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pedigree

1

最近,有这样一个监控视频流出,唤起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奶奶做的汤里放了猪油渣,小女孩实在不爱吃,一开始不肯动筷子,后来才慢慢吃。

没想到被奶奶凶狠地连打了三下,爷爷更是直接冲过来,把小女孩从座位上硬拽起来教训。

小女孩不断尖叫哭喊着求饶,妈妈从监控里看到这一幕很是心疼。

展开全文

无独有偶,有路人在一家小饭馆里也目睹了类似的一幕:

一个男孩被爷爷逼着吃饺子:“吃不吃?“你吃不吃?”

小男孩说不吃了之后,爷爷就用力地扇了他两巴掌。他下意识地捂住脸,小小的身影让人心疼。

而这家店的老板娘说,这家人经常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不吃就打他。

知乎上更是有这样一个被浏览了4千多万的问题:“孩子就算饿死也不吃韭菜馅的饺子,怎么办?”

直接把我给看懵了,不吃韭菜馅的饺子,难道就不能吃白菜馅?吃芥菜馅?非得逼着他吃韭菜馅才行?

这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呢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为什么有些家长总是喜欢强迫孩子一定要吃呢?

那些被逼着吃的东西,孩子可能长大后一辈子都不会再碰了;

那些被打骂、边流眼泪边咽下讨厌的食物的场景,有可能成为TA一生都难以修复的心灵创伤。

你会发现,这种现象根本不是个例,而是很多中国孩子都经历过的服从性测试。

有位在国外留学的网友,原本开开心心回国,结果在家吃饭又被父母上了一课。

她从小到大最不喜欢吃三样东西:姜、豆制品、虾皮,但是她爸妈每顿饭都要故意放。

紫菜蛋花汤偷偷撒虾皮,番茄炒鸡蛋放3大块半个手掌那么大的姜,酸菜炖排骨、踏板鱼里也要硬塞进冻豆腐。

你以为是不是她父母忘了她不爱吃的食物,但并不是,当她闻着姜味想吐的时候,爸爸脱口而出:“这毛病还没改呢?”

尊重孩子喜好是什么很丢人的事吗?非要把养孩子变成驯服,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是不肯正视她的意愿。

有些家长更奇葩,甚至逼着孩子吃自己养的宠物。

之前就有个热搜,爸爸把儿子当宠物养的两只大闸蟹煮熟了,还端给两个儿子让他们吃。

小男孩看到后崩溃大哭,爸爸全程怼着他的脸拍视频,取乐般地问他:“大闸蟹什么味道?”

孩子哭得满脸鼻涕泡,一边吃着蟹肉一边流泪:“香的味道。”

配上搞笑的背景音乐,打上“萌娃”的视频标签,仍无法脱离这是个中式恐怖故事的本质。

这种服从性测试,本质上就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霸凌。

打着“不能挑食”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控制欲。

而这种控制欲,根源就来自于父母的“全能自恋”:

如果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全能自恋受挫,所以一定要逼着孩子服从自己。

2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就在《深度关系》一书中分享了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有孩子不喜欢吃韭菜,跟妈妈说过很多次了,但妈妈却依旧继续用韭菜做饭。

有一天,孩子实在受不了了,大喊:“我说了很多次,我不吃韭菜!”

当时那位妈妈的反应是,震惊地反问孩子:“你不是一直喜欢吃韭菜吗?”

然后这位妈妈问完,第二天照常用韭菜做饭,对孩子的哭诉就如同没听过一般。

这就是很多东亚家庭都存在的“听话哲学”,其实就是父母全能自恋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是你的父母,你必须听我的,不然就会受惩罚。

所以说做父母是门槛最低的获得权力的方式。

为了保持这种居高临下的权力感,父母就会忽略掉孩子的诉求,日复一日,孩子的自我便被渐渐扼杀。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很多孩子在对父母心灰意冷后,成年了选择远离逼迫自己的高压环境。

有网友就分享过自己邻居的事,她女儿不爱吃土豆,她就直接给她做了一个月的土豆,除了土豆啥都没有。

直到她女儿给她下跪了,说,妈妈我再也不挑食了。这件事就成了邻居的谈资,眉飞色舞地讲给很多人听。

后来,她女儿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得好:“家长经常想象出一个孩子,拿这个想象的孩子去要求一个真实的孩子。

如果真实的孩子不像他幻想的那样,他就会折腾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小时候处处苛刻,长大了又抱怨孩子不回家,跟自己不亲。会不会太贪心了?”

3

事实上,孩子不爱吃某样东西,有时候真的不是挑食,也不是所谓的非要挑战父母权威。

就像知乎上有个热度居高不下的问题:“如何看待父母让你吃极为讨厌的东西的行为?”

点赞最高的回答,从医学层面分析了原因:挑食是有生理学基础的。

比如缺锌的孩子就容易不爱吃茄子,感觉茄子有一股糟糕的铁锈味;

有乳糖不耐受的孩子不喜欢喝牛奶,对醛类物质敏感的人就不爱吃香菜......

所以啊,做家长的,可以了解清楚,孩子具体讨厌食材的哪一部分?原因是什么?

如果改变了料理方式,孩子依旧不喜欢那样食材,那也可以通过换成别的食材来补充相同的营养物质。

还是那个道理,为什么大人都不挑食?因为大人买菜都会买自己喜欢吃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尊重他们的喜好和意见。

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一股脑地强加在他们身上,不服从就打骂。

希望能给更多的家长,学会给孩子“授权”:

“允许你离开我的身边,脱离我的掌控;

允许你变得和我不一样,甚至超越我;

允许你奔向广阔的世界,成为你自己。”

共勉。

展开全文

01

一个悲剧叠满的女人图谱,中式量产恐怖故事:

1、生于重男轻女家庭,是不被期待的女孩。

2、得不到父母的爱,拼命美化父母,坚信只有父母爱自己,拼命讨好付出。分不清好歹,会仇恨真心对她好的人。

3、离了男人活不了。因为从未被父母看见,自体破碎,于是魂儿都寄挂在男人身上,无论男人如何凌虐她,她都“不离不弃”。谁劝她离婚谁就是敌人。

4、她绝不自我负责,对幸福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婚后核心工作就是逢人便怨恨男人不负责。

5、如果生了儿子,儿子就是她的新阳具,精神寄生儿子,儿子几乎百分百身心俱残。如果生了女儿,女儿就是她发泄人生全部不幸的工具人,甚至把男人不回家都归结为生了女儿。女儿大概率也被搞残。同时她自信自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亲。

6、这样的女性自封为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最付出的头号好人受害者,一辈子没犯过任何错,没对不起任何人,所有人都欠她的。

02

中国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女性,有一些人,神智不清,语言逻辑混乱,智力低下,分不清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对虐待剥削她的人无底线讨好付出,却对心怀善意能帮助她的人重拳出击冷漠决绝,导致自己深陷社会底层,甚至很多人可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这些人既不是先天智力缺陷,也不是没上过学,甚至小时候还很聪明好学,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1、她们是家里不受重视的女孩,得不到爱。

2、她们意识上拼命美化父母,捍卫“只有父母对我好”的自恋幻想。

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女孩,认清真相自我负责,长大后可以很优秀幸福。

而那些否认现实的,因为认知和现实的巨大撕裂,从而逻辑智力都被毁掉,最终沦为社会最底层 —— 孤独且贫穷。

因为认知障碍,且不知好歹,使得她们社会资源几乎为零,只能在自己的幻想里越陷越深,最终滑向精神分裂症的深渊。

03

网友留言:一个同事,她老公开车要撞死她都不离。

李雪回复:被撞死了是备受瞩目的受害者,离了老公自体破碎活不下去多羞耻。


网友留言:我妈自从明白了自己在大家庭里的真实处境和排名,清醒多了,脑子也变聪明了。

李雪回复:尊重事实的能力决定智力。

网友留言:就是我妈,从小被寄养在外,长大又回去当苦力,一直被娘家疯狂压榨,我善意提醒她保护自己,她恶狠狠瞪我:你就是一头喂不熟的白眼狼!!好吧,尊重他人命运,受苦可能是她享乐的方式。

