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pedigree

昨天晚上,我的第二性剧情又上演了。

夜里半梦半醒之间,透过窗户看到天上的星星,每一颗星光都硕大无比(因为近视闪光...),突然间开始跟星星说话:星星啊,带我回去吧,回去吧,我要回去...

叨叨了几句,觉察升起:这是第二性剧情啊!!!我居然想要星星拯救我。

你看这剧情多顽固,早就不跟人演了,结果半夜跟星星演……

展开全文

01

女人的第二性剧情发作,有如下几个方式:一是,盯着孩子上进。二是,把幸福寄托在婚姻里。三是,仇恨男人,男权压迫常挂嘴边。

第三点可能有点绕,为啥“仇恨男人”也是第二性剧情呢?想一想,哪个自我负责积极发展自己的女性,整天上网宣扬仇恨?

男人女人都是人。同事或朋友,无论男女,合则来不合则不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犯得上谁仇恨谁,谁迫害谁?

某个男人羞辱女性,回击他;某个广告侮辱女性,抵制这个品牌的所有产品;婚姻法对女性不利,拒绝领证。

然而“迫害感”“仇恨感”只是第二性剧情的产物。女人不敢直面自己的人生,不敢自己直接去创造想要的东西,因为要面对不堪的现实,那太损伤自恋了。

而仇恨男权多简单啊:都是男人的错,我才得不到发展机会,我的机会都被男权抢走了!

这样的心智发育水平,无论性别是男是女,都会被人歧视的呀。

这个真相,我小时候就明白了,我妈从来不敢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她内心太无助了,以至于她只能靠吸食仇恨为生。她的全部不幸都是“男人害的”“孩子害的”,就是不能为自己的幸福做任何事情。

太阳底下只出新鲜名词,不出新鲜事。

02

女性在职场上整体收入比男性低,其中原因之一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入“求认可”的剧情。

她们将很多注意力放在“老板有没有认可我的价值”“同事是否尊重我”“老板对某某某比我对我更重视”“某某某不如我,他凭什么待遇比我还好”……

陷入了“求认可”剧情中的人,对工作本身的关注度相应就少了,创造力自然就会低下,很容易被替换。

高喊“同工同酬”是反逻辑、反现实的。除非是最底层的流水线计件工作。稍微复杂一点的工作,每个人的实际输出效能都无法精准统计。

比如,两个人的职位都是助理,同一个学校出来,一起进公司实习。其中一个人,老板说一两句就明白了,还能想到老板没想到的;而另一个人,需要解释半天才明白,做事情方法也笨。

后者可能看上去比前者更辛苦,但是老板愿意给前者更多工资。

女性一旦走出第二性剧情,把专注力放在如何做好事情本身上,根据事实逻辑做事情,创造力很容易比男性强大很多,是各种公司求之不得的人才。

一个女性,如果你总觉得自己受性别歧视,不如好好看看自己的工作中到底创造了多少价值,哪些品质是难以替代的。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拒绝招女性的公司也有,但问题仅仅是一个:你自己想要什么。

你想要公司文化特别尊重女性,就去找文化氛围符合你的公司,而不是死磕一个不想招聘女性的公司,要求对方尊重你。如同你去食品店死磕,一定要求买手机,食品店当然不卖,这是谁有毛病呢?

任何关系、事务中,妄图操控别人的意志,使其认同自己,只能是自取其辱。

比如,我大学毕业找工作非常艰难,我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性别歧视,我只知道,别人有权利因为我的任何特征拒绝我:无论是我的性别、长相、家庭背景,甚至说话声音不好听。那是企业的自由。

我能做的,是为我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也就是成长自己,然后自己创业。

03

人越觉得无力改变自己,就越想改变别人。

“你的不幸都是男人害的”这种论调最受第二性的女人欢迎,因为她们的内心如此虚弱无力,恐惧自我负责。一句话,都是男权害的。总结完毕。

既然是男权害的,男权社会不改变,我怎么能幸福呢?好了,不用自我负责了。皆大欢喜。

所以我经常被女权骂“让受害者做出改变是可耻的!你怎么不去让男人做出改变?!”

我为什么不去让男人做出改变?因为我没有精神分裂症啊,我知道我没有在男人脑子里装芯片,我不能控制他们啊。

我唯一能做的是自我负责,清理我自己脑子里的大粪,就是那些改变男人我才能幸福的妄想。回到现实中,自己想要啥自己去创造。同时分享自我负责的心理历程,有需要的粉丝可以借鉴,彼此鼓励。

什么是自我负责?

当一个女人彻底不再期待任何人为自己的痛苦做出改变,她就走出了第二性幻想,成为一个自我负责的人。

父母对待金钱的态度,会影响孩子是否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花钱的时候,总是会反复地强调生活的不易,赚钱的困难,

甚至会诱导孩子主动放弃对心爱之物的追求。

孩子由此习得的,是深深的匮乏感和愧疚感。

匮乏与愧疚太难忍受的时候,孩子就会启动心理防御,

并发展出三种人格模式,这三种模式都会让孩子的幸福力变得沉重而艰难。

展开全文

第一种,吹毛求疵的挑剔王。

他们看到自己想要但又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时,就通过贬损、诋毁这些东西来让自己不喜欢、不想要。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朋友买了个新款的手提包,虽然自己也很喜欢,

但是你却说这个包性价比不高、款式不好看、设计又过时、功能还不实用……反正就是不好。

其实自己也喜欢,但是买不起,就通过贬损来让自己内心平衡。

这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当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时,孩子觉得很漂亮、很好玩、很喜欢,然后父母在旁边说:

走走走,丑死了;

不好的孩子才玩这种东西;

这有什么好玩的,又不能当饭吃……

父母用类似这样的话,直接就把孩子拉走。

孩子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他会给自己形成一种心理防御的回路——

就是因为那个东西不好,所以我不喜欢,

但其实真实的原因是,因为他得不到。

当孩子从小就在父母这习得了这种方式,将来但凡是他买不起的、暂时得不到的东西,他就容易会把事物贬损得一无是处。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中,会变得吝啬、吹毛求疵,在很多事情上过于挑剔,特别是人际关系上。

好的人际关系,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自己也能从中学习和成长;

差的人际关系,会总是去挑剔别人的缺陷,甚至总是嫉妒和贬损他人的优点。

这会导致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受他人喜欢和接近。

第二种,报复性消费的购物狂。

因为从未被满足的欲望一直存在,有的孩子在成年有了经济条件之后,就产生了报复性消费的心理。

其实他们购买的不是物品,而是通过疯狂购买的行为,来填补早年内心的匮乏的空洞。

我看到有位网友分享自己的故事——

从小她家里就不怎么给她零花钱,每次她想买点零食的时候,父母又会说她馋,教育她零食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有次学校组织的外出活动,她很渴又忘带了水壶,她看着几个小伙伴去买了冰棍,她也很想要。

后来她口渴得不行,就请求同学让她吃一口冰棍,同学们都笑话她不是真口渴,而是馋冰棍。

这次经历让她留下了终生的阴影,出来工作后几十年了,她每个月都要买好几箱零食,

有的零食堆在家里,放了好久都没拆封,甚至有的都已经过期了,可是自己还是控制不住要囤积零食。

我还听过有些朋友的分享——

小时候因为没有件像样的衣服、文具,长大后就不停地买,

同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因为穿衣、文具而被同学看不起,也会天天买买买,

家里被孩子的衣服堆得满满的,孩子根本都用不了那么多。

这些,就是报复性的消费。

现在买零食、买衣服的冲动行为,是个象征性的行为,都是为了弥补童年匮乏的感觉,于是就变得不断地重复。

第三种,轻视自己的自卑者。

匮乏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事物;

愧疚感,又会让孩子继续贬低自我的价值。

人对自身的状态认知构成了自我意识,自卑的孩子常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他们习惯性地轻视自己,一旦有人简单的一句问候,对他们都像是莫大的关怀,继而就对对方奋不顾身。

富养孩子,不仅是在你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小的时候能够尽量地得到一些物质上的满足。

更重要的是,你愿意对孩子满足的这份态度,能够让孩子自信起来,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值得被爱的人。

而不至于因为别人随便给TA买件礼物,随便请TA吃顿饭,就会觉得自己好幸福,被人爱被人宠,然后就快速跨出了那一步把自己交给对方。

很多女孩就吃了这种亏。

有位读者曾给我留言说,她很后悔曾经因为别人为她举办了一次生日派对,她就跟对方发生了性关系。

为什么?

就是因为,在她过去20多年的生活中,父母从来没有给她过过生日,从来没有一次蛋糕是专门为她而吃的。

她说自己从小到大,每天都只能穿校服,没有裙子,也很少其他可以穿得出去的衣服。

念中学的时候,同学约出去逛街,总是找各种理由去不了,因为没钱逛。

零花钱都是从伙食费里面省出来的,没钱用的时候,也从来不敢问家里要钱。

这份自卑,不仅是生活上,面对友情也会自卑,有时候,别人随便的一句问候,都能让自己觉得感动。

就更不用说亲密关系了,所以当时她一下就被愿意给她过生日的人给击中了,当有个男生对她稍微好一点她就奋不顾身了 。

为什么很多女孩被渣男骗,被PUA,甚至还心甘情愿地一直被骗。

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渣男有时流露出那些虚假的柔情蜜意,都会让她们感动得要死。

因为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实在是太匮乏太恶劣了。

真正的富养孩子,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你对待孩子的态度。

这跟家里有钱没钱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而是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你能否痛快地满足孩子;

在你无法满足孩子的时候,你是否能坦然真实地告诉孩子。

被富养的孩子,看到自己想要而无法拥有的东西,也能够欣赏外界事物中美好的部分,忽略有瑕疵的地方。

这样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会更受欢迎。

因为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地欣赏事情、欣赏对方,别人感受到了,也会由此而回馈他。

为什么我们说做生意做的是人脉?

所谓的人脉,就是大家喜欢跟你在一起,也许你的资产没有别人多,也许你的学历没有别人高,

但是别人一想起你,就觉得这个人很好,跟你在一起自己会被欣赏、优点会被放大,就会觉得很开心。

所以别人有什么好事就想到你、带上你。

被富养的孩子,更有底气,不会轻易被外界事物诱惑。

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父母对自己的爱。

没有这份底气,外界的眼光就容易挫败孩子的自信心,有了这份自信,孩子会让自己变得更吸引人。

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家庭在孩子的身上疯狂地砸钱。

比如让孩子排满了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等等。

这个现象的背后,常常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交流和陪伴,父母跟孩子除了学习之外,就不知道要说什么,

所以就干脆把孩子送到辅导班去,反正在孩子身上也花了钱,反正孩子现在也要学习,

这样的话家长会觉得自己心里舒服,也没有刻薄孩子。

但如果孩子所有的时间都被这些占满的话,亲子关系的链接就会变弱。

因为你没有花时间交流,没有花时间陪伴,怎么可能建立感情。

真正的富养,是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情感,去陪伴孩子成长,

让孩子的内心富足,让孩子的内在自信,被富养的孩子,才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按:这篇文章的作者没有考虑到农村光棍进城的情况,因此他对北方、南方农村少有光棍的结论很有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

划重点

01农村大龄青年婚恋难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多地政府针对此提案进行答复。

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永萍表示,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难存在地区差异,原因包括人口性别比失衡、地区差异带来的婚姻挤压以及个体弱势等。

03其中,家庭支持和村庄排斥两个维度是影响光棍形成的关键因素。

04然而,李永萍认为,婚姻、家庭层面的问题很难通过政策根本性解决,性别比失衡是客观存在的。

05为此,专家建议尽可能保障光棍群体的正常生活,让他们在村庄社会中体面生活。

以上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展开全文

结婚难,是一直笼罩在农村大龄青年头上的乌云。

近期,多地针对反映农村大龄青年婚恋难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再次让这一话题回到公共视野。

9月8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民政局对当地政协委员提案答复时直接表示: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难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据该县调查,当地每个村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大龄男青年找不到配偶已成为普遍现象。

两个月前,江西省铜鼓县在答复提案时也提到,当地出现明显的“农村男生娶不到,城市女生嫁不出”的现象。大龄青年婚恋难问题成为了普遍的社会现象,构建健全的大龄青年婚恋社会支持机制迫在眉睫。

2024年初,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状况》调查报告。这份基于全国26个省(市、区)、119个村、1785个农户的报告指出:超4成村庄存在较为严重的大龄男青年婚配难题。

基于此,不管是从观感上还是现实中,诸多地区农村大龄男性婚配难已是既定的事实。在舆论场中,这一现象的归因被简化为农村大龄男性“太穷”和城市女性“太挑”,造成了“两头剩”。而实际上,农村大龄青年婚配难的面向并不简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永萍做了十余年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也即光棍研究和田野调查,发现这一问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其成因涵盖了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结构性因素、地区差异带来的婚姻挤压以及个体弱势等具体因素。

“性别比失衡是客观存在的,短时间内很难根本解决农村男性婚配难的问题”,李永萍说,我们在尽力解决农村男性婚配难问题的同时,也应重视如何尽可能保障农村光棍群体的正常生活,让他们可以在村庄社会中体面生活。

以下是李永萍的讲述:

01 80、90后是光棍主要群体

2012年读硕士时,我们在广西农村调研时无意中关注到村里有一些大龄未婚男性。之后,在那一次调研基础上,我完成了硕士论文,主题就是关于农村光棍问题。我的研究方向一直是家庭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每年都在农村做100多天的田野调研。每次都会关注所在村庄的光棍问题,也做一些以村为单位的统计。10多年来,我关于农村光棍的调研,涵盖了东中西部。印象中,农村男性婚配难成为普遍问题,是从2010年左右开始的。

历史上,农村一直都有难以婚配的男性,俗称光棍,但以前是零星个案,且多是因为身体或智力残疾,另有一些家庭条件差、兄弟多,没条件结婚。

而2010年前后,也即80后、90后到适婚年龄时,农村男性婚配难问题比较集中出现。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时间节点?

