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pedigree

01 亲子错位的代价

妈妈对儿子撒娇,让儿子哄自己宠自己,向儿子索取情绪价值,要儿子保护妈妈,要儿子给妈妈提供未来的生活保障……

这些小精神老公,如果没有经历过刮骨疗毒般深刻的自我觉察并完成“弑母”,骨子里一定厌女仇女。

而“他们”往往表现出特别惹女人疼,甚至还会哄女人的样子,这是他们在跟妈妈交往中扮演精神老公时,练出来的。

这种样子很容易捕获缺爱的女人,女人觉得他是值得托付的男人。一旦确定关系,女人便成了被捕获的猎物,被欺骗,被吸食,被厌弃。

远离一切妈宝男。未能在心理上弑母的男人,一定精神上弑妻,极端的甚至肉体杀戮。

女人终身可以托付的,唯有自我负责。

展开全文

02 厌女症的由来

儿子被妈妈当作精神老公养大,儿子自己也未能心理弑母,都是骨子里的厌女症。

他们极度自恋,厌恶女性的情绪,憎恨女性对自己的情感需求,因为这会让他觉得又是一个妈妈来吸食吞噬自己。

他无法理解和区分 —— 正常伴侣之间都有情感需求,也都会有情绪,平等的成年人之间谁也不用承担对方的生命重量,但是可以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 这和妈妈对儿子的情感乱伦吞噬,不一样。

总之,对于这种男人来说,只要女人有情绪,就是对自己的攻击。只要女人有情感需求,就是要吞噬自己。

他们内心每天都在上演自恋生死战:只要女人对我有情绪,就是要杀死我,她就应该去死!我已经这么好了,你还有什么不满!

他们对依恋自己的女性的憎恨,是恨到骨头里的。一个蔑视的眼神,就能让女人寒入骨髓。

既然如此害怕女性依赖自己,自恋男找个独立自强的大女主做伴侣不就行了么?先不说大女主看不看得上这种男人,这种男人对大女主是万万不敢有兴致的。

未能弑母的自恋男口味都一样:20出头,未经世事,纯欲系,长得像洋娃娃。无论多大岁数的自恋男都好这口。其实青春期少女更合他们口味,只是涉及道德法律问题。

因为这些妈妈的小精神老公们,从小就被推到不属于孩子的成年男性位置,亲子关系倒错 —— 这让他们极度自恋,觉得自己仿佛无所不能,小小年纪就能做妈妈的保护神,满足妈妈的一切幻想。

—— 这种自恋泡泡没有根基,一个精神力量饱满的独立女性,时刻能扎破他们膨胀的自恋。

所以,他们永远只对白瘦幼发情。

白瘦幼显得容易被控制,全然依恋男人,整个人归属于这个男人。然后,男人再尽情吸食她的青春,嫌弃她、贬低她,将她在精神上反复抹杀。

同时,男人在外人面前扮演着体贴又老实的好男人。所有人都说男人真好,女人却日渐枯萎。

在跟白瘦幼的乱伦感的关系中,这类男人的错位自恋再次被满足,重复着小时候跟妈妈的精神乱伦关系。因为,他们从小的兴奋唤起模式就是乱伦式的。

比如:妈妈跟他亲密,不是一个成年人去满足孩子的安全依恋,而是母亲倒过来依靠在儿子的小小肩头,要儿子像老公一样保护自己,给自己承诺。

自恋男一方面在跟白瘦幼的关系里满足自恋,同时通过对女人的情感冷暴力 PUA ,还释放了未能弑母的仇恨。

多“完美”的关系啊。

想要在爱情中弥补父爱的缺失,把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的女人,太容易进入这样“完美”关系的陷阱中,把自己坑数年,甚至一辈子。

无论你陷入多深多久,都只能从现在开始止损。

01 我们真的比孩子知道的多吗?

孩子吃零食,看电视,玩ipad等很多问题困扰着家长,我们都以为自己知道对孩子怎么样是最好的。

有一个妈妈,她希望他儿子十点睡觉,但是她儿子磨磨蹭蹭,喝牛奶,看报纸,因为有颈椎病,妈妈还要在睡前给儿子按摩颈椎,从10点11点,这个妈妈从始至终处在焦虑中,因为妈妈认为孩子在10点之前睡觉是正确的。在这个正确的理念下,每一个过程,她都不能享受,给儿子按摩的时候,本来可以很美妙的亲子时光,也变成了焦虑。

她的儿子早上起来不叠被子,她说了很多年,孩子也不听,所以每天早上,家里的气氛都是不高兴,为了被子的问题,让一整个家庭每天早上醒来,就处在阴郁和较劲的气氛中,这真的值得吗?我们有多少人是活在焦虑中,就是因为现实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为什么要信任?因为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

展开全文

02 一个寓言

干旱时节,小树为自保把叶子蜷缩起来。园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质,及时补水;园丁B什么也不管,小树熬到雨季也活下来了。园丁C学了很多知识,认为树叶伸展是健康的、正确的,所以不辞辛劳把叶子一片片掰开。

我们可以不懂得教育,我们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们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就是你永远不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我保留了一个很好的能力,能跟事物直接建立关系。我大学读的是物理学,一直在挑战最短时间通过考试的记录,我为什么有这个本领,不是我智商高,而是我的学习没有被管教过,没有被打扰过。这种能力绝对不是神奇的、天赋的,它就是本质的能力。

再说说结论式学习。我们已经对事物形成了非常多的结论,而且会把这个结论教给孩子。

孩子天然地处在觉知当中,他不会有事没事把自己弄伤了。比如小孩爱玩刀,我们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慢慢地去摸它,慢慢达到伤害的临界状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这种感觉。有过刀子体验的孩子,外出时被绳子缠住,他才会寻找似刀子的尖锐物品去割断绳子,这就是智力发展。

而只学习过刀子很危险这个结论的孩子,是没有能力自救的。只有我们体验过了,我们的智力才会发展。如果我们只是学到了一些结论,我们的智力没有发展,我们发展的是恐惧和制约。

我见过很多00后的小孩,都长这么高了,还不敢独自下楼梯。因为妈妈时刻处在焦虑当中,孩子觉得探索新世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摸索新事物觉得危险,孩子从小学会了恐惧和制约。

小孩子吃糖的问题,如果不是孩子从小就缺爱或者被限制得太多,我没有见到孩子会主动吃糖吃到自己很难受。我给妈妈的建议就是放开你的限制。这是正常人自己体验到的,糖吃多了,会感觉不舒服,所以孩子干嘛要吃这么多糖呢?

真正的学习,来自孩子自身的体验。体验,是滋养生命的养料。你看到了,你体现到了,我才会存在,我才会发散生命的激情。

03 控制等于扼杀精神生命

妈妈如果经常管孩子吃饭,孩子学习到吃饭=痛苦;妈妈如果经常管孩子学习,孩子觉得学习=痛苦。妈妈控制孩子,孩子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只有妈妈的意志。若妈妈经常向孩子控诉配偶,这个配偶并不会变好,但孩子会学习到婚恋=痛苦,妈妈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就会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痛苦。

多少人听过这句话“你不让我管是吧,那好,我以后再也不管你了”,我多希望这句话成为真的,可是每次妈妈还要管我。如果孩子把家里搞得乱,可以给孩子划一个空间,他的空间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久而久之,他的空间就会好多了。

有很多小时候被冷漠的孩子就说,“我多希望我的爸爸妈妈管管我啊,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够陪陪我”。我们若没有体验过无条件的爱,会误以为关系只有控制和冷漠两种。我和你要么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要么就是没有关系,这样就没有真正体验过“你存在,我也存在”的充满爱的关系。

什么是真爱?

马丁布伯《我与你》是这样描述的: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你”相遇,这就是上帝。

03 规则从何而来?

很多家长问我,要不要给孩子定规矩,当时我想的是法律说合同的主体是要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平等的人,才能定合同。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人,他不同意合同也无法换父母,怎么能真正跟你讲契约精神?这是不合理条约。

真正的规则是怎么来的?比如听讲座的人,有的人来晚了,他即使想坐到前面来,也不会跟坐在前面的人说,“你起来,让我坐”。为什么大部分人不会这样做?因为如果这样谁都会不高兴,双方都能感受到对方的感受,而规则就是这么形成的。

规则的意义就是维护双方的感受。有的妈妈问我,他的孩子都会刷牙了,还要她帮忙一起刷,这样会不会养成孩子不独立刷牙的坏习惯。我问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过程中,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她说都很开心,我说这有什么问题吗?