李雪回复:尊重他人命运!

~~~

网友留言:大学时候我妈天天跟我打电话,有一次她被我爸家暴被打的鼻青脸肿,我说你赶紧验伤拍照报警给他离婚,我回家后让他俩离婚,我妈反过来骂我不盼着父母好,净撺掇着离婚。

李雪回复:妈妈正爽着呢,主动激怒父亲挨打,踩稳道德高位自恋拉满,做受害者吸食周围人的同情关注。

展开全文

近日有一则热点新闻,1岁的女童在飞机上哭闹不休,被2名陌生女人自告奋勇地关进厕所给“立规矩”。

并且这两个陌生女人还得意地把教育孩子的过程发到了网上,说“不喜欢旁观,只喜欢行动”。

本以为是“见义勇为”,结果在网上立刻捅了马蜂窝。

人类幼崽撕心裂肺的哭声,敲打着人们的底线,纷纷在网上开始谴责。

于是航空公司、孩子的家人都立刻出来“澄清”,对这两位女士把孩子带进厕所教育表示理解。

这种澄清似乎有一句潜台词,只要孩子的监护人同意,陌生人把孩子带走教育一下没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散了。

问题是这真的没问题吗?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肯定有问题。

但无论是那两个陌生人、还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父母全都没有心理学的认知模型。

所以这样的后续处理中,他们没有真正考虑过孩子的世界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到底什么严重的问题被忽略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第一视角与孩子的世界

网上有一个用第一人称婴儿的视角,描述自己经历剖腹产的过程,很生动:

“我本来在温暖的子宫里,被海浪一样的羊水包围着,听着有节奏的母亲的心跳和血液的流动声音。

不知为什么突然被拉出来了,包裹着温暖的水也没有了,我突然感觉到很冷。

光线骤然之间亮了起来,我害怕极了,此时我感到喉咙里有一种窒息感,用尽了全身力气挣脱。

突然响亮的声音竟然从我的内部发出来,那是我第一次用肺呼吸、发出声音,我和我自己的身体,一切都是完全陌生的…… ”

难怪心理学家描述每个孩子的降生过程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创伤体验:

跟母体的分离,一种彻底失去温暖的身体链接和被抛入陌生世界的体验,在这样的濒死感中,婴儿体验着出生了。

而大人眼中婴儿是怎么出生的?

当然只是很平常的画面——

一个孩子被抱出妈妈的肚子,甚至这是个幸福的瞬间,哪里会和濒死体验有关?

类比一下,这就跟飞机上孩子被陌生人带走关在厕所是一样的。

孩子的哭闹让自己束手无策,于是孩子被好心人带去训导一下,这是大人能理解的事。

然而对一岁的孩子来说又是什么体验?

让我试着模仿上文,用孩子的第一视角来描述:

“突然,我身边熟悉的家人不见了,我被两个愤怒的庞然大物拉到一个小屋子里,到处都是机舱的轰鸣声,“庞然大物”关上了门。

我被听不懂但是能感知到是严厉的语言包围着,我用尽全身力气喊,可是奶奶不知到哪里去了。

他们向我逼近,拉着我,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对我怎样?

我逃不出去,我哭到喊不出来她们也不放我走……”

因为从发展心理学来说,一岁多的孩子大脑中管理理性思维的部分没有发育。

她没有任何理性思维,而且她几乎也分不清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边界。

所以,她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周围环境的一切,不加分辨。

这是一种原始学习的状态,比如语言的学习,幼儿就是这样吸收进身体里的,而不是动用理性脑去学会的。

幼儿的感官都处于开放、鲜活的状态中,所以,她的情绪体验就是全部。

当陌生人把自己关进陌生的密闭空间里,幼儿感到的是极度恐惧,

她身体的应激反应和大脑的警报系统会自动激活,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压力激素,促使她产生逃跑、战斗,或者僵住的身体反应。

如果她可以有效行动,战斗或者逃跑,这个身体的压力应激系统会终结。

而如果无法有效行动,即不能逃跑或战斗,则会让身体处于无法逃离的震惊中,最后渐渐变得无助。

彻底地无助,等于未完成的逃跑和战斗,是一种绝望的濒死体验。

就在这种窒息感中,那两位女士视频里说自己模仿书上的理论,要孩子保持安静3分钟才能从这个厕所中走出。

这,就是一种无知的虐待了。

孩子的视角里,这不是在被教育,

而可能经历的是“被劫持”、“被绑架”和“沉浸式魔鬼来了”的垂死挣扎。

无法从幼时创伤中走出来的人

有人说,这也没什么,孩子即使当时受点小惊吓,几分钟的事,长大了也不会记得,事后大人向她解释一下就行了。

可事实很有可能不是这样简单。

如果你有过强烈的濒死应激身体反应,身体是会记住的。

因为在危险的时候,身体产生过大量激素来激发胞做反应。

比如让内脏紧张起来,你会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和恶心等。

从大脑神经系统到身体细胞和内脏的这条反应通路,如果在极度恐惧中被唤起,就有可能会形成创伤的身体“印记”。

哪怕只有一次的强烈创伤事件,也有可能会彻底改变幼儿大脑的神经反应结构。

从此,你身体的压力应激系统会因为高强度唤起变得异常敏感。

在大脑影像学的帮助下,心理学家看到——

童年遭受过虐待、或灾难等创伤反应的孩子,在相同情景中,她的神经通路唤起跟没有经过创伤的孩子在成年后完全不一样。

生活中,有创伤印记的人,更可能改变和世界的关系:

①当事人会变得很敏感,更容易发现「到处都是危险」。

心理学家发现,对于受到创伤的小孩来说,这个世界危机四伏。

哪怕在无害的情景中,一个普通陌生人,任何声音的异动,会让他紧张,也更容易想到灾难性后果。

并且,有创伤的孩子,更容易被他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吸引注意。

她们面对陌生人的面部表情、动作、音调等的微小变化都保持着高度警觉,这是他们发展出来的防御措施。

② 当事人可能会更加容易「被激发敌对情绪」。

幼时受过伤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根本信任感被破坏了。

她们总在人群中搜索可能会攻击自己的脸,所以常常冷漠,带着防备与人交往,

或者避开人群容易对陌生人进行防范,在遇到一点点他人的敌意,会激发很大的情绪。

③ 更容易感到无助,放弃努力。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些童年有过创伤的孩子更容易感到绝望和无力,这可以解释为心理上的木僵状态。

他们再现了创伤环境中的自我状态,不能逃跑也不能战斗,只能原地感受无助。

此外,很多有过创伤事件的孩子会被闪回的记忆碎片折磨:

比如看到过车祸事件的人,不断不可自控地在脑海中重现那个惊恐的瞬间;

比如在创伤事件中听到过某种汽车发动机声音的人,不断被心里反复响起的汽车发动声所困扰。

还有很多看起来跟这个事件无关的变形的噩梦,隐形的焦虑,和强迫症等,都有可能需要回溯到某个创伤印记。

而比这些短期的影响更隐形的,可能还有未来的长期影响。

下面有两个例子,讲述成年后身体的灾难印记,会让人作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又把当事人带回到童年的受惊现场。

我接到过一个来访,她说到有一次跟丈夫吵了架,丈夫收拾了箱子要离家出走。

就在丈夫拖着箱子准备走出家门的时候,她感到呼吸困难几乎要晕倒,一种生理上无法自控濒死体验。

后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她回想起来,四岁的时候她爸爸和妈妈离婚,爸爸拖着箱子走到村口。

她跪在地上抱着爸爸的箱子,和那天丈夫要走一样,让她感受到呼吸困难,几乎要晕倒。

相同的记忆回到她的体内,在久远的时间周期里发生了深远的共鸣。

还有一个来访,她说自己非常容易在黄昏的时候情绪很难过,经常无缘无故地哭,她想问自己是不是抑郁症。

后来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追溯到,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她妈妈是一个医院的护士长,经常去上晚班,

因为妈妈黄昏的时候要出去上班,那时候也没有保姆和老人帮着带孩子,

爸爸和妈妈离异了,她就会非常怕一个人在家呆着,这时候妈妈就会把她送到邻居阿姨家。

黄昏的时候妈妈关上家门,就要走了。

所以每个黄昏就犹如她有一个“死期”,天色一暗,意味着离开妈妈,又要独自在等待中度过一夜。

直到长大,每到黄昏,她会生理性忧郁和哭泣,打心眼里觉得黄昏代表着“死亡”。

她这样描述,那种情绪从内脏里出来,而不是我脑子里有什么难过的事,我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我只是被感受到的绝望覆盖。

没有一个人逃得开生理性的情绪记忆。

虽然不是每个经历都会留下如此创伤性的生理记忆,然而一旦留下,就会成为我们成年后最深的、莫名的潜在情感倾向。

内核的沉稳与幼年的养育

在《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中,这样解释创伤对人的生理影响:

人们的心理受到创伤,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困境而无法作出反抗。

这些无法进行的反抗会变成所谓“未完成的动作”,最终固化在人们的身体感受或者无法解释的症状中,例如偏头痛、哮喘。

他们不是感觉生气或悲伤,而是感觉到肌肉酸痛,肠道异常或其他毫无来由的症状,也会在特定的情景中感到无力和沮丧;

他们在无意识中重复无法理解的行为,反复陷入同样的麻烦中。

看到现在,你还认为在飞机上由陌生人把孩子关进厕所进行严厉的教育是没有关系的吗?

不会了吧。

其实从创伤的层面来说,每个人幼年的“劫后余生”是会有痕迹的。

从认知上,一岁多的孩子无法理解道理上“应该要做的、正确的事”,但她会记住所有带来强烈情绪的事。

这件事本身不重要,但是留在身体里的强烈的情绪体验更为重要。

孩子在机舱的厕所里感知到的,只有巨大的被抛弃感和恐惧,她理解不了这样的教育目的有多么正义。

她对恐惧只有一个怪兽和鬼一样的形象思维和生理感受——我正在被“吞没”。

这种被吞噬的具身感受,也将存储在孩子身体内部最深处。

如果孩子后续养育的过程是安全和健康的,将会帮助孩子发展出能够协调他们大脑抑制或兴奋系统的能力,这一事件就不会出现带有创伤后遗症。

而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孩子从那个恐怖的事件中解脱出来。

比如跟她用语言重新去试图叙述当天的事件。

考虑到她的语言能力有限,可以通过跟她画画或编童话故事,在故事中可以让心理老师设法重构她和世界的安全关系。

从这样的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反思,如果没有相应对孩子的真正理解,就不能谈「有效教育」。

而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自以为是的引导和教育不仅会失效,而且可能会带来粗暴的伤害。

心理学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成年人的适应能力可以通过评价他两岁时有多爱他的母亲来预测。

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一个成年人有沉稳的精神内核,大概率可以推测他早期有一个充满爱和安全、并理解他的环境,

所以他的情绪是稳定的,和世界的关系是充满信任而且有爱的。

而这里的母亲,是一种指代,既包括了母亲,还包括环境里对孩子有影响的其他人。

所以,社会始终要把安全感和情绪体验的保护,放在抚养孩子重要性的第一位。

但愿,这样有关教育的无知又恐怖故事彻底不再发生了。

展开全文

我们可以很常见这样一种父母,天天念叨着:

“你看这个孩子这么大了,这些简单的事情还不会自己干,还要我帮他。

我不帮他弄,他就搞不好。”

“怎么办,这孩子离不了妈妈,哎,以后可怎么行?”

她虽然表现的好像很苦恼,但是她又在无数可以让孩子自己独立承担的时刻,非要出手帮忙,干预。

然后又是一通唠叨或诉苦。

如果真有人说:“哎呀你这么累就别管了,让他自己弄。”

父母们又会说:

“我不管,谁管呢?”

“不能让他自己弄,他还是个孩子,他不懂,弄不好的。“

这里面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矛盾逻辑——

如果你真的认定孩子因为年纪小,靠自己很多事弄不好,那就不应该生气。

因为这对你来说就是真理,就是不可打破的自然规律。

就像你知道到晚上太阳会落山,没学过的东西就不会。

你不会因为太阳落山而生气,也不会因为没学过阿拉伯语所以看不懂阿拉伯语的文章而生气,

因为这对你来说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没什么可生气的。

但是为什么一方面你认定孩子小做不好,孩子去做的时候又埋怨生气呢?

其实我们在所有紧密的关系中,都会玩投射的游戏,只要是没有觉知的投射游戏,就是不讲逻辑的。

投射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对立,一种是延伸。

对立就是把想体验的一极留给自己,把不想体验的一极留给孩子。

孩子变成了我们体验某种价值意义的工具,比如:

我要体验自己很重要,被需要,那么孩子就必须要是那个做很多事情都不行,没我不行的小废柴。

我想体验能干优秀,那我的孩子就必须没用,平庸。

美需要丑来映照,优秀需要平庸来陪衬,强需要弱来凸显。

比如上面的案例,一方面认定孩子靠自己弄不好,一方面又埋怨孩子不懂事,累着自己了。

一方面责怪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不行,一方面又情不自禁的不断出手帮忙。

妈妈在语言上表达出希望孩子独立,但行为上又会为孩子代劳很多事,让孩子越来越习惯依赖妈妈。

