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pedigree

知乎用户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乱匠在回答白瘦幼审美到底是怎么兴起的?时指出了一种“白瘦幼”,这种“白瘦幼”风格的特点是成年女性却打扮得像十一二岁乃至更年轻的小女孩那样,他用虎扑女神举例,说明大部分普通男性的审美倾向都不是“白瘦幼”。这并不符合事实,尽管和答主定义的那种狭义的扮得像未成年,特别是初中生、小学生的审美倾向有很大差异,但这些女明星事实上也符合“白瘦幼”的标准。而主流舆论对女性的审美要求就是“白瘦幼”。

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白””“瘦”“幼”三个方面来分析。

展开全文

首先是“白”。虎扑女神的肤色确实很白,越白越好,白里透红,要“美白”。这种“美白”不仅仅意味着皮肤要白,也意味着皮肤要光滑“水嫩”,不能有瑕疵,比如雀斑、暗沉、黑头等等(皮肤白皙且顺滑这一点本身已包含“幼”的审美取向)。

然后是“瘦”。有人说虎扑网友不喜欢“竹竿”,但现实情况却恐怕不是这样。虎扑网友也许喜欢身材相对丰满的,但他们所欣赏的丰满整体上仍然偏瘦,只是在瘦的同时“前凸后翘”而已,也就是追求“胖”在固定的几个部位而已。现实情况是“36D”的同时还“杨柳腰”并不符合生物学原理,人的脂肪生长是全身性的,因此一个“丰乳肥臀”的女性往往体脂率也比较高,她不仅胸部臀部丰满,她全身都会丰满,但这种身材的女性被主流舆论嘲讽成什么呢?如果真的仅仅只让一个女性丰腴胸臀,而不让她在腰背上“长肥肉”,她基本就只能选择隆胸隆臀。不仅腰臀腹是这样,大腿小腿也是如此,大腿有肉丰腴,小腿也一般会偏胖,而大腿不够粗壮,小腿才会偏细。但主流审美却对女性的小腿纤细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有一些人喜欢大腿丰腴,小腿细长(不能有肌肉线条的那种纤细)的女性身材,但这种身材并不符合生物学原理,只能在修改过的照片上“欣赏到”;还有一些人偏好所谓的“漫画腿、筷子腿”,追求部分日本漫画里纤细少女的腿形,如果女性要有这样的这种身材倒是可以通过疯狂减肥和节食实现,但过度减肥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会影响到内分泌。国内主流舆论里女性“以瘦为美”追求的几乎只有“瘦弱”,甚至还暗含了反对肌肉力量的内容。韩国女团的“瘦”与中国一些女性追求的病态“瘦”就有很大区别,韩国女团要唱跳,就注定了身材不会太纤细。在欧美国家等健身文化更发达的地方,女性身材的“瘦”也很少呈现纤细。但无论是否国内舆论对于女性身材“瘦”的追求是否比国外更加病态,也都只能说明在“瘦”这个大框架下,“瘦”到何种程度是个人爱好。

最后是“幼”。幼不能只包括狭义的类似于第二性征未发育的儿童的“幼”,就像之前的网红赛高酱、蔡萝莉、安妮等直播时呈现出的效果,还应该包括广义上的年轻。所谓的“可爱”与“性感”的“对立”,并没有跳出年轻女性的范畴。民国时期旗袍浓妆的女特务,与如今这些淡妆“清纯”的“少女”(非年龄意义上的),只是年轻女性妆容的两个不同方向罢了。与年轻真正形成对立的是年老,从古至今又有多少言语或直接或委婉地谈论着年老的女性是如何没有价值的呢?什么“人老珠黄”,什么“女人四十一团麻”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只有一句话赤裸裸地指出了这种对女性崇尚年轻,蔑视年老的取向背后的真正含义“女人过了三十岁就不好生孩子”了。这种“幼”的审美偏好背后到底是什么呢?除了反映出生育能力的高低外还剩下些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不服气,说什么女童不能生,但问题是,女童虽然还没有生育的能力,却会在长大后拥有,而老妪却已丧失生育能力。这种生育能力在封建社会到真的是生孩子的能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则直接异化为反生育的性的能力。当然,“幼”的审美并不只针对女性,比如受到“粉圈女孩”追捧的各路年轻帅哥偶像就体现了一部分舆论对男性之“幼”的追捧,这种对于男性的“幼”的追捧背后当然也是对年轻男性生育能力的追捧。但主流的文艺作品里30~60岁的男性可以为作为故事主角,充当各种各样的社会身份。30~60岁的女性在作品里当主角的就很少,哪怕当了也主要是作为“妈妈”“家庭主妇”这种形象。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无论什么年龄什么身份的男性都有可以作为故事主角,而对于女性,年龄就是一道分界线,只有年轻的才可以有比较多的社会身份,年纪大的就几乎固定作为家庭主妇的形象。而那些充满了传奇色彩,主要表现的也是各种变了形的阶级斗争和人与自然的斗争且往往较少表现家庭生活的幻想作品里,虽然也少不了女性主角,但一定很难见到中年、老年的女性主角。其中一个经典案例是,《生化危机》系列里,男主角从二十出头的“小鲜肉”长到胡子拉茬的大叔了,他身边的爱达王还是年轻美艳,没有什么皱纹。男主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变老,女主却不变老,这很诡异,却符合主流审美。

“白瘦幼”审美并不是最近这几年才出现的,最近这几年出现的仅仅是病态到了极致的只追求所谓的“少女感”“纤细”的“白瘦幼”,这不能说明那些追求“性感”的审美取向就不“白瘦幼”。事实上“白瘦幼”审美早已经病态了很多年,伴随着过度膨胀的美妆业和医美业,但这种审美取向并不符合女性的发展需要,它只是作为一套审美标准,用以筛选出那些最符合资本主义父权制审美需要的“花瓶”,用靠出卖色相乃至出卖肉体,向权贵谄媚,在满足了权贵的变态权力欲望的同时,也满足了部分落后的普通男性的父权幻想,并让这部分“花瓶”从权贵那里得到些许残羹冷炙,然后“躺赢”那些真的愿意提高学识,提高自身劳动能力的普通女性,至于这些花瓶年迈色衰以后该如何,是吸收了足够多的资本也变成权贵?还是被权贵“玩剩下”沦为弃妇?就是后话了。

对于那些依靠自己的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女性来说,她们有的天生肤色偏暗黄,偏黑,有人就是天生的容易胖,甚至有的在露天环境下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如果要让她们瘦得像竹竿一样,她们就只能天天都没法正常吃饭,别说“变美”了,连正常参与劳动都无法做到。而且她们在辛苦工作之余,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健身。让她们花费更多时间打扮,以适应“ 白瘦幼”的审美,本就是强人所难,削足适履。如果她们不是出于别的什么目的,或者有别的压力,她们一定不会花费大量空闲时间用于梳妆打扮。事实上除了那些天生畸形的人外,很少有人能完美符合所谓主流审美,但是他们未必不看着亲切可爱。如果他们脸上有黑头有痘那很正常啊,头发像乱草说明他们天生发质硬,肿眼泡塌鼻梁也在中国汉族人里很常见,这本来谈不上丑。他们的瞳色也只是普通的褐色,认为五颜六色的美瞳比褐色的更好看并没有什么依据。但“白瘦幼”的审美要求让他们不得不美颜,不得不化妆,乃至不得不整容,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样貌去适应一个固化的审美标准。

真正令她们浪费大量时间梳妆打扮的原因藏在“年龄焦虑”里。那些制造“年龄焦虑”的声音声称:女人“人老珠黄了,男人就不爱了,就会抛弃你”,所以“你得注意保养”(跟保护健康不同),得每天浪费大量时间金钱去保养外表,而不是提升自己的学识和劳动技能。虽然这种论调本身毫无疑问是漏洞百出的,但为什么这些相信这种论调的女性会害怕自己没“男人”要,害怕自己年老了被“男人”抛弃呢?不是说好了,要成为独立女性,自食其力,不依靠任何人吗?在人类的社会劳动依然过于倚重体力的当下,男性的劳动能力的确高于女性,从前文科还火热的时候,社会舆论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如今理科生比文科生赚得多,社会上又散布着“女生更适合学文科”的谣言。在生产领域,重化工业的从业者多为男性,而轻工业的从业者女性比例就要高出不少。这些现象仿佛在说,女性相比于男性就是用来承接落后产能的。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向女性开放,一个女性劳动者如果想在有了稳定的工作后继续向上发展,走嫁人成为“家庭主妇”或“半家庭主妇”的老路,走出卖肉体的邪路,要比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正路要容易得多。人本来就会变老,医美手段、化妆品再厉害,也无法阻止人变老,变成浑身老年斑皮肉松弛的样子,衰老本来也只是一个自然现象而已,只有把女性的生育价值作为她的第一价值甚至是唯一价值的社会环境下,才会如此盛行“年龄焦虑”。而“胖瘦”问题所反映的身材焦虑也差不多是生育价值的反映“你不能再胖了,再胖就没男人要了!”