孩子如果学到遵守规矩等于难受,那他以后怎么自觉遵守这个规则呢?如果这个规则让孩子很开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规则就是这样产生的,两个人的感受都被照顾到,这个时候的规则就等于舒服,当没有人监管的时候,他还是会愿意遵守规则的。

真正的好习惯一定是他不受打扰的时候,内心自然生发出来的状态。有没有世俗认为的好习惯不重要,好的感受很重要,好的习惯一定是在好的感受的基础上才会保持下来,这种保持又不会变成一种僵化。

很多夫妻离婚就是因为一些琐事,各自认为的好习惯定义不同。比如我认为马桶盖应该放下来,他认为应该打开。我们为什么这么执着?就是我们从童年学习到,遵守规则的我才值得爱,若不遵守这些规则,父母会不高兴,冷漠甚至惩罚我们。于是这些规则内化成信念教条,见人就想往别人身上套,人际关系怎会处得好?

04

有一个初中生,她跟男朋友谈恋爱,学也不上,整夜泡酒吧甚至自残,双方父母千方百计要拆散这对冤家,都认定对方带坏了自己孩子。这个女孩已经做过很多很可怕的事情,但是她没有赌博,没有卖淫,没有吸毒,我问她为什么不做这些事情,她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乎我,为了他,我不会卖淫、吸毒。”

如果这个女孩和她的男朋友被硬生生地拆开,她很可能自杀。自杀就是因为没有人看见他。孩子的任何行为如果我们想改正它,100%的结果就会更糟糕,有可能这个问题是被家长暂时掩盖住了,但是之后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

有一个朋友要离婚,他说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安排的,他想做一件父母没有安排的事情,那就是离婚。他和太太其实不是没有感情,只是因为他被父母压制太久。

每一个乖孩子都很可怕,他们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规矩做事,他们自认为是乖孩子,别人一定要爱他。当他们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没人爱,乖的逻辑被冲击到崩塌,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比如北京大兴灭门案。

任何控制都会遭遇反弹,不管是多么正确的控制。爱不需要多复杂,真的是我看见真实的你了,这就是爱。

每一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坏习惯,你可以告诉他“宝贝,你不管怎么样,都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没有能力理解,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见。”

每个灵魂降生到世界上,都有一个使命,这个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爱和自由,他自然就会体验。

物以类聚,我的朋友中也有不少人格障碍,尤其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就是这样一批人,他们还没有到要被关在精神病院的程度,但是破碎的自我就像一个神经病。就是这样一群人,一步一步在没有被打扰的环境下,慢慢地走到今天,他们现在很正常,因为受过太多苦,心里反而充满了理解和爱。

只要有爱和自由,所有人都会越来越好。父母不是老师,父母就是看见孩子的那个人。如果没有能力看见也没关系,至少不要打扰他。

05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多也不会超过你了。

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河北邯郸通报初中生被杀害案# 我强烈呼吁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少年儿童犯罪应跟成年人犯罪付出同等代价,年龄小不可以成为免除刑事责任的理由。而未成年罪犯的监护人,应对孩子犯罪行为所产生后果,负有无限连带的民事赔偿责任。

展开全文

从心理学上讲,反社会人格是在被抚养者恶劣对待形成的,尤其是婴幼儿期,使得其关于同理心的脑神经回路没有正常发育,对别人的痛苦没有感受能力,甚至在施虐中才能得到快感 —— 通过虐待别人,把自己婴幼儿时期被恶劣对待的痛苦感受,施加到别人身上,获得权力的快感。

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并不会因为被免于刑罚的宽容对待而消失,反而会成为对他未来继续犯罪的鼓励。事实上,几乎所有恶性反社会罪犯,在儿童期、青春期都有过恶意侵害他人或者小动物的行为,并且这些犯罪行为通常会一步步升级。对儿童罪犯进行监禁,是对整个社会生命财产安全的负责。

把儿童罪犯关进监狱之后,我们才可能探讨如何对待儿童罪犯、如何治疗儿童反社会人格。放任儿童罪犯继续生活在使得他长成反社会的家庭环境中,最大的可能是继续犯罪,让更多无辜的人惨遭其毒手。

请大家转发呼吁!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考虑另一个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欺辱和霸凌。

孩子被霸凌,最应该及时发现并保护孩子的人是父母。霸凌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孩子肯定表示过“不想上学,害怕”等等情绪,然而家长只希望孩子正常上学,直到悲剧发生。

评论里有人对“家长是第一监护责任人”这一点特别愤怒,可能这种人想的是:我生的孩子送去学校,就不是我的责任了。学校老师社会都欠我的,都应该替我完成一切监护责任。

有这样的家长,孩子最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一个孩子长期在学校被霸凌,一定是因为先在家被父母霸凌。父母看不见孩子,不信任孩子,不保护孩子,孩子才会在学校遭受霸凌。

孩子跟父母说老师欺负自己。父母说,老师严厉点是为你好,你不要不知好歹;

孩子说被同学欺负,害怕上学。父母说,你就是不想好好学习所以找借口,别人怎么专门欺负你不欺负别人?;

孩子说我痛苦想死,我不想再上学了。父母说,我辛辛苦苦供你吃供你穿,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

长此以往,孩子再也不想跟父母说什么。

孩子被霸凌致死,或者自杀,父母当然非常伤心和愤怒,但当他们对媒体表示自己平日里是多么关心爱护孩子,那倒不用信。

我们无意批评被欺凌孩子的家长,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疼痛,但是任何一个家长,都可以从这些让人愤怒的事情中多一些思考,从而尽可能地保护孩子,保护整个社会的和谐。

这篇旧文,再次和各位父母共勉。

原文《如何让孩子远离霸凌和性侵》

校园霸凌、来自老师的性侵丑闻屡见不鲜,让为人父母者忧心忡忡。校园霸凌、性侵作恶者选择谁下手,绝大多数情况下有迹可循。当孩子的人格力量足以建立心理边界,基本能免遭侵害。

今天这篇文章会有些长,我们从给侵害者做心理画像开始,分析内在动机,解读怎样的人格结构更容易成为受害对象,以及父母如何养育,能够保护孩子远离侵害。

01 霸凌、性侵孩子的人,是什么心理动机?

霸凌者的内心,都有这样一个童年关系模式:强大的可以欺负弱小的,弱小的就应该去死。

每个孩子最初面对父母,都是弱小的,而父母则是掌控自己命运的强者。正常父母跟孩子建立的关系是强者支持抚慰弱者,强者帮助弱者成长,而某些病态父母跟孩子建立的关系是强者就可以控制、强迫、欺凌弱者。童年被父母欺凌,这痛苦绝望的创伤记忆,埋藏在孩子潜意识中,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

藏着“炸弹”的孩子,非常恐惧自己成为弱者,因为在自己家庭中弱者不会得到帮助和同情,弱就意味着绝望、无助和被凌辱。对成为弱者的恐惧会驱使孩子不断想要把弱者的感觉扔到别人身上,然后通过霸凌别人,强化“我是强者“的自我感觉,获得虚幻的安全感、掌控感,和痛苦投射出去的快感。

网络上流传一个视频,一个外国妈妈因为女儿欺凌患癌同学,为表示惩戒而强行给女儿剃头。视频中女儿惊恐大叫,妈妈硬是强按着孩子把头发剃光。妈妈把孩子强行按住剃头,孩子则把患癌同学投射成弱者来欺凌,这视频很经典的呈现了内在关系模式的轮回:强大的可以欺凌弱小的,弱小的没有反抗之力。

所以说,霸凌者的内在其实极度懦弱,就是我们常说的“怂”,一旦无法成功地将弱者投射给别人,自己就立刻怂了。也就是说,当对方呈现出,我就不怕你,我比你还狠,霸凌者立刻会像老鼠一样灰溜溜逃掉。

当遭遇霸凌,老师或者家长试图和稀泥,让被侵害的人宽容谅解,都是在鼓励霸凌者继续施暴。在霸凌者眼中,宽容等于软弱,等于欢迎我欺辱你。必须让霸凌者看到,家长和老师,都有坚定的立场,绝不姑息容忍这种行为,没有人是软弱可欺的,霸凌者才能收手。

性侵孩子的成年人,内在动机会复杂一些,整体上跟霸凌者同一个模式。他们通常是生活中的Loser,极度自卑,通过性侵弱小的孩子追求绝对的掌控欲、权力欲,吸食“我很有力量”的幻觉。

02 霸凌和性侵者,如何选择受害人?