无论父母哭着喊着希望孩子如何,最终孩子会配合父母更深层次的需求去发展自己。

那个一边抱怨孩子没用,依赖妈妈,一边不给孩子任何独立机会的妈妈,无论她如何解释“这孩子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她实质上的底层需求,她的意义感,是用“照顾孩子“来填满的。

这个在她眼里“离了妈妈就不行”的孩子,是配合她的需求而呈现出了“懒”或“不行”、“不能干”的样子,

这样她可以尽情操心,她的意义感可以充分被满足。

我有个学员,在她那里,女儿有无尽的问题。

无论是来上我的线下课时问的问题,还是来做个案,她关注的都是孩子。

从学习问题到社交,从和爸爸的关系到生活习惯,一个问题解决了,很快她就能发现新的问题。

有一次我问她:“如果有一天你女儿的问题全部都解决了,你会怎么样?“

在咨询技巧中有这样一类问题叫“奇迹提问”,很多人对自己的问题长什么样子,带来危害的各种可能性,都如数家珍。

奇迹提问则是帮助案主暂时离开他们熟悉的问题状态,而进入一种无问题的,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生活状态去观察自己。

她第一反应是本能的抗拒,拒绝进入这种情景,说:“哎,哪有那么容易哦,这不太可能!”

我说:“我们就想象一下嘛,又不花钱,假设真的因为某种神奇的力量,孩子的问题真的就一夜之间消失了,你会怎样?”

她立刻不假思索的回答:“那我肯定高兴死了!”

我说:“是的,会非常高兴,高兴几天以后你会怎么样呢?你的孩子已经没有问题需要你帮助解决了,你会去干点什么呢?”

她突然愣住了,足足沉默了十几秒,一度我都以为她掉线了,

然后她喃喃的说:“呃…我不知道,我从没想过…我自己的事。”

所以这个妈妈表面上希望孩子独立,能搞定自己,但因为妈妈生命所有的意义感都附着在孩子身上。

孩子潜意识捕捉到了这个部分,基于对妈妈的爱,孩子就会呈现各种问题,让妈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得充实安定。

所以表象上孩子似乎做事不靠谱,问题一大堆,但在底层孩子则是在配合妈妈生命更深的需求。

这种情况有很多,比如还有的父母,表面上希望孩子很优秀很强,但实际上又希望在孩子身上体验自己很强很优秀的部分。

所以他们会无意识的打压孩子,跟孩子竞争:

“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都已经认识1000个汉字了,你看你认这么点字就喊累。

我们小时候哪有你这样的学习条件,比你能吃苦多了……”

像这类的话,如果把它拿出来仔细拆解,你会发现:

作为父母,如果你真的是希望孩子学习好,希望他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是可以不用说这种话的。

你为什么要说?

因为相比想让孩子学习好,和体验自己强的需求,那一刻想让自己感受到强大我的需求占了上风。

如果一个人对体验强大我的需求非常高,这个人在社会功能很可能也会发展的不错,

ta可能学历很高,或者是老板,领导,或者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人才。

让自己某项能力优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以标准为导向的。

但教育孩子和让自己能力变强往往是两种逻辑。

教育是以关系为导向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信任有联结,父母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才会发生,同时还需要有承托,有耐心。

所以当一个社会功能很强的人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们更习惯的是用过去个人能力发展的逻辑来教育孩子。

但在社会能力上孩子一定是比父母要弱小很多的,

在某种层面上,孩子就代表了父母的弱小我的那部分。

当父母太认同强大我,对弱小我没有连接和允许,那么对孩子表现的进步缓慢,不如预期,就会体验到非常强烈的挫败感。

一有挫败感父母就不得不体验弱小我,但父母又完全不能接受自己的弱小我。

那怎么办呢?当然就是把这个弱小我投射出去。

于是就会莫名其妙的去跟孩子竞争,或者贬低孩子,评判孩子。

于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表现为行为上的失控,明明不想批评责备孩子,但就是忍不住。

因为体验弱小我太难受了,太痛苦了,根本没有办法耐受住。

他们等不到理性选择判断,就像接到一个烧红的煤块一样,瞬间只想用最快的速度扔出去。

于是责骂批评,各种帖标签的行为就发生了。例如:

“怎么这么笨”

“这么犟”

“这么没用”

“这么点事都做不好”

……

虽然冷静下来,理性回归的时候,知道贴标签责备不好,但那一刻就是忍不住。

家庭就是一个让自己有机会看到深层自我的觉醒之地。

因为孩子会呈现出来的样子,永远是父母所无法控制的,对某一部分真实自己的反馈。

这也是很多心理咨询师会强调的那句:

如果孩子来咨询,TA往往是这个家里病得最轻的一个。

当父母自己有未完成的功课,有未被满足的底层需求,就会带着这个动力选择性的去观察孩子。

前面说了,投射的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对立,一种是延伸。

投射的对立就是孩子变成满足我们某种需求的对象,成为我们的对立面。

做父母的只要把自己不想体验的那一极丢出去就可以了。

延伸就是把隐蔽的自我感觉投射在孩子身上。

我有个学员小R离婚了,儿子4岁跟她一起。

离婚之后小R总觉得很对不起孩子,离婚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

有次她带孩子到楼下小区和其他小朋友玩,有个小游戏另外几个孩子没带她儿子。

孩子跑过来跟妈妈哭诉,小R安慰孩子,安慰着安慰着自己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后来小R来参加我的线下课跟我讲了这个故事,觉得那些孩子就是因为看孩子没爸爸才故意欺负自己儿子。

然后说周老师我觉得“我孩子好可怜,他没爸爸了。我该怎么陪伴他,可以让他更好的健康成长?”

听她说完之后,我没忍住,笑起来了(虽然有些不厚道)。

我说:“不是孩子没爸爸了,他爸爸又不是离开人世了,是你没老公了。”

她听到这个答案怔住了。

我接着说:

“是你觉得从此要一个人生活,面对未知的生活自己感到有些害怕,觉得自己可怜,然后把这个可怜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做父母的往往会这么干,把隐蔽的自我感延伸到孩子身上,然后通过给孩子付出,

一方面满足孩子,同时更深层面也是满足那个隐藏的自己的脆弱和需要。

作为人类这是很正常的投射,甚至也是我们同情心的来源,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

但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是我们入戏太深,完全丧失了对眼前这个独立真实个体的看到。比如:

因为自己小时候挨过饿,所以孩子明确说饱了也听不见,就是担心孩子吃不饱,要让孩子继续吃更多食物。

自己小时候想报的兴趣班父母不给报,现在孩子说不想上,还要节衣缩食给孩子硬报,还责怪孩子没良心。

小时候家里穷,羡慕身边的同学能拥有最新款的变形金刚,现在孩子明确的表示希望爸爸多陪陪自己,不想要新款玩具。

爸爸还特别委屈生气,我这么辛苦赚钱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给你一个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种把弱小匮乏的自我延伸到孩子身上,再过度满足保护的游戏很容易变成自我感动。

父母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还不领情。

投射不可怕,可怕的是投射了而不自知。

投射不可避免,但自我感动可以避免。

当孩子没有对父母的付出表现的格外感恩时,父母不用多么伤心委屈。

更不要以付出者牺牲者自居,事实上没准儿孩子才是那个付出者,陪你演这场大戏,人家也挺不容易的。

展开全文

01

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愿意跟自己沟通,尤其是十几岁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用家长的话说,简直不可理喻,能把人气死,根本没有机会了解孩子的想法。

诚实点吧,你那是想跟孩子沟通吗?你只是想说服孩子听你的,达成你自己的“美好愿景”。

沟通,不是话术。不是我运用了××沟通技巧,孩子的情绪就没有了,孩子就不再哭闹好好说话了,孩子就不执着非要买那个玩具了,孩子就能自觉写作业了……

沟通的前提,不是希望对方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只是愿意了解对方的需要,并且诚实地讲出自己的需要,看看如何创造性的达成共赢。

没有孩子不喜欢沟通,他们只是不喜欢父母的虚伪而已。

02

人与人的真实需求,可以共存共赢。但小我的自恋,只能活一个。

比如,妈妈和宝宝都需要足够的睡眠休息,这个真实的需求是可以共存的。而且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妈妈随顺婴儿,彻底放弃控制孩子的入睡时间,跟着孩子一起呼吸,活在当下,孩子和妈妈自然能协调一致睡眠规律。同时,家里人也要全力支持妈妈,帮助妈妈分担。

但是自恋的小我,把婴儿不肯入睡视为对自己的攻击,那么就需要“睡眠训练”大法来反击婴儿,击碎婴儿的自恋,保全父母的自恋。被父母吸掉生命力的孩子,将来极可能靠吸食自己的下一代来填补恐惧的黑洞,算是祖传的悲伤。

自恋被剥夺的婴儿,发展出虚假自体,虚假自体就是由自恋幻想组成的。等婴儿长大成了父母,继续剥夺孩子的自恋,捍卫自己的自恋。

所以,孩子“不写作业”“不按时睡觉”“不听话”,这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父母的自恋存亡战:孩子不如我所愿,父母感觉自己要被逼死了,于是为一点点小事情歇斯底里逼迫孩子,那么孩子自然也容易变得歇斯底里。

一旦孩子变得歇斯底里,比如打了妈妈,他/她就成了板上钉钉的错误孩子,妈妈就成了那个可怜的、付出一切还要被孩子如此对待的受害者。

然后所有人都有理由跳出来指责这个孩子,因为他/她错得板上钉钉啊!他/她居然打自己妈妈!这样的孩子,必须揍一顿让他明白打人是错的!

品品这个逻辑:用打孩子一顿,让孩子明白不可以打人。

这就是中国家庭永恒上演的戏码,包括育儿专家也一样参与其中,只不过育儿专家比普通人厉害的是,普通人就是揍一顿,育儿专家可以“正确地打孩子”,打完还能让孩子感恩自己的良苦用心……简称心灵PUA术。

用打孩子,教育孩子不应该打人;用训斥孩子,教育孩子应该礼貌言行;用逼着孩子上进,教育孩子人都应该自己努力向上……这些荒诞至极的“教育”,最受主流欢迎。

03

“叛逆”这个词,本身就是家长发明出来的: “你不听我的,你就是‘叛逆’,你就是错的。”如果家长不妄图控制孩子,何谈“叛逆”呢?

孩子本自圆满,具有一切优秀的品质、完美的智慧。如果家长不控制孩子,只是给予孩子充分的爱,那孩子就会成长为他最完美的样子。

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听话”,要孩子去做“A”,必然同时给孩子心中种下“-A”的动力,本来完满的孩子就这样被分裂了。

我们天然地以为,如果做A是别人的意志,那-A就是自己的意志。其实,无论选择A还是-A,都没跳出被控制的轮回,都是个自动反应的程序机器。

真正的做自己、不受控制的人,是跳出A和-A的轮回,倾听内心深处声音的人。内在的智慧,内在的使命感,是最高的“善和爱”。如果我们连接到自己,便有能量跳出A和-A的低级轮回,不被情绪左右。

04

请记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从自体自恋走向客体意识 —— 意识到别人也是自己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有独立的思想和感受,不是受自己操控的 —— 是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

自体自恋,总是从自己的幻想出发去操控一切,并且在幻想受挫时第一时间攻击指责别人,发泄痛苦让别人承受。

这个别人,经常是弱小的孩子。因为只有寄生孩子没有代价。

在自己拥有客体意识之前,严守界限,不去控制孩子,可以避免父母自体自恋对孩子的能量吸食和精神创伤,同时也帮助自己建立客体意识。

问题只是,选择承受自恋小我被挫败的痛苦,还是痛苦时选择吸食孩子先爽了再说?

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选择反过来塑造了自己的命运和孩子的命运。

所以如果要问我“我的孩子一直玩手机,不写作业,难道我就不管吗?”

那是你的人生,你的孩子。你愿意选择把上进的功夫下到自己身上 —— 自己想要什么人生自己创造,还是选择盯着孩子上进 —— 躲在孩子背后吸食自恋满足,那是你的选择,不用问我。

我作为心理学博主,只是表达真相:侵犯孩子边界会吸食孩子的生命力,但是父母的小我会很爽。父母严守边界自我负责,会养育出幸福的孩子,父母也得以成长,但要承受自恋破碎的痛苦。

哪条路通往哪儿,我说明了,至于你要往哪儿走,你自己选。

你是只愿意看到孩子玩手机的行为,还是愿意看到孩子玩手机时的快乐?你是愿意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一直玩手机,还是愿意想一想到底是什么激发了你的不满和愤怒?

05

网友留言:刚才看到有个40多万粉丝的博主说有没有人在青春期不听妈妈的话,长大后悔的?因为她女儿胸部发育总是弓着背,她总是说女儿把背直起来,但女儿从不听。然后评论区众人开始响应,我就是,现在弯腰驼背可难看了。那些评论让人后背发麻。

李雪回复:这位博主认为自己和女儿应该是神,需要无数正骨推拿治疗,以及远离母亲吸食才能搞定的驼背,她觉得女儿听她一句话就能直起来。