这种“白瘦幼”的审美不仅从外部规训女性, 也借由家庭、学校、社会、传媒方方面面影响到她们的价值观,并且也诱导普通男性也参与规训。对于没有系统接受过科学的唯物的美学教育的普通男性,面对这种首先满足了他们的父权幻想的“白幼瘦”的审美,很难主动去反对,其中更有甚者会主动支持;而对于普通女性,她们对美的认识是更是自小接触家庭、社会、大众传媒的过程中受外界影响形成的,她们只知道迪士尼公主、魔法少女是美的,却不知道这种美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尽管这种美经不起推敲,哪怕她不系统学习了美学知识,只是多看几部价值观和美学取向差异大的作品与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对比,就能发现端倪。但这些端倪不是当时的她能发现的,因为她当时只能接触到那种审美取向的作品。她们中有的人宣称自己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是自己的自由,却不去思考一个问题:她们是如何喜欢上她们喜欢的东西的,难道还能少了外力因素吗?她们早已被资本主义的宣传洗脑了。

这种白瘦幼的审美不是这些女性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逐步发展出来的,她们接受这种畸形审美的过程是被动的,并且被动地利用这套审美规则来向有权势的男性谄媚。当然,跟在这些有权势的男性后面的,还有一大批无权也无聊的底层男性,他们对各种女性的照片指手画脚,说腿粗,说太胖。

被洗脑的群众要么在预设的“白瘦幼”框架内寻求改良,比如前文提到的“丰满”之于“瘦弱”,“性感”之于“可爱”等等。这种局部改良的做法注定是没法让女性从“美役”中解放出来的,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直接抹杀性征的做法,她们认为使得女人被奴役的是因为“女色”,要女人“温淑贤良”“清心寡欲”,也最好不要打扮。他们要用各种办法抹杀男女天然的性征差异,仿佛没了性征差异,就不存在性别差异,以及性别不平等了。

女权主义虽然有很多很多变种,但基本上都还偏离不了反抗父权制压迫,为女性争取权益这一点,但诸多女权主义里却出现了所谓的伊斯兰女权主义,这些伊斯兰女权主义号称,女性戴头巾是对她们的保护,因为戴了头巾,无论长相如何的女性都不必参与“颜值”的竞争,而用“颜值”衡量女性的地位,是父权制的压迫。伊斯兰女权主义的这种主张好像真的有道理,如果不是看在伊斯兰教国家妇女地位是如何低下,伊斯兰教教义里面充斥着各种压迫女性的内容的话,围观者也许就真的相信了。无独有偶,这种抹杀第二性征的做法也出现在了封建礼教一度十分发达的我国,我国初高中的麻袋式校服,看似男生女生穿着都一样,看似男女平等了,却也一样抹杀了他们的性征差异。但事实上真的平等了吗?有的只是男生主要学理科,女生主要学文科,然后理科大学很少有女生,文科大学很少有男生,等毕业后,他们所学学科对应的行业也维持了畸形的性别比。然后,这些曾经的男生不知道女生到底在想什么,女生不知道男生到底在想什么,于是他们就很容易被煽动起来搞男女对立。

这种抹杀性征的审美事实上也消灭不了性征,因为性征是生物属性,是物质的,抹杀性征的审美既消灭不了性征也不能让人丧失性欲,因为人的性欲是人的动物性的第二属性,第一属性是生存,第二属性是繁衍,人这个种群和其他动物种群一样都要生存和繁衍,难道不受任何性欲趋势,反而由各种各样乱七八砸的所谓责任强迫实现的人口繁衍会更好吗?抹杀性征的审美与其说是解决问题,不如说是掩盖问题。况且抹杀性征这种行为本身也很难称得上是对女性的解放与发展,让女人不能表现出明显的第二性征,甚至不能有性欲,这本来就是已经被打倒的规训女性的封建思想罢了。

无论是过度强调性征,特别是把性征方面的审美限定在“白瘦幼”的框架内,还是直接抹杀性征不承认问题,都不是正确解决审美方面的男女平等的方向。正确的解决方向往往不能从审美本身入手,要从现实的物质关系上着手。大部分普通女性被迫在“白瘦幼”的框架内进行美妆内卷,是因为她们无权掌握自己的劳动生产过程,无权决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只能被迫听从压迫她们的社会规训;大部分普通男性也同样受到社会规训的束缚,尽管他们未必会主动推动“白瘦幼”审美的进一步泛化和畸形,但如果不主动反对,到头来他们自己也将被“白瘦幼”审美规训。历史上,古希腊奴隶主对成年男子爱慕美少年十分推崇,这美少年都是“白幼瘦”的,而在我们的邻国——韩国,美妆内卷的风潮也早已蔓延向男性群体。如果普通男性不主动反对这种“白瘦幼”的审美风格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基础,他们最后也将成为这种风潮的受害者。

无论是普通女性也好,普通男性也罢,他们需要的是夺回对“美”的定义权,这有赖于他们首先夺回舆论的话语权,为了夺回舆论话语权,他们需要联合起来推翻一切让他们变得无权的势力。

然后我们其实应该说的是,女人和男人一样,都能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夺回对自我的定义权,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真正符合他们利益的审美。

由于性骚扰事件的不断发酵,国内的文化出版行业连日来陷入接二连三的地震:先是图书品牌“一页”创始人范新被爆性侵下属未遂,随后有两名女性站出来指控编剧史航曾对她们动手动脚,再后来是书评人宗城,不止一位女性说曾被他以不雅言语骚扰。

展开全文

4月24日晚,范新在社交平台上承认指控属实:“事情已经发生,已无法改写。”虽然他强调“这件事发生在一页创立之前,我已向当事人及公司同事都公开道歉”,但看来这既未能取得当事人原谅,也没能避免“一页”被牵连,最新的进展是“一页”宣布与他全面切割,范新彻底退出。

4月30日一早,宗城也公开致歉,“在过往的生活中,我曾经犯下过欺瞒、不忠、与他人在对话中缺乏边界感的行为”,并宣布“我将退出公共平台,退出豆瓣和播客席地而坐,暂停所有公共表达,在社会的监督下改正自己的言行”。

和他们不同,史航至今没有公开回应,让别人承受了这一波狙击火力。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不想让对方蹭到半毛钱流量罢了”,“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不然难道史航还能没有辩解能力?

对此,微博用户“燃烧的雾港水手”挖苦,史航“根本没一部独立的原创作品”,“他之前靠骂郭敬明大火,你让他真的导电影,可能还不如郭。他和郭的唯一区别是一个骚扰女人一个骚扰男人。”

事发后,不少人嘲讽文化界“贵圈真乱”,果然“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男性女权主义者”个个都是伪君子,人们对这样的反差尤感震惊:范新主持出版了不少女性主义书籍,宗城也一向都很女性主义视角,而史航还曾为林奕含那本《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撰写推荐语。

也是顺着这个思路,许多人进而认为,文化人之所以更容易如此,无非是他们善于为自己的行为进行粉饰、狡辩,因而要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除了受害者勇于站出来发声、认清这些人的真面目,最关键点应当是厉行道德约束——宗城在公开致歉时都承认了,自己“犯错”是“因为侥幸心理、对于自我道德的缺乏约束”。

这样能肃清性骚扰现象吗?我怀疑是不能的。看起来相当吊诡的是:这种严格的道德观,很可能恰恰是性骚扰的社会根源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实际上有一种特殊的双重道德观:它是既严格,又放纵的。

一位女性朋友曾向我解释她何以单身至今:她从小家教极严,别说是“早恋”,就连有男生打电话给她,父母都要盘问半天;等到她终于名校毕业、忙于工作,父母就开始越来越不含蓄地催促她“尽快找个对象”,到她年过三十,更是急得不行,竟然勒令她晚上23点之前不许回家,必须在外“多交朋友”。

她说到这里啼笑皆非:“人又不是松紧带,要紧就紧,要松就松,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在这样的封建旧家长专制下,一个人即便从小品学兼优,但他的遵规守纪其实源于他律,因为家长给他许诺的是:“吃得苦中苦”是暂时的,甚至不用你成为“人上人”,只是成人之后,原先那套清规戒律就可以完全不用遵守了,甚至你选择继续遵守他们反而会逼迫你放弃遵守。你的选择是无所谓的,他们的选择就是一切,他们只要你听他们的,乖乖听他们的,他们老了继续纠缠着你,你也得听他们的,仅仅因为你是他们生的。

对于某些本来就不服管束的男生来说,教训就更明显了: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钱财和女人在此都被视为成功道路尽头的战利品,克制当下的欲望正是为了将来可以放纵,那终于有机会放纵时,为什么还要克制?也难怪常有人感叹“男人有钱就变坏”,确切地说,“不是不坏,时候未到”罢了,几年前,衡水中学的张锡锋同学还没考上大学呢,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大城市“拱白菜”。能“拱白菜”的土猪,注定是少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大赛”只是一场骗局而已。

弗洛伊德曾说,文明人通过社会制约来压抑自身欲望,其实是一种“阉割”,在他那里人的正当的生物性是野蛮的。如果真的是像他说的那样,在东亚文化里,这种对人正当动物性的敌视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很难想象一个民族一边高喊着“保护野生动物”,一边又把那些所谓的“小人”“歹人”说成是“禽兽不如”,高喊着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人上人规定的)道德”,所以人要压抑自己。东亚文化对人正当的生物性的敌视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人是没法克服自己的本能的,任何人都不能,但是“人上人”可以瞒着“人下人”实现他们的本能,还能反过来禁止“人下人”实现他们的本能,如果“人下人”确实有生孩子的意愿,对不起,你得按照“人上人”说的“明媒正娶”进行,否则你就是不道德的,只是如今新闻传媒发达了,“人上人”的龌蹉逐渐为大众熟知——张继科的赌瘾、陈冠希的艳照、吴亦凡的“选妃”,无一不是在展示人上人有多么龌龊不堪,而性骚扰只不过是一种低烈度的反复释放形式,那些羡慕“人上人”却没有能力成为“人上人”的“人下人”,效仿这种低烈度的释放形式,发泄到和他们一样卑微的人身上。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压抑就可以赌博、淫乱、性骚扰啊?那么多人可也没这么做。”这些罪孽当然是事实,没有人能以“社会压抑”来为自己杀人脱罪,我只是提出一个解释:当下社会出现的一些病态人格,正是道德压抑的逻辑结果。

如果这本来就是问题的根源,那么指望它解决问题,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了。然而,当下的现实是:这种强烈的道德洁癖,近些年来还愈演愈烈了,带来了一种更为压抑的社会文化氛围。

影视剧作为一种通俗文化形式,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心态的变动。在近期上映的糖水剧《归路》中,男女主角长久地深爱彼此,由于是异地恋,一周能见一次就不错了,终于重逢了,两人躺在一张床上,愉快深情地谈到婚事。等女主角睡着了,你猜男主角去干嘛了?他半夜爬起来,去车库拆她的车。

我一位女性朋友说:“看到这里,我实在不能理解,失而复得的爱侣,他是怎么做到半夜连人都不要,非要去拆车的?就这样,他还誓言:我很想很想你。”