① 特别不镇定的孩子,容易被霸凌

选择霸凌对象,通常不是一步到位,也就是说,极少会第一次侵害就下狠手,而是一步步的试探,确认对方害怕自己,面对自己是弱者。比如,最开始的试探性侵害行为,可能是取个羞辱性的外号,嘲笑对方的行为体貌,如果被侵害一方表现得非常不镇定:比如气急败坏、过度恐慌、过度愤怒等情绪反应,霸凌者会感到非常得意,享受到霸凌的快感:你看,这个家伙被我吓到啦,哈哈。然后进一步加大侵害力度。

因为不淡定的、过度的情绪反应,是弱者的表现,就好比一头狮子靠近羚羊,羚羊肯定很不淡定。

面对霸凌,我不怕你,我也不允许你这样对我。如果你敢下狠手,我会比你更狠。即使体能上我确实打不过你,我也会找到能支持我的人,比如老师、家长或者朋友,绝不善罢甘休。有这种姿态和底气的孩子,霸凌者通常不会去惹。

② 总被父母要求听话的孩子,更容易被性侵

性侵孩子的老师,选择下手的对象,通常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或者虽然在身边,但是父母看不见真实的孩子,比如孩子有了什么异常,例如伤心、恐惧,父母经常视而不见,觉得孩子被老师教训教训是应该的,没什么大不了。这样的孩子内心没有得到父母爱和支持的底气,很容易被恐吓住,不敢告诉别人。而那种底气十足的孩子,老师则怕事情败露,不敢下手。

对孩子的性侵,大部分来自孩子熟悉的人,而且经常是持续性的,直到孩子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加身体问题比如阴道溃烂流血,或者性侵者败露,父母才发现自己的孩子也被性侵。

为何孩子能够被侵害者的恐吓控制住,长期忍受被侵害而不敢告诉别人?这样的孩子,从小深植在潜意识的防御机制是:我听话才能存活,才能免遭痛苦。也就是说,父母(或者主要养育者)养育孩子的方式是:你必须要听父母的话,否则父母就不爱你了,甚至惩罚你。比如孩子伤心大哭,父母说:不许哭,否则我把你扔门外,你再敢哭,我更狠地打你,打到你听话不哭为止。

这样孩子学会的生存策略是:我若想要避免被更加恶劣地对待,我就要听话,听强者的话。被这种策略捆绑住的孩子,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现实是,如果孩子反抗,不听性侵者的话,勇敢告诉父母或者老师,这样能够避免自己进一步被侵害。但是形成听话这种自我保护策略的孩子,会丧失现实检验能力,谁威胁他,他就听谁的话。

可以说,性侵者、霸凌者跟孩子形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内在的父母”跟“内在的小孩”关系模式的再现。

03 如何预防校园霸凌?

首先,父母不要霸凌自家孩子。

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遭受校园暴力,那些去霸凌别人、侵犯别人的人,下手不是没有选择性的,他们选择下手的都是心理能量弱的孩子,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在家里也经常被父母侵犯界限。

如果父母在家里尊重孩子的界限,孩子的主体性就会非常强,这样的人会自带“强”的气场,在学校里、社会里都不会被那些变态选择为下手对象。

所以,想要保护你的孩子不受校园霸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家里不去霸凌你的孩子。尊重孩子的边界,他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主。父母的情绪父母自己处理,不去说成“因为你今天做得不好,才让我有情绪”,因为这就是一种情感霸凌呀。

“被父母爱的孩子不会遭遇霸凌”,真相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的孩子不幸遭遇了霸凌,其实根本的解药还是在家庭里。在家庭里,你能否透过这个事情去反思,为什么孩子的心理能量这么弱,我们平时是如何侵犯界限削弱他的能量的。

然后,从此去学习做一个有界限的父母,这是对孩子真正的创伤修复。

04 如何保护孩子远离性侵?

① 保护孩子的天然感受力,不要混淆爱和侵犯

大人经常用一些侵犯孩子身体界限的方式接近孩子,比如来家里串门的叔叔,突然抱起孩子用胡子扎,孩子感到害怕和难受,试图推开,父母却劝说:没事儿,叔叔喜欢你,跟你玩呢。

孩子的原始感受是身体界限被侵犯,而父母却告诉孩子,这是叔叔在表达喜爱,是好意,你应该接受。那么孩子天然的感受力被破坏了,未来遇到一些霸凌前兆:比如突然被推一下,揪下头发,然后对方嘻嘻哈哈走开。

孩子的脑子里很可能浮现内在父母的声音:他没有恶意,他想要亲近我,我不应该生气。这等于变相鼓励霸凌,将自己处在没有尊严,可以被欺辱的地位。而感受力没有被破坏的孩子,会严肃拒绝这种侵犯自己身体界限的行为,制止霸凌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保护孩子的天然感受力,尊重孩子的身体界限,需要父母平时留意观察孩子。比如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专心玩游戏,这个时候你可能很想要拥抱孩子,那么不要直接一把抱起,这对孩子是种打扰和侵犯的能量。

② 无论孩子跟你说什么,学会不评判地倾听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对自己不敞开心,啥话都不跟父母说,问也问不出。孩子天然渴望跟父母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如果孩子对父母封闭,说明敞开的时候他受伤了。

比如女儿跟父母说,班里好几个男生喜欢我呢。父母立刻焦虑担心,开启教育模式:小小年纪,要专心学习,不要被这些事情分神,你得注意保护好自己…本来孩子想要跟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被这样评价,当然关上心门,闭嘴为妙。如此下去,如果有一天,女儿真的在关系里受委屈被侵扰,自然也不会告诉父母。

聪明的父母,首先学会闭嘴,单纯地倾听,保持跟孩子之间开放的交流通道。即使有担心有焦虑,不要立刻转化成行动,去评价、教育孩子。而是继续观察,只要孩子活得开心,没有被伤害被侵犯,少男少女之间萌动的爱恋不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流动吗,这些会内化成孩子人格中幸福美好的力量。

不被父母评价的孩子,能够保持自己天然的感受力,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说法所左右,有自己的主张,同时他也不会去评判别人招惹是非。这样的孩子,几乎不会被性侵者霸凌者选为下手对象。

很多父母在微博上留言说,自己践行爱和自由的养育方式,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痛快满足孩子的需要,不评价孩子,不教育孩子。结果养育出来的孩子活力四射,在同学中大受欢迎,对于那些经常欺辱、评价别人的同学,则是既不对抗也不接近,不会让自己陷入不舒服的关系里。这样的孩子,哪里可能被同学霸凌被老师性侵。

③ 被父母痛快满足的孩子,不会轻易为诱惑所动

有个妈妈一向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能力范围内,都痛快满足孩子。一次自己孩子跟一群孩子玩,妈妈看到有个老爷爷接近他们说:走,到我们家玩去,我家有巧克力、薯片、可乐…随便吃随便喝。妈妈观察这帮孩子,有的孩子眼睛都直了,很犹豫要不要跟老爷爷走,而自己的孩子则很清晰的说:我不去你家,我家里什么零食都有,我要吃啥妈妈都会买给我。

看到自己孩子这么淡定,妈妈放心了,而那些听到零食两个字眼睛就发直的孩子,这个妈妈也了解,都是平时被父母严格限制零食的孩子。这些孩子到自己家玩的时候,无法专心玩玩具,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能多吃一些零食;而自己孩子则对零食兴趣不大,吃一点点就够了,专心研究怎么把玩具玩出新花样来。

对于孩子来说,零食不只是满足生理需求的食物,更象征着爱,象征着父母是否愿意痛快满足自己。零食被无限满足的孩子,孩子确认自己配得到、能得到,确认了这份满足感,也就对零食兴趣不大,很难被诱惑。

长期遭受性侵的孩子,经常是被威胁恐吓的同时,外加一些零钱零食诱惑。平时很少得到这些的孩子,自然更容易被欺骗。

我们经常评价一些女孩子不矜持,男人稍微给点小恩小惠就感动得不行,很容易献身。其实哪个女人不渴望被珍视呢,可是如果父母很不愿意满足自己,她没体验过什么是充分地被爱被珍视,只要男人稍微花言巧语的满足自己,就以为对方很爱自己,然后无以为报,只有献身。

总之,被爱灌注的孩子,自然生长不被评判的孩子,天然的就会去创造温暖有爱的关系,远离可能伤害自己的人。所以,为人父母,婴幼儿期看好孩子的安全,给孩子满满的爱,等他上学了,不用太担心焦虑,他自然会给自己创造安全舒适的关系圈。

05 写给已经成年的你

对于那些小时候因为父母疏于爱护而遭受过霸凌或性侵的痛苦、如今已经成年或者做了父母的人,我想对你们说:昨天发射的子弹无法打中今天的我,童年父母对我做的事情,也无法穿越时空伤到今天的我。

让今天的自己感受到痛苦的,只能是今天正在发生剧情幻想。

(幻想是反现实的,不符合客观物理现实的想法就是自恋幻想。所有烦恼都来自自恋幻想,诸如:妄图去掌控别人的情绪感受,妄想改变现实,妄想操控未来等等。)

这些剧情幻想,是在童年形成的,是童年父母逾越边界的言行,给孩子植入自恋幻想。这些自恋幻想,在被识破之前,就像电脑的木马程序一直在后台耗能运行,甚至成为有些人的主要驱动程序。