光棍问题的一大成因是性别比结构失衡,而80后、90后正是性别比失衡比较严重的两个世代。不过,尽管农村大龄男性婚配难是普遍性问题,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农村以及农村的大龄男性都会难以婚配。

从宏观层面看,农村男性婚配难,有区域差异。东部农村,光棍很少,但中西部,尤其西部山区农村,光棍较多,甚至光棍成窝。像我调研的湖北、贵州一些山区,光棍比例很高。

从中观家庭角度看,三个因素会影响农村男性的婚配。一是家庭经济状况,这是基础,特别是现在婚姻成本偏高的时候显得更重要。

二是父母代际责任的厚重程度,即父母愿不愿意为子代结婚付出努力;三是家庭在村庄社会中的评价,如果风评不好,子代结婚比较困难。

从微观的男性个体角度看,相貌、性格、交往能力等也会影响婚配。尤其近几年我在调研中发现,男性性格是否外向、善不善于跟女孩子交往、是不是能说会道变得越来越重要。

02 中、西部农村,光棍最多

一开始研究农村光棍问题时,我没太关注到区域问题,而是将其作为普遍问题来看。后来调研的地方多了,发现其中有很大的区域差异,光棍并非均衡分布在各地。区域差异有两种。一是按照经济发达程度产生的“东中西”地区差异。这个差异容易理解,核心是经济变量,经济发达的东部会对中西部地区产生婚姻挤压,特别是西部的偏远山区,最容易受到挤压,成为婚姻洼地。

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少有光棍。当地的男性优先找本地女性,如果本地找不到,可以退而求其次找外地媳妇。打工经济兴起后,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女性会去东部地区打工。这使得现在的婚姻市场不再是传统的地方性通婚圈,而是全国性婚姻市场。

所以,东部农村的男性,即使各方面条件差点,但在全国性婚姻市场中仍占优势地位。而中西部农村地区因为女性外流,在全国婚姻市场上又不占优势,那些条件差的农村男性很容易被挤压,难以婚配。

第二种差异是按照村庄社会结构产生的“南中北”地区差异。

根据血缘结构与地缘结构匹配方式的差异,中国农村可以初步划分为南方团结型村庄、北方分裂型村庄与中部分散型村庄三种理想类型。

先说结论。这三种村庄类型中,北方分裂性村庄产生光棍的概率最低,光棍数量也相对少。像我在河南农村发现,一个村庄的光棍数量一般是个位数。

数量居中的是南方宗族性团结村庄,像我调研过的江西赣州、广东清远等,这种村庄的光棍数量不算太多,但比北方村庄多一点。数量最多的是中部分散型村庄,我们也称为原子化村庄,像湖南、湖北、四川也属于我们划分中的中部。

“南中北”之分背后,两个因素导致了这种光棍概率和数量差异:家庭支持度和村庄排斥度。

家庭支持度指父母对子代婚姻的支持力度。现在婚姻成本颇高,大部分年轻人在结婚时,经济积累比较有限,大部分还是靠父母承担。

而父母多大程度上愿意承担子代的婚姻成本,跟子代能否顺利婚配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父母越愿意承担子代更多婚姻成本,子代就越不容易打光棍,反之亦然。

“南中北”区域中,北方农村对子代的婚姻支持度最大。南方宗族性村庄处中间位置,会有支持,但相对北方弱。中部原子化村庄,代际责任最弱,父母在子女婚姻支持力度也最小。有能力会承担一些,但主要是子代承担。

北方农村父母之所以倾尽所有去帮子女结婚,是因为北方农村是竞争性的社会结构,村庄内部一般是几个姓氏,且人地关系紧张,内部竞争性比较强。

而竞争主要是人的竞争,首先要保证子代能顺利结婚,才可繁衍后代、壮大家族。

所以对北方家长来说,子女婚配是他们的刚性人生任务,如果没有做好,会影响他们在村庄社会中的位置,且面临较大的村庄舆论压力。如果谁的儿子没有结婚,村里人就会觉得父母没本事、不会做人。

南方宗族性村庄是一种“自己人”结构,多是一个姓氏,血缘关系较强,竞争性相对就弱,此时传导给父母的压力也不会太大。

中部原子化村庄比较分散,大家抱持着一种过好自己生活就可以的态度,在子代结婚事情上,父母没有太大压力。

村庄排斥度,即村庄社会对光棍本身和光棍家庭的接纳度,也会对光棍的形成产生影响。

从我们调研的结论来看,村庄社会对光棍越是排斥的地方,光棍率相对较低。大家会想尽办法不成为光棍,父母会调动家庭所有的资源,尽可能让子代结婚。

北方农村对光棍的排斥度最强,像在华北农村,如果你的儿子没结婚,会逐渐被村庄边缘化,大家会觉得这个家庭和年轻人没本事。

南方宗族村庄对光棍比北方村庄更具包容度,是一种既有排斥又有保护的状态。排斥是在一些仪式性的场合,比如祠堂有一些仪式活动时,大龄未婚的可能不让参加。但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排斥,整体上受排斥感不强。

中部原子化村庄,对大龄未婚男性不仅没有排斥,且觉得光棍跟正常人没什么差异。不管光棍个人还是他的家庭,感受不到被排斥的压力,因而就不会调动所有资源结婚。

整体而言,家庭支持和村庄排斥这两个维度是勾连的,村庄社会对光棍及他家庭的态度,反过来会影响到家庭对大龄未婚男性婚姻的支持度。

由此我们也发现,不同地方,光棍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异。北方村庄的光棍,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总体形象比较邋遢。因为他很边缘,生活没有积极性,破罐子破摔。但在中部,如果别人不跟你说他是光棍,根本看不出来,因为他跟其他人没什么差别,甚至可能比其他人过得还好。

03 从“两姓之好”到“两性之好”

农村大龄男性婚配难的成因中,性别比失衡是最大的结构性背景。这个客观背景会导致必然有一部分男性打光棍,在社会学中我们称之为性别挤压。

此外,社会舆论大都认为高彩礼也导致了农村光棍问题。我对其持保留态度,高彩礼跟光棍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许被倒置了。

从我的研究来看,首先是因为性别比失衡导致的男性在婚姻市场处于弱势位置,加剧了男性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此时,他们可能通过提高彩礼来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导致了彩礼不断被抬高。

而彩礼抬高之后,又会进一步加剧男性的婚配难度,特别是偏远农村等底层男性。所以,现实中确有一部分男性是因为家庭经济差,付不起过高的婚姻成本而失婚。这也是婚姻市场内部的挤压。此外,还有区域的挤压。

除了不同区域之间,如东部挤压中西部,传统的本地通婚圈内部也有挤压。比如在一个县城内部,条件好的乡镇也会对条件差的乡镇进行挤压。

而且,我们的传统是“从夫居”,女性嫁到哪里都可以,但男性大部分还是回家乡结婚。而打工经济兴起后,女性开始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婚姻洼地,一些偏僻、条件不好的地方男性的婚配难度增加。

男性个人层面的特征也会成为打光棍的原因,而且这个因素在当下越发重要。现在是自由恋爱,不像以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性交往更看重个人特性。当男性有了一些在目前婚姻市场上女性不欢迎的特征时,可能会成为光棍。比如说他比较“老实”,我把这种称为“老实人光棍”。

老实以前是一个褒义词,现在变成了一个劣势。为什么现在大家不喜欢老实人?这跟整个社会观念的变化有关,以前大家觉得老实是憨厚,这种人很适合过日子,但现在如果说你这个人太老实,在职场和婚恋交往中都不占优势,显得比较无趣。

此外,从婚姻本身来看,现在的年轻人结婚不像以前是为了传宗接代、家族绵延,更多是个人情感需要,就像现在年轻女性经常讲的情绪价值。因此,婚姻的前提是两个人能够聊得来,有情感互动的能力,但有一些男性,尤其是农村男性可能不太善于跟女性交往。

同时,这也是婚姻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的。以前,婚姻是“两姓之好”,结婚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但现在,婚姻是“两性之好”,更多强调的是个人,不是家庭。

结合以上的分析,如果对农村难以婚配的大龄男性做个画像,大概是这样:他可能生活在中西部经济比较困难的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或者他的家庭支持较弱,包括父母的身体状况不好或为人不好。也可能他比较老实,不善言谈,或者是很多女孩子会提到的所谓“妈宝男”等。

但是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同时存在于一个男性身上,可能只是其中一种,也可能是两种,如果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是最容易打光棍的群体。

04 “剩女”和光棍,逻辑不一样

我们在讲农村男性婚配难的时候,也会提到“剩女”的现象。所谓“农村的娶不到,城市的嫁不出去”。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这种“剩女”,大部分是主动剩下的,她们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标准。光棍跟“剩女”两个现象为什么会同时存在,其中有一个婚姻梯度的问题。婚配中,男性通常是向下找,找各方面条件比自己稍微差一点的,而女性都是向上找。所以“剩”下来的其实都是优质的女性,比如我们之前调研发现,县城里体制内剩女现象非常突出。在县城,体制内女性已属当地的优质女性。所以,“剩女”和光棍产生的逻辑和原因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主动“剩”下,一个是被动娶不到。

以前,农村光棍问题可能是个案,是个人问题,但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如果不加重视,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比如这些大龄未婚男性可能会给村庄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因为光棍无法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可能会找一些替代性满足渠道,像我们在调研时了解到一些光棍会骚扰已婚的妇女,尤其是一些留守妇女。

此外就是怎么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特别是在一些光棍群体容易受到排斥的地区,让他们正常参与到村庄的公共生活当中,非常重要。如果处理不好,他可能就会成为村庄治理中的阻碍力量。

还有一个是光棍的养老问题,因为光棍没有后代,到了60岁后成为五保户,靠国家养老。但当这部分群体特别大的时候,对国家也是一种压力,可能会对他们的养老产生影响。

我们也看到,近几年,不少地方出台了很多的措施试图去解决农村男性婚配难的问题,但我一直觉得,婚姻、家庭层面的问题很难通过政策去根本性解决。涉及到一些习俗、文化的东西,政策层面可以做一些努力,比如婚俗改革,抵制高彩礼等。但婚配难确实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因为性别比失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中确实多出很多男性,只能等性别比趋于平衡。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尽可能保障光棍群体的正常生活,让他们可以在村庄社会中体面的生活。如此,至少从大的角度而言,他结婚与否不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END-

北方某村,有一家兄弟两个,大的28岁,小的25岁。父母打工挣钱,兄弟两个“躺平”。兄弟两个经常以网恋、交女朋友等借口骗父母钱,大都消费在网络直播和网络游戏中,衣食却很简单。