~~~

网友留言:我妈什么都不干,在我青春期的时候就盯着我,整天贬低我侮辱我,还觉得自己恩情大如天。我的生命力越来越弱,走路耷拉脑袋。我已经很努力的走出来很多了,为什么我这么努力现在还这么惨。

李雪回复:很多妈妈专职吸食孩子。并非离开妈妈就立刻幸福了,没有那样的童话,只有活在现实中,一步步重新养育自己。

展开全文

最近,有这样一类视频很火,引来了几乎全网群嘲。

女生蹲在地上,把原本蓬松暄软的小面包一字排开。

然后让男朋友开车,用车轮来回碾压,把小面包全部压扁。

女生如获至宝地拿起压扁面包,无比幸福地坐在车里咀嚼了起来。

一个视频火了,千千万万个跟风模仿的就出现了。

一夜之间,女生们纷纷叫来自己的男友或老公,开车帮自己压面包。

这些视频的流程、配乐、文案几乎都一模一样:

“我说我想吃超扁超扁的小面包,喊我男朋友帮我压一下,二话不说两人来到停车场。

被爱总是值得记录。”

或者:“有个不扫兴的男朋友真的太幸福啦!”

面包都是一样的达利园小面包,但压面包的车却越来越豪华:

有开宝马的,有开奥迪的,还有开迈巴赫的,有的甚至另辟蹊径用大卡车来压......

宠,太宠了,别问为啥不直接用手拍扁或拿个擀面杖压扁,非得用车轮碾压?

因为“没有被偏爱过的女人不会懂,这是一种贫富差距都消除不了的浪漫。”

别问为啥非得让男朋友或老公开车压面包?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在爱的人面前会自动变成小孩,这是一种进化论都抹不掉的宠爱。”

事实上,这类视频最最开始的原版,并不是女生用来炫耀自己有多受宠、男友多好之类的。

而是一个小孩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得到了父母不扫兴的配合,获得了200多万的点赞。

高速上小男孩想吃超扁超扁的面包,爸爸二话不说就拐进服务区,直接用车轮压扁了面包。

一切都是偶然发生所记录下来的温馨瞬间,没想到被一群“娇妻”们,从文案到视频内容都1:1复刻了。

现在一搜“压扁小面包”,全都是女生们争先恐后、跟风模仿拍摄的秀恩爱版本。

好像不做这个挑战,不让自己的男友或老公开着车给面包来这么几下子,就没办法证明自己是被宠爱的。

评论区里都是一水儿的嘲讽:

“连爱表现的方式都需要复制粘贴别人的,太感人了。”

“这个梗也要跟啊?人家为了哄孩子拿车压,咱想吃拿手捏捏得了呗。”

“哇谁懂啊她老公好爱她啊啊啊啊啊,谁懂啊反正我不懂。”

“现在不用宝宝碗了,改压面包了。”

你会发现,像这类“证明老公或男友有多爱自己”的奇奇怪怪挑战,这几年是层出不穷。

比如,让老公给自己洗脚挑战。

用第一视角拍摄老公双手捧着自己的脚,温柔细腻地揉搓着的场景。

还得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露出自己价格不菲的手链或腕表。

文案千篇一律都是:“给老婆洗脚不丢人,让老婆受委屈才丢人呢。”

就像“压扁小面包挑战”,到后面比拼的是车的豪华程度一样,“洗脚挑战”也朝着奇怪的方向卷了起来:

卷洗脚水的浓稠度:有用牛奶洗脚的、还有用枸杞水洗脚的......

卷老公的细心程度:洗完脚还要给脚去角质、刷酸、按摩、涂身体乳、涂指甲油......

卷小道具的花样程度:用钢丝球给老婆洗。

比如,让男友给自己剥虾挑战。

在镜头前伸出一只手数数,数到1的时候,男友就会自觉地把剥好的虾放进自己手心里。

文案也都是清一色的:“原来被爱的时候,虾是没有壳的。”

每次都是一个视频火了,就有无数人跟风拍摄,并或隐晦或直接地传递出这样一种价值观:

“不帮你开车压扁小面包的男人就是不爱你”;

“不给你洗脚的男人就是不爱你”、“不给你剥虾就是不爱你”、“不给你买秋天第一杯奶茶就是不爱你”......

一次次地神化“被爱”对女性的价值,给看视频的女性植入“渴望被爱”的焦虑。

我发现,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东亚女孩对于“被爱”这件事非常有执念。

被爱意味着被重视、被保护、被照顾,是一种价值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来源。

也许因为童年时期感受到了爱的匮乏,因此穷尽一生都在追求着别人的接纳、认可和喜欢,也就是所谓“被爱的感觉”。

经常无意识地让自己处于“客体”而不是“主体”的位置,将自我价值与“能否得到别人的爱”深度捆绑在一起。

在亲密关系中就表现为,经常纠结自己是否被对方爱着,自己的快乐与否都取决于对方有没有爱你。

一旦男人表现出冷淡,比如不配合自己拍“压扁小面包挑战”、“洗脚挑战”,就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

但就像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中所说:

“亲爱的东亚小孩,女性缺爱可能是个谎言,我们缺失的,是资源、权力和尊重,是比爱情更宏大的生命课题。

女性如果精神贫瘠,执着于被爱,过于渴望被认可,那无论她享有各种能力与资源,都很难救她于现实的困境。”

过分纠结于是否被爱,本质上就像一个精神上的乞丐,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只剩下被动和等待。

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忽视自身的成长,把精力放在猜测对方的心思上,患得患失,错失了提升生命内在价值的机会。

就像《始于极限》中那句振聋发聩的话:

“能使你充盈、教你认识自己的,是‘爱’而非‘被爱’,是‘欲想’而非‘被欲想’。”

执着于“被爱”,会让人迷迷糊糊地陷入客体困境;

不如转向追求“主动去爱”、或“让自己值得被尊重”,才是女性发挥主体感的关键。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有小伙去客户现场给机器安装侧铣头,发现操作机器的居然是一位女同志。

她独立操作大型复杂设备,且非常娴熟的身影,让小伙发出了“多少男同志都自愧不如”的感慨。

视频底下的评论区,更是将“女性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位离婚10年的女性,自己创立了无人机事业,还兼职数控CNC机床;

有位52岁的女性,退休后仍凭着高压电工证继续从事本行,每天精神抖擞;

有位做外卖骑手的女性,很多男骑手都跑不过她,因为她有耐心,沉得住气,熬得住时间;

有位原本胆小的女性,学会了开吊车,考b牌所有科目都一次过,干这行一干就是三年;

还有位职业生涯丰富多彩的女性,教了7年的书,转行开了16年的货车,现在又考进蜀道集团,每天开着30多米长的智轨来回穿梭在宜宾城里。

并不是所有女性都追求“被呵护、被疼爱、被当成宝宝一样照顾”,还有这么多女性,追求的是自我实现、向上攀登、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亲爱的你,请勇敢释放自我的潜力,而不是沉溺于是否被爱的那一片小天地。

就像《小妇人》中的那句话:“我不害怕暴风雨,因为我正在学习驾驶我的小船。”

我心自向凛冬,又何惧狂风暴雨。

共勉。#

展开全文

当代人的亲密关系里,似乎越来越流行起一种「功利性」。

例如,判断一段关系该不该继续,是通过对方有没有「工具价值」来衡量的——ta 对我有没有用?能不能让我过得舒服?

