编、考公、考研,成为毕业后的主流选择。

官方数据显示,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逾200万人报名,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5万,国考平均竞争比为59:1。

今年各地的省考,行情一样火爆。年轻人站在岸边,焦急等候上岸。已经顺利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人,也要面临新的问题。

稳定不只是金钱,还有背后的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人脉。那些顺利登岸的前辈,收获稳定,也被稳定“套住”,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01 老职员的韭菜

在公务员系统工作,情商得高,要会处理人际关系。

有时候一个称呼,都得反复斟酌。像我,上班最初的尴尬,不知道应该称呼人事科的科长是姐,还是姨。

她年龄比我妈小两岁,儿子跟我同岁,还是高中校友。按辈分应该叫姨,但是单位不能有“姨”,同事都叫她姐。我也只能随大流,叫她“姐”。每次开口,都觉得别扭,觉得自己“装大人”,又不懂礼数。

有一次,跟我妈逛超市,看见了人事科长,我脱口而出叫“某姐”,那一刻,我感受到我妈直射到我脸上的,诧异的目光。

我在四线城市当公务员。小地方,就是熟人社会。

你能想象你的父亲和你的直属领导喝过酒吗?我有,这种经历非常社死。关键是这话还是领导说的,当时,旁边还有其他科室的同事。那一刻,我恨不得飞奔出屋子给我爸打电话,让他别管我的事儿。

小地方,有时候工作和私交分不清。像我领导,有时候喝多了,我得给他买护肝的保健饮品,还得开车送他回家。甚至,替他接过他孙子放学。

换来的,也不过是他在其他人面前说一句,“这小孩不错”。我都工作四年了,领导对我的认知还是小孩。

因为是“小孩”,很多时候,就得听话。我们隔壁科室有一位大姐(实际上是阿姨),她女儿开了一家针灸按摩馆。那时候我脸上长痘,她成天找我聊天,核心主题,就是让我去她女儿那里针灸。说的天花乱坠的,把她女儿夸的跟半仙一样。

我不愿意去,但是也扛不住她不间断的游说。最终,我花了1500元,办了卡,去针灸了几次。这还没完,后续她还推荐给我电疗,灌肠、颈椎按摩之类的,我就扛着,不接受也不拒绝,一直扛到她退休,我终于松了口气。

像我这样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就是其他老员工的“韭菜”,我们单位另外的大姐,找我做瑜伽,最终也是帮她亲戚推销卡。

这种事儿防不胜防,也防不住。我们才去几年,他们在单位都二三十年了,一口吐沫星子,也能淹死我,人言可畏。

为了和气,就得花钱。

02 清水衙门没存在感

我在文广体局当科员。其实,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没有出版、广播、体育产业。我们单位的一些执法职能,没什么施展空间。如果硬要说有,也就是一些打印复印店、网吧、游戏厅、KTV等等。单位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当地宣传。

简单说,我们单位是花预算比创造收入多的部门。就是执法,一年也就创造一、两百万的行政综合收入。受疫情影响,很多文娱场所的日子不好过,这笔收入更少了。

钱袋子决定话语权,我们给市财政创造的收入少,跟很多职能部门相比,我们单位也显得有一些边缘化。同样是公务员,在财政、税务工作和在文广体局工作,掌握的资源是不一样。

像我们单位的女生,一般都很好看,搞文娱的,形象底子在那里。但是在相亲市场,还是比不上税务、财政、公检法等部门有吸引力。

我们的职能也偏虚,主要是完成省级部门交代的事情,靠写汇报。省里发过来的文件,我们签收、归档、一部分需要回复,也就完了。没有预算,谈什么都是奢侈。

以我们科室为例,做宣传活动,先得想清楚,怎么搞到费用。也不能图省事,不做活动,不然,一年的工作汇报,没法写,对局里、对省里都不好交差,好像我们没干活。

所以,要创造性的有技巧的少花钱。实际工作中,创造性体现在寻找要钱的需求上,活动做起来像复刻似的,除了易拉宝上的年份和主题有变化,其他的地方没什么变化。

不像市政府,或者其他部门,有很多事情处理,经常加班,我同学在市政府秘书处工作,加班跟吃饭一样,每天必备,加班到后半夜也是有的,他们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同样是公务员,我的待遇,社会影响力,跟他没法比。参加同学聚会,能明显感觉到,围着他敬酒的人可太多了,我呢,就是一桌吃饭的。

公务员工作稳定,这种稳定,意味着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一成不变的。

我的办公室在楼的阴面,全天没有太阳。楼又老又旧,供暖系统一般,冬天需要穿羽绒服办公,脚底还得放一个小的暖风机。夏天冷,是那种阴冷,墙体带来的凉,而不是通风带来的凉爽。

都不用跟A级写字楼比较,就是我们市财政、税务、质检的办公楼。条件都比我们好。

清水衙门就是这样,给你什么用什么,好的东西,自然是轮不上的。

03 王炸组合也歇菜了

据说在深圳,家庭职业的王炸组合是“公务员+老师”,工作稳定,对于物质要求不高的家庭而言,收入水平应该也能过上岁月静好的日子。

2007年,老公研究生毕业,我本科毕业,我们来到深圳开始了打拼。

最初我是一名代课老师,老公在互联网公司上班,2012年我考入编制,因为身体各方面的原因,老公也离开了互联网行业,考进了公务员。

2013年,因为有父母的首付的支持,我们顺利地结婚买房。房子虽然老旧,但在深圳能有自己的安稳的家,也很知足。

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后,虽然开支增大,但因为这几年每年有差不多10W的绩效,我俩人均到手能有30W左右。除去保险费用、双方父母的医疗赡养费、孩子的医疗教育费等固定开支,经济压力也还在可承受范围之类。

也开始考虑咬咬牙,给俩孩子准备相对好一点的初中学位,于是,再买一个小一点的学位房列上了日程。

然而,今年,一切都变了。

降薪成了主旋律,公务员和教师的绩效被直接砍掉,王炸组合的我们,家庭年收入至少少了近20W,还有各种不确定的小道消息在传着,到手的薪资可能还会再少,最后到手可能只有15W。

年收入15W应该不如月嫂的收入吧?同事们都相互调侃着,养育过孩子的我们或许可以去兼职做份月嫂的工作来补贴家用。

我不敢想象,在深圳,如果家庭年收入30W,供房,养两个孩子,养四个老人的生活……

收入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却在不断增加,老公无止境地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

失去经济带来的安全感,我和老公开始计算着怎么减少开支,比如两个孩子的教育培训费,比如要不要断交保险费……

因为人近四十,离开体制内,已经完全没有了勇气,而且目前外面的行情也不好,好几个朋友在大公司也遭遇裁员减薪,我们好像能做的就是接受现状。

有时我俩也会自我安慰,我们幸好来得早,买房早,还算好的。也幸好我们还买不起第二套房,要不然一定会断供,压力会无敌大。而且看到我周边很多年轻的同事,这两年刚买房的,房贷每月得还至少2万块,这一降薪,工资都不够还房贷,已经有人扛不住压力,在考虑卖掉深圳的房子,回老家找份工作了。

大概从去年开始吧,我听说很多地方的公务员都开始降薪。高中同学在老家省会城市当公务员,年收入30万左右,去年直接对半砍,工作量一点都没减少,收入却降到了15万。他妻子在省直机关,收入参照全省公务员平均线,一年也就10万出头。

他们本来计划生三胎,去年降薪之后就放弃了。不足30万的家庭年收入,在省会城市养两个孩子还行,再多也就费劲了。更重要的是,在短期内也看不到收入提升的希望。我们上次聊的时候,最后就变成了互相安慰:

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吧。

04 一家三口,两地生活

我在农垦系统当公务员,薪资打包,一年7万。在黑龙江,这个工资算挺不错的。而且,日常生活几乎可以做到不用花钱。

我们系统下面有九三集团、北大荒集团,完达山乳业,米面油奶肉等等产品,都不花钱,按月、按季度都分。我跟我老公都是农垦系统,单位分的东西,一家三口都吃不完。

从福利待遇方面说,我们还算不错。我的一些同学,在市直系统当公务员,待遇跟我们比就差一些。

东北,很多地方依靠其他省份的转移支付。政府挺穷的,我某位同学说,他们区的区长,最重要的工作是借钱发工资。

我们日子过的没这么紧,农垦系统企业多,还算宽裕。

但是农垦系统的工作单位都比较偏远,基本上在县里,还是离市区较远的县。我跟我老公,2016年在市区买的婚房,通常周末回去住。家到单位,通勤距离110公里,平时我们住单位居多。

大人好说,折腾一些无所谓。孩子上学比较麻烦。我女儿,今年上小学,只能在市里的学校念书,我们系统的学校教学质量不行。这就导致,我跟他爸没法儿接送她上下学,孩子都交给父母管。两家老人年纪大,都很辛苦。

前两年,我跟老公商量,要不要其中一个人,借调到市里工作。但一直没有好机会。或者说有好机会,也轮不到我们。

我也考虑过,要不要选调,考到市里的单位工作。考虑到收入上的差距也一直没实行。在黑龙江,农垦是很好的系统,薪资福利比省直的都高。人往高处走,我也不能往低的系统调啊。

目前,我们一家三口,过着“双城”生活。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能够凑在一起。

05 两年没有买过新衣服

我在一座18线小县城的事业单位工作,是退伍转业安置的。刚去上班时,我们全家都特别高兴。在县城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最体面的工作,收入稳定,有地位,认识人多,也好办事。

但上班之后才发现,事业单位跟公务员终究是不一样。最简单的,公务员有晋升空间,而事业单位真的就是一眼望到头,从进门到退休,一辈子就交代在这里了。

上班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穷。

因为副业没搞起来。进入体制才知道,靠死工资是没有出路的,我的同事,以及那些在体制内的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搞一些副业。家底厚的,会承包工程,开汽车经销店,搞加油站。差点意思的,也会参股搞饭馆、烟酒店。

因为我爸是搞建筑生意的,我在5年前也子承父业,跟着干些工程。其实我爸一直反对我干这个,累,回款慢,赚的都是糟心的钱,不像体制内稳定。但体制内要想爬上去,就要搞关系,我不想搞关系,就只能另外想办法挣钱。

结果,5年前承包搞完的工程,拖到今年还没结款。对方是政府部门,我也没法使劲催。

当年做工程的几十万成本,我是从银行贷出来的,每月利息就要5000多。而我的工资呢,每月到手也就3000-3200左右。没辙,只能到处东拼西凑,比如信用卡套现、银行贷款,想办法把利息给还上。

现在我连副业都没有了。手里没钱,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前两年我还跟亲戚学炒股,想靠投资挣点钱还债,但这条路显然不靠谱,去年年底,我就清仓不玩了。

我今年32岁了,名下没房、没车,跟老婆孩子都住在父母家里。我已经2年没买过新衣服,平时除了应酬,基本不下馆子。偶尔我会买彩票,但最大的一笔奖金只有10块钱。

去年我考虑过辞职,去深圳,跟朋友一起搞商用卫生纸的工厂,也去拼一把。但又怕失败,两头落空,得不偿失,最后还是继续留在单位上班了。

说实话,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肯定不会选择这条路。我刚刚看了下工资卡,从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0日,我的工资总收入是43591 元,在北京上海,估计就是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而已。

我以前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会逼着我好好学习,现在被社会毒打之后,才知道读书真的是最靠谱的出路。我现在也在严抓孩子的学习,就是希望她将来别跟我一样被困在这里,而是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附: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企业编到底有什么区别?

首先,要有一个概念,“编制”。行政、事业、企业的编制,就其和体制内关系,依次递减。主要体现在,其经费来源和职能职权和待遇上。

不同编制的含义

01 公务员编制

先说公务员,公务员以前叫干部,后来改叫公务员了。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这句有三个重点:“依法履行公职”就不多说了,说白了公务员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国家机器的组成者;“公务员编制”的正规名字其实应该是指“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就是大家说的,“纳税人养着的”、“吃皇粮的”。

02 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就复杂了。这是中国特色的一类东西。用老话讲,事业单位本质是社会服务组织,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说,都有涉及。总之,涵盖特广,成分特杂。大概分以下几类: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自收自支、财政补贴。具体分类区别就是其经费来源不同。

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整体上来说事业编制情况比较复杂,也最具有中国特色。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

①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

②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③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03 企业编制

这个企业编制,不是说一般的企业员工。所谓企业编制,应该是在事业或者行政单位,但却是体制外的人员。就是俗话说的编外人员。这个说法应该是特指的。或者说是事业编制中自收自支的那一类。也被称作企业编制。

而现在的国有私营企业的员工,广义上也可以算是企业编制。但一般都不这么说。所以以下讨论的都是狭义的“企业编制”。不过也听说有的地方也有所谓的“企业编制”,说是裁员不会被先裁掉。

04 教师编制

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实际操作中,一般只签订一次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教师备案制,是在符合国家法律制度的情况下,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质或教学经验的人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教师备案制,最大的亮点在于人员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不同编制的区别

01 经费来源不一样

行政编制,国家财政全额负担;事业单位按不同的种类,由国家财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点不负担;企业编制理论上不关国家财政什么事。

02 待遇、地位不一样

这点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一般来说,在体制内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中,行政编制地位最高、待遇最好(公务员),这里所说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升迁机会。而三者的稀缺程度也是依次递减,行政编制最少、最稀缺,事业编制多。这两种编制很占资源。所以国家严格限制其数量。

03 职能职责不同

这个不用多说。理论上,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而事业单位全称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部分事业单位也有公共服务、行政的职能,部分其实是企业行政的。企业编制,算是体制外的。

省考与国考的区别

想要考公务员的小伙伴都知道,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国考就是中央统一组织的中央部委及垂直管理系统内的岗位。而省考就是由各省自主组织的考试。

但是省考和国考有什么区别呢?大多数小伙伴都还不知道。这里就给大家详细的分析。

01 组织机构不同

前面已经说过了,国考是由中央统一进行组织的。从考录计划搞组织笔试,组织面试,考察,体检等一系列程序,都是由中央组织完成。而省考只是由各省自主进行,有时候几个省之间会进行联合笔试,俗称联考。然后各省自己组织面试。国考和省考的组织机构不同,国考的层次要比省考高。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提出“中央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负责公务员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培训和工资福利等事务。”

02 考试难度不同

国考一般固定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报名,11月下旬笔试。哪个省则有自己的笔试时间按现在的趋势,多省联考已经越来越成为平常。近年来,每年都有20余个省统一进行联考。省考是各省自己命题,除联考外,其他省份考试时间不同,有的省份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考试。

除了考试时间和不同,国考和省考的考试难度也不同。国考有自己的命题组,考试难度比较大,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也比较多。相比之下,省考的难度就小一些。