这样的事在如今的农村并不鲜见。

展开全文

2023年春节期间,经农业农村部新闻办指导@中国三农发布、新华网、微博联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调查研究中心联合发起“2023回乡见闻”问卷调查。

最后回收的有效问卷104917份,涵盖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农村地区占问卷总数的54.6%,城市地区占问卷总数的45.4%。

根据我们的调研,农村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一种新生活方式正在形成,但生活危机也在蔓延。

我们发现,“农二代”的生活方式已经中产化了。越来越多的超龄农民工选择在城市栖居,他们哪怕是过年也不返乡。乡情人情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边缘。

我们也发现,许多男性青年正面临终生单身的问题。他们在婚姻市场上已经被淘汰,很可能不再有机会结婚。

但是,这些乡村地区男性单身青年仍有较强的结婚动力。对他们来说,若父代无法有效支持,便很可能无法缔结婚姻;哪怕缔结了婚姻,在城市安家了,也可能因为生活无法维系而出现婚姻解体。

随着城乡融合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城乡社会形态初见雏形。

城乡分割越来越不可能,乡土社会正在离我们远去。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1948年,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一直到十余年前,这个判断还是基本有效的。乡土社会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在经济上,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家庭再生产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二是在社会上,人们在血缘和地缘关系上建立了家族和村庄共同体,并以此规定人们的社会交往行为;三是在政治上,农村普遍存在地方性规范,自下而上的地方性规范和自上而下的国家规则相互交织。

2011年的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城乡中国”有了人口学基础。

而到2022年,城市化率更是达到了65.22%。“城乡社会”形态不仅有了人口学基础,更是体现在一系列的社会事实上。

中国农村的小农经济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不再束缚在土地上,农业收入并不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调查了全国耕地抛荒现象,按地级市对各地的情况进行统计,形成如下图的全国耕地抛荒地图。从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土地抛荒现象,部分地区的抛荒情况还超过50%。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南方的山区和丘陵地区要比北方平原地区抛荒严重。但非常有意思的是,中西部地区的抛荒情况远比东部地区严重。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东部城市带的农业生产,主要服务于城市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完全告别了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济。

而在中西部农村地区,中青年劳动力基本上已经进城务工,留守老人从事农业生产。“老年农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耕作条件不方便的田地被抛荒,二是农业生产主要服务于老年人的“自养”需要,具有自然经济属性。

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城市和乡村在栖居的意义上,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空心村”是中西部农村的普遍事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外出农民工为17190万人。从微博数据上看,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网友认为,本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或非常多。第一代农民工普遍推迟了“退休”时间。过去的2022年,“超龄农民工”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城市建筑工地、环卫、物业等领域,广泛存在高龄或超龄农民工的就业岗位,这也客观上延迟了农民工返乡时间。

大部分一代农民工还是会选择返乡退养。从微博数据上看,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并且,很多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配套了文体设施、进行了改水改厕,甚至还建设了公园等。

我们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一代农民工还保留了农村退路。比如,田地尽量不荒芜,低价甚至是无偿流转给别人耕作;小菜园还保留着,老屋和宅基地也保留完好。他们中的大多数,每年还要返乡照看老人,且乡村的人情往来也继续维持,保留了完好的社会关系。

这几年,乡村别墅在农村开始流行。那些在城市有所成就的农民工,开始在乡下建别墅。乡间别墅的建筑样式比肩城市,且注重花园、车库等配套设施,还讲究和周围山水园林的匹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民的休闲娱乐方式中,除了棋牌、看电视等传统休闲娱乐活动外,广场舞、刷短视频、钓鱼等新生活方式也已经普及。甚至于,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住在乡下的农民到城市逛商场、到旅游景区旅游,已经成为风尚。

在一些地区,老年人还会自己组团,参加旅行社组织的老年团,到全国各地去旅游。这说明,农民已经习得了城市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建立在新技术和较高物质条件基础上的生活方式,具有了广阔空间。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选择在城市买房,其生活空间已经脱离了村庄;而汽车的普及,也意味着,人们的社会交往空间已经实现了城乡融合。

我们的调查显示,“一动不动”(在城市拥有一套房,有一辆汽车)是很多农村地区年轻人缔结婚姻的基本要求。这说明,年轻人哪怕自己没有条件在城市生活,但在农村父母的支持下,也提前实现了都市的生活方式。

他们在城市完成结婚、生子、抚育等家庭再生产任务,且很多年轻父母都依照精细化育儿的方式教育小孩。他们的社交也已经不局限于原有的村庄,而是在县城经营业缘、趣缘关系,且更加注重交往的质量。

客观上,“农二代”的生活方式已经中产化了。与此同时,有部分老年人也开始随子女进城。比如,越来越多的超龄农民工选择在城市栖居,他们哪怕是过年也不返乡。华北的某些地方,年轻人住在小区套房里,而一部分老年人则住在小区车库改造的住房里。他们在小区居住,一方面是依托子女养老,另一方面也是在城市寻求低端就业机会。

当前,城乡分割越来越不可能,乡土社会自然也就越来越难以维系。而随着城乡融合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城乡社会形态初见雏形。

在城乡社会中,乡土社会和都市社会两种形态并存,人们在两个生活系统中穿梭。尤其是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家庭一方面保留了村庄的生产资料和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积极嵌入到城市生活系统中,践行新生活方式。

单身社会来临

中国社会在发生深刻变迁。在乡土社会中,家庭以及扩大的家庭是社会细胞。第一代农民工以及很多第二代农民工,哪怕是离土离乡到城市务工,但其在城市栖居仍然保留着乡土生活习惯,如生活较为节俭,工作的取向并不注重个体舒适,而是以赚钱为目的,服务于农村的家庭再生产。某种意义上,农民工的城市务工是服务于乡土逻辑的。

但在城乡社会时代,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离土离乡主要是为了融入都市生活,获得个体生命体验,乡情人情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边缘,家庭的归宿和港湾的意义,也在不断弱化。

无论是问卷数据,还是网友的博文反映,以及我们的田野调查,多方数据都显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30岁以上未婚的情况非常普遍。

问卷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反映未婚男性青年数量占比10%以上的,城市和农村的占比都高达65%左右;而反映未婚女性青年数量占比10%以上的,城市地区的占比远高于农村。

不过,城市和乡村的单身情况有显著不同。城市社会,是普遍的男性青年和女性青年晚婚的问题,而乡村社会,则是普遍的男性青年面临终生单身的问题。在30岁以上乡村未婚男青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婚姻市场上已经被淘汰的对象,极有可能终生不婚。

但是,乡村地区男性单身青年仍有较强的结婚动力,其最重要的动力是父辈主导的家庭再生产需求。本次调查的结果反映:83.4%的农村调查地区,家乡年轻人结婚必须在城里买房。与这样一种现象相对应:有高达48.3%的地区反映,本地农民在城里买房的百分比超过50%;有55.4%的地区反映,农户购买小轿车的占比超过50%。

绝大多数年轻人进城买房,是在父辈支持下实现的。而父辈之所以尽其所能(如延长在城市务工的时间)为子女进城做好准备,主要还是源自于“恩往下流”等传统观念以及“人生任务”等代际责任,他们的行为是具有鲜明的乡土性色彩的。

南方某地,在结婚难和本地婚偏好的共同作用下,催生了发达的媒婆市场。这几年的市场行情价是男女双方给媒婆共三万。一般来说,男方是女方的一倍,即男方给两万,女方给一万,在确认订婚后支付。彩礼标准是一般人家二三十万,好一点的五十多万。一些有钱人家彩礼高,媒婆甚至按彩礼10%的价钱收提成。有一对新人彩礼一百多万,媒婆想收十万多的介绍费, 新人都觉得太高,最后砍了几万。

但青年人享受父代所提供的都市生活条件,却主要还是个体体验的需要。从各地的调查案例看,进城农民家庭在城市维系正常生活,每月需三千元左右开支。由于大多数农民家庭买房买车都有贷款,家庭透支现象也极为普遍,因此,刚刚成家的青年农民进城生活,几乎都要依靠父代的支持。

可以这么认为,年轻人的都市生活方式以及顺利完成家庭再生产,取决于其父代家庭的支持程度。一旦其父代无法有效支持,年轻人便很可能无法缔结婚姻;哪怕缔结了婚姻,在城市安家了,也可能因为生活无法维系而出现婚姻解体。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关于“单身”也是好生活的意识在城乡社会中蔓延。在城市,很多单身青年男女是主动选择的结果。“结婚/谈恋爱不如搞钱”,这一看法看似是调侃,却是不少年轻人的生活实践。有些都市青年明确表示多玩几年,等玩够了再结婚。在县城,相当部分体制内的女性虽然有结婚意愿,但由于优质的男性较少,又不愿意屈就,所以还没有结婚。

在城市,婚恋现实主义是单身社会的观念基础。年轻人在婚恋选择上越来越注重理性计算,“感情”也被纳入了计算范围。结婚不能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否则单身比结婚更好。

在缔结婚姻过程中,女性越来越注重保护自己的婚前财产,不愿意被男方占便宜。而男性也越来越现实,也不愿意被占便宜。

对于很多宅男宅女来说,对异性停留在想象层面。女性觉得自己在婚姻中是被压迫的存在,男性觉得“男的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女性想要物质面包。找了女朋友还要哄着,自己活着不好吗?”。

而在农村,不少单身男青年因为无法支付婚姻成本,已经慢慢接受了单身的现实,乃至于形成了基于单身生活的生活安排。比如,他们不再考虑承担家庭责任,而是沉溺于自己的生活世界。我们发现,农村年轻躺平光棍的精神世界实际上极其贫乏,社交比较封闭,大都在社交网络或网络游戏中寻找意义。

北方某村有一家兄弟两个,一个 28岁,一个 25岁,父母打工挣钱,兄弟两个“躺平”。兄弟两个经常以网恋、交女朋友等借口骗父母钱,大都消费在网络直播和网络游戏中,衣食却很简单。大儿子两个游戏账号分别充值了八千元和六千元,小儿子也有一万多的充值记录。

有网友形容,农村一大怪现象是“媳妇成了少奶奶”。“高价彩礼”现象极为普遍,综合数据显示,一般地方的彩礼都在二十万左右,有些地方零彩礼或在十万万左右,但也有不少地方的彩礼高达三十万、五十万,少数地区已经出现了百万彩礼。

一些农村年轻妇女手握积蓄,在城市过上了少奶奶似的生活。比如,南方一位在城市生活的陪读妈妈,从抖音、小红书、朋友圈等平台习得小资生活方式和价值话语,在生活中开展功利化社交、健身拍照打卡,将“精致独立”的抖音女郎当做自己的榜样。

现如今,农村地区的“断亲”现象正在出现。对于返乡农民工而言,他们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人情交往的任务。

因此,人情交往的范围越来越窄,人情交往从五服、三代亲戚的交往,越来越收窄到亲兄弟姐妹的交往范围内。尤其是对于已经进城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普遍不再维系村庄中的地缘和血缘关系,对人情交往不关心,也不愿意“顶门户”。

乃至于,人情关系也有明显的功利特征,人们都注重“高质量社交”,“有用”的关系会维持,而“无用”的关系则不再维系。

农村年轻夫妇“只生不养”现象甚是普遍。年轻人生育小孩以后,越来越注重精细化养育,强调陪伴。但吊诡的是,爷爷奶奶承担了更大的抚育责任,他们不仅要投入精力帮忙照看小孩,还要在物质上支持年轻父母。

在中部某地,年轻妇女的家庭地位很高,在家不带孩子不干活,每天打麻将,然后到县城高消费。老公在外务工,公公种地、打零工,婆婆负责做家务、带孩子、做好饭菜送到牌桌上。很多人自嘲娶回家的不是儿媳妇,而是“皇太后”。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家庭不再是共同体,更像是合作社。因此,哪怕是组建了家庭,人们也习惯于将个体体验置于家庭事业之上。一旦夫妻双方无法合作,便会选择离婚。因此,单身社会不仅源自于“结婚难”,也源自于离婚率的迅疾提高。