在我看来,不管编剧是否有意腹黑,这一幕的合理解释是:这是性压抑——他要不去拆车,就想要做坏事了。按照纯爱剧的道德观,绝对不能提前滚床单,但一腔精力又无处发泄,所以他必须只能去拆车,把自己的性冲动发泄在车子身上。

恪守底线还不止这一处,两个人一起去旅行,谈到结婚,男生说你答应结婚,晚上我们就睡一张床,不答应,就分开住。女生很开心,说订的大床房。结果晚上男生连床都没睡。说是热恋情侣,连牵手都不多,在街头亲吻,还得说“只此一次”。他们恋爱的进度哪里像三十多岁的成年人?倒不如说像高中生。

在好评如潮的另一部剧《爱情而已》里,两人4分多钟的滚床单,播放版本被剪到只剩30秒。既然现在恨不得年轻人赶紧都去结婚生子,为什么还要删减这些?无欲无求还生什么孩子?奈何这就是个假正经的时代。

性压抑和性骚扰,实际上是社会表征的一体两面。“道德净化”的努力,会激起社会的复杂反应:一些人要么被迫要么被洗脑遵守礼法,另一些人“瞒天过海”在这种压抑中找寻着偷尝禁忌的兴奋感。人类学家 Morris Desmond 曾说,如果有一种文化把耳朵视为性器官而遮掩起来,那么耳朵也会激发很多人想要偷看。只是他没有提到,有的人能随便“偷看”,有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偷看”,甚至只能被“偷看”。

之所以说道德净化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有一个原因:这种礼法的外在道德约束,特别是来自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强制性约束,它只符合上位者的利益,不基于对女性的真正尊重,也不可能尊重大部分男性。相反,在这一权力秩序中,女性的意愿多多少少是被忽视的,根据一种有毒的“男性气概”理解,女性被戏弄、被冒犯后的反应,甚至被视为一种乐趣。“人上人”对这种乐趣已经感到厌倦,而效仿他们的“人下人”被当成了靶子,用以攻击那些不屑于效仿他们的人。于是到头来越是强调“道德净化”,“人下人”就越是被压抑,“人上人”就越是能坐壁上观。

这就是我们当下的现状:社会道德观越是严格、刻板,女性就越得不到尊重,“人上人”就越是能瞒着公众欺侮普通女性,还要搬出那些效法他们的“人下人”男性,假装说所有男性都是如此的龌龊,反正煽动起了群情又伤不到他们,伤的只有普通的底层男女罢了。“人下人”越是执着于道德净化,他们就越是不能保障他们自己的利益,毕竟道德是“人上人”定的。

这当然需要刷新社会道德观,用“人下人”的道德取代“人上人”的道德,但仅仅靠道德谴责是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因为当下的性骚扰远不只是少数人一时的道德不检点,而是整个社会的冰山一角,不是社会这座大冰山本身。如果我们只是盯着那些“不道德”的行为打压,而不去反思“道德”本身,以至于批判到到再造个新的,这个社会就只会继续压抑下去,越来越压抑,我们的道德谴责本身也成为了社会压抑的一部分。

至于那种认为“社会风气败坏”的观点,就更背道而驰了,因为现在的问题并不是人们道德腐化了——道德是评判是非的工具而已,它只关心对错,不关心“是什么”,社会在发展变化,旧的道德是非观未必适应新的社会,让发展后的社会去适应旧的道德观念,只会带来社会的倒退,这都不用去研究历史,看看隔壁那些宗教势力上台的邻国,社会基本面是不是在往封建社会倒退?

要真正改变这一点,就得消灭旧道德赖以存在的土壤。现如今这套严格、刻板的社会道德只符合“人上人”的利益,“人下人”必须建立一个新的符合他们利益的道德,如果“人上人”要反对他们,他们就应该连“人上人”一道反对。

01

一封十七岁的少女来信:

您好!

我是一名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但是这几个月来我内心一直有很强烈的冲突。问题在于在这种时刻,我谈恋爱了,我的班主任知道,我的妈妈也略为知情。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名懂事的学生,我是这样给自己定位,这似乎对我也很重要,回想我初中的时候,我是这样在意老师的看法,只有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喜爱,似乎才能心安理得而学得实在。

展开全文

我知道这源于我从小的定位,我有一个哥哥,他成绩不好,也不太听话,而自小学起,我就决定做一个听话的表现良好的学生。而且我也很成功。其实我并不是真的很文静没有自己想法的乖学生,我也有反叛的思想.。

我也很享受这一直以来的定位,这似乎给了我肯定,给了我一种地位。我明白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作用,上了高中,我不那么特别在意了,但高三下学期之前也一直没有差错。

而现在,我似乎做了很多“坏事”,我最要好的朋友,她是一名大家眼里的坏学生,我不在意和她交往,但她时不时拉着我做一些逾越规矩的事,虽然是小事,也让我在班主任的眼里奠定不好的基础。

在加上,我谈恋爱,这种家长老师眼里的无法忍受的事情,我在班主任眼里彻底的“堕落”,我无法克制自己在意这位老师的看法,每次在走廊上遇到,她看我冷冷的眼神,我心里都很难受,她自己是一个极度有纪律有原则的人,所以最厌恶像我这种没有规矩的学生。

我很在意她的看法,这影响到我学数学的感觉(她教数学),甚至整个学习的感觉。而我一直以来心情都不太好受,我受着内心“我是坏学生”的折磨,内心很混乱。

我有一再想过结束这段关系,这个男生,也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他不走常规路线学习。他确实影响到我生活很多方面,我会很累,因为生活有些复杂。但我不忍心分手,他是一个极需人支持的人,也是一个缺乏支持的人。我以这样的理由分开,接下来我不知他还能否好好学习,而在我也很怕之后再见面的难堪。

还有,我和男生的相处在我也似乎很有问题,即便这一段时间因为内心冲突我已不那么“爱”他,但我却依然在他面前装作很贪恋他的样子。我在他面前也是一种扮演的身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要这样做,我无法做一些狠心的事,我不敢伤害他,其实我隐约感受到是不想当坏人。

我自己,也很害怕高考失败了和我谈恋爱有关联。我尚不能完全接受“谈恋爱与高考考好”的共存,我跟挣扎,我想知道自己内心偏向于哪个选择,如果谈恋爱是我发自内心的选择,我想我未必会抱怨。现在我却总有想脱身的想法,因为为一个男生而用高考来赌博实在是不那么值得。

谢谢老师百忙中看信,我一直没有倾诉这些的对象,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将问题阐述清楚,希望老师能帮帮我理清心中真正的渴望,我想在自己身上找答案,却不知从何下手,总是无法做到与内在的我通连的感觉,不知如何得知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再一次谢谢您!

一名很挣扎的学生C

02

以下是李雪的回信

C同学,你好!高三是很重要的时期,越是重要时期,内心的冲突越容易反应出来。

“我有一个哥哥,他成绩不好,也不太听话,而自小学起,我就决定做一个听话的表现良好的学生。”

你人生的主旋律之一,就是做个“懂事的好学生”,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个“不懂事的坏学生”哥哥。孩子天然的对家庭,对父母忠诚,所以我们常见到,一个孩子走向一端的时候,另一个孩子自然地走到相反的一端去平衡这个家庭。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渴望圆满平衡的,同样的,你的哥哥也在平衡这个家庭。

比较好的情况,虽然家庭成员之间有些相反的个性,但是比较互相尊重,基本和谐。有时候,情况会严重些,成员各自执着自己的定位,排斥另一端,这源自我们内心的分裂。

“我是这样在意老师的看法,只有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喜爱,似乎才能心安理得而学得实在。”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全部,我们不得不顺应他们。做“懂事的好孩子”,并非你天然的需要,而是父母内心的需要。

所以,只有当父母重视肯定你的时候“懂事的好孩子”才有存在的意义。

这种模式也复制到你和其他权威,比如老师的关系中。这就造成了,哪科老师重视喜爱你,你的那一科成绩就好,否则就学不下去。因为学习不是出自对知识本身的渴望,是为了讨得权威的认可。

可以推测下,如果这种模式继续,工作以后也会变成“为上司的肯定”而工作。

“ 其实我并不是真的很文静没有自己想法的乖学生,我也有反叛的思想。”

“ 我也很享受这一直以来的定位,这似乎给了我肯定, 给了我一种地位。”

很多科幻文学作品,都讲到一个本来优秀的人偏偏有个和自己相反的影子粘着。主人公非常恨这个邪恶的影子,却摆脱不了,最后决定杀掉影子。可是当影子真的被杀死,主人公自己也死了。

因为影子就是自身的一部分,我们是无法杀死影子的,除非杀死自己。“懂事的好学生”是你,“不懂事为所欲为的学生”也是你内心渴望的一部分。可是我们执着自己的定位带来巨大好处,不敢在自己身上实现“另一种渴望”,但是这种渴望又不能被杀死,于是我们在关系中完成它。

“而现在,我似乎做了很多‘坏事’,我最要好的朋友,她是一名大家眼里的坏学生。”

“这个男生,也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他不走常规路线学习。”

你最要好的朋友、男友,这些“坏学生”都是自己主动制造的关系,他们替你完成了内心深处“反叛”的渴望。可以说,他们就是你内心的一部分。

“他是一个极需人支持的人,也是一个缺乏支持的人。”

“即便这一段时间因为内心冲突我已不那么‘爱’他,但我却依然在他面前装作很贪恋他的样子。”

“我无法做一些狠心的事,我不敢伤害他,其实我隐约感受到是不想当坏人。”

你内心“反叛”的那一部分,就像男友一样,是缺乏支持的,于是你装作贪恋他,支持他,其实也是支持自己。“不想当坏人”就是前面说的,你人生的主旋律之一。

“我自己,也很害怕高考失败了和我谈恋爱有关联。我尚不能完全接受‘谈恋爱与高考考好’的共存。”

谈恋爱的不一定高考考不好,甚至有的恋爱后学习的动力更大。我想这样的例子你应该也见过。

那为何还是不能接受”谈恋爱与高考考好”的共存呢?