03 编制和福利待遇不同

通过省考和国考被录用的公务员,都是国家公务员,都按照《公务员法》和同一套制度管理,录用后也有统一的薪酬体系。

但因为地域范围、部门(行业)类别及单位层级不同,薪酬会有所差异。

在晋升空间上,行政执法类和综合管理类人员因其工作内容具有公共性质,人员可以流动,可以跨地区、行业交流任职,而一些垂直管理部门大多只能在本系统内晋升和调动。

整理者:本文来自互联网。校园霸凌一直伤害着学生,女生中的霸凌现象又和男生中的有很大区别。本文呈现了女生中的校园霸凌是如何伤害被害者的。

展开原文

原按:有一组惊人的数字:

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项目对全国一万多名初一学生进行了持续的跟踪调查。

调查显示,在初中阶段,有 61.2% 的学生受到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也就是说,两个孩子中,至少有一个被欺凌过。 

这篇文章由作者在对暗藏在校园中不易被发现的社交霸凌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采访后写下。

以下是正文:

01 女孩间的 “战争” 

“不守妇道”、“太骚了”……她发现总有女同学在后排议论她,笑她发育了还不穿内衣、松松垮垮的内裤边都露出来了 ——李玲

对1996年出生的李玲来说,小学分为两个阶段,五年级前和五年级后。 

五年级之前的一切都充满阳光。活泼的她是班长,也是班上的文艺骨干,经常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参加晚会汇演。

她享受舞台,享受被瞩目的感觉。李玲同时还是优等生,但不是死读书的那种优等生:

偶尔也会耍耍小聪明,作业能抄则抄;她每天练琴,偶尔也会把琴声录下来循环播放骗过爸妈。

省下来的时间她会偷偷看言情小说,爱的是讲述“无邪少女追逐爱情”、”挣脱命运枷锁”的《麻雀要革命》。

 她身边从不缺朋友,男孩女孩都玩得来。

对李玲来说,受欢迎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直到2006年,她升入小学五年级,一切骤然转变。 

那年秋游,一位男同学当众向她表白。

李玲并不喜欢他,但她不知该怎么拒绝。耳边充斥着同学的起哄叫好声,脑海里全是言情小说对浪漫爱情的描写。

就这样,李玲稀里糊涂地成为了他的女朋友。

打从那以后,李玲再和别的男生说话,就会被当成“不守妇道”、“太骚了”的证据。

她发现总有女同学在后排议论她,笑她发育了还不穿内衣、松松垮垮的内裤边都露出来了。

即便离得远听不清同学的议论,李玲也知道她们在说她,因为她们会盯着她讲话、翻白眼、撇嘴、微笑。

小孩子要表现出讨厌,可以表现得很明显。

她知道有人在学校的贴吧上开了一个帖子专门骂她丑,还有人和老师打小报告诬陷她考试作弊。

李玲给所谓的男朋友写了封信,以“两人都应以学业为重”为由委婉地拒绝了他。

她认为,她犯了错,只要把错误纠正过来就好了,一切就会回到从前。

没想到的是,这被当成她是“绿茶婊”的证据。小孩子可能并不懂得“绿茶婊”的确切含义,但只要有足够的侮辱性,就够了。

五年级竞选班委,李玲竞选班长失败,又连着竞选几个班委,全都失败。她直观地了解到自己在班级的人气变化。

那年生日,爸妈给了李玲50块钱,让她邀请小伙伴一起出去过生日。从前,李玲被朋友环绕,一呼百应;如今,她连一个能一起过生日的朋友都没有。

 生日那天,李玲硬着头皮邀请了一位看起来比较友善的女生,告诉她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要不要一起去吃肯德基。那位女生去了,但李玲还是很受伤。

“我觉得我是用钱把她叫过去的,她只是为了那一餐肯德基,而不是真心为我过生日。”

直到大学,李玲都不愿过生日,她不相信有人会真心祝福她生日快乐。

今年,26岁的她看到《女孩们的地下战争》这本书,她才意识到自己经历的是校园欺凌。

02 只有孩子能看到的幽灵

2002年出版的《女孩们的地下战争》是第一本讨论女性欺凌问题的专著。

书的作者西蒙斯采访了曾是欺凌对象和欺凌者的女孩们,她发现通常女孩不会像男孩那样,用直接的攻击语言或行为来发泄不满。

女孩倾向于采用隐性攻击的方式来攻击对方。

女孩会悄悄地使眼色、传纸条、散布谣言,用小动作为难其他女孩,一如李玲同学的所作所为。

社交欺凌,也就是关系攻击,是女孩们常使用的隐性攻击手段之一。

关系攻击,简单的说就是故意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伤害他人。

比如突然的冷落、爱答不理,比如拉拢小团体搞针对;

比如威胁绝交,比如女孩间经常说的“你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和你玩了”等等。

也许有的家长会认为这种行为并不是欺凌,只是女孩们的社交技巧还不够成熟,长大了就好了。

但是,如果是社交技巧幼稚,对当事人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意的,也是偶发的,而李玲的同学显然是有意对她进行持续的伤害。

根据之前研究校园欺凌的挪威心理学家丹·欧维斯的界定,欺凌有三个基本特征——

权力不对等、故意伤害性和重复发生性。

被欺凌者受到的伤害是校园欺凌重要的界定标准。伤害既包括身体、财产等可见的伤害,也包括精神痛苦。

所以,李玲所遭遇的是确定无疑的欺凌。这类欺凌行为会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却难以被老师或家长察觉。

从那时起,李玲唱歌会跑调,她再也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除了和同桌讲话,她回避任何和男生交流的机会。

她越想把自己的错误隐藏起来,越会犯错,越被嘲笑。

李玲的自尊完全被击碎了,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又丑、性格又糟糕、不配被人喜欢。

没有大人发现李玲的变化。老师认为她仍是同学间的宠儿,认为李玲和已经绝交的好朋友仍是闺蜜。

事实上,曾经的闺蜜正是此次欺凌的发起人。她喜欢向李玲表白的那个男孩。

对于这种现象,西蒙斯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我立刻想起了一些恐怖电影,里面的幽灵只有孩子才能看见。

成人也在同一间屋子里,经历了同样的瞬间,却看不到周围有多少事情正在发生。

因此,如果教室里有女生不动声色地攻击他人,哪怕老师近在咫尺,攻击对象都是绝望无助、孤立无援的。

在家长面前,女孩们一如既往地阳光温柔、听话乖巧。

她们小心翼翼把阴暗的那面藏好,像个微笑机器人一样倾听、附和、点头称是。

家长一如既往地骄傲——自家女儿还是那个好女孩。 

03 欺凌不需要理由

“爱和恨会让小团体更加团结,只不过我们刚好选择了恨而已。如此简单,就决定了一个女孩初中四年的命运。”——吴韵

2013年,刚升上初三的吴韵(化名)转到了一所新学校,同学薇薇(化名)是第一个向她示好的人。

刚一下课,薇薇就主动来和她搭话,陪她一起去卫生间,中午一起吃饭。和薇薇在一起没有冷场的时候,因为薇薇会不停地说话。

跟薇薇搭伴玩了几天,一次自习课,同桌突然一脸严肃地跟吴韵说,薇薇不是什么好人,要离她远点。

吴韵不理解,在她看来,薇薇白白净净的、爱干净,学习成绩优异,除了热情到有些粘人外,几乎没有缺点。

吴韵问为什么,得到了一个含糊的回答“她人品不好”。

又跟薇薇玩了一段时间,吴韵发现班上的其他同学开始冷落她。

她才意识到那次“劝告”其实是“警告”——如果她不听话,她就是下一个。

通过观察,吴韵察觉到薇薇在班级的微妙处境。如果是人缘好的同学朗读或者翻译课文,走下讲台时一定会有人发出欢呼或者怪叫。

这是小孩间的潜规则。但薇薇下台时,没有任何同学做出一点表示,她就像被所有人抛弃了。

吴韵还发现薇薇平时很沉默,不言不语,只有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会滔滔不绝。吴韵知道,薇薇是怕被她讨厌,在极力地讨好她。