在农村,“跑媳妇”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些农村妇女在还没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便离开了家庭,多年不返家。而正式离婚也很是普遍,2022年腊月,我们的调研某村一天之内便有22对离婚夫妇趁过年返乡办理离婚手续。以至于,多份报告显示,本村范围内不完整家庭比例高达六成以上。在农村单身男性结婚难的情况下,大多数离婚男性无法再婚,这也加快了农村单身社会的形成。

自养秩序的形成

农村正在形成自养秩序。老人往往独居,依靠积蓄和力所能及的劳动所得自己养活自己,他们的生活原则是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中年人则在退养阶段继续从事高强度劳动,为将来的养老生活做好准备。年轻人则对养老没有太多概念,他们的重心在于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条件,无暇顾及养老责任。

当前,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更高。这是因为,农村大多数中青年劳动力已经进城务工,甚至相当多的小孩也进城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过去,留守村庄主要指的是“386199”部队,包括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但近些年来,农村妇女和儿童都在教育城镇化的推动下进城陪读和就学,“陪读妈妈”既是年轻人实践都市生活的必然现象,也客观上加快了农村老年人自养秩序的形成。

微博的用户大多数是中青年,从他们的视角看,经济物质资源缺乏、精神慰藉缺乏、日常照料缺乏、各种病痛成为乡村社会养老的普遍问题,而各种病痛则构成乡村社会养老的突出问题。

客观上,老年人群体中各种慢性病的流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医疗资源缺乏、不愿意治疗、不愿意麻烦子女、缺乏有效的医疗治疗途径等是老年人群“各种病痛”普遍流行的重要原因。随着乡村社会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群的生命历程中,“病痛期”也在相应地快速延长。

而我们的田野调查表明,尽管以上列举的问题都是养老问题的突出现象,但从普遍意义上看,只要老年人还有自理能力,最困扰他们的往往不是慢性病,而是经济物质资源缺乏和精神慰藉缺乏。

客观上,农村养老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其养老资源的来源还主要依赖于子代的赡养和自己的积蓄。

在初代老年人的生命历程中,“养儿防老”还是一个基本的养老规则,其积蓄往往不多。但这些年来,家庭代际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种以小孩养育为核心的家庭秩序已然形成,核心家庭的主要资源要集中于子女教育,这导致初代老年人所获得的代际反馈不多,由此出现了养老困境。在大多数地区,只要有条件,老年人都会从事简单劳动,如通过种菜、养鸡、捞鱼摸虾等来补贴生活,提高自养能力。

在自养秩序下,老年人因独居而产生的精神慰藉需求也比较高。看电视仍然是老年人的主要娱乐休闲方式。这几年广场舞在乡村地区也有广泛普及,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也通过跳广场舞来休闲娱乐。而棋牌是最为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很多乡村地区的茶馆、老年人活动中心都配备有棋牌室,也有利于老年人社交。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行,刷短视频迅疾成为城乡老年人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乡村刷短视频,男女老少皆流行。我们的调查发现,短视频 app 的使用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娱乐时间,过年时小孩都窝在自己的房间刷视频或者打游戏,80多岁的一位长辈晚上10 点多还躺在床上带着老花镜刷视频。人们在过年走亲戚时,闲聊之余也在刷视频。

老年人的真正危机在于步入高龄,尤其是无法自理、其日常照料陷入困境的时候。其核心在于,农村老年人普遍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积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日常照料问题,而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社会化养老并不发达,这导致老年人不得不依赖于子女。

目前初代老人基本上都有多子女,但哪怕如此,也面临困境。有的家庭子女放弃工作专职来照顾老人,成本很高,家庭压力较大。子女较多的老人,在谁付出更多的问题上还会引起家庭矛盾与争吵,家庭关系变得尖锐和功利。

农村老人的自养秩序建立在老年人有生活自理能力,并且有一定的积蓄和代际支持的基础上。而一旦丧失了这些条件,自养秩序便可能瓦解。有观察发现,农村养老主要由三种类型构成,一是“自保式”养老。很多老年人背井离乡在外务工多年,在完成家庭任务后存一些养老钱度日。

二是“自杀式”养老。少数老人遭子女嫌弃,生病后选择了喝农药自杀。

三是寄宿式养老,弟兄关系破裂导致部分老年夫妻只能分别跟着不同子女过生活,或是轮流在儿子家居住。年龄越是增加,疾病越是严重,后两种养老方式就越是普遍。

中国农村的生活革命,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毛细血管中,每一个群体都卷入其中。总体而言,农村生活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农民从匮乏社会进入了丰裕社会,人们的生活逻辑不再是为了生存而奋斗,而是为了美好生活而追求。

在生活革命的过程中,消费主义和理性化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不同群体面对这一遭遇时,处境并不相同。一部分优势群体迅速适应了这一趋势,践行了都市化的生活方式,但更多的弱势群体,则表现出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生活方式危机在婚姻、家庭、养老等各个领域表现出来。

生活革命,呼唤新生活秩序。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乡村图景中,我们还需要尽力去寻找一丝社会更加美好的可能性。

按:这篇文章比较全面地揭露了旧家庭对子女的伤害,但作者仍然对旧家长抱有幻想,旧家长对孩子的迫害,不仅仅是“爱”“不爱”,以及“爱”的方式的问题,他们迫害孩子恰恰出于他们自身的利益诉求,详见这篇文章。如果您或者您认识的人有轻生的念头,请联系干预机构为自己和他们寻求帮助。

略长。如果你是父母,建议耐心看完,尤其后面的聊天内容。

展开全文

【一】一份遗书

中秋节,是中国人团圆或渴望团圆的日子,举头望明月,千里共婵娟,天涯共此时,月圆人也圆。

2024年中秋,广州番禺,一名初中女生跳楼。她写给妈妈的遗书也开始在网上流传。

我一字一字,打出遗书全文。它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为了更容易理解她说了些什么,我将原本满满的一页分成了一些段落。

遗书

妈妈,当你看到这张纸的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在了。妈妈,对不起,女儿没能给你尽孝。女儿只是太累了,想睡一个觉。

妈妈,您一定想知道,我这样一个“阳光”的孩子为什么会突然跳楼?因为在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太矛盾了。

我见过您因为身上的债务而烦燥(躁),我也见过那些有钱人的夸张。这个世界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做,但是我已经没有力气去做了,我还想去看王楚钦打球呢。

现在孩子的压力也真的是越来越大了,感觉世界上最累的不是上班,而是学习。桥兴里面的级排名,级长对优学生和差学生的双标,真的太累了。

三天中秋假,调休一天。光是书面作业就有14个,背书、实验加在一起就有20个。双减都减哪去了?减假期吗?

大人上班不情不愿,但有工资;学生上学累死累活,等来的只有中、高考。老师说“先考后甜,读书才有出息”。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出息的。妈妈,我太累了。

身边的朋友卷理科,卷文科,但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根本不支持我大规模补课。妈妈,您经常说我用了你太多钱,要不是没有我[原句如此],你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对不起,妈妈,都是我的错,我只能现在让你止损了。您不用再给我花钱了,你也不用那么累了。

以后我不在,希望您好好照顾汤圆,不要再让它去流浪了。我这一辈子不努了[原句如此],等我下辈子向着我的梦想努力奋斗吧!

妈妈,我不在的时候要照顾要你自己哦![原句如此]手机不要看太晚,早睡早起身体好!今天的广州一日游我很开心,这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啦!妈妈!美美永远爱你哦!中秋安康。

2024.9.17

王美美

我不知道你看到了什么。

我几乎看到了整个中国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我太累了”“我没力气了”“我不要再努力了”类似文字在文中出现了七次。

【二】家庭教育

一、通篇只有“妈妈”。

——要么是离异家庭,要么是丧偶式育儿家庭。

二、妈妈可能曾经抛弃过汤圆(应该是孩子养的宠物)。

——中国大人大多数从不把孩子的需求放在心上,孩子的爱好反而常常成为他们“拿捏”孩子的利器。电影《狗13》对这个场景有残酷的演绎,可以看看。

三、妈妈曾反复在孩子面前提及“花钱”“都是为了你”

——这是中国大人的标志性用语之一。这样的道德绑架对孩子有多大伤害,似乎一直没有真正引起中国大人的注意。很多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他们还没有智力思考“如果没有自己,家里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这绝对不是我的责任”,所以是真的觉得自己要对整个家庭的困境、对父母的生存痛苦负责。想想这份沉重的负担,想想他们躺在床上苦苦自责的漫长夜晚,都觉得难受。

——所有说过这类话、喜欢说这类话的家长,永远不要再说了。你养不起一个家,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唯一毫无责任的就是孩子。你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给孩子。

——忍不住,还是想补一句狠的:所有在孩子面前说“都是为了你”“要不是为了你”“如果没有你”的父母,都是无耻混蛋!你们就两个词:自私而无能!你们养不好家,可能有很多外因,但它仍是一种无能;你们不肯面对这个事实、责怪自己,转而把责任推给孩子,让他们来承受这份愧疚,这是自私,而且无耻。

四、妈妈长久地迷恋在手机上。

——这位妈妈绝无可能是在手机上学习工作技能、学习育儿知识。大概率是沉迷于短视频,跟着手机里的傻笑而傻笑,刷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深夜,直到深夜之后。这个场景有多深,才让这小女生决定去死的时候还在关心妈妈的睡眠。

五、她是一个“阳光”的孩子。

——绝大多数父母,永远都未曾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哪怕面对遗书,我相信这个妈妈还是不明白,既然我女儿都活得跳楼了,那为什么她平时看起来这样“阳光”呢?

——绝大多数父母,永远都不能理解这一点:

很多孩子的“阳光”,是为了让父母得到安慰;

一群又一群的未成年人,在用他们伪装出来的“阳光”安抚父母那颗焦灼的心;

一个未成年人承受着铺天盖地的辛苦,同时用最大的善意去反哺成年父母的情感需求,直到用尽力气、直到耗尽自己。

这真是一个颠倒的世界。

【三】学校教育

六、“双减减到哪里去了?减假期吗?”

……所有的教育者,尤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被这个句子震得脑子嗡嗡响。

为什么全世界都有假期?为什么连监狱都要设置假期?为什么不全年365天都工作、学习?那岂不是每一个弯道都在超车吗?反复超车就反复领先,反复领先就遥遥领先。为什么都不这样做?——说明假期很重要。

但,在基础教育这片以未成年人为绝对主体的土地上,偏偏这样?——反而到了成年之后的大学,啥假期都突然就恢复正常了。

下面这张最新的截图,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如此,但我坚信有学校真如此:

我无意责备具体的个人。每个人都有身不由己的理由。

我只想提供两个思考:

1、时间堆积是否是唯一的途径?除了大量时间堆积,是否有同等效果的方法?如果有,我们能否扪心自问为什么不选?为了我们的简单方便,我们不惜伤害数以亿万计的未成年人?我们不会去想:让孩子热爱生活、心理健康、心情愉快、喜欢学校和学习,是否达到同样的效果呢?

2、如果这一切实在无法避免,能否在个人身上克服整个时代?站在个体的角度将枪口抬高一寸?以一己之身挡在孩子的前面?虽然他们是别人的孩子,但他们都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是下一代孩子的父母。

每当放假,在他们彻底熟悉我之前,都会有学生来问“老师,假期作业是什么”,我看着他们微笑,同时心中酸楚:他们不习惯没有作业,觉得有作业才是假期的正常状态,反正都要有,不如早拿到早做完,早死早超生。

——有没有愿意做、希望做假期作业的同学?当然有!但这样的学生也不需要老师布置作业,他们会自己找到作业。

七、级排名,级长对优学生和差学生的双标。

——这会给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怎样的冲击,能让他们怎么认知这个世界,我觉得不必再阐述。我简单类比一下:工作排名、领导不公平态度,对成年人有多大的冲击,你们这些大人自己没个逼数吗?你生活中的骂骂咧咧、指桑骂槐、怨天尤人,有多少都是源自这两个因素?施加到孩子身上,你就毫无感觉了?