具体到行动上:

▨ 筛选伴侣朋友时,必须要能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 ▨ 给相亲对象打分,也给自己打分,确保「向上寻找」而不要「向下兼容」。「社会本来就是这样的」「不相信真爱,少走 30 年弯路」; ▨ 觉得交朋友累,但希望找「搭子」。区别是,搭子在一起只干一件事,互相没什么期待,情感更同频; ……

现代工作和消费主义将人们从「完整的人」置换为「工具的人」。

工具化的亲密关系背后,年轻人进入「不耐烦」模式。即使是恋爱,人们似乎也向往一种绝对的安全,绝对的自我中心,以及绝对的「不想被麻烦」。

过去很多年里,心理学博士叶斌曾在不同场合提及 Martin Buber 这个名字和他的重要观点。

1923 年,哲学家 Martin Buber 第一次将人际关系分成 2 种类型:

▨ 我-你关系:你们互相把对方当成一个真正的人。你们彼此尊重、有兴趣,你们承认对方是独特的,也是独立的; ▨ 我-它关系:你们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俗称「物化」。你们发生互动,仅仅是因为背后存在一些价值交换。

在该理论中,人类只有通过完全和真诚地承认他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而不是工具/物品,才能实现真正的人际关系: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关系。

叶斌老师认为:如果你跟一个人互动,只是因为他可以带来某种价值,那其实他跟「物」没什么两样。

如果你所有的关系都是「我-它关系」,这会让你没有深层满足感,而更难抵御人生的孤独。而孤独,是存在主义所认为的几大无法解决的终极难题之一。

以下是简单心理对叶斌博士的访谈。

1.最近有国外期刊的数据发现,年轻人(00 后)相比十年前对建立关系的渴望降低了。研究者猜测,这是因为他们更看重「自我主宰感」和「个人成就感」。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成因?

叶斌:原因我不敢说,但整个文化总体倾向就是,我们照顾自己更多了。

很多人为什么要找亲密关系,就是希望会有一个人爱自己。所谓爱自己,就是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包容自己,哄自己开心。

当每个人都这样想的时候,大家就会陷入嗷嗷待哺的状态。如果没人愿意付出,那就算了,不恋爱了。现代社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游戏、短视频……算法总是会让你分泌多巴胺。

所以,你会发现看书越来越困难。因为书不见得每一页都让你快乐。作为老师,我感觉到培训是越来越难做。除非你讲课像脱口秀一样,但凡你讲得不有趣,他们就看手机。因为手机永远可以提供让他兴奋的东西。

我的另一个假设是整个社会的压力大。比方说,我应付职场都累得要死,又卷经济形势又不好。都已经苦哈哈的,我哪有精力再哄另外一个人高兴。

再说恋爱的收益,也不见得很多。人际关系都是需要付出的,那他可能就不要了。唯一可能不可替代的就是性,但按照现在新的观念也很容易得到。他可能拿完自己需要的东西,就回到自己的世界。如果缺了又出去拿一下。两个人磨合多累呢。

未来这种情况会不会再进一步走向极端,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所有的事情都物极必反。也许有一天大家也会厌倦感官刺激,回过头来寻找一个凡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呢?这都有可能。

2.人和人之间,是不是本来就有互相物化的部分?

叶斌:我自己在实践中会觉得,生活的很多时刻其实并不那么黑白分明。如果较真地审视下,你的亲密关系,你选择结婚的另一半,完全是因为爱吗?完全是因为「我-你关系」吗?还是也存在「我-它关系」?

在一般人际关系里,「我-你关系」和「我-它关系」基本上是兼有的。如果你对所有的人际关系要求都是「我-你关系」,估计也不现实,在如今的现实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交换是不可少的。

比如平时最常见的「我-它关系」就是工作。就像你现在采访我,其实是有一个任务要完成。我们不算是一个「我-你关系」。

你付出劳动,然后拿回报。所以对你来说,你有你的期待,单位有单位的期待。一个组织要活下去,个体要活下去,有赖于这个交换。这些交换,就是我们现今世界赖以生存的机制。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所有的关系都是这样,那就很可悲。

比如很多孩子抱怨父母不爱自己。孩子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很多事,都是需要用成绩去换的。那不是爱,是交易,而且是单方面的强制交易。或者在工作中,大家冷冰冰的像一个机器。上班、生活,就是大大小小的机器之间的互动。你会很容易有孤独感,幸福感也可能很匮乏,会对人世不太留恋。

如果你能收获一份「我-你关系」,能有一个人能与你不功利地互动——那种纯粹的友情、爱情或亲情是非常美好的。那是非常有支持性的体验。

3.这种很有支持性的「我-你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叶斌:在我的工作坊上,曾经有一个男生问,你们(心理学)老是说要跟人有联结,啥叫联结?我是一个疏离的人,对我来说跟人联结超级困难。

当时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我让他走到右手边开始第一个人面前,仔细打量他,然后留意自己内心的 feeling,问自己有没有感觉?有没有感觉到在这一刻我想跟他有些互动?想了解他,想跟他说话?如果没有就 pass 他,然后找下一个人。有可能你兜一圈,对所有人都没有感觉。那你就诚实地说,叶老师,我一个人也没有感觉,这一刻我不想跟任何人互动。那就结束。

然后他就很仔细地看、体会,直到在一个女生面前,他说,我有感觉。我就问那个女生,你愿意跟他有对话吗?那个女生说愿意。然后我就让他们坐在圆圈中心,面对面。

我问男生,刚才那一刻你有什么感觉?你就跟那个女生说说你的感觉。她的什么东西激发了你的什么感觉,然后使得你在这一刻想跟她说话?

因为他真的有感觉,所以他就说了。他说当我看到你的时候,我内心感觉如何,为什么特别想了解你。因为它都是真实的,就很有力量。相当于在女生的心里投了一块石头,也会激发一些涟漪。

然后那个女生也把自己的真实感觉说了出来。那个男生又有一些体感,又把这份感受表达给对方。他们当时来来回回讲了三个来回。

那次我印象特别深,仅仅只是这三个来回,现场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动了。有学员忍不住插话说,哇,原来这就是谈恋爱啊。

虽然整个进程只有几分钟,但我觉得这几分钟非常高质量,甚至比很多所谓谈恋爱都要深刻。因为这一刻是完全真实的、不加掩盖的,心里面有什么就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看一看。不止是对话的双方,连所有「围观」的三十几个人都能被其中充沛的情感包裹和打动。那一刻,现场非常动人。

4.网上还流行一种相反的观点,谈恋爱讲究「只筛选不改变」。因为他们对伴侣在亲密关系中的改变不抱希望,也不想改变对方。这样会更容易遇到真爱吗?

叶斌:理论上我很支持这种讲法。关系要长久就真的是不改变。

我记得有个专家甚至说,长久的关系是臭味相投,而不是道德高尚,甚至不是对方有多优秀。

两个人走在一起,通常最初是因为好感。但如果你想关系长久,就得多去看对方的缺点。如果所有人都认为是缺点的部分,你觉得挺好的,那就没事。如果你觉得,因为有爱,所以可以改变那个「缺点」,多半就凶多吉少,很容易掰(分手)的。

不能说完全没有改变的可能,也有人愿意慢慢互相磨合。但是我觉得现在大家越来越难磨合。当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就会越来越不耐烦,同时越来越自我。

我小的时候,整个文化都在训练牺牲精神。所以它会提高人对不适的耐受度。后来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在讲怎么可以伸张自我(因为之前太压抑了),人就会变得不耐受。

在关系里不要指望改变对方,减少磨合代价,找对人是更好的。从这点上我支持网友的说法。

当然里面有几个要注意的地方。第一,你得知道你是谁;第二,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三,你也要知道,当你要求越高,找到的概率就越低。那你就要更努力去找。

有些人要求很高,但行动上又很守株待兔。找不到,又会自我埋怨或埋怨周围的人。这就过得很拧巴了。

5.在马丁·布伯看来,只要存在预判和期待,构建的都是「我-它关系」。有人说「人际关系中的期待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因为我们企图让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但亲子、伴侣、朋友之间似乎总是存在期待的。人们总是既谋求亲密,又忍不住希望对方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叶斌:对,很「暴力」。这是很存在主义的观点,更极端一点的,是萨特那句「他人即地狱」。

意思是,只要在关系里互动,人的天性就是会对别人有期待,而这期待就可能构成对对方的压力,让对方顺从、讨好、伪装、压抑,不敢显露自己的真性情等。

打个比方,很多孩子抱怨有压力。爸妈说我没给他压力。那孩子怎么会感受到压力?孩子说,因为我卷子拿回去,考得好他们就笑脸,考得不好就拉长脸。有一些期待是很微妙的。因为有期待,又不能完全忍得住,而这些期待和要求就会让人有压力(如果他依赖别人去构建生活)。有时,即使没有明说出来,接收者也会从对方潜意识显露出来的信息接收到这些期待与压力。

叔本华走到极致,他说我一个人过,我才不要跟别人过。这就很难了,因为研究说人类本质上属于群居动物。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幸福感的来源之一,就是跟别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虽然在关系里,我们忍不住会有期待,但至少你要意识到自己的期待。有时候人没意识到自己有期待,而是把期待定义成爱。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妈妈的秋裤。你觉得是「爱」,但你没意识到里面很可能有「控制」。

你觉得他弱,觉得他照顾不好自己,觉得你的经验一定是对的,你希望他听话——这就是期待。当这种期待落空了,你自然就有负面情绪。

如果你有足够的觉察,就可以问一问,这种期待会给对方压力吗?或许有些期待是对方也很乐意做的,那就很幸运,双方各取所需、相互成全!