慢慢地,吴韵不再和薇薇说话;同学嘲笑薇薇时,她会跟着附和。慢慢地,吴韵被其他同学接纳了,她成了团体的一员。

有一天,趁薇薇不在,吴韵恶作剧往她的书上滴胶水。瓶里没剩多少胶水,没滴出来,但薇薇刚好回来看见了。

情绪激动的薇薇一边骂吴韵一边哭。十几年过去了,吴韵还记得当时的那张脸,白净的脸上满是泪水,嘴角还挂着讨好的笑容。

吴韵没想到薇薇的反应如此之大,她也哭了。

旁观的同学看到吴韵哭了,纷纷站起来走到她身边,替她说话,指责薇薇“太咄咄逼人了”、“她只是开个玩笑”、“她不是故意的,你喊什么”……

 “我做了错事,却得到大家的怜惜和安慰,她什么都没做,得到的却只有孤独,”

吴韵说,“想到她一个人面对我和站在我身后的同学,该有多么绝望,我真的觉得很后悔,非常的后悔。”

初中毕业多年后,吴韵偶然遇到了初中好友,又提起这段往事。

吴韵问她当时为什么大家都讨厌薇薇,好友想了想,语气轻松地说“不知道呀”。

或许原因并没有那么重要,甚至可能没有所谓的原因。

吴韵说:“爱和恨会让小团体更加团结,只不过我们刚好选择了恨而已。如此简单,就决定了一个女孩初中四年的命运。”

04 好女孩不愤怒

提到女孩间的小团体,不少人认为这是女孩的本性。

特别是在各类宫斗剧和所谓的“大女主剧”的拱托下,女性似乎天生喜欢拉小团体,热衷于勾心斗角。

女性虚伪、刻薄、口是心非、工于心计。

然而,事实绝非如此。

女孩们之所以会把关系作为武器,绝不是因为天性使然,而是因为她们缺乏处理不满、受伤、背叛和嫉妒等日常情绪的手段。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每个人都需要渠道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男孩可以表现得直接,他们可以行为粗暴,可以举止霸道,甚至可以打架。“男子气概”一个词足以为男孩开脱。

女孩不行。好女孩应该是温柔的、友善的,顾及周围人的情绪。社会规范要求女孩乖巧、听话,要求女孩合群。

“好女孩”应该被喜爱,应该受欢迎,应该多说“好的”,少说“不”。

女孩们从来没学过如何正确地表达愤怒,从来没有人教过她们。

她们只学过如何不去表达,如何压抑自己的情绪,如何摆出甜美的微笑以满足家长的期待。 

在正常冲突中,两人用语言、声音或拳头解决争议,就事论事,对两人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

然而,如果愤怒无法表达出来,如果冲突中不存在其他工具,这段关系本身可能就会成为武器。

女孩不被允许与别人大声争论,更不被允许用武力解决争议。

在把关系当成武器的同时,女孩们也清楚地意识到,直接对另一个女孩提出异议,明目张胆地违背社会对女孩行为的要求,可能会导致许多人和自己作对。

一个人过于显眼,一群人则不会。置身于团体中参与冲突,任何一个女孩都不必对自己的攻击行为直接负责。 

在团体的掩护下,女孩可以维持自己的“好女孩”形象的同时,发泄憋在心中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怒火。

身为小团体的成员,女孩们确信,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自己不会被抛弃。

这更突出了关系在女孩生活中的地位。

对女孩来说,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操场边、一个去食堂、一个人在走廊上游荡更可怕的了。

西蒙斯提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愤怒盛行之时,这些女孩什么都不想做。她们不想揍她、传播谣言或质问她,她们只想让她体验孤独的滋味。” 

压抑愤怒不仅改变了女孩表达攻击的方式,也改变了感知愤怒的方式。

这导致很多女孩压根识别不出自己的情绪,也识别不出他人的情绪,更别提如何处理情绪。 

在一个又一个小团体的裹挟下,她们伤害身边的朋友,也被朋友伤害,却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05 没有幸存者

“每一个女孩,不是加害人,就是受害人。没有人可以幸免。”——赵蕊

赵蕊(化名)生长在西北部的某座小城。2006年,她升入高中,这家寄宿制学校,以学习为第一也是唯一要务。

女孩们之间常出现的桥段就是谁突然不理谁了、谁不和谁玩了。 

赵蕊所在的宿舍八个人,一名宿舍长。入学没多久,舍长很快成为了其他七名女孩集火的目标。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

宿舍晚上十点熄灯,熄灯后有人想睡觉,有人会聊天、走动、洗衣服。舍长会维持纪律,让大家尽快安静。

赵蕊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的导火索到底是什么,可能是舍长的语气或者态度引起了女孩们的不满。

只要舍长一进宿舍,大家都默契地闭嘴不说话,让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不受欢迎。

每当熄灯后舍长大声说“XX,你不要说话了”, 赵蕊和其他舍友就会故意用更大的声音说话。

赵蕊记得,有一次舍长实在忍不住了,跑到旁边宿舍大哭了一场,诉说自己的委屈。

薄薄的墙壁挡不住舍长崩溃的哭诉,赵蕊听得一清二楚。

可当时,她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问题,也不理解为什么舍长会那么痛苦。

高二文理分科后,赵蕊和舍长选了不同的方向,两人不再有交集。

直到高三的一堂微机课,两人偶然遇见。由于心头说不清道不明的愧疚,赵蕊主动上前打招呼。

这个招呼“给了舍长特别大的惊吓,恨不得立刻离得远远的”。

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赵蕊的脑海里。

她不知道舍长反应如此之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她更不明白人与人之间关系为什么会那么复杂。

高二那年,班上转来了一位新同学。新同学家境富裕,为人热情,很快组成了自己的人际圈。赵蕊成了她们的目标。

在走廊上,新同学和小团体成员会故意撞她、捉弄赵蕊,还扬言要找社会上的人收拾赵蕊。

她们营造出的氛围让赵蕊时刻有种不安全感。

赵蕊不知道自己哪里惹恼了对方,也从没想过和对方沟通。她只是暗暗在心里祈求,求对方放过自己,让她能集中精力学习。

赵蕊从没想过向大人求助。她料想老师会以“女孩就是事儿多”的理由打发她,妈妈会说“为什么人家就欺负你一个人?你到底做错了什么?”