所以说,童年创伤并不能伤害人,伤害人的是当前依然在运行的,形成于童年的剧情幻想。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的剧情幻想,重新回到现实,活在当下,那么效果等同于,童年创伤并没有发生过。

延展一点说,这一点也很符合量子力学的实验:当下对量子的观察,能够决定量子的过去。

所以,幸福的唯一必要条件,是从幻想回到现实,活在当下。

用比昂的话说:无欲无忆,终极现实。

愿这个世界没有欺辱。

整理者:这是一篇对邯郸初中生被同学霸凌杀害事件的点评,虽然作者海边的西塞罗是一个改良主义者,还持基因决定人性的荒谬论调,但是他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了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是纵容恃强凌弱,严惩以下犯上的社会传统的必然,并也事实上承认了未来这种恶性的霸凌事件会越来越多,愈演愈烈。

展开全文

以未成年为由轻判他们,就是在纵容新的人间悲剧。

今天有读者点题,让聊聊邯郸三恶童杀死同学的案子……

那我试一试吧——试试看能不能心平气和的写完这篇文章。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屡见不鲜了,但是这起案件依然那样骇人听闻,究其原因,是受害者的无辜和那三名犯罪者的残忍:

据媒体公开报道,2024年3月10日当天,还是初中生的受害者被三个犯罪嫌疑人“约出去玩”,三名嫌疑人直接将受害者带到了一个废弃蔬菜大棚中,两人按住他的手脚,另一人找来一把铁锹照着其面部猛击、将其砸死,随后转走了受害者微信中190元钱。三人随后在第二天继续照常上学,被受害人家属和警方问及受害者下落时,还按照之前的串供,共同声称:当天确实一起玩了,但随后他被一个“矮个儿”小孩约走了。坚信孩子无法这样淡定撒谎的警方,是在多方调查走访,确定此事纯属子虚乌有的情况下,才重新怀疑这三人,并最终揭开了此事骇人听闻的真相。

而这三个恶魔杀死受害人的唯一原因,居然仅仅是他们的这名同学“好欺负”,想从他身上弄点钱花!

抱歉,我这样叙述,你可能会本能的以为犯下这样罪行的人是多大的孩子,然而事实上,这三个凶手和被害人都在13岁上下,凶手都是受害者的初中同班同学,其中一人还是他的同桌。

img

这起案子的骇人听闻与匪夷所思,正常人实在是无法想象。

三个13岁的孩子,怎么如此淡定,如踩死一只蚂蚁一样杀死一个人,然后还能淡定的该吃吃该玩玩,还懂得串供试图逃脱法律制裁?

虽然他们的串供在成年人的心智看来并不高明,甚至拙劣可笑,但是他们在行使这些恶行所展现出来的冷酷与无良,真的让见惯了世面的成年人也不寒而栗。

我想起了皮尔沙特所提出的“反社会型人格”(简称无良症),这位19世纪的德国精神病学家认为我们社会中有些人是先天缺乏人性的,他们对他人的痛苦乃至死亡缺乏最起码的感知能力,所以生来就是习惯作恶的。皮尔沙特曾把这些人视为病人,试图找到各种致病诱因并给出治疗方案。但研究到最后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死刑可能是治疗他们最好的良药”。

因为反社会人格一旦形成,他们的整个世界观是颠倒的、参与道德对话、完成良心问责的基础概念都没有。你即便教育他们说:吃人是不对的,他们第一反应只是:“哪儿不对?是不该油炸还是不该清蒸?”

img

当然,由于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现代司法又提倡少杀慎杀,这里我不呼吁死刑。但我觉得这起触目惊心的案子中,依然有一些细节是引人深思的。

img

比如最引人瞩目的,三个恶魔挑中受害人的原因——认为这孩子“好欺负”。

结合他们是同班同学、其中一人还是其同位的背景,我们不难想见,在凶案发生之前,这三个杀人犯针对受害者的霸凌应该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受害者也曾多次对家长反映“不想去学校”。那么为什么无论学校还是双方家长,都没有及时制止这种霸凌现象,就成为了一件非常让人懊悔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在看到,霸凌成为了凶杀的前奏,三个杀人犯霸凌那个孩子,就像草原上的豺狼围着猎物打转一样,先狡猾的确认了对方可欺,然后才下了死手。这几乎是一种野兽的本能行为。

然而我们这些成年人,居然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兽行在现代社会、在校园里发生了。

至于霸凌为什么没有被及时制止,我想也无需多言,大家都是从学校里出来的,我们的校园里霸凌行为的惩戒与责罚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不如据说“霸凌横行”的日本。很多校园霸凌即便发生,施暴者的家长甚至老师,都会拿“孩子间闹着玩”去为施暴者开脱。这导致被害者即便鼓起勇气出首告发施暴者,对方也得不到应有的惩戒,事情往往就这么算了,被害者还要遭受施暴者变本加厉的打击报复。

是我们的家长和学校把孩子保护的太好,不舍得对未成年孩子施以严厉惩戒么?

并不是!

实际上,在有些错误上,我们对孩子的惩戒是很严厉的,甚至堪称教育滥刑主义——比如上课随便交头接耳,作业不按时完成,老师交代的要求不尊行,或者虚无缥缈的“给班级荣誉抹了黑”……

你看着吧,敢碰这些红线的孩子轻则罚站、写检查、重则在班上被老师点名批评、遭受人格羞辱,甚至有的还会遭遇早应该禁绝的体罚。

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心疼孩子”的理由哪儿去了?为孩子开脱“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正常”的借口哪儿去了?

没有,统统没有,我们几乎是在以要求成年人的标准,教育孩子不要冒犯权威、不要侵害集体荣誉。

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诚实,我们不是“心疼孩子”,当孩子敢于冒犯权威、或损害所谓“集体利益”的时候,我们是非常舍得对孩子执行超限度的严惩的,在搞这种处罚的时候,大多数老师甚至家长都不吝于扮演彻底的法家主义者,搞乱世重典的严刑峻法。

那什么时候,我们会想起孩子“只是孩子”,愿意宽纵甚至默许他们犯错乃至犯罪呢?

当他们侵害他人、尤其是比自己弱的他人的合法权益时。

当孩子霸凌他同学,或者在公共场合“犯熊”大声喧哗或毁坏物品时。很多老师和家长一下子变得宽仁无比。觉得,嗨!这有什么呢?孩子不“皮”一点,不欺负别人,将来在社会上怎么生存?

我刚看了一个视频,储殷老师形象的把这种教育习惯总结为“大错小罚,小错大罚”——

在正常的现代社会法治观念里,冒犯权威、损害“集体荣誉”,未必一定什么大错,有的时候甚至根本不能算错。可是我们在教育中却不惜动用“严刑峻法”去让孩子领教这两件事的厉害。

而在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法治观念中,侵害他人的合法利益,这毫无疑问是践踏他人和法律尊严的罪行,这才是大错。可是我们的教育中却对它不以为然,甚至隐约觉得这是孩子的“生存技能”!

屁的生存技能!你想让有这种“生存技能”的孩子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你愿意你的孩子乃至你自己生存在这样社会里吗?

当这样的教育习惯,终于结出如此骇人听闻的恶之果时,我们难道不应当去追问和反思那个更加奇葩的恶之花么?

“大错小罚,小错大罚”最终将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储殷教授在那个视频里也有总结,那就是教会孩子“欺软怕硬”。

在邯郸杀人案当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三个未成年人渣具有了这样的性格——他们挑选受害者并非盲目,而是经过了一个“踩点”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受害者的霸凌。而当这几个小恶魔经过一段霸凌,发现学校和家庭都没有对他们进行应有的惩罚后,他们才毫不不犹豫、毫无怜悯的执行了杀人——因为教育没有在他们的心中形成丝毫的“底线感”,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人的尊严乃至生命是不可被侵犯的。所以我甚至觉得,这三个小恶魔的无良症,一定程度上也是他们所受的教育让他们形成的。

我看到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在评论此事时,也提到了这一点——“在犯罪过程缺乏有效的制动机制”“这三个家庭、六个大人,为什么养育了十多年,却养出了毫无人性的儿子?”

所以李教授呼吁对三个凶手的家长也“同等受刑”。

我觉得倒不用如此急于复兴“连坐”之法——只要从现在起,把我们对孩子教育中“欺软怕硬”“大错小罚,小错大罚”的习惯改掉就可以了。在个人权益间竖起牢不可破的钢线,一旦有人侵害,即便侵害者“还是个孩子”,也应该毫不留情的对犯罪者施以严惩。

如果能这样判决霸凌案,来上个三五次,校园霸凌也就能缓解了,那些被纵容的霸凌诱发的凶案,也就难以继续发生。

只看我们愿不愿意做,我们愿不愿意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收敛对权威和集体维护时的滥刑主义,而把惩戒省下来,对侵害孩子私权的行为加以应有的惩罚。

其实这件事,说到底,根源在于我们自己是什么人,我们是否也欺软怕硬?谄媚权威而看轻他人?