因为“谈恋爱”等于哥哥那样“不懂事的坏学生”,高考考好则是“懂事的好学生”。“忠诚于父母”与“做自己”都是我们的渴望,都是很美的动力。

当父母比较宽容时,我们能同时容纳两种动力,在做自己的同时,照顾到父母的感受,人格较和谐。

当父母只允许你表现忠诚时,内心开始分裂,你害怕做自己,又忍不住地渴望,“做自己”和“做好孩子”变成势不两立的动力。

平时“做好孩子”占上风,但到了关键时刻,“做自己”开始发力,冲突越发强烈。所以,真正可能导致高考失败的,是自己内心的冲突,“谈恋爱”只是个替罪羊。

每个人到了人生中关键的时刻,都可能是内心冲突最严重的时候。比如很多学生到了高三开始失眠,逃学,神经衰弱,进食障碍,情绪古怪,恋爱。

这些现象出现,我们容易如临大敌,拼命要消灭,结果越消灭严重,因为“消灭”只能使我们内心更加分裂,冲突愈发严重。

其实这些现象都在表达内心深处一直被压抑的动力,我们首先应该感谢它的出现。然后试着觉察这些现象背后真正的动力是什么,给予它一份尊重,一份感恩。

我们真正接受了内在的所有动力,宽容的爱自己,它们就会逐渐拉近距离,减少分裂,好的改变自然发生。所有真正的改变,都建立在真正的觉察上。外界压力而来的改变,就像用力压住一根弹簧,早晚会反弹。

03

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影响非常大。在孩子最关键的时刻,我们能给予“孩子古怪出格的行为”一份尊重吗?

孩子出问题,老师家长更着急,轮番说教,逼迫孩子改变,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使担心成为现实。

不是每个老师家长都有心理医生的专业素养,也不可能要求他们理解学生的一切行为。

其实对待“问题孩子”,老师家长只需要保持尊重,宽容和信任,就是最好的“教导”。孩子的古怪行为,也是在试探家长的爱,任何“教育”都不如父母无条件的爱。

01 屁大的意外,天崩的惩罚

@镶金小炮弹:今早送娃上学路上,一个四五年级的女孩大哭,她爸爸一直在怒吼她,原因是卷子忘记带了怕老师说她不敢进校门。哎,家长和老师配合得很默契了。

@李雪爱与自由:男友投资股市,有一次很好的加仓机会,本来按照我们的判断,这个时候是应该加重仓的,结果却没有。我问他为何没加仓,他说前两天的走势跟他预期相反,亏了不少钱,然后他就慌乱了,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动作猥琐,没敢大加仓。

做投资有亏有赚是必然的,事实跟预期不符也是时常发生,没有次次都预期准确的股神。重点是,当预期错误,人能否逻辑干净,只根据当下的事实重新判断。也是经济学说的理性经济人,不考虑沉没成本。

然而从小到大,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在教孩子什么呢:孩子忘带卷子了,老师批评孩子,孩子不敢进学校,家长怒骂孩子。

没有一个成年人在解决问题,都卡在情绪中,朝孩子发泄情绪。孩子感觉到发生屁大的意外,自己都得去死,什么也做不了。

—— 孩子的逻辑智力就这样被肢解,孩子的脑子开始混沌,动不动就死机,活着活着,就活成了活着没劲的扁平人。

展开全文

父母掏空一切买来学区房,倾尽全力配合老师“培养”孩子,共同把孩子培养成智力残障。这就是咱们的“精英教育”么。

鸡娃的家长,每天都在以身作则地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孩子,你的人生理想、你对幸福的渴望,都不用靠自己去实现,那么努力自我负责干嘛呢。像我一样,寄托在别人身上,盯着别人上进,就可以了。这样的人生,才是咱们家的优良传统。

02 灵丹妙药

时常看到一些广告:在孩子×岁的时候,培养好孩子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孩子××行为就是该能力没有培养好的表现。所以你需要购买×××给孩子打好基础,让孩子爱上×××。

看得人胃部紧张,腹部抽紧,头脑发涨……

这些负能量传递给家长,家长一看就浑身难受,然后焦虑地立刻去盯紧孩子,把这些负能量转移给孩子,让孩子胃部抽抽,腹部僵硬……

等孩子任脉堵死了,脸上就再也见不到发自内心的快乐笑容,智力也被教育得支离破碎。

事实上,孩子的所有美德、优秀品质,都是与生俱来的,孩子的灵魂知道这一生该如何发展,家长的任务只是闭好嘴不破坏,给予孩子需要的资源即可。

想发展啥“优秀品质”的话,发展你自己吧。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曾经发布的《面对男人,女人真的毫无还手之力吗?》这篇文章,就会知道,女性和男性的体格在生理上的差异并非天生的。

事实上,在进入父权制之前,女性更加强壮。生活在7000年前的妇女,她们的手臂据说比如今优秀划艇队员的还要强壮11~16%。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后来两性的体型差异?饮食起着关键的作用。

饮食是我们的本能,「吃」是我们的天然欲望,食物本是没有任何象征的、只为满足口腹之欲的「死物」。但是,在父权社会食物也同时也是饱含符号意义的文化产品,人们对食物的选择也带有性别歧视。

展开全文

男女体型差异被人为扩大的开始

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和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学者进行的项目,研究了仰韶文化和东周时期两性的饮食结构和墓葬差异。

研究团队使用了5个仰韶文化和4个东周时期的遗址,利用其中的人类骨骼样本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推断当时人们的饮食来源。

结果发现,仰韶文化时期女性和男性的饮食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其主食都是小米和动物蛋白;但到了东周时期,女性的主要食物变成了小麦、大麦和植物蛋白。在当时,小麦、大麦和豆类主要是穷人和饥荒时期食用的食物,被视为地位低下的象征。女性对肉类的摄入在东周时期明显减少,男性的饮食结构却没有显著变化。

也是在这时期,女性的平均身高有了明显下降,研究团队通过比较完整遗骸的骨骼长度,得出这一结论。

饮食营养不足不仅与女性较矮较瘦的体型有关,它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贫血,进一步可能导致眶顶板筛孔样病变(Cribra orbitalia)和多孔骨肥厚(Porotic hyperostosis),这两种症状出现在了东周时期许多女性遗骸上,发生率高于同时期的男性。

值得一提的是,仰韶文化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700年,处于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期;东周属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社会已经完全进入父系制度。

父权制下的东周时期,女性的职责就是成为一名好妻子、好母亲,「妇人之事,顺夫为首,从子为次」。她们需要从小学习礼仪、音乐、舞蹈、家务技能和打扮技巧,以便培养出温柔、恭顺、贤惠的性格,为以后服侍丈夫、照顾孩子做准备。

这时期两性地位的差距还体现在墓葬上。根据前面提到的研究,东周时期男性的墓葬更「华丽」,葬坑更大,棺椁和陪葬品更多。而在仰韶时期,两性的墓葬并没有出现这些差异,证明那时两性拥有较为平等的地位。

饮食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两性的体型差异过于显著也许并非天生,而是父权制选择的结果。女性被提供了更劣质的食物,这导致她们身体上羸弱的开始。

食物也分性别?

食物也分性别,听上去离谱,但这不是遥远古代特有的现象,对食物进行基于性别的选择持续至今。

如果你是女生,你一定听过「吃红枣红糖补血,吃藕粉美白,吃桂圆滋阴」这些话;而如果你是男生,你听到的版本会是「牛鞭壮阳,鸡肾补肾,韭菜、生蚝提升性能力」。

不管我们有没有相信这些话,有没有真的实践过,这都是许多人共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外界的声音就是如此告诉我们的。

当你在网上搜索「女性吃什么好」时,你会得到的答案无外乎是红枣、莲藕、桂圆、枸杞这些食物;而当你搜索「男性吃什么好」,答案中会多出许多肉和动物内脏,比如牛羊肉、深海鱼、虾、牡蛎、海参。

我们也会听到一些基于性别的饮食禁忌,比如女性属阴,因此不能吃海鲜,女性不适合吃牛羊肉等等。

看出来了吗,原来食物也有自己的性别气质。这性别气质是人们附加的。

首先,基于一种「像生像(Like produces like)」的符号隐喻联想食物的功能,即食物与所喻对象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或联系,就会被视为能对其产生作用,以形补形、以色补色。吃了动物的睾丸、腰子就觉得能增加性能力,吃了鱼子、鱼泡就认为能滋养子宫。

其次,根据性别的区分和两性生理构造的不同,再把拥有符号隐喻的食物分进各自的性别阵营。偏向女性的食物基本都关注气血、月经、子宫,偏向男性的食物则在乎性能力,最终指向的似乎都是生育能力。

经过以上过程,食物就「成为携带性别意义的符号,食物携带性别的生理意义,反而言之,食物就具有界定男女身体生物性差异的功能。」举个例子,红枣对健康的价值对两性来说没有区别,但它被认为是女性该吃的,当女性在食用红枣时,红枣也反过来成为界定女性身体的符号。

「食物的划分和饮食的规定既加强了性别的生物性差异,又在文化规约的作用下,促进个体对自身性别身份的认同。」

所以男生几乎不喝红糖水,红糖水在文化塑造下具有浓烈的女性气质;女孩在吃韭菜时也不会想到加强自身性能力,因为偏向她们的食物不具备这个功能(当然,我们也必须要指出所谓“红枣补气血”“牛鞭壮阳”之类的完全是“以形补形”的巫术之说,并没有科学依据)。

一个极端而直观的例子来自中国台湾原住民兰屿的达悟人。

他们把鱼分为老人鱼、小孩鱼、男人鱼和女人鱼,并规定女人不能吃老人鱼和男人鱼,否则就会中毒甚至死亡。基于理性和科学,我们能判断出,没有哪种鱼是女性吃了会暴毙而男性吃了无事发生的。这样的规定只是为了隔绝、对立两性,让人们认可并服从于自己的社会性别。