威胁随时在身边,却求助无门,也不知自己还要坚持多久,赵蕊用“溺水”来形容当时的状态。

直到那位女生转学离开,赵蕊才得以解脱。转学后的某天,那位女生回宿舍看朋友。就像赵蕊主动和舍长打招呼一样,她主动和赵蕊打招呼。赵蕊当时在闷头做题,没有听到,遂没有回答。

那位女生走后,舍友立马围过来问她为什么不回应。周围人热切的注视让赵蕊意识到宿舍里的其他人都在等着看好戏。

既是校园欺凌的加害人,也是受害人,回想起当年的经历,赵蕊觉得自己并不特殊。每一个女孩,不是加害人,就是受害人。没有人可以幸免。

每个女孩都在拼命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因为女孩们知道,一旦跌下去会跌得很惨。在女孩们亲昵和嬉闹的表象之下,仿佛总藏着一些心惊胆颤。

06 怎么做都是错

十几年过去了,一群女性聚在一起仍然会让赵蕊感到心悸。

她不理解自己的行为,也不理解心头涌起的莫名情绪。

在接受了长时间的心理咨询、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后,赵蕊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于极度不相信自己的感受。

赵蕊从小就被教育要专注于学习,要理性。不要有情绪,不要有感受。要压抑,不要体会。

从小到大,妈妈一直向她灌输听话的重要性,一丁点反抗行为都会遭到妈妈严厉的训斥。

在家里,无论是妈妈还是姥姥,也都从来不会直接表达不满。她们也在翻白眼,也在利用其他家人向她施压。

当别人的行为给赵蕊造成了困扰,她在感到生气或是愤怒的同时,又认为自己当下的感受是错的。连自己的情绪都没法面对,更别提表达了。

赵蕊回想起当年对舍长的不满。舍长拿别人的东西从不会提前打招呼,让她和其他女孩觉得有些被冒犯。

但是,她从来没想过向舍长指出这一点,默认有不满就应该自己忍着、咽下去。

有时候,实在忍不了,她会爆发,会吼道“你别随便拿我的东西!”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有进一步的沟通。她只发泄了自己的攻击性,却没有提出需求。

赵蕊反思,这么一件小事,两个人摊开来说就解决了,可当时谁都说不出口。她们没办法说出来自己讨厌什么。

在同女孩们的谈话中,西蒙斯发现,女孩们拒绝基本的冲突形式。

她们心中有个很简单的等式:冲突 = 损失。

女孩们一致同意,“我不能告诉她我到底怎么想的,否则就做不成朋友了。”

所以,女孩们会违心地说“我没有生气”、“我没有讨厌她”,用谎言来维系表面的平和。

这种语言习惯和行为模式维系到了成年。 

在职场上,女性微笑面对所有要求,哪怕会损害自己的权益和职业发展;

被不公正的对待,女性要么沉默,要么拐弯抹角地在小圈子牢骚几句。

她们既想成为事业成功的女强人,又希望得到所有人的爱。这被称为“好女孩综合症”。

前CNN副总裁吉尔·埃文斯在《像男人一样竞争,像女人一样获胜》里探讨了女性遭遇晋升障碍的原因。

埃文斯认为,公平竞争这个概念对女性来说就是矛盾的。“竞争不应该出现,如果出现,即为逾矩。”

所以,女性会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

小时候从没有学习过该如何处理冲突的女性,成年后很难区分日常冲突和人身攻击。

无论是规避冲突,还是太过看重人际关系,都对女性的职业发展百害而无一益。

在家中,“好妈妈”无私、顾家、为家庭奉献、每天为家里的琐事忙碌,视老公和孩子为“天”。

“好妈妈”会用曾经约束自己的那套标准来约束女儿——既希望女孩们上进、为理想拼搏,又要求她们谦虚、矜持、友善;

既希望女孩们靠自己的力量闯出一片天地,又希望她们温柔、听话,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好妈妈”。

女孩,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一切,但必须在社会接受的范围之内。

无论是“好女孩”,还是“好妈妈”,都是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上的隐形枷锁。一代又一代女性被困其中,不得解脱。 

西蒙斯在写书的过程中不但采访了当事人,还采访了受欺凌女孩的妈妈们。

她发现,就算有女孩愿意向妈妈倾诉,妈妈们普遍缺乏处理欺凌事件的能力。

不但没有能力帮到女儿,不少妈妈听到女儿的遭遇,自己先崩溃了,因为女儿的遭遇触发了她们深埋在心底的晦暗往事。

她们也曾是女孩间“战争”的受害人。在她们是女孩时,她们也曾被这样对待过。像女儿一样,她们也曾那么地孤独、绝望。

在枷锁的束缚下,女孩否认自己有伤害他人的能力,这无疑进一步巩固了社会的刻板印象——好女孩不愤怒。

女孩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隐于小团体中利用畸形的方式来发泄。

这又进一步加强了另一种刻板印象——女孩天生刻薄、表里不一,喜欢勾心斗角。

怎么做都是错。

07 不是她的错

被所有同学讨厌,李玲把学习当成一根救命稻草。

如果再被老师讨厌,她就彻底完蛋了。重点中学、实验班、名校、海外留学。李玲算是旁人眼中的“天之骄子”。

可过去从未过去。

有一次和外国男性友人相约去冰淇淋店,挑选味道时,对方随口的一句“Green Tea?”让她当场愣住。“我做错了什么?”“我被他看穿了?”“他怎么会知道?”……

像应激反应一样,李玲的脑海里瞬间冒出一连串质疑。对方以为自己猜对了,开心地补了句“好多女孩都喜欢绿茶口味”。

李玲的理智这才回来——他说的是挑冰淇淋的味道,不是在骂她“绿茶婊”。

在异国他乡,在英语语境下,在氛围轻松的冰淇淋店,聊天对象是有好感的男生,李玲听到“Green Tea”想到的居然是“绿茶婊”。五年级的那个小女孩仍在这里。

研究生第二年,李玲从学校的公寓搬出来,和好朋友艾琳(化名)一起住。可她没想到这成了噩梦的开始。 

李玲说起在清华北大就读的高中同学,艾琳就会说李玲学历至上,说李玲看不起像她这样“双非”出身的学生。

李玲喜欢韩国男团、喜欢迪士尼、喜欢女性化的打扮,艾琳说她“媚男”,说她是“白幼瘦”审美。

李玲是南方人,讲话有些口音。艾琳在李玲的生日会上对所有人说“你们不觉得她讲话有口音吗?”

李玲和男性朋友一起出去玩,艾琳会笑她自作多情,“人家怎么可能喜欢你?”

艾琳的所作所为让李玲感到很不舒服,但她认为,问题不在艾琳身上。她完全相信艾琳的话。

她觉得是自己太敏感了,她做得还不够好,她需要改正。只要她改好了,艾琳就不会让她难过了。

李玲又退回到了小时候,极力想满足周围人对自己的要求,却发现自己怎么做都是错。

艾琳对李玲的影响越来越大,李玲的状态越来越差。睡觉时李玲脑海里充斥着艾琳说过的话,赶也赶不走。

她痛哭、失眠、甚至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好在,和小时候不同,成年后的李玲有了自我判断的能力。

为了自救,她阅读了《情感勒索》、《煤气灯效应》、《女孩们的地下战争》等心理学书籍。

她终于明白,艾琳的行为是欺凌。艾琳这么对她不是她的错。

李玲鼓起勇气向妈妈倾诉。妈妈的反应十分典型,质问她“为什么人家只攻击你?”、“你做错了什么?”、“是不是你太敏感了?”

李玲花费了好大力气才说服妈妈,不是她太敏感,真的是有人在欺负她。

妈妈终于接受她被欺负的事实,又问她“你为什么要和这种人做朋友?”、“怎么允许别人这么欺负你?”

妈妈说如果有人这么对她,她就直接一个白眼翻过去,再也不和对方讲话。

为了自愈,李玲在日记里骂艾琳,在微博上骂艾琳,把所有艾琳攻击自己的话写下来逐条反驳了一遍。骂了一年多,她终于放下了。

不过,李玲从不曾和艾琳当面对峙。她曾经想过在朋友圈里揭露艾琳的行径,不过作罢。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不想被当成疯子。

经历了这么多,李玲终于不再揣测对方的心理,琢磨“她为什么这么对我?”、“她是不是不喜欢我?”