想起2015年,美国加州曾经发生一起霸凌案,三个中国小留学生霸凌另一位同胞同学,事发被捕后居然还浑不在意。在法庭上拒不认罪,多次对着镜头露出自信微笑。甚至有一名罪犯当庭催促法官“快点判决”,因为自己要回去过生日宴。而面对被折磨不堪的同学,也是毫无悔意,甚至面露凶光。明显没把审判当回事儿。

结果法院倒是真的“很快”判了:三人分别获刑13年、10年和6年,服刑到期后被驱逐出境——这还是三人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情况下的“从轻发落”,如果检方不撤销对三人的折磨罪指控,他们原本有可能服刑几十上百年。

我记得这个案子审结消息传回国时,曾经引发国内舆论的一片哗然。好多人觉得校园霸凌惩戒是应该被惩戒,但真为这把孩子送到大牢里蹲十年……是不是太重了点?还是孩子么,保护未成年人么。

可是你今天,对照这起霸凌引发的凶杀,你还觉得老美当初判的重么?

再重复一遍,我们不是不忍心惩罚孩子,我们只是把尊重他人私权的教育看的太不当回事,总是轻轻放过了霸凌。

所以我呼吁——这一切该有个交代了,请把对孩子教育中冒犯权威的“滥刑主义”收敛一点,富裕出的精力,请严惩霸凌!教会孩子,他人权益神圣不可侵犯,而不是欺软怕硬。

除非我们未来想生活在一群对他人私权毫无尊重、毫无底线、信奉弱肉强食、习惯欺软怕硬、以媚上欺下为信条的人渣当中。否则这种教育的改变,就势在必行,

至于那三个杀人的未成年人渣,我想说……

我仍不愿呼吁死刑,但全国的霸凌者,都在等着看这三个人渣的下场。

轻判了,将纵容无数相似的悲剧。

我们要为那些已经被霸凌缠身,却还未遭遇更大不幸的被霸凌者们负责,我们要保护那些不幸的孩子,这才是真正的保护未成年人!

所以,请在现有法律允许范围内,给这三个人渣顶格的严惩。

请挥出利剑,保卫孩子的私权,斩断霸凌。

整理者:虽然小红书等推送为主的私有社交媒体,对用户危害很大,但对于被迫陷入应试教育中的未成年人来说,它仍然是未成年人为数不多的看到外界的窗口。“教坏”小孩的不是网络,而是压迫子女的旧家长和旧学校。子女如果不在压迫中抑郁,就应该在反抗中走向自由。

展开全文    小红书去中心化算法,让每个普通人都能被看见,世界的参差在此一览无遗。    在《北京折叠》这部科幻小说里,老刀要看见中上阶层的生活,需要费好大一番功夫折腾——他得小心避开摄像头,顺着排水管爬到地面,摸到空间翻转时的裂隙,借着灌木掩护身体,才能趁机溜进中上阶层居住的空间。   但生活在赣州县城的高中生梦梦,只需点开手机,就能看到北京、深圳、悉尼高中生的生活。小小的电子屏幕,如同透明玻璃窗,5-10分钟的视频不断播放,变换着不同世界里的光鲜生活。   目睹了县城与一线城市的资源差距后,她的心态从最初的好奇探索,逐渐变为焦虑愤怒。

在家长和学校未曾关注到的地方,一个普通的县城高中生,独自经历了一场精神危机。

透明的平行世界

  一线城市的同龄人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初二以前,梦梦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当时真的有人问她,她会不假思索回答:“还能做什么,肯定和我们一样忙着学习、考试。”怀着这样的期望,她并没有对眼前压抑的生活有太多不满。   2019年,还在读初二的梦梦下载了小红书,在这里她看见了另一种生活。

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中学生vlog被推送到她面前。轻松悠扬的音乐,辅以精致拍摄的画面,扑面而来的,是她从未体会过的“松弛感”。

有博主分享着自己15岁的创业经历

小红书上活跃着各种各样的中学生,他们大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就读于学校的国际部,正与小红书的用户画像契合:超两亿月活用户中,50%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拍摄Vlog的女孩们,眼里有光。即便素面朝天出镜,也不觉羞涩,浑身都洋溢着青春的蓬勃生机。

成年人很难注意到,在小红书上,05后中学生博主不在少数。

她们乐此不疲地分享日用好物、护肤心得,学习方法,粉丝量少则上千,多的甚至超过五十万。比如16岁的julia-ty,在美国高中读书,粉丝量84.5万;刚上高中的杭州博主苏璇儿,粉丝量75.8万,在小红书都是名副其实的头部达人。

和自己相近的年龄,自信的笑容,梦梦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亲切感,怀着好奇点击进去,随之进入了一个光鲜亮丽的平行世界。

分享vlog的孩子往往来自国际学校,这里的老师尊重孩子的个性,会照顾每个人的自尊心。博主苏璇儿在Vlog中描述了老师发卷子的细节:“他们会将卷子一角微微折起,这样其他人就不会看到成绩,产生攀比心。”

如此平等的师生关系,即便初来学校实习的应届生都感到震撼。

素人博主巧克露,记录了自己的见闻:“在办公室里看到他们和每个老师像朋友一样开玩笑,老师看到他们没做作业或者做得不好,也没有责骂,甚至开玩笑说,至少做完了。上课人手一台ipad,15个人一个班,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大家都很松弛,遇到不会的,就直接问出来,错了也不会不好意思。”

普普通通的小作文,出乎意料引起了强烈共鸣,得到了1910个喜欢,231个收藏。不少体制内的老师,都在评论区里分享了自己在国际部教学或旁听的经历,“上课时,大家一边喝水,一边积极讨论,学习氛围很浓,下课后还跟外教老师勾肩搭背出去。”

但对于梦梦来说,比起老师的教学,更令她大开眼界的是校园里的生活。

这里没有统一的发型标准,臭美是普遍且无需羞耻的现象,女孩子们可以染发、美甲,折腾不同的发型,分享化妆经验,从来没人会怀疑“穿着打扮影响学习”。

在县城,学校图书馆只是摆设,世界名著是不该阅读的闲书,但这些vlog里的生活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才是主旋律。包括桥牌社、天文社、动漫、竹编、音乐、街舞、篮球、合唱团在内的社团,在招新日展现“百团大战”。

比起写不完作业该怎么办,vlog里的孩子们似乎更烦恼,在社团活动时该选街舞还是选篮球。

这些梦梦从来没接触过的生活,流光溢彩,令她满怀好奇与憧憬,一个接一个地刷了下去……她渐渐沉浸在了这个平行世界中,感受着生活的无限可能。

谁偷走了我的人生?

平行世界的斑斓色彩,照得现实生活更加黯淡无光。

她所在的A层班,尖子生云集,很多同学都考入了县一中的卓越班,冲刺清北。逢年过节,梦梦的成绩就成了饭桌上的谈资,亲戚们会不住口夸奖:“梦梦成绩这么好,肯定能考个好大学。”

进入初三后,梦梦力不从心。数学和物理成绩,一夜之间大跳水,排名从中等滑落到尾部,她进入了县城排名第二的普通高中。

在县城,第一中学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老二”只能沦为边缘陪衬。

县城最优秀的生源和师资,已经被一中掐了尖,为了保证升学率,二中复制衡水中学模式,变本加厉地“内卷”。梦梦所在的模范班,是学校管理最为严格的班级,采取激烈的末位淘汰制。高二时,班里的学生有五十多人,但进入高三后,就陆续淘汰,只剩下了43人。

和国际中学的优哉游哉不同,县城高中生的作息时间,掐着分秒。

早晨五点四十,她要摸黑起床,洗漱吃完早饭,赶在六点二十前进入教室,直到十一点五十五才结束上午的课程。课间只休息五分钟,要抓紧写试卷,留给大家排队吃午饭的时间,仅有半小时,中午十二点半,大家又要坐回位置背书,准备下午的课程。晚自习结束,已经是晚上十点半。

班主任实行接近军事化的管理,制定了种种规矩约束课堂。比如必须穿着全套校服,再热也不许脱;比如晚自习零抬头——每个学生必须要全神贯注埋头做题,不许在老师巡查时抬头。

学力差距,并不能靠卷生卷死的高强度学习就能弥补。为了提分,梦梦除了在学校上课外,还请了县一中的数学老师辅导。一节补课费五百元,从初一到高三,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却听不见一声响儿。

一方面是父母自我感动式的付出,一面是梦梦在衡水模式的苦海中的挣扎。“父母的付出和我的收获,完全不成正比。”梦梦说到。

也许不曾见过外面的世界,梦梦或许不会思考自己的县城;也许不曾知道其他人的人生,梦梦也不会对生活产生不公平感……但是,这就意味着痛苦的消失和幸福的到来了吗?