八、老师说“先考后甜,读书才有出息”。

——善意角度,老师这样说,是他们确实认为读书是唯一出路。这样的同行没有主观恶意,但实在是暴露了自身认知的极度狭隘。

——恶意角度,老师们这样说,是明知读书并非唯一出路,人生有很多路可走,只是读书这条路看起来最常规、最简单(因为现成,所以简单),但为了让孩子“不分心”,所以刻意强调——它的严重后果就是:堵死了孩子的希望。

——教育,学那么多的知识,是为了给人生增加更多可能性的。而我们只指给他们一条路:“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学。”但这常常并非是我们的真正想法。验证方式很简单:只要不再评估老师们的升学率,老师们将会立马不再将“考上好高中好大学”作为鼓励学生的唯一理由。

所以我们这些成人,从父母到老师,都是自私的。

【四】一个聊天

恰好下午有一个学生找我聊天。他们拥有完整的国庆假,还在假期中。

我想把它发出来,让父母、老师们看看我们的孩子在想些什么。

当我们知道他们真正想些什么的时候,能不能有所反思。

作为一个15岁的孩子,她的思考很不错了。

聊天内容整理组合如下。

她先发了一张图片:

她:

老师……

我:

这些娃,应该是全方位的疼痛。尤其是父母。

如果单从“不想补课”这一目的,实现它的方式实在轮不上跳楼。

学校、社会、同学,永远不会是一个孩子选择这种方式最后的、最大的原因。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并不是不爱,而是让孩子以为自己不被爱。当最后的堡垒都失去了,他们才会对整个生活完全绝望。包括他们为什么宁可忍受霸凌也不告诉父母。

你换成自己就能想明白这个点:学校、同学、老师、朋友、社会,算个啥啊,只要我在家里能得到真正的、完全可信任的爱和信任,就会觉得“除了老子成绩差一点,我和我爸妈又不在乎这个,一切都挺好的”,所以不会去选择这样的方式。一个娃,想到自己的父母就觉得温暖、就觉得啥事也没有,就怎么也不会跳下去。

她:

更吓人的是同龄人对跳楼者的态度。他们不去怜悯或者怎么样,而是选择庆幸或者开心,因为可以放假。

我:

嗯,这才是整个氛围的扭曲之处。

她:

我刷到的时候,我发现我真就是这么想的。

我:

我们的整个氛围,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还是平时的日常相处,都对他人缺乏关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是非常自私的。“少管闲事”“只要我好、我家好就行,不要管别人如何”,长久下来,便对他人的痛苦无感。

只有哪时候才会有感觉——那个不幸的人与自己有亲密关系。

她:

是。面对其他人通常也只是内心“啊”一下。

我:

我们严重缺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除非直接伤害到自己(伤害到自己的亲密关系,本质上就是伤害到自己),否则不会产生同理心。

《滴水》第一期、第一个内容,就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年龄和环境原因,你们大多数人只是认了字,不会真正产生太多、太切实的感受。

她:

“人类命运共同体”,很难想到这种高级句子它会在我的生活和思想里。

我同情xx,为之而哭……但这和共情好像又不太一样。

我:

你这仍是前面提到的亲密关系(心理亲密也是亲密,比如某个自己喜欢的明星车祸了)。

而你所说的这个共情力,是指向所有人的。而且是“如果我是他”的切身式感受,而不仅是“我喜欢的他怎么受伤了啊”的外在式同情。

她:

对。

我:

想想看,假如从小父母、亲人们给我们的教育是同情、关爱身边比我们弱小的人,学校也是,那么,整个氛围会是这样吗?

然而,我们的教育模式是:

父母从小就让我们不要多管闲事,平时言谈全是慕强鄙弱;

学校对优生各种赞美呵护,对差生各种漠视嫌弃。

——长久下来,每个人的心都是漠然的。

她:

对!都是“你只要做好你本分内的事,不要干与学习无关的事,不要管别人的事,不要多管闲事”。所以我预估我成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忘本。

而初中班主任,就是,对优生呵护。

畸形的教育,乱七八糟的人格。

我:

很多家长并不懂怎样教育孩子。不是不爱,是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

她:

受教育程度太低了吗?但我发现根本是父母不愿意去纠正自己的错误吧?不愿意正面面对自己无法教育孩子这个事情。

我:

对。从不认真想:为啥自己越来越搞不定一个几岁的娃。永远在原来的思路上打转。就是不肯真正想办法,去懂孩子、懂教育。

她:

我妈就是。自以为是的教育理念,却从来只是让我狗急跳墙。而她又因为我的不敢反抗,所以又很心安理得。

好多父母其实都与孩子天天打对抗。

固执自私冷漠刻薄。

我:

父母说话是最不怕伤害孩子的。别人都有顾忌,就父母最没顾忌。

对他们来说,骂和揍,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它是“假有效”:骂和揍,是会提升心理耐受力的。到了最后,难不成杀了他?

她:

nonono。孩子会杀了自己。

我:

这就回到前面的话题了:孩子自杀,最大的、最后的原因,一定会归结到父母身上去。

只要父母给予足够的安全感,生活中这点波折,算个屁。

她:

给个鸡毛安全感。

我妈就这种人。给的都是焦虑和压力。

这一点我就很佩服我弟。被骂了,当天就会好起来,然后继续认真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上去。我很敬佩他。

我:

要么就是你夸张了你妈的气人处,要么就是你高估了你弟的承受力。有的伤害是在暗处的。

她:

所以我弟很暴躁。

我: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这个描述有问题。这不是张天师,这只是逻辑:一个孩子,如果大人是这种教育模式,除非天赋异禀,否则不可能温良平和。

你和你弟的不同状态,很大原因是性别上的差异:女生易感,并主要向内消化——于是哪怕气得要爆炸但还是选择憋出内伤;男生迟钝一些,并主要向外消化——于是主要展现为易燃易爆。

她:

我不是那种善于隐忍的人,所以我妈对我骂的时候我就会反驳,特别是她很喜欢那种大声骂,我就喜欢大声反驳。

但是,事实上我现在对她的声音都已经有ptsd了。(注: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她只要叫我名字声音稍微大点,我就手抖。冷汗哗哗掉。

我:

无语。父母们永远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被自己吓成这样。都觉得“我多爱他们啊”。我小时候远远听到我爸的声音,就会立马自查自己正在做的任何事情,看有没有被骂的可能。

她:

阴影中的阴影。

我:

有一个奇怪而正常的点:哪怕如此,但父母被人欺负时,孩子还是会冲上去。亲情是坚固的。

有敌人,敌人就是敌人;没敌人,父母就是敌人——是不是很奇怪的人类?

她:

我对我爸妈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我爸喝多了,对我开启嘲讽模式,然后我气死了,一拳打在我家椅背上,把椅背打断了,后面我妈看到之后就说,幸好不是右手啊,打了右手就写不了作业了。

我是她女啊,我都要气死了,她在担心我写不了作业!!

我:

哈哈哈。佩服佩服。

不过,不需要质疑他们对你的爱。

你们不爽的真正原因:讨厌他们的方式和态度。

不是他们不爱,而是不知道怎么爱。而且蛮横强硬:“老子是对的!你看我儿女多优秀。”

你在他们那儿啥也不是;——但在外人面前,他们又觉得自己娃啥都好。如果谁说你们不好,而且就是他们平时骂你们的话,那可就得罪他们了。

如果有人说“你忘了你儿女脾气不好?”他们会回答“哪个孩子青春期不是这样呢?”善解娃意得不得了。然后,回到家,继续嫌弃……

中国父母就是这么一种奇异的生物。

“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她:

是的,这件事刚好发生了!我昨天中午跟他们的一群朋友吃饭,然后我妈就在跟她朋友说我成绩怎样怎样,然后什么提招、什么跳级、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其实回家之后还是摆个臭脸,说我成绩差,送我一大堆压力。

我:

哈哈哈。张天师再次显灵……

她:

我:

没什么,你只要一想到他们是“中国父母”,就可以理解了。

然后,你要肩负起教育他们的重任。以谅解,以耐心。

她:

OK

到了晚上,我想了想,觉得这内容可以让父母们看看,你们的那些看上去乖乖顺顺的、成绩优秀的孩子,究竟被你们吓成啥了。都把孩子吓出创伤应激综合征了,很多人还以为自己做父母做得挺好。

我:

我把之前的聊天记录整理加工一下,隐去名字,发成一个文?

她:

可。

划重点

01农村离婚率显著增长,成为各地村庄的普遍现象,其中青年夫妻以女性为主,婚姻持续时间短。

02经济条件差是离婚的首要因素,而女性在离婚中的主导权使得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03然而,这种婚姻主导权导致农村女性在家庭中的义务减弱,形成“无义务的权利”状态。

04另一方面,农村男性在婚姻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受到财富分配不均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家庭中的困境加剧。

05农村离婚现象反映了农村家庭关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失衡,需要引起关注。

以上内容由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展开全文

在河南农村调研的时候,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陈瑞燕常在村里老农身上感受到对“离婚现象”滔滔不绝的关切。

在他们朴素的生活观里,家庭幸福意味着团圆美满,但许多家庭正经历“妻离子散”的现实,“离婚”成为继“光棍”之后,农村的又一婚配困境。

刻板印象中,农村婚姻相对稳固,闹离婚多是“城市现象”,但数据表明,农村夫妻也在经历不亚于城镇的婚姻危机。

在西南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农村离婚率自2019年起呈上升趋势,到2022年时,农村离婚占该县离婚总数的95%;在云南富源县,2020年的农村离婚登记人数占比60%;再到西北甘肃庆阳,2012~2018年的7年间,农村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诉讼离婚案件年均增加约250件;富庶如顺德某工业化村庄,2009~2019年的10年间,离婚同样呈上升趋势,“90后”成为离婚主体。

同样是离婚,但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风俗观念的城乡差异,决定了我们无法单纯用城市经验理解农村夫妻的离婚逻辑。

这也是一批农村社会学者持续研究的原因。不同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尤自2010年起,随着务工群体人数进一步扩大,农村离婚潮尤为显著,群体特点也鲜明:离婚夫妻以青年为主,婚姻持续时间短,且提出离婚的主要是女性。

以甘肃庆阳为例,2018年时,农村女性平均离婚年龄已逐年递减至35.7岁,此前7年间,由女方先提出离婚的占比超8成。

在婚恋自由的现代,人们当然有自主选择权,但在趋于保守的农村社会,是什么推就了离婚潮,又为什么是女性主导了离婚?离婚之后,农村青年男女过得更好了吗?

理解村庄的家庭巨变,找到其中风险因素是更有意思也更有价值的事,因为它充分展现了农村夫妻、婆媳、亲子关系如何被微妙地重构,又生出哪些新隐患,这都比离婚本身有着更为深远持久的社会影响力。学者们也由此担忧:以婚姻为原点织就的农村家庭关系,从一种失衡走向另一种失衡。

01 离婚的复杂光谱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师班涛是一名农村家庭社会学研究者,过去10年间,他在全国20个省市100多个村庄驻村调研,也很早感知到,农村离婚率显著增长成为各地村庄的普遍现象,一些极端个例震荡他的过往认知。

班涛是“85后”,老家在安徽淮南,小时候也听说过,村里的妇女宁愿以喝药来逼迫好赌的丈夫回到正轨、好好过日子,也不会选择离婚;但他在陕西梅县调研的一桩悲剧,是一对农村夫妻因为媳妇花钱不够节省引发夫妻争吵,媳妇跑回娘家,坚决要离婚,丈夫公婆反复劝说无效,婆婆于大年三十投水自杀。

极端案例不仅表明农村婚姻关系已不像过去那般稳定,也反映出农村家庭关系和地位的新变化。班涛也在探究,中国农村离婚现象何以突出,它的整体性特征是什么?