如果没有从对方那里得到足够的尊重,她会选择离开。

李玲觉得这是她的大收获——她终于能识别出恶意了。

恶意,不止一个女孩和我提到了恶意。

就算被欺凌得那么惨,女孩们也都是在成年之后,在受了更多伤、为了自救苦读心理学著作之后,才敢承认这个世界上有恶意的存在。

许多女孩做不到这一点。女孩们还在压抑自己的情绪,漠视自己的情绪,内化外界对“好女孩”的要求,一味地苛求自己。这正是我们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只有列出种种女孩间存在的欺凌行为,让女孩们不再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女孩们才能鼓起勇气去面对,才能在遭遇欺凌的时候告诉自己——

不是我的错!

写在后面

看完雪竹经过深入的调查采访之后写出的这篇文章,我们是震动的,也是心痛的。

我们震动于有那么多孩子遭遇过隐形的社交欺凌;

我们心痛于当社交欺凌发生的时候,很多孩子无法识别其中的恶意,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心痛于,孩子们不敢把这些遭遇告诉父母或者老师,而选择独自默默忍耐;

我们心痛于,那么爱孩子的我们,那么关心孩子的老师,却可能察觉不到静水流深,看不到房间里的幽灵。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孩子、更多家长、更多老师,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再次引起社会对校园霸凌,尤其是那些看不见的校园欺凌的关注。

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关注隐形的社交欺凌。

希望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希望校园里不再有看不见的幽灵。

整理者:本文来源于互联网。

展开全文

河南大学20岁女生彭美(化名),于5月30日病故。

她去世4天后,登上了社交平台的热搜第一。

与此同时,一段长达8分钟的录音曝光。

正是这段录音,引发了全国数亿人的愤怒和质疑:

杀死彭美的,不仅是脑出血,更有事关每个人生命的120急救。

01 20岁女大学生之死

时针拨回到半个多月前的5月17日。

漫长又反复的疫情,折磨着我们这片土地。

包括国家重要交通枢纽、人口密集的河南省会——郑州。

动不动就核酸检测,成了这座拥有千万级常住人口的城市之标配。

大学城,更是重中之重。

5月17日这天,河南大学郑州校区(百年老校河大,创立于1912年,拥有郑州校区、开封明伦校区、开封金明校区三个校区。位于郑州市龙子湖大学城的郑州校区,是河大新校区,2021年才投入使用),开始新一轮的核酸检测。

学生们陆陆续续都排队去做核酸。

眼看着核酸检测截止时间就到了,国际教育学院2019级的同学,发现班里的女生彭美,迟迟没有来做核酸。

中午12时左右,班长打电话给彭美,无人接听。

14分钟后,班长到达彭美宿舍,发现彭美痛苦地呻吟,浑身抽搐成一团,整个人昏迷不醒,看起来异常痛苦。

班长迅速拨打了120:“请迅速派救护车!”

14分钟后,120急救人员进入宿舍进行救治。

随后,彭美被送往郑大一附院东院区,被诊断为急性脑出血,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抢救。

父亲彭先生说,在重症监护室的14天里,女儿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靠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

即便如此,身为父母,还是不遗余力去抢救,只愿女儿能打败死神,奇迹般活下来。

然而,5月30日,彭美还是去世了。

永远离开了她的父母、亲人、同学和老师。

她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20岁。

她再也毕不了业。

但,这并不是事件的全部——

02 错过的两个小时

彭美被送到医院后,她的父母立即从平顶山老家赶往郑州。

在女儿的手机里,父母发现:

早在5月17日10点30分时,彭美就曾拨打过120急救电话。

但直到当天12点20分左右,彭美的班长再次致电120,彭美才被送到医院救治。

从10点30分,到12点20分,隔着将近两个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

这近两个小时内,120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赶来?

如果120能尽早赶来,宝贝女儿是不是就可以躲过这一劫?

彭美的父母第一时间报警,并在辅导员的陪同下,调取了120通话记录。

8分钟的通话记录显示,早在被班长发现之前,感到身体不适的彭美,曾拨打120求救。

在脑出血极其痛苦的情况下,她用最后一丝清醒和理智,多次哭喊着向120接线员发出“河南大学,郑州,我头痛得厉害”的求救信号。

遗憾的是,120接线员没有把她的求救当回事儿。

直至最后,彭美昏迷。

120接线员还在以“我看你也没有啥病啊”的主观臆想,挂断电话。

也就此关上了一个年轻女大学生的求救之门。

写这篇文时,我认真听了彭美和120接线员8分多钟的录音通话内容。

在公安局调的录音,为二次录音,有杂音

因害怕录音被删,我还特意把这8分钟音频整理成了文字。

录音文字有点儿长,但我建议你们一定要耐着性子看完。

因为,大家看完的不仅是一个女孩最后的人生。

还有,我们120急救细思极恐的漏洞——

03 致命8分钟

为了表述的方便,我把120接线员,简称“120”,彭美同学简称“彭”。

以下内容为5月17日上午10点30分,彭美拨打120后的通话实录。

括号内的内容,是我听录音时的个人感受:

120:咋回事?是叫救护车吗?是不是叫救护车?头疼是吗?

彭:嗯。

120:要不要叫救护车呀?

彭:河南大学(痛苦地大口喘着粗气)。

120:河南大学在哪儿?

彭:郑州。

120: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巴吸气。

彭: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彭美试图用最后的清醒,说出详细地址)

120:在啥路上呀?

彭:明伦校区……

(明伦校区在开封。如果我没有了解错,彭美去年是从开封明伦校区,搬到郑州校区的。因为疾病,她的意识在清醒和非清醒之间切换,错误说出明伦校区)

120:哪个校区?

彭:明伦校区。

120:明伦校区?明伦校区在哪个路上呀?

彭:(用几乎哀求的语气,哭着说)我不知道,郑州……

120:你在哪儿?是在宿舍吗?在宿舍问一下室友……

彭:……(大口大口喘着气,听起来非常痛苦,非常难受)

120:不要用嘴巴呼吸,不要用嘴巴呼吸,用鼻子呼吸,你用嘴巴呼吸,就会越来越难受,深呼吸,平静一会儿,问一下你的同学,问一下你宿舍的室友,看学校在哪儿?

彭:郑州……河南大学……

(接下来,彭美说话声音听不太清,像是在说学校地址,而后她突然大喊一声“我头好疼啊”)

120:你宿舍有没有室友?

彭:没有。

120:你看一下你的微信位置。

彭:郑州……

120:你看一下你的微信位置……

彭:……(沉默,痛苦地呼吸)

120:不要用嘴巴呼吸,同志……

彭:(用含糊不清的语气说出了一个位置)文苑……北路……XXX地铁站……

120:什么地铁站?请保持清醒一会儿……不要用嘴巴呼吸,用鼻子呼吸,你这样,我帮不了你啊,你得清楚你的位置,我才能帮你叫救护车,你一直这样大口呼吸,不说话,帮不了你,平静一下,用鼻子深呼吸……

(彭美已经尽最大努力在说出学校和位置,120接线员一直在问无效信息,一直在说车轱辘话。)

彭:(用含混不清的词语)……北路

120:什么路?明苑北路吗?声音大点儿,听不到,对着话筒声音大点儿,你刚才不是说地铁站吗?哪个地铁站啊,同志?

彭:文苑北路……

120:文苑北路,对吗?

彭:(用清晰且强调的语气)文苑北路……

120:文苑北路是吗?文苑北路是不是?

彭:北苑……(意识开始进入模糊状态)

120:文苑北路吗?

彭:啊……啊……(哭泣声)

120:你能听清我说话吗?你能听清我说话吗?是不是文苑北路?