6.很多人在择偶方面有「理想型」,有一个确定的 type。在互联网上的超重者社区,某个患肥胖症的女生说,她认为自己被喜欢,是因为对方的某种「性癖」。她不确定别人到底是喜欢「我」?还是喜欢「我这个类型」?所以她存在一种被物化的恐惧。

叶斌:这有点复杂。看上去她似乎对「唯一性」有很高的要求。

她的意思是,对方要喜欢「我」,而不能是「我这种类型」。但一个个案很难完全摆脱被归于某个类型。

我喜欢异性,异性不就是一个类型吗?你能在这个维度的喜欢上构建出唯一性吗?

唯一性的意思是,世界上那么多人,假设我们两个谈恋爱,我们彼此必须是对方的唯一,少了你我的人生就不可能幸福,我非得把你找到。

我个人是相信理论上一个人是可以爱上很多人的,只是我们目前受到婚姻道德伦理的限制,中国在法律上也不支持多偶制。但是,你可以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不可以同时爱两个工作?你到博物馆,有没有可能两件展品你都很喜欢?这些都可以,在逻辑上,同时喜欢多个人的可能性为什么不存在不合理呢?但我也看过一些感人的故事,说此生就是他了。如果对方去世,我连再找的兴趣都没有。我相信现实情况是多元的。不过,更多的情况是,丧偶了一段时间,那个人又找到爱人了……

当她要求「我最好不是一个类型」,我会觉得她对「唯一性」的要求很高。我会指出,当你这样讲的时候,你就在找唯一。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这句话背后意味着什么,你很坚持这一点,又同意「自我负责」的话,那至少要踊跃地到处去相亲。

只有足够多的接触,才能在茫茫人海里把那个人找出来。你不能坐在家里说「缘分到了,自己会敲门的」,这个概率也太低了。

7.一个从小被物化的人,也许很难拿回自己的主体性。一个人的主体意识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叶斌:被爱是主体性的一个基础。最根本的,小时候要被当作一个主体来对待、被爱护、被尊重。

因为有些关系是吞没性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主体性完全被压制。3-6 岁是第一个反抗期,孩子会形成基本的个性;青春期是第二个反抗期,孩子有强烈的斗争心理,但有些父母仍然死死控住他,结果就可能很惨烈。

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者。这个群体的边界经常是支离破碎的,主体性很弱。他们小时候没有被善待,没有被当成一个人来尊重,边界常常被野蛮侵入或践踏,孩子小也没能力维护。从小在这种环境里成长,后面要费心修补就很难。虽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性或机会,但即使有,也会非常辛苦的。

健康的边界有两个特征:一是存在边界,二是边界有弹性。

如果完全没有弹性,外部信息进不来,人就永远长不大,内心不能丰富。好的边界是有弹性的,可以跟另外一个人互动,能够接受新的经验,扔掉没用的,使自己不停丰富。所谓成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一个人没有边界,那么他跟别人接触时容易被吞没,他就会迷失自己;或者对别人崇拜得不行,别人讲什么就完全信什么,看不到人也有阴影,看不到所有真理都有相对性。

要么不能与人接触,要么一接触就被对方吞没。在格式塔治疗里,我们很警惕这两种极端。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应该能意识到自己有边界,但边界又不是很僵硬,而是灵活有弹性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时开放或关闭。

8.“恋爱”还有没有必要谈?

叶斌:我永远要问,你想要的生活蓝图是什么?

心理学虽然强调依恋关系的意义,但关系对你意味着什么,它有多重要,人和人之间的想法是天差地别的。

有些人对于进入一段关系有特别的需求。跟人在一起,他才心安。很多人觉得为什么要谈恋爱?就是想回到家看见有一盏灯为我亮着,讲着讲着眼泪都可以掉下来。

但有些人根本无所谓。灯亮不亮的,跟我有啥关系?还有人觉得,我有热爱的事业就够了,终生不结婚也没关系。

所以要不要进入亲密关系,取决于它对你有多重要?

如果你认为重要,你愿意为之付出代价吗?

寻找的代价、磨合的代价、精神的代价、物质的代价,你想好自己要付出什么了吗?

展开全文

越是假期,和孩子有关的悲剧越多。

这几天,接二连三发生少年伤逝,不少自媒同行已写。

有朋友说,还是想听听我的剖析。

我不会写情绪用事和流于表面的煽动,让读者感情发泄后一无所获。

写作者首要的责任,是诚实、精准、深刻。

要有手起刀落的果断与坚定,就像拿手术刀的医生,直击要害,直切病灶。

这势必关乎思维颠覆与行动重建——然而,很多人并不想真的改变。

不少为人父母者,只想长久被动地沉湎于情绪泥沼与虚假共情里,顽固地坚守自己的错误与孱弱。

这样的人,不建议你阅读下面的文字。

因为接下来我要写的,很真,也很疼——

可怕,还是可怜?

8月12日,广东湛江。

晚上八九点,年龄不过三四岁的小男孩,与妈妈一起过马路。

不知何故,小男孩情绪突然崩溃,蹲下大哭,不管妈妈怎么拖拽,都不肯随妈妈离开。

车水马龙中,妈妈赌气地扔下小男孩,任由他躺在马路上哭泣,自己转身离去。

就在妈妈转身离开之际,一辆黑色轿车拐弯驶来。

妈妈回头看见了轿车,并未停下脚步或奔向营救孩子,而是扬起手说了一句话,听不见她说的是什么,但愤怒的肢体语言提示大概是“再不起来,车就轧你”之类的诅咒。

妈妈话音刚落,恰处视野盲区的孩子,就遭轿车碾压。

孩子疼痛地揪作一团,妈妈这才从愤怒中清醒过来,转身跑到孩子身边。

诅咒,一瞬间变成现实。

有消息说,小男孩送医后,只是受伤,未殃及性命。

万幸。

关于这对母子间的惊险一幕,不少自媒同行归咎于妈妈情绪失控和监护缺席,进而倡导当个情绪稳定的父母云云。

不能说错,但没有触及事实核心与问题关键。

面对崩溃大哭的孩童,为人父母者束手无策、愤怒失控、口出恶言,甚至指责打骂、遗弃不管,本质上是大人没有处理冲突关系的能力。

她不知道在孩子崩溃时,耐心地抱到安静处,守在一旁等孩子冷静,或紧紧抱着崩溃的孩子,轻轻抚摸他的后背,他很快就能安抚下来。

为人父母,这个妈妈显然没有对等的方法与能力。

她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储备?

答案是:

在她少时成长中,遭遇委屈或创伤时,没有被父母很好地安抚对待过。

恰恰因为这,所以她面对亲子冲突,记忆里没有非暴力沟通的技巧,也没有温柔以待的模版——

她没有亲证见识过,她就不具备。

也恰恰因为这,当看见孩子哭闹的瞬间,她马上被激活的是她自己童年的创伤。

只是这次,她化身成当年责骂遗弃她的父母,她那无知无辜的孩子,不得不重复她当年的命运。

当她责骂遗弃孩子时,看似在攻击孩子,其实是在攻击当年的父母——她在以剧烈的反抗,替童年的自己讨公道。

这就是创伤的代际传承,也是监控下一幕可怕又可怜的真相:

情绪失控的妈妈,以如此粗暴的方式,对待自己深爱的孩子时,不过是以模拟自己成长的方式,试图重返过去,反抗父母,营救自己。

只是,她在时空颠倒中,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伤害她的父母,根本就不在她身边,她反复伤害的,却是她最爱的孩子。

那个当上妈妈的女人,一直是个受伤的孩子。

她对自己的创伤匮乏省察与疗愈,她幼小无辜的孩子,就被她残忍地复制成她童年的样子。

她每一次愤怒的失控,都为试图营救少年受伤的自己,也都是对自己孩子的又一次伤害。

直至有天,她洞见其中的谬误,愿意停下来,主动终止这种恶性循环,在缓慢改变中改写宿命:

她的愤怒,要发给真正伤害她的人;她的深爱,要留给陪她疗愈的孩子。

让凯撒的归凯撒,让上帝的归上帝。

这就是“课题分离”。

真正做到这一点,她和她的孩子才能一起来到新世界,拥有温煦且清洁的亲子关系。

上述剖析,是所有糟糕亲子关系的内核,可反复阅读不断实践。

向外,还是向内?

8月5日,江西安远。

一名14岁少女,在家人惊呼与绝望中,爬上窗户,纵身一跃。

她死后,更大的恶,被暴露。

少女两年前就身患重度抑郁症,情绪一直起起伏伏。

中招后,被妈妈送到一家私人训练营,进行体能训练与感恩教育,为期20天。

20天里,少女先后3次遭到教官王某的性侵害,且被逼服下避孕药。

训练结束后,被父母察觉异样,少女说出实情,父母报警。

报警的第二天,少女自杀。

把魔爪伸向少女的教官,是恶魔,是罪犯,必然会被法律严惩。

除此之外,这起悲剧中,令我隐隐不适的还有两点:

一,为什么家长们要送孩子去外面,学习感恩教育?

二,孩子明明是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还放心她长达20天脱离监护人陪伴?

这两点,实为一脉:

为人父母最愚昧的地方,是不清楚孩子身上呈现的问题,是内心秩序与内部系统生了病。

这些,都需要在内部疗愈治疗,外人爱莫能助。

感恩的孩子,不用参加训练营,与家人有良好关系,体谅父母不易,他人实苦,众生皆难,内心自然心怀感念。

抑郁的孩子,是在关系(尤其是和父母的关系)里陷入巨大内耗,她无法向伤害她的人复仇,就向内攻击贬损自己。

不管是教孩子感恩,还是陪孩子走出抑郁,把孩子往外推,都是父母懒惰无能的症候:

父母不想反思自己,不愿陪伴孩子,不去改变家庭内部系统,只想图懒省事儿交给“豫章书院”这样的吃人机构。

连父母都不爱护庇佑的孩子,外人怎么可能珍重以待。

心理学上有句精准的话:

你眼中的问题,都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你看见的是抑郁的孩子,不懂感恩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孩子,自卑胆小的孩子,撒谎成精的孩子……

这些问题,不过是孩子为营救自己“故意设计”的解决方案。

●孩子抑郁,是他背负太多压力又自我攻击苛责;

●孩子叛逆,不是他不懂感恩,而是被控制太多,没有自主权;

●孩子沉迷游戏,不爱学习,是他在现实链接中自信心丧失,故而在虚幻世界里称王称霸;

●孩子自卑胆小,是得到的肯定不够,日日活在贬损嫌弃中;

●孩子习惯撒谎,是家中有严厉的惩罚者,他恐惧于说实话的暴力,于是用谎话替自己求情……

为人父母,无法洞见这样的真相,亦不想努力解决问题,于是给孩子贴个标签,溜之大吉。

这是一种隐性且顽固的罪。

你眼中孩子的问题,都是他向你寻求帮助的解决方案。

这句话,值得家有儿女的父母,日日诵读,日日践行。

流量,还是真爱?