中国农村众多,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班涛发现,从离婚发生的原因来看,城郊村以日常生活摩擦型居多,远郊村则以男性经济贫乏型居多。

在城郊村,家务和育儿是日常生活摩擦的主要来源。“我们现在问的年轻女孩,最反感的就是丧偶式育儿。”班涛对南风窗解释。

城郊女性往往更早受现代观念影响,多有自己的工作,收入还可能高于丈夫,她们突破了“相夫教子”的传统分工,不愿意成为家庭保姆,也要求丈夫参与家务和育儿,生育后有返回职场的计划,而当男性保留着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表现出懈怠时,摩擦就此产生。以生育为节点,婚后2~3年是高敏区。

相比之下,数量更多的中西部远郊村更容易因为“贫贱夫妻百事哀”而离婚,首要因素是经济条件,其次才是性格不合、身心缺陷、出轨暴力赌博等恶习。

班涛告诉南风窗,典型如华北农村,因为男女性别比失衡严重,农村女性有更大的择偶空间,对男方经济条件也提高了要求,进城买房几乎成了标配,而倘若达不到,就会加剧离婚风险。

而造成农村男性婚后经济贫困的原因之一,是婚前约定的高额彩礼。

班涛对南风窗举例:“我的安徽淮南老家,彩礼就要二三十万(大致相当于5~10年的打工收入),早10年前,你可能在镇上买套房就行,但现在最起码要在县城买房,那至少要五六十万,首付基本上是男方父母出的,还有相应的酒席三金等婚庆开支,至少大几十万是肯定要的……男方家庭很少有因为孩子结婚不负债的,尤其在北方农村,出现了‘生两个儿子哭一场’的说法,而不再提原来的‘多子多福’。”

在远郊村,本地务工机会少、收入有限,为了还债还贷,男性普遍外出务工,而低学历限制了年轻男性的职业晋升,他们不得已的退路和出路,是上工地下煤矿海上漂,从事高风险、高劳动强度的工作换取相对高的收入。

为“挣老婆本”和“减轻债务”的努力,是过去20年间,1.7亿外出农民工大军的家庭动力——但外出务工的一大风险,是大量农村夫妻长期分居,而农村婚姻在顾此失彼当中飘摇。

长期分居是婚姻越轨的温床。2018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李永萍驻长春某村调研时发现,全村平均每8户人家就有一户离婚,而夫妻一方或双方有婚外情的现象更严峻。他们多通过社交软件找到婚外情对象,“一般在离村子十里地的范围之内”,而外出务工是婚外情的一大诱因。他们当中,在四十岁左右离婚的中年夫妻超过半数,还出现了“儿子结婚、父母离婚”的现象。

过去,离婚有损声誉,双方父母乃至族亲会对闹离婚的夫妻“劝和不劝分”,村庄内部也会形成舆论压力,离婚的女性不受娘家待见,乃至无家可归,这也是以往农村婚姻的一大稳定器。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离婚的阻力大大削弱,离婚从家族、村庄的公开事务,变成个人私事。

在河南调研时,陈瑞燕遇到一对父母,女婿2年没进娘家门了,过年时女儿总是一个人回来,他们也不清楚在武汉分居的女儿女婿是否离了婚。因为长期离家,班涛在成都农村调研时,一对父母过了好久才知道自己的儿子离婚了,而询问村民,很多人其实也不清楚村庄内部的离婚状况,那不再是他们的谈资,也缺少信源。

“现在大家没有那么多兴趣去八卦,倾向于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婚姻也从大家庭里分离出来,变成夫妻之间的事情。”陈瑞燕告诉南风窗,“不只是离婚,村庄的公共性都在消解。”

02 女性掌握离婚主导权

女性先提出离婚是农村离婚现象的鲜明特征。

不仅如此,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卢飞,从四川5区县763份农村离婚判决书中更发现,在少部分由男性提出的诉讼离婚中,主因是女方长期离家出走而被迫离婚,更凸显“女性主导”色彩。

这打破了传统认知,因为我们习惯于认为,女性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无力无助、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即便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氛围里,常见个人叙事当中,离婚仍有多重阻力或顾虑,坚决突围者也因此被赋予“勇于抗争”“追求独立与平等”的积极意义。

那么当农村妇女掌握了离婚主导权,会是类似“娜拉出走”,彰显女性进步性的解放叙事吗?

“其实它还不太一样”“至少不是我们常说的主体性觉醒”,班涛和陈瑞燕倾向于否定回答。至少在他们调研农村离婚现象的经验判断里,这种理解不准确、还可能是极大的误解。

陈瑞燕举例,她在河南农村访谈过一位二婚妇女,前夫会体贴人,两人其实挺聊得来,她之所以离婚,是觉得前夫不太会挣钱,工作不稳定,却在吃喝玩乐上大手大脚花钱,夫妻由此吵架,而女方父母的不看好也起了催化作用——这也呼应了多份调研得出的“经济条件差是离婚首要因素”的结论。再婚之后,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另一种类型,人卖力、会挣钱,只是心眼实、嘴不甜,两人情感交流少,但她的经济压力和舆论压力变小了。

陈瑞燕对南风窗解释,在这位农村妇女的第一段婚姻里,不是说她在家庭里面受到压迫,权益受到了侵害,从中生发出主体性,迫使她以‘离婚’抗争,而是说前任的财富积累,没有办法让她在家族和村庄内部赢得体面,因此离婚。“其实是对于物质和面子的追求,尤其如果家庭整体上不能蒸蒸日上,尽快攒钱进城买房,都会受到来自村庄的舆论压力。”

一份对鲁西北村民的访谈记录道出了这份舆论压力的意味:“夫妻之间虽然打仗生气,但你不能落队,该挣钱的挣钱,该干活的干活。玩的没底子,会让人笑话。村民笑话不会过日子的人。日子过好了别人看得起,过不好谁都撇嘴。”

村庄的舆论压力也会内化成村民的心理压力。对比同村玩伴的婚后处境,一位村民说得更直白:“她老公有本事在外打工挣了很多钱,给她买好衣服,买进口化妆品……我娘家村里的人都说她的婚姻非常幸福……她就是命好,嫁个有钱人。我就是命苦啊,嫁个穷光蛋,不仅生活上辛苦,还经常吵架,日子真是没法过下去了,趁年轻就离呗。离婚后两个孩子给他养,我一个女人也管不了他们。”

曾经,离婚的农村妇女之所以饱受污名,往往是因为品行有亏或因无法生育而被驱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下,离婚妇女往往不受娘家待见,但如今这些污名已经淡化。

同样是“过日子”,村庄内部的舆论压力从对离婚的污名和批判,转向经济实力的对比。村民普遍重视的是家庭生活安逸的状态和结果,而过程之中的离婚再婚已逐渐为村民所接纳。

这具体表现为:离婚的农村妇女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回不了娘家而无家可归,哪怕宁缺毋滥,也不愁再嫁;甚至村民口中一些“心术不正的娘家人”,会因高彩礼诱惑而鼓励女儿离婚再嫁。

“特别是华北农村,因为过去‘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它先天性地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而后天又有大量适婚女性外出务工,以致本地适婚女性少,优势地位由此凸显,还出现一类情况,女方还没离婚,媒人已经踏上门给介绍对象了。二婚时,男方同样要支付高额彩礼,和初婚一样操办。”班涛说。

当一段婚姻因为低生活质量而失去吸引力,离婚的代价和阻力全方位减弱,而替代选项还有很多,农村女性由此获得了显著的婚姻主导权。然而过程之中,她们并非为“反抗压迫寻求解放”,“权利意识”仍然朦胧,更多是在稀缺和抢手的性别格局当中,以另一种更实惠有利的方式,逆转了自己在原有父权制结构中的弱势地位。

03 另一种失衡

去年的一次调研,陈瑞燕发现:农村男光棍迎来了“新春天”。

原先村民估计大概要单身一辈子的大龄男青年,这两年也开始结婚了,他们的媳妇多是离了婚的女性,而在村民的评价里,再婚的妇女过得一般都比初婚好。

然而离婚的农村男性,再婚非常困难。因为普通家庭在初婚当中耗尽财力,无力负担再婚的高额彩礼,最终重返光棍。反倒是原先的光棍经过了一轮财富积累,更有比较优势。“离婚之后的男性,在农村里的地位比光棍更低。”陈瑞燕说。

农村夫妻离异后各自再婚成本“男高女低”、生活处境“女向上男向下”的鲜明对比,同样超出了经验,而这不只是强化了农村女性离婚时的主导权,也增强了她们在家庭生活当中的话语权和优势地位。

“不是说农村女性地位提升有什么问题,而是女性承担的义务减弱了,是在‘权利义务’失衡的情况下提升的。”班涛说,在农村,那部分表现为,她们不用工作或下地劳作,家务由婆婆承担,主要角色是带孩子。而离婚之后,女方大多放弃对子女的抚养权,不履行抚养义务或支付抚养费,交由男方单独抚养,形成了“抛夫弃子”的局面。

李永萍把当中的女性婚姻主导权称之为“无义务的权利”,认为它突破了“家庭政治”的框架,导致了家庭生活伦理内容的空洞化。

“去问农村的老人,他们都会跟你讲,现在娶了个儿媳妇,就是等于娶了一个菩萨,都要给它供起来,否则儿媳妇一不高兴闹离婚的话,就会面临儿子重返光棍的风险。”班涛说,而与“菩萨”类似的另一种比喻叫“农村少奶奶”。

这意味着农村婆媳关系正在重构,而婆婆“刁蛮耍横”的形象正成为过去时,婆媳从对“当家权”的争夺当中挣脱出来,进入到“婆婆讨好儿媳”的局面。

陈瑞燕见过,婆婆因为儿媳的衣服材质娇贵不能放洗衣机而单独代为手洗;听到儿媳妇回来了,赶忙放下麻将回去做饭,眼神举止里唯恐怠慢。

当中也透露着更多异样。典型的是这样一位婆婆,她早年丧偶,独自抚养儿女长大成家,如今儿子外出务工,她和儿媳守着五六岁大的孙子在村子里生活。家务农活和带孙子基本是婆婆在做,儿媳没有工作,婆婆也不想她出去打工,以免她“心思变坏,跟别人跑了”。陈瑞燕想和儿媳聊聊,婆婆拒绝了,她显然不想儿媳和外人有不必要的接触,尽管互联网很容易突破这道防线。

陈瑞燕将这种表面和谐但暗藏异样感的状态形容为“圈养”,但在儿子因为务工而离家时,如今许多婆婆都在小心翼翼地从旁帮助儿子降低离婚的风险,成为“讨好型守卫者”;而在外务工的丈夫,往往采取周期性在家、给妻子买衣服礼物、多做家务说好话,策略性地维系婚姻,逆转了过去农村妇女常常得在丈夫和公婆面前忍气吞声的局面。

“它没有实现理想意义上的关系平等,夫妻、婆媳之间的关系,是由以前的一种失衡状态,现在到了另外一种失衡状态。”陈瑞燕说。

在这种失衡状态里,班涛更担心的是“关系挤压”。在他的观察里,越是结婚成本高的地方,婚姻对家庭代际关系的挤压越厉害。那位因为儿媳坚决要离婚而投水自尽的陕西婆婆,就是挤压之凌厉的极端显现。

更多见的代际挤压,是上对父辈,公婆要更高强度地务工务农,提供支持,挤压他们本就不多的养老资源;下对子辈,是农村单亲儿童得不到妥善的照顾和教育,身心健康受侵害。

山东师范大学吴存玉就关注到了婚姻脆弱家庭当中的孩子,并在2020年记录下这样两家人的处境。

一位被丈夫出轨抛弃的留守妇女,因为丈夫很少寄钱回家且有暴力倾向,她独自种地、打工,抚养3个儿子,生活艰难。三个儿子初中就辍学了,大儿子在镇上的养鸡场里捡鸡蛋,每个月挣三四百元,都交给家里开支,双胞胎小儿子,一个学汽修,一个学制作沙发,每人每月都交给母亲两百元补贴家用。

另一位是妻子离家出走而被抛弃的丈夫,他在外打工,3个孩子由奶奶和大伯照顾,兄妹早上经常饿着肚子上学,放学后还要帮大伯干活,扫地做饭、下田赶鸭、拉土搬砖,暑假去父亲打工的地方团聚,却是一起帮忙做工,从早晨7点到晚上11点都在车间里干活,饿了啃几个凉馒头,中暑了缩在车间角落的纸箱子里休息。

04 “婚姻市场”的悖论

现代观念当中,让人从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当中解脱出来,是婚恋自由的表现,也是对人性的尊重,但采访和学者研究中频频出现的“婚姻市场”的描述字眼,却凸显了农村离婚现象中的悖论。

来自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宋丽娜的调研案例:陕西丰南村一位28岁妇女,早年被拐卖到四川山区,被迫成婚生女。2014年,她趁人不备逃回了娘家。娘家父母很快给她安排相亲,3个对象都未婚。其中2人愿出10万元彩礼迎娶她,并接受她的女儿;另1人家里稍穷,但长相较好,打工多年也有15万元积蓄,姑娘相中了他,最终亲事以8.6万元彩礼成交。