彭:……

120:(进入新一轮说车轱辘话的模式)你微信打开,看到位置了没有?同志,请你配合我,好不好?你这样我怎么能帮到你啊?你一直不配合,你一直都在哪儿……

这都上大学了,也都是20多岁了人了,是不是?

你平静一下,平静一下,深呼吸,平静一下,不要用嘴巴呼吸,用鼻子呼吸……

彭:……

120:(依然意识到不到严重性,开始新一轮的说教)你打开微信看见位置了没有?

你现在能不能听见我说话?

喂……

彭:……(痛苦地小声嘟囔,听不清说了什么)

120:你能听见我说话不能,你咋都没有音儿了?

你微信看到你的位置了没?你会不会用微信位置?我加你微信,可以不可以?可以不可以啊?

彭:……

120:我加你微信位置,可不可以啊,同志,可不可以啊……

彭:……

120:你说话啊,可不可以。我看你也啥事没有啊,咋回事儿啊,你咋老不说话啊。

我加你微信,你同意一下,给我发位置行不行……

行不行?你能听到我说话不能呀?

彭:……(陷入长久的沉默)

120:你在哪儿干嘛呢?你乌拉乌拉的,你能听清我说话不能?

彭:……(没有任何应答,已经进入昏迷)

120:你能不能听到我说话,你可以听到我说话吗?

……

录音到此结束。

我听这段录音时,是和我家12岁孩子一起听的。

我家孩子气得满头大汗,把手连连拍到桌子上:

“120接线员净说些无用的闲话,赶紧救人啊。打120 的都是紧急求救啊,不说话就是病危了啊?接线员还在那儿自作主张让加微信,发位置……病号要是能做这些,不早做了吗?救人啊,救人啊……”

是的。

就连一个孩子,都能看出这个120接线员最致命的两个问题——

04 接线员的两个问题

这个120接线员身上有两个突出问题:

第一,不专业。

120接线员,是病人求救得第一道生门的把关员。

脑袋里要时刻有根弦:

宁可跑空腿,绝不害死人。

除了恶作剧,一般人没事儿不会打120。

凡是打120的,一律都视为情况紧急,一定要想办法施救。

通过听录音,我们可以看出:

彭美在意识还清醒的最后关头,尽力通过“河南大学”“郑州”“文苑北路”等关键信息,说出自己的位置,期待接线员能够派车施救。

让人气愤的是,由于120接线员极度不专业,8分钟时间内,7分钟都在说车轱辘的废话,而不是怎么想办法去救人。

有人可能说,彭美提供的信息不够准确,一会儿说“郑州校区”,一会儿说“开封明伦校区”,地址也说不全,120接线员没有办法。

错!

作为采访过120急救中心,也当过政法记者的前记者,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8分钟内,接线员完全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确定彭美的位置,顺利施救。

方法很简单:

根据彭美的来电手机号码,确定她的位置。

如果120急救中心无法确定,可以马上汇报急救中心领导,向警方寻求帮助。

警方根据通话的手机的信号,能第一时间锁定彭美在哪所大学,哪个校区,哪个宿舍,立即救援。

如果这样,得到及时求助的彭美,大概率不会死亡。

那么,接线员为什么没有采取措施,废话连篇呢?

这牵涉到第二个问题:

第二,120接线员对彭美病情莫不关心,只想少担责任。

但凡是个有点良知的人,听这8分钟的录音,都要急得直跳脚:“快救人啊,快救人啊!”

但这个120接线员,就像街头买菜的大妈一样,东扯西扯,一点也不着急。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她根本不在乎求助者的死活,只想着按部就班地完成领导交给她的工作。

这个接线员从始至终都按照流程办事,按照规定她不能挂断求助者的电话,所以她不挂,而她又不想救助电话求助者的责任,所以就东拉西扯等着对面主动挂断。

同时,这个事件,还牵涉到一个根本问题——

05 为何选择不救人?

如果,这个120接线员,稍微多出一点点力,哪怕彭美不是河南大学的学生,随便一所大学的学生,都理应获得施救:

只要确定彭美的位置,就马上能派救护车。

这些年,伴随大数据的完善,和我们职能部门协同大作战的配合,通过手机定位求助者的位置,应该非常容易。

但大数据救助,从丰县事件开始一直讲到现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铁链女没救出来不说,这次郑大女大学生也匆匆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

说一千道一万:

任何技术,不管先进还是落后,都是由人去使用的,技术最后到底用成什么样了,就看使用的人要做什么。是监控群众?还是挽救被害者的利益?

人间实苦,更何况操控技术的人还想让它更苦。

— E N D —

展开全文

在4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达18.2%,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上海,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61.5%。在这些数字背后,改变的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具体的、微观的生活。

我们梳理了疫情三年的上百篇论文和调查,得到了30组数据。大到疫情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小到线上教学阻碍了山东一所初中的同学们学习一次函数。曾经看似遥远的事实在敲门。我们一同见证2022,我们一同度过2022。

戴着口罩长大,儿童正在变胖

2020年,苏州市6~12岁儿童肥胖检出率15.9%,明显高于2016年-2019年最高值(12.9%)。男生比女生更受影响,可能是疫情前男生户外活动多于女生,且女生更在意体重。城市儿童比农村儿童更受影响,可能是农村儿童有更多机会在户外活动。

 相比女生,男生身体素质下降更多。

疫情期间,上海市青浦区初中男生肺活量大幅下降,优秀率下降30.1%,女生无明显变化。男、女生下肢力量(立定跳远),男生的上肢力量(引体向上)及耐力(1000米跑)下降明显。疫情期间,仅有35.33%的初中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四次以上。

学生们更学不会一次函数了。

线上教学所限,在学习一次函数(比如y=x+1)时,山东省泰山实验中学的478位初二学生中,只有14.85%的学生明确理解自变量、因变量及常量的概念,29.08%的学生“几乎不能理解”一次函数的数形结合类问题。和2018级相比,2019级学生学习一次函数更困难。

这一届大学生的前途在哪里

大学生过得更难了。

疫情期间,有71.9%的大学生生活规律被打乱,59.6%家庭经济状况变差,7.0%家庭亲密关系变差。同时睡眠质量变差,入睡时间变长,睡眠时长变短。可能是线上学习增加在床上工作学习的时间,造成入睡时间延长。  开门即取外卖的懒人生活一去不返。

疫情期间,59.94%的高校允许外卖送到校门自提,学生对此最满意。12.05%的高校设置外卖柜。也有28.01%的高校全面禁止外卖,学生对此最不满意。

成绩越好,求职受疫情影响越大。

求职受疫情影响的毕业生占62.9%,未受影响的占37.1%。受疫情影响的毕业生成绩更好、女性更多、情绪稳定性更低、本科及经管类专业的比例更高。未受影响的毕业生中,大专学历及农/法/医学等专业的占比更多。  护理也许会成为下一个热门专业。

疫情期间,78.45%的中职护理专业受访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有所提升。

大家越来越现实了。

与2015年相比,2020年大学生评价工作好坏的标准中,“收入”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进体制内的从33.6%上升到42.9%,进外企和创业的都大幅下降。

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的6711元下降约6%。

经济!经济!