初三鏖战后,梦梦听身边的同学说起,原来市区学校就有国际部,那里的学生每年花十几万读书,毕业后直接出国。梦梦挑灯夜战的一本院校,只是他们唾手可得的囊中物。这些消息,梦梦的父母和周围的家长从未提过,在父辈的观念里,县城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条路——高考。

从高线城市吹向县城的风,总是来得更晚一些,就像梦梦买不到的鲍师傅,泡泡玛特联名的肯德基套餐。

从这之后,梦梦越发迫切地想要见到外面的世界,害怕错过相关信息。小红书同龄人Vlog,就是她向外看的窗户。

不公平的愤怒感逐渐积累,在高二这年,被“模拟联合国”这个新鲜名词彻底点燃。

所谓模拟联合国,类似一种社团活动。孩子们花费数千到一万多不等的费用,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模拟联合国会议形式,用全英文讨论国际热点和全球性问题。

刷第一条视频时,梦梦既好奇又困惑,这个从没听说过的模联到底是什么?她点开评论区,想从大家的评论里找到答案,评论区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唯独没有县城孩子的声音。“好像就我一个人不知道。”

正如《北京折叠》里彭蠡劝老刀不要去第一空间时所说的:“那边可不是什么好地儿,去了之后没别的,只能感觉自己的日子有多操蛋。没劲。”

平行世界里的孩子在谈论世界眼光、历史责任,但梦梦和周围的同学,除了学习,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其他。“我看小红书上有人科普说,江西省内即便超出一本线三四十分,也无法去外地读书。如果不能进入一所好大学,按照现在的就业形势,我不知道我的未来出路到底在哪里……”

巨大的现实落差面前,梦梦感到前所未有的烦躁、厌恶、焦虑,她持续长按,狠狠点了不喜欢。

一个县城Z世代的精神自救

学业压力、向上比较的焦虑感,击倒了梦梦,高二下学期,她整夜失眠,不自觉流泪,被确诊为中度抑郁和中度焦虑。走出县医院大门,家人向梦梦强调,不要告诉别人。

县城,抑郁症是羞于启齿的病,周围的人很可能将其等同为精神病。

实际上,县城中学生的抑郁情况不在少数。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及其团队对2010-2020年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分析,高中生焦虑的检出率占比26.3%,相当于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患有抑郁症。

在河南县中教学的李老师也在采访中谈到,抑郁成了县中的常见病,自己目睹了有孩子用刀片自残,胳膊上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面对学生们日益严峻的心理问题,追求升学率的学校,一时也难以找到应对之法,只能给宿舍加装上一层又一层的铁丝网,并安排学生写心理日记,由老师批阅回复,单独谈话疏解,但收效甚微。

梦梦最好的朋友,有同样严重的心理问题。“她的爸爸是局长,周围的同事在饭局上总会互相攀比自己的孩子,不是这个考上了名校,就是那个出国留学。她爸对她要求非常严格。我朋友只能反过来逼自己,可我们越逼自己,分数就越低,成了恶性循环。”

得知梦梦的心理状况后,父母不敢再施压,考试成绩不如意时,妈妈会主动开解:“考差了没关系,我不要求你的成绩怎么样。”

不过这也只是父母的谎言,唯成绩论英雄,是绝大多数县城父母根深蒂固的观念。就像过年的饭桌上,少不了炫耀和攀比,也少不了焦虑和恐慌。

梦梦讨厌被父母当作攀比的资源,但在无法确认自身的独特性时,梦梦只能通过与他人比较,获得安全感。小红书的漂亮女孩们就像一个个坐标,梦梦会不由自主将自己与她们进行比较,确认自己的社会位置。

其实,向上比较产生的焦虑感,几乎每个来到大城市读书工作的人都体验过。

只是对于80后、90后来说,他们往往进入大学才遇到这类问题。80后贾嘉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来到青岛读研后,才发现人外有人,“那时感觉自己像个丑小鸭”。

95后英语系研究生Lina中学住校时也携带手机,但当时她通过网络接触到的并非同龄网红,而是距离极为遥远的韩国明星,并不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嫉妒之情。

小红书上的网红,他们不经意展示的生活镜头里,可能有与县城孩子相同的盲盒、文具、学习烦恼。这些“普通”的相似点让他们更容易成为比较参照的对象。

直播、短视频,直观呈现人与人之间,低线城市和高线城市富裕阶层的差距,冲击感如同机关枪扫射自己的贫乏……

梦梦决定让平行世界里的生活成为自己奋进的目标,她调整了心态,暗暗较劲,决定和这些遥远的陌生人来一场赛跑。“他们在学习,我也在学习,我学的时间比他们多,总能够追上他们。”

明确目标后,她使用小红书的方法也在改变。过去,对梦梦而言,小红书只是一扇展览他人生活的窗户,她被动地羡慕着这些生活。

但如今,小红书像是另一个百度,梦梦经常会用小红书搜索学习方法、高考规划的相关知识。

主动搜集的信息内容增多,不知不觉也在重塑她的发现页面。如今她点开小红书,看到的内容也日渐丰富,除了一线城市孩子们的生活外,还有大学生博主、高考备战信息。

作为女性用户占比73%的平台,小红书最不缺乏的就是理解和共情,这是小红书区别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的灵魂,也是梦梦留在这里的重要理由。每当她发帖求助,就会得到来自他人的回应和帮助,陌生人的善意,无形中帮助她从学业压力、向上比较的焦虑中自救。

“虽然现在我不能像他们一样出国,但总有一天,我也要靠我自己出国留学,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到那个时候,我会再把自己好好养一遍。”梦梦下定决心,要靠努力把自己错过的世界夺回来。

结语

  从个体来说,梦梦似乎是幸运的。当她遭遇了学业的重压时,有可以倾诉的朋友,有忍住没落井下石的父母,有善意温暖的陌生人,支撑着她走出抑郁和焦虑。

但是放眼整个县城的青少年群体,梦梦们的处境恐怕不容乐观。

不独梦梦所在的县城,全国总共2000个县城,容纳着中国一半人口的教育。这些在互联网世界长大的县城05后,面对日益萎缩的县城就业前景,以及日益内卷的县城教育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他们背负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来自父母的阶级上升的愿望。他们在本该健康成长的年纪,活得像一个考试机器,不允许为人去追求自由与爱情,唯一能缓解他们不满的方式只有蒙上他们的眼睛,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敌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他们生怕自己的子女发现真实的世界,发现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压抑和逼仄。

可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网络必然越来越更深入我们的生活,当他们从压抑的现实世界中发现了光鲜的平行世界时,社会和成年人又能够做些什么呢?还要继续保持他们的“童真”到何时呢?

-END-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黄泽敏

过去,考出“清北生”被视为一所县城高中实力的象征。在县中的黄金时代,许多县乡的孩子们通过县里的高中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他们相信,只要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就能改变命运。

如今,随着民办学校和民办公助模式的兴起,超级中学“掐尖”,如滚雪球一般,一所又一所县中从此一蹶不振。

大量优质师生资源流走,或学生被重金“买走”,或教师被高薪“挖走”。县中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学困生层出不穷。

展开全文

老师苦教,学生苦读,却依旧看不到效果。家长们挤破脑袋将孩子向外送,留在县乡的孩子失去了方向。

县中是如何“塌陷”的?对县乡的孩子而言,县域教育的实际情况究竟怎么样?