而我们认定自己为女性/男性,并遵从女性/男性的方式生活,正是由这样一个个分类构成的。它的影响很大,给人以强烈的心理暗示,让达悟女人们不敢食用部分鱼类,也让我们拒绝食用「不适合的」食品,从而失去了它带来的营养。

这也说明了,如果任何一种食物被宣传只有益于/有害于一种性别,那它一定别有目的。就像吃肉对女性不好,吃蔬菜才好,其实是父权社会人们想把更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留给男人吃而编造的谎言。

男女生理确实存在差异,在生育功能上,女性不仅有产生卵细胞的能力,也有怀孕分娩的能力,而男性只有产生精子的能力。这导致了女性的身体结构为了更能适应怀孕、分娩所带来的巨大的能力消耗,在摄入量和男性同样大的情况下,会长出更多脂肪而不是肌肉。因此在人类的生产力发展还高度依赖人的肌肉力量的社会背景下,让男性摄入更多蛋白质,从而长出更多肌肉来从事生产劳动,的确更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

但事实依然是,女性如果不能保证饮食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不能摄入足够的肉蛋奶,依然会陷入营养不良中。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一万多年的父权社会里,女性要比男性承受更多营养不良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从现象上看,女性和男性的饮食偏好的确出现了差异。

美国农业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男性比女性更频繁地食用肉类、乳制品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女性更倾向于食用蔬菜、水果、酸奶、咖啡、茶和低卡路里的碳酸饮料。

但是,鉴于公元前5000年时,女性和男性吃得一样好,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饮食偏好差异更多地来自父权文化观念的塑造。

节食瘦身、天生「小鸟胃」的魔咒

如果说在过去人力还是主要能源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让男性多摄入营养尚且还算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话,那么如今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中期,人力早就不是驱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能源,而是比人力强千百倍的化学能、核能,在这个工业化大机器生产已经初步显露出抹平过度的男女体力差异的趋势的时代,继续坚持早已落户陈腐的父权文化又能带来什么呢?只会沦为全体女性和大部分男性头上的枷锁。

由于外界对女性身材的苛刻要求,「小鸟胃」成了女性的美德,意味着女性对自己要求严格,有掌控身材的能力。

于是会出现这样的社会奇观:一口面包嚼30下的女明星被捧为自律达人,普通女孩早餐吃两个饼被嘲笑胃口太大。

其实,在婴儿和儿童期,两性有着相似的进食行为。差异出现在青春期,社会压力开始施加影响。电视剧、广告、杂志,所有我们能接触到的大众媒介,都让女生开始对自己的体型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超重,并开始一项可能为期一生的课题——减肥。超过75%的女性减肥的目的是改善外表,而不是为了健康。

减肥就意味着节食。在一项针对7~13岁青少年的研究中,37%的人已经尝试过节食瘦身,其中女性占比更大,事实上8岁以后,试图减肥的女孩就开始比男孩更多。

不吃东西的极端状况大概是患上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中99%是女性,她们会经历体重过轻、闭经、体象障碍……约10%的患者死于营养不良、电解质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器官衰竭等并发症。

与之相反的是,吃得多是男性的美德。某些饭量小的男性仍然有可能受到社会的歧视,因其缺乏“男子气概”。

吃得多与少取决于人需要的卡路里,身高更高的、更胖的、肌肉含量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卡路里,它并不局限在性别上。

尽管从目前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来看,男性整体上的确会比女性吃得更多,但总有例外,有饭量大的女孩,也有饭量小的男孩。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不该由性别来区分。

营养学家Yvonne Bishop-Weston说从现象上看,男性的确更能被脂肪、肉类和蛋白质吸引,「这不是进化的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男孩从小就被鼓励要有更大的胃口。但由于女性的激素作用,从生理上看,女性实际上会更渴望脂肪。」

她认为,性别差异不在于人们如何饮食,而在于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饮食。「女性对食物有更多的情感依赖——由于媒体的压力,她们对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有负罪感。」

用性别来定义饮食,只会导致每个人都充满压力。尤其是女性们,因为饮食的选择变得更矮小、瘦弱,深陷身材焦虑,饱受吃东西的负罪感的折磨。这并非鼓吹另一个极端,女生们吃得越多越好,只是希望大家能放下食物的符号意义,为健康而吃,吃出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开心地吃,吃得开心,为自己的真实营养需求而吃,不为陈腐的父权文化而吃。

-喋喋不羞-

笔者儿时的同伴里,有女孩家重男轻女,把肉都留给弟弟吃,女孩从小没怎么吃过肉,经过路边的肉铺闻到味都会觉得恶心;也有女孩在听到太多「你好胖」的评价后节食减肥,在最需要营养的青春期砍掉晚餐,节食影响了月经的稳定……

和父母不亲的人,反而会更加幸福。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另外一个问题:

在中国,和父母关系比较亲近的同时,还可能意味着什么。

展开全文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和父母亲近的孩子,往往会和家长分享自己的心事。当他们在人生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第一时间选择向父母求助。同时,他们也会把父母放到自己的未来规划里,和父母的感情更好,也更加牢固。

但容易被很多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在中国,和父母更加亲近的孩子,可能还会面临父母强行干涉自己的人生以及拖累自己人生的问题。

我有一位朋友,她是独生子女,出生在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环境。而且,她的父母都非常爱她,尽可能把自己能够给的都给了这个孩子。身边的人都觉得朋友很幸福,但是朋友私下里却经常跟我吐槽她的父母。她表示,父母总觉得是他们把她养大成人,所以也总是理所应当地干涉她的生活。

小时候,她想学古筝,但是却在妈妈的干涉下改学钢琴;高考填志愿时,她想学一门语言,但是父母却说选自动化更容易找工作。毕业后,她想先发展事业,不考虑那么早结婚,结果母亲却哭闹着逼她相亲。她曾经苦恼地对我说:“如果我和他们的关系没那么亲近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在乎他们的想法。可是,可悲的是,正因为我们关系亲近,我才会在乎他们的感受,而在他们眼中,这却成了理所应当的,而且还变本加厉。”

不过,朋友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她还生活在一个相对健康而完整的家庭中。

还有一些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打压、忽视、冷漠和暴力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真正摆脱这样的家庭。他们做不到父母那样冷漠,默默地履行着儿女的责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会被再一次伤害。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感到无所适从。

他们既无法真正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无法完全放下这种亲情上的羁绊。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阿德勒早就提出了解决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分离。

阿德勒认为,人所有的烦恼都和人际关系有关。因此,要解决自己的烦恼,首先要从人际关系下手。对此,阿德勒提出了著名的“课题分离”的理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所要面对的课题。

而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矛盾的起源无非是两种。第一种是强行对别人的课题进行干涉,第二种是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干涉。那么,对于那些受到父母干涉而感到痛苦的子女来说,他们的痛苦来自第二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需进行课题分离,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比如,高考报什么专业,毕业后做什么工作,都属于个人课题。也就是说,这是个体自身的选择,别人无权干涉,即使是父母也不行。和父母关系比较亲近的子女,往往会把父母的情绪、感受和想法作为参考。

一旦父母表现出不高兴或是反对,他们就会对自己的选择表示怀疑。或者,他们明明知道父母这么做是不对的,但是却没有勇气对父母说“不”。那么,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应该提醒自己,自己人生的课题只有自己才能解决。父母怎么看,怎么想,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子女没有义务为他们的情绪买单。

不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很多人可能无法搞清楚哪些课题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针对这个问题,阿德勒也提出了解决方法,他认为,判断这个问题非常简单,那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事情的结果究竟由谁来承担?比如,选专业、找工作、结婚、生孩子这些问题,就是个体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课题,父母能帮助他们做选择,但是却不能帮他们承担后果。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如果父母就是要强行干涉,那又应该怎么办呢?用近两年流行的话来说,其实就是“断亲”。

“断亲”并不是说一定要和父母切断关系,而是说,在问题解决之前,要有意识地减少来自父母的干扰。或是在和父母接触时,尽可能不要提到这些问题,当父母主动提起时,就马上避开,或者主动与父母争吵而不是讨论问题。这样都可以有效减少或转移原本的冲突。在这种时候,有些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是冷酷无情的,是“白眼狼”,不把父母放在眼里。这就是中国式家长的一个典型思维:在他们眼中,孩子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他们的一个附属品。

父母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指挥权,只能父母干涉孩子,父母的干涉叫爱,叫关心,孩子为自己反抗就是不孝,是大逆不道。所以很多时候,家长都会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让孩子服从自己,甚至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

在这种家庭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都是不幸福的,一方面,父母对他们生活的干涉让他们感到痛苦;而另一方面,他们被迫感激父母,被迫把父母当成最重要的人,被迫不舍得伤害父母。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父母的道德说教的虚伪性。于是,他们就在这样的痛苦中不断消耗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幸福。

其实,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根本无法改变父母,他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有些人明明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长大后却还是成为了一个干涉孩子的父母。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代际传递。因此,我们所说的分离其实并不等于逃离原生家庭,也不等于和父母断绝关系——这些都只是手段,还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消灭旧家庭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一切。

把原来那个受到原生家庭影响的我和现在努力做出改变的我分离开。努力自省,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去了解“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的原因,以及“我”要如何改变,然后付诸实践。只要从心智模式上发生最根本的转变,才能真正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成为一个全新的、健全的“我”。

  • The End -

常有留言评论:孩子不写作业,我真的忍不了。不说他,我就痛苦得无法忍受。

每次看到类似这种评论,我都感到悲伤。

因为我看到一个女人:她的全部世界,就是孩子。

她把自己的人生囚禁在铁笼里。她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探索,她没有自己的事业目标去前进,她把生命的重量全都压在孩子身上,她当然无法忍受孩子一丁点不如她所愿。

什么样的人最爱鸡娃?