8月11日,河北保定。

11岁少年被父亲带着,在公路上参加骑行拉练。

突然,少年不慎摔倒在机动车道上,被疾驰而来的轿车碾压致死。

未成年人骑行;

骑行在机动车道上;

骑的是成年人的赛车:

案发时速度高达37公里每小时……

很多人谴责少年的父亲,认为他害死了孩子,有着明确的“疏忽罪”。

赞同这样的质问。

我更想剖析的,是更为隐秘且邪恶的真相:

沉迷于流量的父母。

这位少年的父亲,是个短视频博主。

在过去数年里,他都把孩子骑行的视频,发到互联网上,引发巨大关注。

有人给他善意忠告,说这么小的孩子骑这么快很危险,被他傲慢怼回去,还引发一片叫好声。

最后,他的傲慢成了一枚回旋镖,正射中他的眉心,搭上的却是孩子的性命。

这位父亲为什么如此执迷不悟?

不守规矩,只是表象。

深刻内核是,成为博主,收获追捧,拥有流量后,洋洋得意的自大与贪婪。

孩子,成了为他的傲慢与贪婪买单的可怜人。

如今互联网上,有很多靠孩子发财的父母,因沉迷于流量,正消耗孩子的福报。

互联网的本质,是快速博取关注和流量,进而赢得热度和金钱。

不少父母,为了自己的贪欲与钱财,故意以孩子为卖点,制造噱头,编造故事,兜售看点,博人喝彩。

甚至,不顾法律,不顾人伦,制造对立,引起轰动。

这是可怖的。

需要戒断,需要改变。

佛曰:

因果不虚,业力不灭。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场场果报。

愚昧的父母,会被炫耀欲、占有欲支配,陷入小聪明和小伎俩中,消损孩子的福报。

聪慧的父母,知道展示给外人的都是虚妄,存留在生活的才是果实,在沉稳沉静中,缓慢而沉默地陪孩子结出饱满的果实。

你的孩子,是你的业力,也是你的菩提。

不修行,便业力累累。

怀敬畏,得菩提善果。

躲开喧嚣的人群,扎根关系的深处,像母羊舔舐小羊、大树守望小树那样,恩养守护,方得始终。

从不避讳:

我曾是内心有伤的女儿,所以你的伤,我都懂得。

我曾是焦虑崩溃的妈妈,所以你的疼,我都理解。

我曾是自大无知的父母,所以你的迷茫,我也曾亲证过。

感恩我的孩子,他一直原谅我,等候我,疗愈我。

于是,我成了今天的我。

成了捧出滚烫又冷峻的思辨,修得阔大又沉实的内心,给你们写字的我。

亲爱的朋友,别怕。

我们一起慢慢研习,慢慢实践,慢慢改变。

不自大,不僵化,不固执,不炫耀,不傲慢,不裹挟,不陷入多余情绪,不转移自己课题。

直接,诚恳,清明,果断,柔韧,坦荡,深切,勇敢,回到源头创伤疗愈自己,回到关系深处养育孩子。

穿越重重迷雾,找到爱的礼物。

感谢你读到最后。

— E N D —

展开全文

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海灵格说:

“其实跟谁结婚都一样,你最终需要面对的是你自己,对方只是你爱自己的能力的反映,当你真正进步了,现有的婚姻就是最好的。”

这句话前面说的是对的,婚姻确实最终面对的是自己。

但是“我努力了、进步了,对方就可以改变,现有的婚姻就是最好的” —— 这是一种婴儿式的全能妄想,就好像有的人想:“我只要念经静心,整个世界就没有战争了”一样。

01

许多孩子一出生就负债,从出生起就欠了父母养育之恩 —— 还债的方式是为父母的幸福负责。

为父母的幸福负责,还不是单纯说“等父母老了,赡养父母”的意思。而是,一出生,就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

婴儿时期就要学会独立入睡不哭不闹,否则就是过度依赖父母,要进行睡眠训练。婴儿时期就要为父母的感受负责任,不能给父母添麻烦。

幼儿时期则要懂事,懂礼貌,最好幼儿时期就被早教班充满,满足父母“我家孩子特别早慧,赢在起跑线上”的自恋感。

上学就更别说了,孩子考不好,就是断送了全家人的希望。每个成年人的幸福都不靠自己创造,而取决于孩子的成绩。

所以校园里很少看见真正的小孩 —— 放松做自己、活力四射的孩子。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是罪人,身上背着一辈子还不完的债。

我们潜意识里似乎有着一种恨,这种恨,来源于一代代的辈份错位 —— 每一代都想向孩子索取爱,让孩子做自己的父母。都要求爱逆向向上传递,而不是正常的顺势向下传递。

所以,每一代都匮乏,每一代都得不到满足,并且把不满足的恨归结为:孩子不懂事、不争气、不听话。

02

人为什么要结婚?

前面段落里讲,中国每一代孩子都要做父母的父母,每一代都匮乏,内心有着巨大的不满足。

这种不满足之下,又穷又没有能力的男人,唯一得到满足找补的机会,就是娶老婆:老婆像保姆一样伺候自己,再生几个孩子听自己使唤给自己养老。

所以,农村里结婚彩礼节节攀高,城里结婚买房买车压力大到令人窒息。然而,这些男人们骂彩礼高,骂女人拜金,却不肯不结婚,还是要搜刮父母甚至负债来结婚。

女人又凭啥要跟这样的男人结婚呢?自己有手有脚干点啥活都能养活自己,还不用养老公孩子,何乐不为?

这时候“文化”的力量就上场了。

我是80后独生女,从小听到大的都是:结婚是女人的归宿,女人早晚都得结婚生娃,嫁个好男人才能幸福。时至今日,这个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就好像,女人的人生中并没有“自我负责,让自己幸福”这个选项。所以,哪怕有些女人赚钱养自己养男人养孩子,依然觉得:没了男人就没有个完整的家,那怎么行呢…

正常的人生逻辑是:我的人生我负责,我的幸福取决于我自己。遇到锦上添花让自己更幸福的伴侣才会在一起。爱多到满溢,才会想把孩子带到世上来,让孩子感受生命的幸福。

可惜我直到30多岁,才身心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我并不难过,失去了“女性魅力”反而给了自己宽广的自由。就像一个包,上面什么商标都没有,反而它回归了包的本质,不再是××大牌,就是一个包而已。

人也一样,不是什么美女不美女,有名不有名,财富多不多,只是一个生活着的人,仅此而已。

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正常的人生逻辑,越来越负责地对待婚姻,但这也导致了结婚率的急剧下降。民政部最近公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地域管辖的规定,以试图增加结婚率。

03

同理,幸福无法靠计谋和努力获得。

活出自己主体性的女人,必然气场强大,无论老公多有钱,都会对老婆非常尊重和珍惜。因为,两个人能否走得远,不是看外在条件是否匹配,而是看内在能量场是否一样强大。就算感情结束,也不是欺骗、厌恶地结束,而是平等尊重地结束。

主体性强大的女人,从来不会想要“旺夫”或依赖一个成功的男人,她只是尽情活出自己。

但从结果上看,她很容易嫁得非常好,而且特别旺夫。

为什么呢?很简单:男人身边是一个能量十足、逻辑干净的女人,还是一个依赖男人的女人,他在事业发展上肯定受不同的影响。对于后代,更是不同的命运走向。

但是,如果反过来,为了好嫁人,嫁得好,为了旺夫,而去学习主体性,学习自我负责 —— 那是没用的。

因为,主体性的内核就是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嫁不嫁人都幸福,老公出不出轨都没所谓,因为根本不会去盯着老公裤裆里那点事儿。

归根到底,如果没有觉知,没有主体性,还会觉得是外界折磨自己:我怎么这么惨,怎么没有男人疼我爱我,怎么什么活都是我做,孩子一点也不懂事,还摊上这种啥也不管的老公,我一天到晚累死累活的…

老朋友都知道,我几乎不会讲“如何经营好你的亲密关系”“如何搞好婆媳关系”“职场关系的诀窍”,我就是讲真相本身,你看见了真相,根据事实和逻辑做事情,一定是最顺畅最舒服的,节省大量“我要提升改进自己”的妄想能量,财富自然水涨船高。

一个事实是,当你活在真相中,关系自然变顺畅,逻辑能力赚钱能力不知不觉的提升,但这并不是“我要努力提升我自己”的结果,而是回归你的本来面貌。

当我们离开身心当下的真相,各种理论学习反而成了指向自己的屠刀。别人并不是我做得足够好就可以改变的,而当我活在真相中,就没人可以拉我们参演苦情戏。

很多女人常常把“婚姻是需要经营的”挂在嘴边。而在我知道的男人中有“努力经营婚姻”意识的很少。

无数心灵鸡汤账号都在教女人如何留住婚姻,制造生活情趣,好像这是女人天生的责任。而男人往往在为了明确利益时才会投入精力去经营关系。所以女人,千万要警惕那些催眠你长大的毒鸡汤。

孩子是你的责任,如果你不是被爱养育大的,你选择了生孩子,当然要学习如何爱孩子。认识自己,让自己幸福是你的责任,你是自己幸福的唯一责任人。

但是“经营好婚姻关系”真的不是你的责任。一个关系舒服不舒服,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关系不是你一个人努力经营就能变好的,“努力经营,关系就会变好”是没有边界感的自恋幻想。

你的责任仅仅在于把自己一个人的日子过好,有舒服关系锦上添花时,才去享受这朵花,绝不要有开垦荒地撒花种子的傻X想法。有那个功夫不如开垦下自己的脑子,经营下自己的爱好、事业、专业能力。

中国男人好像天然的都懂得这一点:找个女人给自己锦上添花,或者雪中送炭。中国女人却被催眠得整天想着“精准扶贫”。

成长,是自恋被啪啪打脸的过程,愿意承受自恋破碎的痛苦和羞耻感,允许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发生,不断地看到事实,回到现实边界中,悦纳自己的平凡,感受当下的觉知,是真正的成长。