近日,南风窗专访了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易卓。2023年,《县乡的孩子们》一书发行,易卓作为团队成员之一参与了调研写作。

对于县中,易卓并不陌生。他生于湖北巴东县,上大学之前,一直在老家县城读书。那个时候,他就读的县一中属于当地“强校”。10年前的巅峰时期,学校一年能考出十三四个“清北生”。

在他的家乡曾流传这样一句话,考上“县一中”,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211”的大门。后来,他进入大学,隐约听说老家的县一中质量出现“滑坡”,“裸分上清北的难度越来越大”。

县中是县域教育的出口。有调研显示,中国近2000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中小学生,某种程度上,县域教育被视为真实的中国教育底色。

在易卓看来,县一中是全县“结总账”的地方。全县的教育资源和家庭期待投入县中,终要在高考上“变效果”。

县中决定了全县的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普通家庭对县域教育系统的信心,更是县中学生的“希望”。

以下是易卓的讲述——

县中塌陷跟优质生源的流失及超级中学“掐尖”相关。

新高考改革做出了一些调整,但高考通过考试筛选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改变。因此,对于一所高中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生源、师资和教学经验。教学经验与学校管理相挂钩,包括时间管理、纪律管理、行为管理等等。

我们的调研发现,过去10年甚至15年,“县中塌陷”的背后是“超级中学”的崛起。在各省会城市或地市级的超级中学,对县中尖子生的“掐尖”招生,使县中的生源结构变得疲软。

县中的头部生源被掐走以后,中上层的学生也会跟着离开。优质生源流失,县中的生源质量下滑,进而导致县中考不出清北生。

对中上层学生来说,考不上清北,意味着考“985”院校也会比较悬。一些自认有机会“冲清北”的学生,会认为留在县中没有机会,也会跟着流失到地市级和省会城市的重点高中,甚至是超级中学。

家长和学生主动离开本县高中的行为,还不能算从众心理。其实这是另外一种心理——“不能赌”的心理,即不能拿小孩的前途来赌。

举个例子,一所县中第一年考不出清北生,第二年也没有清北生。这种情况下,家长通常倾向于选择更有确定性的学校,而不是放手赌“第三年可能会有清北生”。这样的心态源自家长的判断和分析,而不完全是跟风。

“掐尖”最朴素的手段就是花钱。例如买复读生。一些复读生可能差10分上清北线,想复读,就可能会被“买”走,不在县里复读。

我曾听说有学校出20万买一个学生。这些学生有被超级中学“买”走的,也有被私立高中“买”走的。其实有的县中也会“买”。

这种运转进入循环以后,教育便很容易形成马太效应,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

我调研的一所学校,其实它并不只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教育集团”。这所学校在其他的县市开设分校,依靠本部校区的名气,吸引优质生源。这些分校是公私合办的,属于民办公助性质,会通过民办学位收取学费,再将学费转给公办本部买优质生源。

有的学校可能会专门开设两个班,招成绩不好但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学生。这实际上就是用差生来养好生。用超额奖金来吸引优质生源,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掐尖。

而这些手段会导致教育不公平。它会冲击整个正常的教育生态,把教育变得非常功利,就像是在“做生意”。表面上是名校,或者是所谓的教育经验、教育理念很先进的学校,但背后是一套资本化运作的逻辑,类似于再生产、钱生钱。

“县中塌陷”背后的逻辑都比较相似,生源和师资流失,然后进入恶性循环。

我们在西南某省调研的一些县中,它的特殊类型控制线比例大概只有2%左右,能达到5%和7%就已经算很好的了。“特控线”跟以前的一本线差不多,介于一本和“211”之间。

这个比例说明县中的衰落速度非常快。一般来说,以前县一中的一本率应该是有保障的,但现在已经降到很低了。

我们还访谈过一个中部省份的高中校长。这位校长是中师毕业,他的很多同学在本省的各个高中当校长或副校长,对这些高中的情况比较了解。

我们据此进行统计。该省份分布在各地级市的近30所高中,大概只有4所县中还在艰难维持,其他的县中都垮得比较厉害。

被“放弃”的学生

“县中塌陷”最严重的威胁来自超级中学掐尖。县域高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生源被掐走了就不能再变出来,县中只能在生源已经被掐走的情况下思考如何突破。

我们在东部某县调研,那里原本有两三所聚集了优秀生源的县中。但尖子生流失以后,只能把掐尖剩下的生源集中到一所高中,另外两所高中就只能被放弃,或者向其他方向发展,比如走艺考的路子。

部分县集全县之力支持县中发展,还会出台一些可能不合规但也确实无奈的政策,如要求体制内公职人员的子女不能离开本县到外地读高中。如果说生源只有少部分流失,都不会出台这种政策。这种政策的政治风险高,只要有人举报,肯定是不合规范的,但没有办法。

有的县通过县级财政投入学校建设,如实验设备的采购,发改、教育和住建等部门争取项目帮学校建设,甚至帮忙化债。我们看到,有的地方学校搬新校区欠了很多钱,政府帮忙化债,不需要学校自己找门路找钱。

部分县政府给学校更大的人事空间。他们让县中自己去招六大师范院校的老师,可以多次招,还会把名额往学校倾斜,学校招完人后在人社局走程序即可。

其实,很多地方的县教育局和县中校长都处于比较憋屈的状态。这些措施有一点效果,但还是比较艰难。

留在县中的学生则面临两种选择。一批学生在苦读,认为还是要读书。但因为整体的教育质量在下降,有时候苦读已经没有效果,成了一种自我安慰,只是纯粹投入时间。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混日子”,认为把高中读完,考上专科就可以了,如果考不上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

我们团队曾在北部一个县调研,当地一中的第一名,大概也只能考上二本。我特别震撼。因为当地县域教育体系可以说已经全部垮塌,且垮得特别厉害,那里的大部分学生就是属于混日子的状态。

在完全塌陷的县中里,部分学生已经接受现状,认为自己没有希望考上好大学,目标性不是很强。

学生心理会有一个预期。比如在那所大概只能考出二本学生的县中里,排名第一的学生曾跟我们团队另一个同学透露过自己的想法:考第一名只能考个二本,还有什么可学?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在微博上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对当地的县中是否满意”。

回收的大概10万份样本中,认为“本县重点高中前景很好,小孩就读很有前途”的有55%,认为“升学率较差,教育质量堪忧”的有21%,认为“不值得读”的有2%,剩下的22%是选择“不清楚”。可以看出,认为县中值得读的比例不算特别低,但也不高。

很难笼统说家长对县中的期待。如果从一般家长的想法出发,可能会希望县中教学质量高,这样可以就近将子女送到学校就读。没有能力将子女送到更好的地方上学的家长,就只能放在当地的学校,能读到哪儿是哪儿,能学多少是多少。

如果县中一直处在“塌陷”的状况,大部分的县中的老师其实也没有特别多的选择。

县中教师既要做老师,还要扮演家长,又要扮演朋友。因为在县中上学的孩子主要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地务工,所以这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状态、心理健康甚至和同学的关系,都需要老师关注。

面对“县中塌陷”,有的学校选择转型,比如多元特色办学,走艺体、艺考这条路。我们在调研中也看到部分县级普通高中另辟蹊径,做得好也可以有收获。但大部分的县中转型空间比较小,并没有太多办法。

我们曾跟一个衰落得比较厉害的县中校长吃饭。发现其实校长不焦虑,就是躺平了,也没想过怎么去改变现状,当然他也改变不了。县教育局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学前教育上面去了,因为从主管部门的角度来说,这也算是可以出成绩的地方。

振兴县中是前提

我在《县乡的孩子们》一书中提到,“乡校模式”更适合农村教育实际。我认为,这是教育城镇化与小规模学校之外乡村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一直以来,学界和政策部门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布局问题争论不已。

一些人认为,就应当以农村小规模学校为主,保护学生就近入学的权利,同时让小规模学校自主、个性化发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逆,应当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主要放在县城,完全撤并农村教学点。

这两种观点有合理的地方,但主要是从价值和理念出发,与实际情况相差比较大。

完全集中到县城的观点,没有考虑地方财政和家庭支出的实际,教育过度城镇化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成本。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利用“教育集中”倒逼农民进城买房供子女读书,刺激房地产经济,地方债务也比较重,这是需要警惕的。

而完全保留农村小规模学校也是比较激进的观点。因为小规模学校人数太少,没有办法形成基本的教学规模,甚至连同伴群体的关系都很难达成,对于学生的社会化和学习积累都是不利的。

所以,教育布局既要考虑公平权利,也要考虑效率问题。我所说的“乡校模式”就是将义务教育资源集中倾斜到乡镇,比如乡镇中心小学和中学。因为乡镇是乡村社会的集散地,连接各个村也比较方便,在能配齐校车的情况下,既可以满足上学需求,也可以保证教学效率。

乡校模式也不一定只在乡镇,人口集中的中心村也可以。总之,在人口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乡村教育布局相对集中是比较合理的。

很难说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这也是教育复杂性的体现。但我认为,好的教育至少要考虑国家人才培养需求、社会教育公平正义,以及学生个体发展三个方面的目标。

要为县中学生提供上升的通道,前提是要振兴县中。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都无法单纯以个体的形式去接受教育或是参与教育竞争,而必须依托学校这一专业机构。县中是县域教育的出口,县中没有质量,县乡的孩子们就很难有希望去与大城市的孩子公平竞争。

“县中振兴不等于要极端应试”

县中振兴并不等于要极端应试。首先我们不否认在高考制度依然存在、考试成绩是高校选拔主要依据的现状下,进行知识教育仍是普通高中的主业。

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教育焦虑不是应试带来的,考试只是一种筛选方式。如果我们提供多种选择方式,每一种方式学生都要去尝试,要去投入精力,反而是更内卷。

从我自己研究的情况来看,教育焦虑从宏观上与就业预期不稳定相关。因为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教育最主要的功能和期待还是能获得好的就业和未来发展。