展开全文

01 寄托与传承

平庸之辈最热爱鸡娃。这个平庸,指的是精神力量的平庸。

平庸的父母,可能靠艰苦努力名校毕业,可能混进了大公司职位光鲜,但是灵魂的平庸与极致肤浅,让这样的父母看不到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刻,自己也不具备难以替代的原生创造力,当然也不会相信孩子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你看那些卓具才华的行业大拿,他们统一的特点是,对孩子没有要求。

孩子想怎样发展就怎样发展,父母只是尽力提供好的资源。因为他们太清楚:创造力不是鸡出来的,是生而自由的灵魂自带的。

他们不屑于去做鸡娃那么肤浅的事情。他们的生命有那么多广博的未知要去探索,有那么多的创造力要去发挥,怎么忍心把自己锁起来鸡娃呢,这不仅是糟蹋孩子,更是糟践自己啊。

越平庸,越鸡娃,娃越鸡,越平庸……平庸就是这样家族稳定遗传下去的。

02 被妈妈砍伐的神童

看“东方神童”魏永康的故事,不禁浮现一个残忍的词:人彘。

魏永康是他妈妈一手制造的人彘,为了把儿子完全变成妈妈的自恋满足工具,她不允许儿子拥有任何活人的体验。

一个活生生的孩子,他渴望玩耍,要摸爬滚打尽情触碰这个世界,体验生活的种种喜怒哀乐。然而他从一岁就被“砍掉”了手脚,只能坐在那里,学习,扮演神童,满足妈妈渴望出人头地、被万众瞩目的自恋。

无法从中科院毕业的魏永康,不再是天才的魏永康,妈妈恨他恨得要逼他跳楼自杀。

所以魏永康其实早就死掉了。心脏在38岁停跳,只是精神死亡后肉体自然的败坏。

魏永康被废掉之后,妈妈还想把魔爪伸向魏永康年幼的两个孩子。说要自己负责抓教育,让儿媳负责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幸好儿媳妇拒绝,只想让孩子过平凡快乐的人生。

03 孩子为什么会埋怨你呢

读者问:我不想鸡娃,但是我担心孩子将来埋怨我,我怎么办?

李雪答:孩子永远不会埋怨父母自我负责发展自己。自己事业节节攀升,赚钱越来越多,孩子起跑线就比别人高。

这种身体力行地给孩子做榜样,还不落埋怨的好事,为啥不去多做些?

04 有爸妈在,学校不能蚕食你

@无边落木53719:可是李雪老师,在公立小学上学就没法自由发展,这个和自由发展严重冲突啊,我也头疼,心疼自己孩子每天被作业和老师蚕食。

@李雪爱与自由:公立学校并不能蚕食孩子,只有父母才能蚕食孩子。如果父母完全守住边界,不去吸食孩子,完全不焦虑孩子的成绩和作业,那么老师是没有任何办法吸食孩子的。

孩子在体制内学校,只是每天被迫听一些逻辑智力破碎的人说话,身处在缺乏审美和逻辑的匮乏环境中,仅此而已。

但死循环是,严守边界的父母,通常逻辑智力正常,逻辑智力正常就会成为“人中龙凤”,很容易有很好的社会资源,能够让孩子接触更有审美的人,进入资源丰富的学校。

而没有边界吸食孩子的父母,往往自己能力也差,经常卡在无助感中,配合老师一起吸食孩子。

如果你正好处在转折点,自己经常卡在无助感中,又希望能够保护孩子,那就从严守边界、不吸食孩子开始吧。

—— 把精力收到自己身上,学习过好自己的日子,这样你的孩子已经比99%的孩子幸运了。

@俊凯921凯莉:为孩子而战,老师把我拉黑了。

结果是,我家儿子四年级,上课可听可不听,作业可交可不交。孩子成绩也好,全校有名,老师也不再多管了。

05 鸡娃:人生的高利贷

张一得的父亲,在孩子自杀后说了一句:我尊重孩子的选择。

这句话好可怕,孩子自杀,那是有选择吗?但凡有选择的孩子怎么会自杀?是一点希望活路也没有了,才会自杀。

就跟毕节曾经有留守儿童住垃圾箱,从垃圾堆里翻找食物一样,这是孩子们选择吃垃圾吗?

每个生命来到世界上,都有很强的求生欲。只有实在走进了绝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才会自杀。

张一得的父亲就是孩子的绝路,这个父亲完全没有除了孩子以外的自己的生活,孩子生命的每一个缝隙都要钻进去操控和吸食。

连做顿饭都要趁机教育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要被父亲盯着教育纠正。

孩子即便出国了也看不到逃生的希望。

最可怕的是,这个事情是无解的:他的父亲还成了网红,是育儿的典范,备受追捧。

如果张一得的父亲的做法有违“常理”,是被人诟病的,那么,张一得反而不会死。因为他会知道:我要反抗,我要逃离。

但是父亲是“完美的”,而自己依然过得如此痛苦,那还有什么出路呢,只能自杀了。

杀死一个孩子的,不仅仅是水蛭般的父母,还有整个社会的认知,都在支持这种父母。

面对鸡娃,很多人误解,觉得孩子特别优秀只能是鸡出来的。不鸡娃就得接受孩子平庸的结果。

而事实正好相反。

爱和自由养育的孩子能量爆棚,创造力是超出父母的想象力极限的,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无一不是自由发展的结果。

这样的孩子会以自己的节奏而不是父母想象的方式发展自己,可能正好符合大众认可的优秀,也可能不符合。但一辈子就会源源不断的热爱生活,专注投入自己的创造。

被鸡的孩子的优秀,只是提前透支了生命能量,符合了父母的想象,供父母吸食。

就好比同样起点的两个年青人,一个人疯狂借高利贷,超前消费,一个人一直在默默积攒自己的资源。前者看着会比后者光鲜很多,然而当后者起飞时,前者已经因为债彻底还不上而自杀了。

是不是经常会听到有人说:

“看看我们老X家的孩子多聪明!”

“我天天起早贪黑伺候你们老X家,给你生儿育女。。。”

“我们老X家哪对不起你了?你凭啥不给我儿子做饭?”

也会听到有些年轻的妈妈对老公撒娇:

”本来不想买,是你儿子非要买。。。“

”你儿子饿了,快给他冲奶“”你闺女渴了,快给她喝水“等等。

展开全文

01 老X家的人

有个妈妈在家带俩娃,爸爸主要在外面赚钱。她说:孩子是自己想要的,又有男人给钱给资源,一点也不辛苦,反而好幸福呀。

结果她被一堆“女权”骂:女人带娃就是辛苦,就是牺牲,生育就是让渡利益给男人!必须做受害者!

有些“女权”跟疯魔了一样,但凡有女人说抚育孩子很幸福,对家庭婚姻都满意,就有人跟复读机似的冲过去问:孩子跟谁姓?

反问,孩子如果不跟自己的姓,就不是自己的孩子了,是给男人家生的?不跟自己的姓,孩子就不能爱了,家庭就不能幸福了?

中国传统默认孩子跟男方姓,就是老X家的人。这是物化孩子,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而是当作自己私产。那是千年陋习。

现代“女权”依然高呼支持这种陋习,一样把孩子当私产,一样觉得生孩子是让渡了自己的利益给男人家。孩子如果姓了男人家的姓,就是人家的人。所以“女权”必须争孩子姓氏,让孩子当我老×家的人。

何时文明之光才能照进这些食古不化的男男女女的脑子里,真正看见:孩子不是你的利益,孩子是一个生命,是要监护人去负起养育责任的生命。

孩子回馈给父母的,不是利益,不是“老×家的人”,而是一个生命给你的饱满的无条件的爱。谁对孩子爱得更多,谁获得孩子的爱也越多。

孩子姓什么,结婚前就商量好,别生了之后来场姓氏争夺战。

孩子无论姓什么,都不是你老×家的人,而是孩子他、她自己。

02 智慧,就是知因果

孩子不应是任何人的利益,抚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是要付出金钱和精力的法定责任。

是谁的孩子,意味着谁要负法定责任,而不是谁收获了利益。

抚养孩子的收获是来自孩子无条件的爱。前提是:你也会去无条件地爱孩子,也就是人格基本正常,或者,父母知道自己匮乏爱,严守边界也可以。

父母哪一方人格更正常,更守得住边界,孩子就更爱谁。

无论有几个孩子,自己把自己的养老安排好,别把孩子当投资,别想着等自己老了好一把赚回来。

等你老了,孩子愿意不愿意回来看看你,一样取决于你的人格水平:越自我负责过好自己的日子,不眼巴巴地盼着孩子回来,孩子就越愿意跟你相聚。

生养孩子就是这样纯粹的、无关利益只关乎感情的生命体验,而且绝对公平:谁越有爱的能力,谁越收获爱。

03 古代人的现实,现代人的现实

孩子是老×家的人,是×家的利益,这是农耕时代的现实。

农耕时代,养育子女成本很低,添双筷子的事儿,而收益远远大于成本,人很小就能做家务,十来岁就能下地干活了,而且所有劳动收益归家族所有。

孩子,尤其是壮劳力男孩,价值跟头牛差不多。说白了,是对孩子的名正言顺的劳动价值剥削。

所以那个年代冠姓权很重要,就跟现在牛耳朵上挂的标牌一样,标志着财产归属权。

而现代社会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养孩子单纯从经济利益角度讲,大概率是赔本买卖。只有极少数孩子未来大富大贵,丰厚回馈年老的父母,这几率跟中彩票差不多。

绝大多数情况是,是父母花费大半辈子积蓄养育孩子,孩子将来能独立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就不错了。所以现代社会养孩子,是爱的原则,因为爱所以愿意承担责任,而且法律也约束父母必须承担责任。

依然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利益,看重冠姓权的人,绝大多数是社会底层,穷且不打算为孩子奋斗,就等着多生几个万一哪个有出息了回报自己。或者就算收入算不上穷,但是脑子穷,匮乏爱的能力,只会物化孩子。

女人如果真的觉醒,就不会去跟物化孩子的男性结婚生子然后上演冠姓权争夺战。而是谨慎的为孩子选择有爱的能力的爸爸。

就好比狗爱抢屎吃,你作为人,是要绕开啃屎的狗,还是趴下去跟狗争夺屎?还美其名曰我这是追求平等的啃屎权?