防控措施成倍加码,是近期经济疲软的主要原因。

今年4月初,上海卡车流量只剩下3月初的15%。3月下旬以来,各地经济活动对当地疫情的敏感程度成倍上升。本土感染人数如果增加一倍,卡车流量要下降11%。

工业城市的经济受疫情影响最大,恢复缓慢,而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恢复较快。

夜间灯光数据显示,云南、四川、广东的经济恢复较快,东北三省受疫情拖累严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中心城市,表现出一定的城市韧性。

国际经济制裁冲击了中朝贸易,但疫情的冲击更大。

2020年中朝双边贸易额下滑80.7%,2021年1~5月下滑83.6%,为历史最低。而2020年中韩双边贸易额扭亏为盈,相比2019年增长0.3%。

惠企政策效果不够理想。

43.17%的企业认为政策效果不够显著,15.52%的企业认为没有效果。大企业惠企政策的认可度较高,小微企业认可度较低。

中小微企业死线将近。

今年2月,60%的中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只能维持3个月以内,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可以维持半年以上。到5月中下旬,20%的企业已不在经营状态,13%的企业到岗人数恢复比例低于50%。  年轻人失业率历史最高。

2022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其中16~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达到18.2%,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

女性能顶大半边天

女性在疫情中发挥了巨大能量。

封控时代备受关注的居委会,其成员绝大多数是女性。以武汉为例,2019年该市居委会72.53%是女性。

很多人不生孩子了。

在北京市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大专以下学历孕妇占比20.7%,2020年占比15.9%,比例明显下降,而高学历孕妇无明显变化。可能是低学历人群对新冠认识不足,更易恐慌,因而推迟生育计划。

刘畊宏的爆红有其时代背景。

对疫情感知越高的18-30岁女性,更愿意购买健身产品。因为她们发现,疫情期间宅家生活容易发生体重变化,或者损害身心健康。

女性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相比男性更糟糕。

疫情期间,山西大同平成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下降,其焦虑或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低,年龄越大,经济状况越差,心理应激反应越大。

媒体对女性的报道依然存在性别刻板印象。

疫情第一年的331篇疫情女性新闻中,只有1.8%具有性别平等视角。女性通常以“负罪的战士”、“悲惨的受助者”、“不得不坚强的普通女人”和“麻烦制造者”这4类形象出现。

“希望”与失眠问题

疫情初期,人们喜欢将“希望”挂在嘴边。

疫情初期,新浪微博中与疫情相关的关键词,出现最多的是“希望”。网络情绪分布比例最高的是“好”,占比53.3%,最低的是“惊”和“怒”,占比0.77%和0.12%。“乐”占比12.5%。

北京上海的疫情所受关注显著高于内陆地区。

疫情初期,新浪微博每日疫情通报下的评论显示,西南、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交通不发达,舆情较平和,受关注程度较低;北京、上海所受关注与影响显著高于内陆地区;华中、华北、东北地区情感值得分较低,网民情绪较低迷;华东、华南地区情感值较高,网民心态相对积极。

疫情显著提升抑郁发病率。

疫情初期,我国普通民众的抑郁发病率达21.7%,居家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0.0%,武汉居民抑郁状态检出率高达30.4%。

核酸采样人员同样背负很大的精神压力。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一家三甲医院的核酸采样人员的睡眠问题检出率38.2%,高于非疫情期间水平。已婚已育的核酸采样人员睡眠问题更大,原因可能是他们肩负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且担心家人健康受到影响。 

困于谎言,心系巴黎

疫情催生最多的案件是诈骗罪。你缺什么,骗子就骗你什么。

涉疫情罪名前三的是诈骗罪,妨害公务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疫情初期,单日最多侦破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62起,并出现了新型诈骗,如:虚假床位信息、虚假“献爱心”活动、虚假线上教学费用、虚假退改签、虚假直播电商培训等。

酒店没得住。

疫情爆发后,湖南省酒店平均出租率下降54.7%。疫情对连锁酒店的影响高于对单体酒店,前者员工的月工资下降43.27%,降幅接近后者的两倍。

飞机很寂寞。

在2020年4月的极端市场环境下,全球窄体飞机的封存量飙升至11159架,是2019年年底的6倍多。

人类想出门。

受访者普遍认为长途汽车风险较高,选择比例从疫情前的40.91%骤降到现在的4.55%;私家车的比例增加了10个百分点,超过90%。饮食方面,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堂食被方便速食和外卖取代。

53.6%的受访者渴望出行但并不是非常迫切,38.2%的受访者出游意愿十分迫切。

参考文献(按先后顺序):

胡佳, 韩迪, 丁子尧, 海波, 尹洁云, 杨海兵, 沈蕙. 基于2016―2020年学生健康监测探讨COVID-19疫情对苏州市6~12岁儿童BMI的影响[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2, 5.  

陆勇强, 新冠疫情背景下影响初中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D]. 上海体育学院, 2021. 

李慧宁. 疫情复课后初二学生一次函数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泰山实验中学学生的调查[D]. 聊城大学, 2021.

黄筱琳, 孟适秋, 师乐, 鲍彦平, 阙建宇, 卢政安, 陆林. 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2, 36(4) : 354-360.   

万泽楷, 张瑜, 刘粉香, 后疫情时代下基于消费者满意的校园外卖管理调查研究 [J]. 中国商论, 2022(08):049-053. 

毛宇飞, 曾湘泉.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来自招聘网站数据的经验证据[J]. 学术研究, 2022, 1. 

汤丹.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D].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复旦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与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 

《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The Economic Cost of Locking down like China: Evidence from City-to-City Truck Flows”, https://michaelzsong.weebly.com/uploads/4/8/1/4/48141215/covid_truck_web.pdf 

张校源, 王浩, 宁晓刚, 刘若文. 新冠疫情暴发对城市经济影响的时空差异分析[J/OL]. 测绘科学. 2021, 7.  

朱芹,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朝韩贸易的困境与出路[J]. 韩国研究论丛, 2021, 1.

《证券时报》联合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开展的2022年疫情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状况调查

北京大学牵头的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ESIEC)联盟在2月份和5月份对中国的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态进行的调查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

陈安娜, 王欧. 国家干预与社区工作的去性别化及再性别化*——对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治理中职业性别隔离的实地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5.  

王亮, 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孕妇群体结构及妊娠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2, 38.  

雷蕙竹. 疫情下18-30岁女性体育健身产品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上海体育学院, 2021.

薛文星, COVID-19疫情初期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应激反应的调查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21, 19.  

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新冠疫情新闻中的女性:针对23家中国媒体的内容分析》 

周书环, 杨潇坤. 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交媒体情绪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基于新浪微博文本数据的实证分析[J]. 新闻大学, 2021, 8.

张楠楠, 邓三鸿, 王昊, 姚思瀚. 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的地区差异及其情感测度——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OL]. 情报科学. 2022, 1.  

李焱芳, 王薛瑶, 张晶, 等. 普通民众在新冠肺炎期间的心理调查[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 9(2): 308-310.  

王悦, 杨媛媛, 李少闻,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居家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3) : 277-280. 

霍孟可, 殷燕, 蒋丽珠, 等. COVID-19疫情早期武汉、黄冈、昆明、玉溪四地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 47(2) : 197-200. 

陈智健, 樊静洁, 刘世新.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某三甲医院核酸采样人员睡眠质量调查分析[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 17(4): 234-236.  

孔欣怡, 疫情下电信网络诈骗新动向与防控对策研究[J]. 网络安全与技术, 2022, 5.

王亚辉, 潘长龙, 肖瑶, 李思垠. 新冠疫情对湖南酒店业影响的多维异质性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22, 5.

王翔宇, 韩玉琪. 新冠肺炎疫情下民用航空市场初探[J]. 航空动力, 2020, 6.

虞佳玮, 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行为意向变化研究[J]. 商展经济, 2022(09):03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