“婚姻市场上男女比例的失衡,提高了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谈判能力和要价能力,降低了男性在婚姻市场上的谈判能力,并且加剧了男性之间的婚姻资源竞争。再加上婚姻关系的伦理感衰落,道德感降低,规范婚姻关系的文化因素日渐式微,使得婚姻市场以及婚姻关系成了赤裸裸的市场竞争,竞争失利的男性便成为农村婚姻市场的最大受害群体。”宋丽娜撰文写道,而农村社会的婚姻门槛越来越高,城里房是标配,彩礼在失控,“结发为夫妻、白首不相离”愈发取决于“财富占有的丰富程度”。

农村再婚实践中,另一些倾向或规律也与“财富”有关:借助打工潮,离异女性可以华北奔沿海、中西部东望,而重返光棍的农村男性,寄希望于经济更不发达地区,比如云贵川乃至找越南新娘……“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也形成了婚配选择的区域失衡。”陈瑞燕告诉南风窗。

婚姻,是基于情感建立联系,富有人情味;而市场的规则,是竞争和优胜劣汰,不讲情面。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充满了“社会达尔文”的色彩,它基于拥有多少看得见的财富和资源,像商品一样将人分出高低优劣。

陈瑞燕甚至觉得,如果说过去,农村女性被异化为“生育工具”,如今农村男性也被异化为“牛马”,其实是对人更深层次的异化和双向物化。

当中,农村男性的困境尤甚。资源匮乏的光棍和重返光棍,不仅没能成家,还要承受村庄的舆论压力而“不配成家”,比如一个村支书就在广播大喇叭里批评那些不愿外出务工的光棍。

班涛认为,虽然成为光棍与重返光棍的男性还有大家庭做支撑,但终究自己的核心小家庭才是个体意义归属的来源。当失去组建家庭的信心时,他们也会失去向上奋斗的动力,仅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像是打一段时间零工、挣了点钱就回到农村,等花得差不多了再接着打零工,劳动时间和强度都不充分,他们也不会主动提高职业技能,而是停留在做简单、替代性强的工种。

“他们随波逐流,根本原因是他们已然被‘家’甩出成为原子的个体。”班涛总结道。

另一边,边远地区农村女性的确有机会利用婚姻主导权“嫁得更好”,但湖南师范大学齐薇薇的研究显示出,她们在当前“婚姻市场”中的上限。

她调研的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离婚现象,地点在广东顺德一个工业化的富裕村庄,她称之为“全国农村的婚姻高地”。因为产业园名企集聚、就业机会多,外地女性大量流入,使得该地区婚姻市场上的适婚女性要多于本地适婚男性,女性又不占优势了。

这表现为,她们要不到高额彩礼,仅保持着礼仪礼节属性。尤其本地女性一般不会远嫁外地,择偶空间进一步缩小,反而加强了本地男性在婚姻市场中的优势地位,男方家庭也更有底气拒绝或无视女方的诉求。

比如一对恋爱多年的男女谈婚论嫁时,因为外地女孩的父母要40万元彩礼拒不妥协,最后黄了;又或者一位本地男青年我行我素,因为生活琐事,结婚没多久,第三任妻子提出离婚。

现代语境当中,愈发成为“财富”象征而非“礼节”的高额彩礼像个怪胎异类,人们诟病它倒退回“卖女儿”的封建社会,同时以彩礼为目标的骗婚更加剧不幸,为高彩礼而黄了的亲事也绑架了婚姻自由;但也有很多人视其为物质保障,履行承诺的底气,是婚姻稳定的基石。

“确实复杂也比较诡异。”班涛说,他在浙江农村调研时就发现,男方也有给高额彩礼的,而女方也会给很高的陪嫁,当中虽有凸显家庭实力、提高名望,也有为儿女争婚后地位的考虑。

“也不一定市场经济越发达,彩礼观念就一定越来越弱。”班涛解释,“人们常说‘爱情不能用金钱衡量’,但生活蛮硬的,怎么证明你对女方的重视,怎样提供好的生活,说‘爱她’不是也很单薄吗?”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好像陷入了新的困境。在农村尚未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农民在婚姻家庭当中已饱尝失衡现代性的后果。

-END-

展开全文

儿子·暴打

12脚。

在那个1分30秒的视频里,山东那个男生,至少踹了亲妈12脚。

事发小区门口,母子二人走出来,十六七岁的男生,对着四十来岁的妈妈一直骂骂咧咧,嘴里不停重复说着充满攻击、实则自辱的“X你妈”。

男生边骂,边对着看手机的妈妈,上前猛踹一脚。

还不解恨,他又用手,恶狠狠地推搡了妈妈的后背,紧接着又狠狠地补上一脚。

背部和臀部连续遭到儿子暴击的妈妈,趔趄向前摔出三四米后,狠狠倒在地上。

白色的裤子,都被儿子打得褪到胯下,裸露出内裤和腰部。

妈妈倒地后,儿子不顾旁人劝阻,疯狂上前,对准侧身倒下的妈妈的左胯,狠狠飞踢一脚。

妈妈从地上缓慢爬起来,男生手脚并用地再次扑向妈妈,先是用双手凶狠地推搡,而后用脚连踹三脚。

实在看不下去的邻居和保安,走过来,将打红了眼的男生和妈妈拉开。

男生情绪激动,挣脱好心人的劝阻,再次扑向妈妈,一边辱骂,一边动武。

紧接着,保安和好心人将男生围堵在一家商户门前,有个好心人呵斥男生:

“不要打了,放下你手里的东西!派出所的人一会儿就到……”

好心人的话还没说完,男生撒腿就跑,以百米冲刺的加速度,再次冲向站在不远处的妈妈,对着妈妈又是一阵手脚并用地暴打——凶狠推搡+飞脚连踹。

从妈妈捂着胳膊的动作看,儿子的力度很大。

越来越多的好人心聚集过来,把发疯的男孩团团围住。

派出所民警到来,将男生拷走。

这,就是发生在9月15日的山东男生街头暴打亲妈事件全过程。

同为母亲,我以看似客观理智的笔触,敲下以上文字时,双手其实微微颤抖,内心一直连连发问: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个孩子,缘何对亲妈如此歹毒?

妈妈·沉默

相信很多朋友,看了以上事实后,都和我一样悲哀愤怒。

只是,在观看整个视频时,我还洞见这样的一个细节:

被暴打的妈妈,始终如一的沉默态度。

以事实阐述。

首先,一开始妈妈被儿子辱骂暴打时,旁边人就上来劝阻,妈妈以极其平静的口吻,说了这么一句话:

“别管他,别管他,让他揍,让他揍。”

妈妈这句话刚出口,儿子就开启新一轮对妈妈的暴打。

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允许儿子暴揍她,儿子恼羞成怒之下,如妈妈所愿。

其次,在整个被儿子暴打的过程中,妈妈的眼睛始终没有移开手机。

不管是小区门口的暴打,还是好心人介入后广场的暴打,亦或后来儿子加速度对妈妈的追打,妈妈自始至终都在看手机。

相比儿子残暴凶狠地发疯,妈妈一直更关注的,是手机里的信息——不管那个信息是什么。

最后,妈妈自始至终都没有呵斥和反击,更不要说求救和哭喊,只是任凭儿子施暴。

整个被打过程中,妈妈的态度一直是逆来顺受,不反抗不回击,甚至不求助不逃跑。

就好像,她对这样的伤害司空见惯,又好像,她对这样的攻击默认允许。

暴戾狂躁、追打追杀的儿子,沉默隐忍、波澜不惊的妈妈。

如此强烈的对比,让我想起了一桩旧事——

旧闻·雷同

2021年12月20日,江苏常州。

一位15岁女生,当街殴打亲妈的视频,传遍全网。

起因是,女生的手机坏了,妈妈答应买新的,到了手机店门口,妈妈又反悔,不愿给女儿购买。

女儿委屈地哭了,大声斥责妈妈,和妈妈吵起来。

因事发地是繁华商业区,很快引来旁人围观。

女生和妈妈推搡起来,围观者惊呼“现在小孩好恐怖,不买手机就打妈妈”。

人群越来越多,女生催促妈妈离开,妈妈原本推着电动车要走,但忽然停下来,像个木头人一样,坐在电动车上,任由女儿发疯,任由旁观者录像。

这时,女生突然就崩溃了,披头散发地用手暴击妈妈的头盔:

“你走不走?走不走?走不走?”

妈妈依然不走,看客越来越多,女儿越来越崩溃,对妈妈殴打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妈妈承受着女儿的殴打,始终一句不说,一步不移。

女孩一边爆捶妈妈,一边尖叫着哭起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直至最后,警察到来。

调解后,妈妈答应了给女儿买手机,母女两个人买手机后心平气和地离开。

江苏常州女孩爆捶妈妈事件,和山东青岛男生殴打妈妈事件,相同也不同。

相同的是,都是暴戾的孩子+隐忍的妈妈。

不同的是,不管是暴力还是影响,后者都更恶劣。

知情人说,山东男孩暴打,是因向妈妈要钱没被满足。

不管怎样,殴打亲妈,都是必须谴责的。

一个人对生养之人的残暴,折射出他对众生的冷漠。

不值得辩解和同情。

亲子关系,是家庭系统的一部分。

孩子当街暴打亲妈,家庭内部一定生了病。

要么是家庭位置失序,父母不在父母位置,孩子也不在孩子的位置,孩子在无底线无边界的环境中,从小就无法无天,以至于对肆无忌惮地殴打母亲的行为,双方都没有正确的认识;

要么是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上演暴戾,孩子是暴力的传承者,模仿其他家庭成员对妈妈的方式,毫无顾忌地伤害妈妈。

教养,很多时候是自食其果的报应。

要看见并承认这一点。

但,我今天最想分享的,是亲子关系中最隐秘又疼痛的真相——

隐性攻击。

攻击·绝望

什么是隐性攻击?

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和父母、爱人、孩子或朋友在一起时,总是用被动示弱的方式,成功把对方激怒。

他表面看起来沉默寡言、隐忍逃避、逆来顺受,实际上他在用冷漠无视的情感虐待,把对方逼到绝望境地。

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

无回应,才是人间绝境。 有回应,就有关系流动。

两个人发生矛盾和冲突,能吵起来、打起来,都是好事。

可怕的是,一方咄咄逼人、发疯发狂,另一方毫无反应,犹如死人。

毫无回应的那个人,冒充老好人,让崩溃的那个人,成为旁观眼中的作恶者。

很多时候,一方越冷漠,越无视,越没有反应,另一方越抓狂,越愤怒,越想要纠缠。

当街暴打妈妈的山东男孩,被警察抓走拘留,

但任凭他怎么殴打都看手机的妈妈,就完全是无辜的吗?

常州爆捶妈妈头盔的女孩,被舆论谴责审判,

但她出尔反尔、像个木头人那样任由女儿被围观者拍摄的妈妈,就没有一点责任吗?知不知道关门教子!

我愿意谈谈大人的责任。

因为我们是大人,是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是孩子看世界的镜子。

关系·真相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亲子实验。

心理学家让妈妈和几个月大的小婴儿,进行正常而亲密的互动。

妈妈看着孩子的脸,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咿咿呀呀说话。

不管妈妈说什么,小婴儿都很放松,很开心。

妈妈和他通过肢体和语言的沟通,让他在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中,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然后,心理学家让妈妈停止说话,保持沉默,面无表情地像个木头人那样,待在孩子旁边。

小婴儿发现了妈妈的异样,开始想法做出动作,发出声音,吸引妈妈注意。

妈妈继续面无表情、无动于衷。

小婴儿尝试和妈妈多次互动后,发现妈妈依然毫无回应,开始暴躁不安,崩溃大哭,甚至不停伸手,试图去打妈妈的脸。

小婴儿是要真的打妈妈吗?