孩子根本不在乎自己姓个啥,孩子只在乎父母是否无条件地爱自己。

短视频上刷到一位妈妈,带女儿坐火车,特地给她买无座车票。

火车过道狭窄拥挤,小女孩屈着腿靠在座椅旁,吃饭时端着泡面坐在行李箱上,还要时不时避让路过的乘客,看上去有些窘迫。

这位家长的视频配文是——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无座慢车,给我好几个白眼,下次继续。”

显然,小女孩吃的苦,倒不是因为坐了一趟无座慢车有多辛苦,而是家长刻意“创造”出来的苦。

原本可以舒舒服服完成的旅途,却被打造成了一次吃苦教育的实践。

在这段实践中,我们看到的只有一个一厢情愿的家长,和一个心怀不满的孩子。

而这,恰恰正是无数中式家庭吃苦教育现状的缩影。

展开全文

那些刻意让孩子吃苦的家长们

中国家长对吃苦教育,一直有种莫名的迷恋。

似乎很多人都相信,孩子吃的苦越多,承受能力就越强;现在多吃苦,是为了以后少吃苦。

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大家都以让孩子“吃苦”为重任。

没有苦,就要千方百计创造苦。

家里条件不好的,担心孩子太脆弱,承受不了太多苦。

于是一到暑假,就催着孩子去餐厅、去工厂找一份暑假工,美其名曰“积累社会经验”。

知乎上有位爸爸提问,如何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什么样的“心”呢?原来是让小升初的儿子每天做两个小时公交车上学,这是他心目中“宝贵的锻炼”。

而家里条件好的,家长也担心孩子太娇惯,吃不了苦。

于是一到暑假,争相把孩子送去各种“军训夏令营”“军事夏令营”“拉练夏令营”......

这类夏令营通常也被称之为“吃苦夏令营”,其特色就在于一个“苦”字。

但“苦”的尺度一旦把握不好,就容易变成虐待。

2021年,从河北“石家庄军尚少年军校基地”传出的三张求救纸条令人触目惊心,在为期两周的军事夏令营里,多名未成年人遭到教官的暴力殴打,严重的甚至被打到吐血。

今年暑假,长沙一军事夏令营也被爆出存在虐娃嫌疑,一名7岁的小男孩在烈日下暴晒,他的双手被绑在铁柱上,因为身高不够,只能吃力地踮着脚尖维持平衡。

家长在他的手臂上发现了被绳子勒青的明显淤痕,但该夏令营的负责人却表示,捆绑是培训课程的正常环节,勒痕只是过敏。

“熊孩子进,好孩子出”,是这类“吃苦夏令营”最爱标榜的宣传语,也揭示了家长们对吃苦教育寄予的深厚期望。

对任何吃苦教育的成功案例,家长都趋之若鹜

2000年,《哈佛女孩刘亦婷》风靡一时,书中刘亦婷母亲为了锻炼孩子意志力,提到了每天让她手握冰柱半小时的训练方法,结果引发众多父母的跟风效仿;

湖南卫视推出的爆款综艺《变形记》从2006年一直拍到2014年,不少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真的要送你去《变形记》改造一下”。

很多家长相信,只要吃吃苦,孩子就能变得焕然一新。

于是小孩说不喜欢上学,就把她扔到齐腰深的泥塘里,逼着她下地干活。

孩子抱怨一句读书苦,就使唤他去在泔水桶捡面条。

孩子爸辅导作业崩溃,觉得小孩学习不认真,就甩给她一个塑料袋,赶她出门去捡垃圾。

在教育的过程中,明显伴随着精神控制与施压。

充分展示家长权威的父母,完全陶醉于“不吃读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这一吃苦叙事中,他们借此表露着自己伟大的良苦用心。

然而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总是试图用一种“苦”去对抗和消解另一种“苦”,而不是陪孩子一起面对“苦”,一起克服具体的“苦”。

事实上,吃苦教育也好,挫折教育也罢,其重点永远都不是吃苦、不是制造挫折,而是通过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培养孩子一种面对挫折、面对苦难的能力。

那些从吃苦教育中长大的小孩

遗憾的是,大部分崇尚吃苦教育的家长,对吃苦教育的理解和实践,都仅仅停留在“吃苦”的阶段——“为了吃苦而吃苦”。

因而对很多小孩来说,吃苦教育,“教育”效果不好说,但“苦”确实没少吃。

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至今都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

作为当年最为畅销的教育类书籍,刘亦婷手握冰块的故事大火后,不少父母开始照本宣科,试图通过让孩子吃苦的方式,来锻炼他们的意志。

网友@章鱼烧 说自己小时候被家长逼着捏冰块,那时她才几岁,每天捏冰块捏到哭,捏到整个手失去知觉......

有的家长则照猫画虎,网友@开部落比我更重要吗 小时候虽然躲过了捏冰,却没能躲过另一类磨练意志的办法——“冬天洗冷水澡”“夏天不准开空调”“生病不许请假,只能强撑着参加长跑测试,跑到喉咙吐血昏倒在操场”......

她的回忆如此沉重:“但其实我觉得这并没有锻炼我的意志,只是在以前训练了我对她的绝对服从和恐惧,还有怨恨......”

吃苦教育,在年轻一代身上留下的另一烙印,就是享受羞耻症。

脱口秀演员@张踩铃 说自己从小接受的“吃苦”教育,就是妈妈会让自己一直穿打补丁的衣服,为此她经常被同学笑话。

这导致她长大后觉得在打扮上花钱很可耻,也完全没有办法享受购物的快乐。

网友@寻西 说妈妈是一位典型的“吃苦教”信徒,小时候她甚至不敢带同学来家里玩,因为妈妈每天都在找活干,而她干活的时候,小孩不能玩乐,必须帮她一起干活。

她感觉自己的人生被施加了一个魔咒——“谁也别想开始享受,一旦享受,则代表堕落。”

传统观念认为,“享乐是罪恶,吃苦是光荣”,“居安”永远都要“思危”。

我们被教导要多吃苦、吃亏是福,但没有人教我们该如何享受快乐。

这导致大家似乎总是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快乐,无法摆脱一种莫名其妙却又挥之不去的负罪感。

上学时,好不容易放假休息几天,多半不是收获了快乐,而是今天没有学习的内疚;

上班时,周末玩两天手机都负罪感满满,感觉自己虚度光阴;

裸辞时,好不容易有了喘息的时间,但真正空闲下来又开始焦虑不安。

除了很难享受快乐,我们甚至还很难向父母“诉苦”。

“元旦不想加班,我妈说我不能吃苦。”

“天天熬夜干活,跟爸妈说不想干了,他们说你怎么就这点苦也吃不了。”

“跟爸妈吐槽自己全月无休,还没有加班费,结果我妈说我一点不如意就会沮丧,我爸说这都是磨练。”

“得了抑郁症,我妈说是因为我生活过得太好了,不知道什么叫吃苦,让我回农村插秧......”

一代有一代人的吃苦叙事

在不少年轻人看来,父母好像永远都没办法理解自己的辛苦。

哪怕因为工作让自己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出现了问题,在他们眼里也只是故作矫情,一切都可以归因于“吃不了苦”“吃的苦不够多”。

但什么才叫“苦”呢?

不同时代背景的人,显然对“苦”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对老一辈来说,身体上的苦才算吃苦。

工地搬砖是吃苦,下地干活是吃苦,但吹着空调坐办公室就不能叫吃苦了。

然而跟上一代相比,年轻一代的劳动形式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多的是坐在办公室,每天996、007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娱乐时间,年纪轻轻就发际线堪忧,难道不是一种苦吗?

贾樟柯在《贾想》中批评过一种“苦难霸权”的现象,他曾经遇到过一些所谓的艺术大佬,大谈年轻时候吃过什么苦头,在这些大佬看来,“凯歌插队”“老谋子卖血”这样的苦才算苦,后面的年轻人都没真正苦过,所以拍不出好电影。

似乎定义“苦”,也变成了获得话语权力的一种资本。

「因此有人便习惯性地要去占有“苦难”,将自己经历过的自认为风暴,而别人,下一代经历过的又算什么?至多只是一点坎坷。

在他们的“苦难”与“经历”面前,我们只有“闭嘴”。“苦难”成了一种霸权,并因此衍生出一种价值判断。」

对于那些试图霸占“苦”的定义权的人来说,他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是——

一代有一代的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吃苦叙事。

环境变了,吃的苦变了,吃苦带来的结果变了,关于吃苦的看法与态度自然也随之改变了。

老一辈们吃苦耐劳,辛勤耕耘田地、事业,也许大多数人都能通过吃苦获得极大的正反馈,因而他们对埋头吃苦必然造就成功的因果关系深信不疑。

但在如今卷生卷死的环境里,这一套叙事显然完全丧失了它的蛊惑力。

看到宣扬吃苦精神的新闻,大家更认同的观点变成了反思如何让苦少一点。

比如前段时间一个工人高温劳作的视频,留言高赞是——

“他很辛苦,所以要给他高温补贴,高工资,防中暑物资,不拖欠工资,而不是来教育我们不要抱怨生活。”

我们也开始反思,为何要吃苦?吃苦到底有何意义?

在我们的文化中,对苦难的崇拜和顶礼由来已久。

从前人们总以为,似乎所有伟人都是从苦难这所大学毕业的。

司马迁因为遭受宫刑才写下彪炳史册的《史记》,曹雪芹因为家道中落才留下传世之作《红楼梦》......

但所有这些苦难的伟大和崇高,显然只是一种事后的追认。

梁晓声曾在文章里批评“苦行文化”,他说曹雪芹一生只写了一部红楼梦,且是在贫病交加之际,就着冻高粱米饭团完成的,但如果曹雪芹的苦少一点,有条件讲究一点饮食营养,多活几年,说不定除了《红楼梦》,还能为后世留下更多文化遗产。

可见苦难就是苦难,吃苦并没有什么意义,贫病交加和冻高粱米饭团构成的人生,与世界名著之间也并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

另一种认为人要吃苦的观点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先不论因果关系,这句话本身的价值取向其实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个人人都想成为人上人的世界难道不是很可怕吗?