而那种让你觉得自己越来越正确、越来越牛逼的修行,是住了相,跟修行背道而驰。

越修行,越是“怎样都可以”。修行是一个越来越松的过程。修行好的人,给人感觉特别松。不管是对自己、对孩子、对亲人朋友、对伴侣,都是慈悲。

在日本,“隐性贫困人口”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除了“8050问题”,还演变出了“9060问题”和“7040问题”。

为什么本该是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中坚世代,却有100多万人掉出了就业舞台?就像《消失的劳动者:放弃工作……》的拍摄案例之一佐佐木哲夫所言:“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展开全文

现实远比小说魔幻,现实版《小偷家族》正在上演——据日媒报道,日本近期陆续出现“中老年人遗弃高龄父母遗体”案件,被捕的嫌疑犯大多是没有工作、与父母同住的高龄子女。据日本警察厅统计,涉嫌遗弃遗体而被逮捕的人中,40岁以上的案例呈增长趋势,尤以50~60岁群体居多。

日媒称,这些案件不约而同地指向了“8050问题”:80多岁老人与50多岁未就业子女同住,陷入生活困顿,被称为“8050问题”。2010年以来,日本社会对它的关注与日俱增。

2018年,NHK特别节目录制组拍摄的纪实片《消失的劳动者:放弃工作……》,聚焦于日本的中年失业者群体。节目组调查发现,在日本,四五十岁的单身人群总数为650万,其中有103万人长期不工作,也不求职,连“失业者”也算不上,成了被排除在就业统计对象之外的“消失的劳动者”。

在日本,这种“隐性贫困人口”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除了“8050问题”,还演变出了“9060问题”和“7040问题”。

为什么本该是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中坚世代,却有100多万人掉出了就业舞台?

就像《消失的劳动者:放弃工作……》的拍摄案例之一佐佐木哲夫所言:“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01 从统计数据中“消失”的劳动者

《消失的劳动者:放弃工作……》探访了几个在就业市场上“消失”的人。他们大多深陷家庭护理的泥沼,在一场名为“无止境看护”的噩梦当中,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千疮百孔。

当中最令人有共鸣的是57岁的佐佐木哲夫。佐佐木原本是一家电器制造公司的正式员工,还参加了公司的马拉松爱好群。工作两年后,母亲去世,父亲希望他辞职回家,继承被褥店的生意,父子俩齐心协力经营自家生意。然而,在他45岁时,父亲的腿脚不行了,还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父亲每月的退休金是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这点钱进不了任何一家养老院。于是,经营店铺和照护父亲的重担,落在佐佐木身上。

他被护理父亲的繁琐事项压得喘不过气来。因为无法投入工作,被褥店倒闭,父子俩只能靠父亲的退休金维持生活。他瘦了30公斤,留下了难以治愈的腰伤。父亲去世后,虽然卸下了护理老人的负担,但他也没了立即开始工作的信心。

节目组到他家探访时,发现他做菜不放任何调味品,因为,“要是习惯了吃好吃的,就会想到外面去吃饭”。父亲生前最爱的鸡尾鹦鹉,成了他唯一的“家人”。拍摄期间,鹦鹉突然死了。他说:“比起难受或者悲伤,更像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个大口子,感觉失去了什么。”父亲在世时,他尚且还有生活下去的目标;父亲走后,他说:“我现在光是活下去都已经用尽力气。”

53岁的原真由美,曾是外资证券公司的派遣员工,7年前被裁员,在那之后便一直处在不停换工作的状态。原的父亲92岁,为了看护父母,原只能频繁辞职,不时回老家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像原这种从事非正式工的单身中年女性,大多数情况下所承担的风险比男性大得多。在原看来,人要活百岁的话,自己才活到一半,“却一直在打败局已定的‘垃圾比赛’”。

因为照护重担,佐佐木和原不得不长期闭门不出,成为“家里蹲”,难以返回职场或重建自己的生活。中年“家里蹲”往往有着“亲子同倒”(即子女为了照顾高龄父母而与之同住,形成绑定式生活)的风险。他们越投身于家庭照护,与社会的联结就会越来越弱,因此陷入无助的痛苦。

片子中也有鼓舞人心的案例。49岁的藤井健一,父亲也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自己则因工作落下腰伤。他决定辞职,专门在家照料父亲。和佐佐木不同,得益于帮扶中心的早期介入,藤井通过“成年监护制度”,聘请律师担任父亲的第三方监护人,全权管理财产。在这样的保障下,养老院不再有顾虑,接纳其父入院。藤井本人也凭借之前的驾驶证找到了一份工作,从名为“家庭护理”的牢笼中全身而退。

但藤井的案例仍占少数。早在2000年,日本就确立了看护保险制度,但在少子化、老龄化的双重夹击下,看护仍存在不少漏洞,很大程度上依赖家人的帮助。

日本福祉大学教授藤森克彦在研究日本人口年龄结构时发现,过去,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结婚后成为家中顶梁柱,他们是社会公认的中坚群体。人们普遍认为,在他们身上很难产生贫困或孤独问题,他们可以自行解决生活中的风险。

但在如今的中年人群当中,未婚者人数增加。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非正式员工,工作稳定性和收入都无法保障,也不能像正式员工那样利用看护假制度,不得不自行承担全部看护工作,持续看护父母10年甚至20年。一旦父母去世,与社会关系长期隔绝的他们,就会陷入绝境,面对自己步入老年的严峻未来。

02 “家庭护理是对日本的诅咒”

2012年,作家叶真中显凭借处女作《失控的照护》(又译《死亡护理师》)获得日本推理文学大奖新人奖。这部社会派推理小说反映“家庭护理”问题,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由它改编成的电影《死亡护理师》于2023年上映。

站在被告席的凶手“他”,一共杀害了43名老人,但被害人家属却没法涌起对他的愤怒和憎恨。检察官发现,原来,“他”的杀人行动,源于他同样处于家庭护理困境当中。父亲求“他”杀死自己,让双方都得到解脱。之后,他进入护理行业,选择护理负担过重、导致本人和家属都痛苦不堪的老年人,逐一下手——“我的杀戮拯救了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我所做的也是一种护理,是让人解脱的‘死亡护理’。”

这部小说指出,“家庭护理是对日本的诅咒” ——“负责护理的人和被护理的人都感到一种负担,但前者无法坐视不管,后者也无法撒手而去,因此而痛苦。”它像一则振聋发聩的“社会寓言”,预见了现实中轰动日本的数起护理杀人案。

家庭护理成了当事人难以逃开的“噩梦和诅咒”,有其结构性成因。正在显露苗头的“7040问题”,与“8050问题”又有所不同:70多岁的父母主要是“二战”后出生的工薪族,有不少人享受着丰厚的养老金;另一方面,40多岁的子女正值不惑之年,经历过战后最严重的就业冰河期,加上泡沫经济的破灭、人才市场流动化的推进、非正式雇佣制的迅速发展,有不少人无法实现经济独立,生活并不稳定。

因此,40多岁的单身中年人可能会选择依赖父母的养老金维持生活,一直打零工。就像藤森克彦教授所说,一旦他们的父母去世,就会出现无法挽回的悲惨局面。

社会学家三浦展在著作《下流社会》中曾提及“平成废柴”——“平成废柴这种不求上进,人生热情全盘低下的心态,并非他们不愿意上升,而是上升空间已经丧失。”

昭和时代仍有终身雇用、专职主妇等“铁饭碗”的保障,到了平成时代,大多数年轻人遭遇社会转型阵痛,就像被交付了一张张空头支票,奋斗和努力的价值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不求上进、低欲望生存的社会风气由此而生,年轻人也被贴上“废柴”“啃老族”等标签。

“啃老族”标签带着社会偏见,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个体化的自我意识觉醒,更值得思考的是它形成的逻辑和结构性问题。“啃老族”呈高龄化趋势,“平成废物”也进入了令和时代,日本当下接连出现的隐患,更多指向了家庭照护的失控。

03 不被看见的老年照护

2019年,日本政府出台应对中年“家里蹲”现象的方案。对策之一就是针对就业冰河期一代,计划在3年内投资600亿日元,以增加30万个非正式员工岗位。就100多万名“消失的劳动者”而言,新增的30万名劳动者占比不过三分之一。但是,这30万人要么不事劳作便步入老年,领取生活保障金;要么成为能够正常纳税的劳动者,年迈后也能自立生活。两者对于社会支出而言,可谓云泥之别。

当下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不仅在日本,在其他东亚国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一度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胡泳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照料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年迈母亲的“残酷问题”。

胡泳说:“世界上只有四种人——曾经是照护者的人,现在是照护者的人,即将成为照护者的人,还有需要照护者的人。照护是每个人都终将面对的议题。社会需要很大的认知转变,在此刻所有的趋势性变化中,最致命的就是人口结构——中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了。处境更严酷的将是下一代照护者,独生子女一代。”

豆瓣上一个名为“独生子女养老交流组织”的小组,聚集了近10万组员。他们交流养老经验和困境,讨论得最多的棘手问题,除了父母重疾,就是“失能老人”了。正如胡泳所说,这个世界是不适合老人居住的,居住空间的适老化,改造起来都很难,除非在设计时就能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

在普遍性的生活需求上,除了保健品,很少有产品会考虑老年人的需求。现在,越来越多老年人放弃了熟悉的家乡生活,漂在大城市,承担起照顾第三代的责任,他们被称为“老漂族”。在城市空间里,老年人更容易被忽视。年轻人觉得易如反掌的便捷应用和智能手段,对老年人来说是一道道现实的门槛。

而在家庭空间里,他们又要面对观念冲突带来的各种生活矛盾。“8050问题”引申出的就是贫穷家庭当中面对养老现状的人性崩塌,让互相羁绊的两代人只能互相伤害。《失控的照护》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名老人为了进监狱,而故意到商场偷东西,“监狱似乎成了被社会抛弃的老年人的养老院”。这个情节,源于真实的社会案件。

如何养老,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命题。人人都会老去,能否实现每个人以符合人性或曰“体面”的方式衰老乃至死去?

《失控的照护》一书援引了《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或许可以视为我们最朴素的愿景——“所以,无论何时,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