不,不,不。

他只是在通过激烈的反抗,吸引妈妈的关注。

这个著名的“静止脸实验”,道破了亲子关系的终极秘密:

最好的亲子关系——

不是没有争吵和分歧,而是就算有冲突和误解,只要它是互动的,流动的,鲜活的,有回应的,它就是安全而亲密的。

最糟糕的亲子关系——

不是一直鸡飞狗跳、暴戾苛责,而是一脸麻木冷漠的父母,加上一个暴躁愤怒的孩子。

从来不替暴戾的孩子伸冤。

也向来不觉得一切都是父母的错。

我只是带领更多人,穿越情绪的迷雾和戾气,看见关系的内核和真相:

活着的关系,哪怕有伤害,也是好的。

死了的关系,哪怕看起来很好,也是有毒的。

相比豪车豪宅学区房,为人父母我们最需要给孩子的,是持续而温热的能量场:

有回应,有接纳; 有看见,有理解; 有引领,有方法; 有碰撞,有靠近; 有流动,有希望。

是的,亲爱的:

你热气腾腾地回应着,你的孩子才会生机勃勃地成长着。

因为这世上最好的爱,不过是——

“我在,我看见你,我走向你,我们一起想办法”。

01

有人说,我认识的朋友,吃奶到五六岁,现在照样事业成功,性格开朗,才华横溢,很受周围人欢迎,没什么心理创伤。李雪你强调乱伦焦虑,是不是危言耸听,或者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妈妈心理干净,没有乱伦的想法,那么儿子吃奶到六岁也没关系。

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样的人,亲密关系百分百有严重问题,他的伴侣,跟他在一起之后,要么不正常地发胖,要么过于消瘦,精神日复一日地枯萎,肉眼可见的不幸福。

除非这个男人对自己有着刮骨祛毒的狠劲,数十年如一日的深挖分析自己,否则他一定高度防御亲密,让女人活在自己是个负累的自我厌弃感中。或者他的伴侣有极强的主体性,能量超级饱满。

乱伦焦虑是被意识防御最重的剧情,绝大多数人,尤其是男性,终其一生也看不清,走不出。

但乱伦焦虑,不一定影响做事业,如果妈妈并不热衷于教育孩子,孩子依然能跟事物保持直接的链接。心理动力都是一码归一码,因果清晰,但绝不存在只种因却不用承担果。

展开全文

02

缺乏身体边界给孩子造成的乱伦焦虑,会给孩子未来人生埋下多少隐患,带来多少隐蔽而持久的痛苦。

缺乏身体边界的行为包括:亲吻孩子的嘴乃至生殖器、3岁之后依然不分床分房、儿子搂妈妈睡排开爸爸/女儿搂爸爸睡排开妈妈、3岁之后异性长辈经常给孩子洗澡、父母性生活不避开孩子(包括孩子已熟睡)、父母跟孩子谈论自己的性生活、孩子或者父母上厕所故意不关门、妈妈向儿子/女儿撒娇索爱等。

目前已知的案例有:身体过胖或者过瘦、性别认同混乱、同性恋、无法维持稳定的亲密关系、经常暴怒、男性性功能障碍/性成瘾、女性对性生活恐惧/滥性、进食障碍、自我厌弃攻击、关键时刻自毁前程等。这些动力非常难觉察,因为潜意识会把乱伦焦虑压抑到深处,很难被意识化。

网友留言:我有个朋友幼儿园的时候爸爸亲她会伸舌头,他结婚前一夜一家人住宾馆,爸爸不跟妈妈一张床,就是从背后搂着她睡了一晚。我朋友很胖,她做了很久的心理咨询后意识到自己的一个意念”我都这么胖这么恶心了,爸爸你不会还喜欢我吧”。

网友留言:前几年《国际精神分析季刊》登一个少女进食障碍案例报告,最后突破点是一个俄狄浦斯冲突的梦(父女同睡),被投射到进食满足上了。不是说进食障碍都一个成因,而是说俄期冲突最隐蔽,形成的症状也最难识别。

网友留言:看到这段话很悲伤,我好像就是这样的女孩,小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到处在寻找跟父亲那么大的男人的爱,一旦觉得对方对我特别、就幻想会和他们发生关系,我可能以为那就是爱,真的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

03

家庭中,身份序位是不可动摇的根本 —— 这就是人伦。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父母不待在父母的位置 —— 这就是乱伦。

这个乱伦可能有身体上父母对孩子的性侵,可能没有。

很多孩子并没有遭遇父母身体的性侵,但依然会做噩梦梦见父母对自己的性侵犯。比如,有的女孩梦见妈妈趴在自己身上性侵自己,梦里是非常痛苦的,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只是因为不被理解,大家无法说出口而已。

无法说出口的东西,成了禁忌,成了孩子的自我攻击:别人都不会做这么恶心的梦,一定是我自己变态,心理阴暗。

妈妈不在妈妈的位置,把培养女儿当作人生目标,幸福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女儿就是自己的情感慰藉,这就是乱伦。

那什么是正常的人伦?

正常的家庭:父母保护孩子。父母的生存压力、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教育体制对孩子的压迫等等,这些焦虑压力,经由父母的过滤尽量不传递给孩子,这样孩子能够生长出稳定而强韧的人格,内在真实有力。

倒置的家庭:父母无休止的把压力倾诉给孩子,并且要求孩子听话、要求孩子完成自己的理想,来安抚父母。这样的孩子看上去早熟、懂事,但是人格基础非常脆弱,经常在全能自恋的躁狂状态中想象自己很强有力,可以拯救父母,遇到挫折后又陷入自我攻击,感到抑郁无助和恐惧,心灵在这样的两极中不断被撕扯折磨。

对于小时候需要安抚父母的孩子,父母作为保护孩子的力量是缺位甚至错位的。这带来一个非常可怕的结果:孩子内心缺乏边界感。

他们容易对人和事儿产生无边无际的控制欲和责任感。一点失控都会冲击自我,他们想象自己应该是全知全能把握一切。

他们活得非常累,总是处在无意识的紧张中,手头必须在忙着解决个问题才行。不敢让自己放松一会,不敢相信岁月能够静好无事,总觉得一时轻松的背后有灾难在等着自己,所以不能停下来,必须一直焦虑着记挂着某些事情才可以。

04

网友分享:我是女性,非常怕鬼,跟我妈睡到20多岁。小时候特别黏我妈,很想和她在一起,天天都想和她睡。十年前看了李雪微博,意识到爸妈不爱我,妈妈在和我共生,我断绝共生以后就没再和我妈睡,也不再想念她,现在很少联系。

直到现在我都很困惑,我以前怎么就这么想念她?以前的我,是真的希望和她一直在一起,当时的情感那么真实。估计这就是潜意识配合妈妈,表演了超级需要妈妈的角色。

李雪回复:孩子对妈妈的忠诚,能把自己催眠得多深。

~~~ 网友分享:我给儿子母乳到三岁多。我自己回顾,三岁多喂奶就不太合适了,因为三岁多喂奶时,我是会有性兴奋的,这其实是引发了我的乱伦焦虑的。所以,李雪的观点,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值得我们觉察警惕。

最近这一个多月来,我决定严守边界,和儿子分床分房,不再去代劳他的一些事情,严格管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双手与嘴巴。孩子的状态转变得非常快,之前还会尿床,问他就说想尿尿时醒不来。分房后他再也不尿床了。

目前,我和儿子的相处非常愉快,整个暑假,都没有一次不愉快,他不再总缠着妈妈“陪我陪我”,我需要个人时间时,他会找自己的事情,安住自己,当我们都很愉快情愿的时候,我们会一起聊天、户外……处理事情也可以有商有量。

李雪回复:很赞的跟儿子解除共生的觉察,尿床通常是乱伦焦虑的表现。

网友留言:任着小孩子随心所欲,破坏社会秩序难道也没错吗?小孩子想要在动车上大喊大闹,想偷拿超市的零食,想欺负霸凌同学,不知道尊老爱幼,不知道交通规则,都不应该去认真矫正吗?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控制欲太强,扼杀了孩子天性。

展开全文

01

人的逻辑智力被父母和学校破坏之后,就会呈现以上发言。

按照正常的人类智力,看到一个现象,比如小孩偷东西,会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而丧失了逻辑智力的人,不会去探究为什么。看到一个现象,只会二极管思维:这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是错的,就要去批判和矫正。比如偷东西就使劲打骂一顿,让他知道这是错的,以后再也不敢了。

每个孩子天然都是智者,都会自发地观察和思考探究事物成因,会经由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懂得公共场合喊叫是不合适的、主动欺负别人是不被伙伴们欢迎的、不遵守交通规则是有生命危险的等等,可惜父母和学校教育,合力摧毁孩子的内驱力,日复一日努力把孩子的量子态大脑坍塌成二极管,孩子失去链接真实事物的能力,就只剩下时刻被管教的倔强。

于是社会最终呈现,多数人都只会如上这样发言。

02

无数短视频育儿专家,都在分享:

“我会使用这个小技巧、那个小手段,孩子就乖乖如我所愿啦!比如不再要买某个东西了、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儿。方法如此巧妙而隐蔽,孩子还不会起反抗心,这才是聪明的家长!家长们还不跟我学!”

我很困惑,家长为啥要从小坚持培养孩子被暗中操控?孜孜不倦破坏孩子的主体性,将来走向社会之后,才容易被人催眠暗示、玩弄于股掌之间。

家长和育儿专家们为了给骗子培养傻子,真是操碎了心呐。

网友留言:发现我自己也是,出现一件事情,首先要去评价对错,错就代表不能存在,然后情绪就上头了,而不会去思考问题的根源。

李雪回复:有这样的自我觉察,逻辑智力就会恢复。

03

我说过:给孩子爱与自由,孩子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界限,不去控制孩子。

有的家长气势汹汹地反馈:我已经允许他自由玩 iPad 了,可是他已经玩了整整两天还不放下,这怎么办?我已经放开他吃零食了,但他把自己吃到吐了还是继续吃,你还是说不让管吗?带他坐火车出门,他跑来跑去又喊又叫,也不让管吗?

答:这依然是改造欲的驱使,只不过改造手段升级了,用了“先给你点自由”这种更高明的控制手段。其实,孩子都能感受到。

孩子长期被控制,会失去跟自己身体的链接,比如不知道饥饱的感受,不知道冷暖的滋味,不知道违反规则的后果,接受不了自然挫折的无常,甚至对自己身体的疼痛感都有些麻木,除了投入虚拟世界玩游戏,不知道现实中专注做一件事的喜悦,于是得到“自由”后一定会有一段时间“放纵无度”。

如果父母坚定地尊重界限,孩子的注意力会从跟父母纠缠对抗,转回探索自身滋养自身,一段时间后便能回归内在的节奏,长出与自己身体链接的能力。当然,这个时间需要多久,取决于孩子被控制的程度。

如果父母表面上给予自由,心里还是在焦虑控制,一双无形的手时时刻刻抓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期待孩子赶紧变得如自己所愿,恨不得一天就能收获一个完美天使宝宝,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其实还是在跟父母纠缠。

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给我自由?我不敢信任你,所以孩子抓住好不容易有的自由,赶紧放纵,依然无法安心的回归内在,无法按照内在的韵律节奏做事情。

展开全文

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最大的伤痛是:觉得爸妈不爱自己,却爱哥哥或弟弟,从而觉得自己很糟糕。而事实上:父母爱不爱你,跟你是男是女,是否“优秀”,都没有关系。父母爱你,是因为父母有爱的能力;父母不爱你,也是因为他们没有爱的能力。

可能你会问“那他们怎么爱弟弟或哥哥呢”,你真的确定他们对男孩的关注,是出于爱吗?

严重重男轻女的家庭,男孩几乎都没有好下场,甚至发展得比女孩更差,这怎么可能是得到爱的结果。得到关注,不等于得到爱。否则狮子狩猎羚羊前,对羚羊全神贯注的关注,那岂不是世间大爱了。

重男轻女家庭,男孩只是被父母狩猎的对象。男孩要承受一对爱无能病人的极大关注,被他们寄以各种投射,男孩只是承载他们投射的载体,父母爱的是他们自己的投射。这样被关注有多难受,回忆下考试时监考老师盯着你写卷子的感觉。

这种关注带来最可怕的后果,是孩子的自我功能被阉割,孩子无法独立完整的探索世界,总是被打断,从而形成软塌塌的自我,禁不住挫折,容易暴怒。而且很惨的是,男孩一方面感受到孤独痛苦,一方面所有人又告诉他:爸妈最爱你了,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身在福中不知福。

而女孩因为不被寄以期望,反而有可能获得更多自由,有个喘息的空间可以发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那些严重病态的家庭,被魔鬼盯上,绝不是件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