笔者记得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有一位女学生,曾站在演讲台上大喊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上人。”

这也正是年轻一代对吃苦叙事的一种改写。

我们不要成为什么“人上人”,我们希望人人都能成为自己,人人都能享受自己的人生,人人都能少吃一点苦。

“有一个使命我们不该遗忘,我们生于这片土地,并非为了承受苦难,我们是为了幸福而生。”

说真的,现在还没刷到过一笑倾城和秀才的人,可能已经被互联网抛弃了。

这两位,一个是中年男人的白月光,一个是中年女人的朱砂痣。

看看这庞大的粉丝量和恐怖的互动数,一句顶流可能都不足以概括其火爆程度。

不只数据做得好,寂寞中年人给他们砸的真金白银也够实诚。俩人随便一场连麦,在线人气就超过五千万。一笑倾城的榜一大哥47级,价值67万元,秀才的榜一大姐42级,价值34万元。

也难怪有人说,秀才和一笑倾城一联手,轻轻松松榨干了一个省的退休金。

不过现在秀才早已翻车,违规的他直播间封禁爆上热搜。

但看着这俩人,还是让年轻人很疑惑:

既不是颜值超高的帅哥美女,也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技能,秀才和一笑倾城到底为什么这么火?

展开全文

中老年人的共享情人

秀才的视频有三宝:拳头捂嘴、微笑后退、舔唇撩头发。

大部分视频里,他都穿着立领polo衫或是西服套装,在田间地头对着口型唱歌。

歌单包括但不限于“妹妹你是我的人,我不许你进别人家的门”“小妹妹送情郎,送到了大门东”等等中老年收音机必备。

从选歌到打扮都直白又明确,精准收割受众群体。

“女版秀才”叫做一笑倾城,套路和他差不多。甜美笑容,挤眉弄眼,再配上个不大协调的手势舞。

一样是对口型唱歌,一样站在田间地头,但在大爷们心中的地位堪比年轻人的王冰冰,路过的观众都被这甜甜笑脸迷得七荤八素,甘愿拜倒在石榴裙下,排着队给送钱。

在年轻人的审美里,这两位可能都够不上帅哥美女,但代入大爷大妈们就能想通了。他们对标的,正是中年人们的初代偶像。

秀才的长相,三分像靳东,三分像毛宁,还有四分厅局风。

靳东在中年妇女的群体里有多火,想必不用她姐再说,前两年轰轰烈烈的“假靳东”事件足以证明这种风格的影响力。

而相比较AI合成的假靳东,真秀才显然已经是next level。

虽然长相比不上靳东,但流连于田间地头自建房里的秀才显然更具亲和力,穿的是西装革履,走的却是接地气的路子。

再加上一秒二十个假动作的“羞涩温润”,绝对足够吸引大妈们的芳心。

他就像是县城里随处能碰见的风流男人,永远打扮得油头粉面。手上有点小钱,事业不一定成功,但很懂怎么哄女人开心,甜言蜜语一套接一套。

秀才主打一个招蜂引蝶,一笑倾城则讲究一个温柔持家。

和秀才精心搭配的西装不同,一笑倾城的衣服看起来都像是城乡结合部的在售款。

你可以在她身上看到荧光色的连衣裙、黑白格的娃娃领、带大毛领的羽绒服、还有千奇百怪的各种衬衫。

稳稳落后潮流二十年,但一秒就能将大爷们带回到“莫欺少年穷”的青葱岁月。

脸盘丰腴是有福气,眉眼弯弯是看着喜气。看着她的笑容,你就知道她一定勤俭贤淑温柔美丽,会在男人回家时细心地送上醒酒汤。

她也是真的情商高,最近不少年轻人涌入她的直播间看热闹打PK,她拦着大学生不让花钱。

“既逗大学生开心,又满足了中年男人的虚荣心。”

怎么说呢,质疑大爷,理解大爷,成为大爷。面对这种甜姐,年轻人都很难不沦陷。

有网友总结说,看着他俩就能理解中年男女的审美基本盘:

“男的喜欢温柔美丽还能持家的,女的喜欢给油腔滑调的男的当妈。”

不过要我说,也不用急着嘲讽中老年人,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甜妹和男神。

换个思路想想,要是咱们这代人老了之后,在短视频上刷到低配版TFBOYS和刘亦菲迪丽热巴,是不是也得心甘情愿送上养老金?

所以别问秀才和一笑倾城为什么火,只是还没到那把年纪。

年轻人眼里的油腻,在中年男女眼里,全是撩动心房的钥匙。

他们怎么还有这幅面孔?

原本,在这个信息茧房极为厚重的互联网上,秀才和一笑倾城都是中老年群体圈地自萌的狂欢。

但今年五月,一个新闻引发了大众的注意力: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独自乘火车跨越一千多公里,只为了见见心中的男神秀才。

大众这才发现,在不为人知的互联网角落,还有这样一群活跃的中年人,在追自己的“顶流爱豆”。

而最令他们震撼的,还不是两位博主,是中年男女们疯狂而生猛的示爱。

无论是秀才还是一笑倾城,评论里都是各种令年轻人意想不到的虎狼之词。

比较正常的是嘘寒问暖型:少抽烟、照顾好自己、为你着急牵挂、别让姐姐心疼。

大爷们也会关心一笑倾城的一日三餐睡眠质量:不要靠少吃减肥,对你身体更有害。

语气中的殷切真诚,大概率比对自己女儿还上心。

有时候,普通的关心不能完全表达内心澎湃的爱意,大爷们还会纷纷徐志摩上身,给心爱的女神赋诗一首,只为求个回复。

土味情话也是一套接一套,合辙押韵还引经据典,就是最后一句有个错别字。

另外,为了展示自己深沉的爱,他们往往还会渲染场景,讲述自己看一眼男神女神的不易。

刚送完建材的老哥,见到一笑倾城就没有了疲惫。

唠家常的大姐,在高铁上都不忘看直播。

当然,还有直白放肆的,致力于把求爱信号通过网线传播。

总之,年轻人在饭圈常用的那套宝宝老公老婆,放在大爷大妈这儿都不够看,既不真情实感也没有文化底蕴,完全无法传达情意。

只有他们一个字一个字敲下的评论,才配得上心里的男神女神。

中年人追星,评论区就是无人区,用词可以粗陋也可以含蓄,反正全网都没有他们在意的人。

于是,没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在这些评论区瞠目结舌:原来中年人还有这幅面孔?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年男女在互联网上都是失声的。

他们是年轻人口中扫兴的父母、不解风情的爸妈、被扮演被玩梗的家庭主妇和爹味男。他们有的被解构嘲讽,有的被心疼怜惜。

但无论哪一种,都无法指向关于情欲的表达。

也难怪在评论区逮到自家爸妈的年轻人崩溃捂脸,对他们来说,冲击力可能堪比抓到父母的出轨现场。

而大家更没意识到的是:县城里中年人的欲望,可能真的野多了。

查看秀才和一笑倾城的粉丝画像就会发现,他们的受众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聚集在二三线以下城市。

而在这片下沉的土壤中,早就藏了太多不能宣之于口的情欲。

如今,走出家乡的年轻人们回忆起小县城,大概只会想到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生活安逸等等。但早早离开的他们或许无法想象,在盘根错节的熟人社会中,还有无数摆不上台面的八卦戏码,在看似平静的小地方暗流涌动。

如今,有人把秀才和一笑倾城的大火归结于陪伴感的缺乏,但我们不妨说得更直白些:

在秀才和一笑倾城身上,堆积的是下沉市场里无处安放的欲望。

最封建,最开放

问答平台上曾经有个问题:“过年期间你从七大姑八大姨那里听来的惊天大八卦有哪些?”

这个问题吸引了2.2万人关注,有三千多个回答。

底下的每一个故事,都令人瞳孔炸裂。

有骗婚的gay为了离婚,引诱妻子出轨的;

有丧偶的男人接连不断地和女护工谈恋爱的;

有情妇与原配共处一室还一块儿干活的......

总之,小地方就像是八卦的培养皿,天然地构建出了各种真真假假的八卦传奇,狗血到像是电影里的情节。但仔细想想,可能电影里也不敢这么演。

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里写:

「在乡村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我所知道的乡下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

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工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子们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这绝不是偶然的,在我看来,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

然而这些所谓的矜持,总会在层层束缚中迸发出更为尖锐的裂口,最终野蛮地倾泄到赛博空间里,诉说成荒诞却直白的渴望。

性学专家马晓年曾把中国的性教育分成三个阶段:

1949-1977年,是性教育禁闭阶段,人们对性的认知仅限于“生育手段”;1978年-1987年,是性教育萌芽阶段,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性除了生育,也可以是追求身心快乐的方式之一;1988年以后,才算是性教育发展阶段。

而这一代老年人,大多出生成长在禁闭阶段、萌芽阶段前期,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性教育,所以很多老年人现在就是“性盲”。

没有性,也没有爱。

没有接受,也没有表达。

到最后,通通变成心照不宣的暗流,各玩各的,各自释放。什么婚姻家庭爱情伦理,都可以抛之脑后。

写到这儿,笔者忽然有种极为割裂的矛盾感。

某种程度上来说,小地方最保守,却也最开放。

他们的生活像是被设定好了的程序,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结婚生子搭伙过日子的KPI,不能容忍你不结婚不生孩子不进体制内,不能容忍因为“一点小事”要离婚,哪怕这件事是出轨家暴没担当。

但他们却可以容忍身边人沾花惹草,也可以轻描淡写地讲出某个人被捉奸在床的八卦。

打赏女主播也好、光顾“洗浴中心”也罢,都可以是小吵怡情,是鸡毛蒜皮,是家长里短。

熟人社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所有人都在自发自觉地维持着秩序,毕竟,“离婚说出去也不好听”。

这样的精神奇观,在县城里比比皆是。

我们也很难说清这种人性的复杂,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秀才也好,一笑倾城也罢,都是这保守表象下的私欲出口,是他们年轻时未曾表露过的炽热爱意。

只不过,看着父母人到中年分床睡、各自抱着手机打赏的年轻人,要怎么相信婚姻,相信爱情,相信那句“天长地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