那么,当我国产业结构没有完全升级,在国际价值链体系中没有彻底突破,教育焦虑某种程度上是必然的,这与整个东亚社会的情况有类同性。

而从微观上看,教育焦虑与县域教育层级被打破有关。也就是说,如果县中有质量,学生只要考取本县高中就有升学希望。那么普通家庭没有择校的压力,县中也就不用过分的分层教学,也就不会极端强化应试和内卷。

而一旦县中“塌陷”,家长就一定要尽可能地择校。如此一来,教育竞争的层级就从县上升到了市甚至省级,教育焦虑和压力就会陡增。

县中振兴本质上是要重建教育竞争的层级,只有这样教育焦虑才会缓解。我们要理解的是,只要高考具有筛选的功能,教育焦虑就只能缓解而不能消除。一旦在线性思维下想消除竞争,那么也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这在过往教育改革中是发生过的。

县中振兴的关键是保证学校的生源结构和师资队伍的完整性。

过去十多年以来,因为超级中学的无序掐尖,县中优质生源大量流失,骨干教师也大量被大城市以及东部发达地区的学校挖走。这使县中发展的生源基础和师资基础被瓦解,县中只能进入“生源流失—质量下降—生源进一步流失”的恶性循环。

因此,振兴县中的关键是要从政策上彻底堵住超级中学在下面县市无序掐尖的口子。在招生和教育管理制度上真正做到“以县为主”,保障县中能留住自己的生源。这样学校才能进入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重建县中的教育层级。

另外,也不宜将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得过于复杂,尤其是需要把竞赛和高校招生录取剥离开。至少不能过多地挤占头部高校的统招计划名额,以便让县中和其他层级的学校公平竞争。

竞赛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五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早些时候,竞赛与高考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东西,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完全没有比赛的想法。现在,竞赛可以说已经成为高考之外的另一条独立赛道。

一般来说,竞赛实力强的省份,获得省一、省二等奖就可以在清北强基计划中占据一定优势。如果能拿到国赛金牌甚至有机会进入国家集训队,那么基本就可以保送清北。

但竞赛的投入非常巨大,是个非常烧钱的项目。我们调研发现,越是县中,很难有条件培养竞赛生。不仅学科竞赛教练薪资极高,还需要有好的生源苗子。

如果竞赛成绩对冲击名校有直接影响,并且占据越来越大占比。那么,对于县中来说,想靠裸分上清北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本文首发于《南风窗》杂志第6期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家长坚信“人生就是轨道”,禁止孩子跳入旷野,即便孩子已经是一名大学生。

3月,各地大学陆续开学,不少大学生发现自己的爸妈被拉进了家长群:有些是大学辅导员牵头建立的,有些是家长自发组建的。这些群就像“粉丝后援团”,让爸妈第一时间掌握孩子动态。群里画风大致是:总是鼓劲,随时援助,偶尔磕cp。

这不是今天才有的诡异现象。近年来,大学建家长群的趋势越演越烈,在群里蹦跶的家长形成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有人把它当成日常监护,有人筹谋孩子就业,有人张罗孩子相亲。

不只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家长群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意味着,当你临近30岁,你的父母依然把你当作中小学生,还在家长群排队回“收到”“好的”,或给老师发“感恩玫瑰”。

无论哪一种,对于刚尝试离开家庭的成年人来说都相当可怖。中国孩子在小时候是“速成儿童”,快速为进入社会学习一切礼教和学识,但当他们真正成年,即将宣告独立时,却被以“关心”为名义的家长强势管控着。

展开全文

家长担心的问题五花八门,但又与孩子青春期时类似:孩子有没有谈恋爱,宿舍的洗澡水够不够热,能不能抢上心仪的课,上哪修车,哪个干洗店离得最近……每一个问题都是如洪水倾覆般的爱,也是让人窒息的爱。

为了不活在家长监视之下,许多大学生不得不临时拉来兄弟姐妹,或者干脆注册一个小号代替家长进群。为了伪装得像一点,一些人还会把头像改成荷花、青山等风景图,把昵称改成“云淡风轻”“喜气洋洋”。

这大概就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悖论:在信息不发达的过去,我们享有更多的自由;在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被显微镜般扫视的当下,我们反被套以层层桎梏,成为某种监视系统中的被观察对象。

作为延伸的手和隐形的工具,这些家长群每天都在聊什么?这当中隐含的“教育焦虑症”,又是怎样形成的?

高校家长群:另一个战场

高校家长群,日常作用之一就是让学生“社死”。

考试了,一些大学班导会把挂科成绩单发到群里,供各位家长审阅自家孩子的排名和堕落程度。放假了,家长从群里看到其他学院的放假通知会质问自家孩子:别人都放假了,你到哪野去了?

许多家长还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孩子军训的时候,就让老师帮忙拍照片,每个家长都喜欢在军训队伍中玩“找娃游戏”,就像曾经在幼儿园合唱团中辨认自家孩子一样。

闲来无事的时候,家长就捣鼓孩子的相亲交友帖,在群里互叫“亲家”,发小孩的照片,搭建赛博相亲角,尽管俩孩子从未见过面。一位大学生吐槽,有时候甚至会有两个学生约会的照片流到群里,家长也不担心这是否会泄露孩子的个人隐私。

孩子连班里的人都没认全,但家长已经在群里混成好哥们和好姐们。

吹捧和攀比更是日常。孩子成绩好的家长擅长互相吹捧,绩点高就到处发红包;长得好看的孩子更像是一张王牌,在各种相亲话题中会被排队夸赞,直接把家长群变成竞技场。

特别是在硕博的家长群,每天都可以围观一场凡尔赛文学大赛。一位妈妈在社交平台上称,自己加入了一个卧虎藏龙的博士生家长群,发现里面的家长都是“百事通”,从教育经验到外国生活,从申博干货到人文历史都聊得头头是道。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一些家长不仅有大群,还有把辅导员排除在外的小群,因为“不想被老师们的通知覆盖”,想要建立真正的闲聊群。在他们的手机里,人均置顶十几个家长群,不仅可以按地区、宿舍、专业、社团分,还可以按校外的外卖品类分,比如鲜奶配送群、超市直送群、水果外卖群,全方位覆盖孩子的校内生活。

一位网友看到,大学附近的“外卖水果群”塞满了家长,有的人不仅帮孩子远程下单,还会嘱咐水果店老板:“能送到公寓单位门口吗?孩子说没力气去快递柜拿了”。

久而久之,水果店老板不仅仅承担水果业务,还会被拜托其他生活杂物的购置,比如有另一位家长在群里问:“能帮我买个浴帽送到柜里一起吗?娃儿今晚肯定需要,不想洗澡的时候把头发打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发生在幼儿园的对话。

这些家长遵循的是凡事必抓紧的“托管式”逻辑,还有中小学家校互动的路径依赖。所以尽管大学生不想把大学当高中来念,但父母强行与学校创造链接,恨不得装上监控,当中有分离焦虑,也有极强的控制欲。

“直升机父母”的教育焦虑

没有人知道,中国家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如此渴望“加入群聊”的。

很早以前,有大学辅导员清理学生年级QQ群时,惊讶地发现有个别家长以学生身份在群里“潜伏”多年。如今有学校的明令指示,家长可以光明正大入群“监视”孩子了。

我们的育儿方式,是如何逐渐变异的?在《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中,两位曾在美国、英国、北欧、中国和日本进行调研的学者,研究了经济激励和约束如何影响不同国家的育儿方式。

在他们看来,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下的经济社会环境,而非我们小时候接触的育儿文化:在低不平等和低教育回报率的国家,父母往往更宽容;而在高不平等和高教育回报率的国家,父母可能会更专断,并更倾向于向孩子灌输“出人头地”的理念。

作者依此对比了不同国家的育儿习俗。比如在瑞典,慈爱的父母们主要采用鼓励、宽容和放任的教养方式,他们认为要求一个学龄前儿童安静地坐在餐桌前是有违基本人权的,正式的教育也要到7岁才开始,学生在年满13周岁之前不会收到任何成绩单。

而在美国和中国的家长,“直升机父母”就是典型的产物——他们总是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著名网球运动员安德烈·阿加西的父亲就是专断型父母的鲜活例子。作为退休拳击手和儿子的网球启蒙教练,父亲从阿加西小时候就明确要求他必须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网球运动员。所以当有一天阿加西表达了想踢足球而非打网球的愿望时,父亲怒吼道:“你是一名网球运动员!你将成为世界第一!你会赚很多钱。这就是计划,毋庸置疑。”

所以,若孩子未来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成功,家长就会不由自主地过分看重教育。主动要求建家长群,也是“直升机父母”的极致体现。

这种教育焦虑症已成为一种群体性情绪。也许一开始并非所有家长都想这么做,但一旦进入内卷装填,就无可避免地卷入竞争的漩涡。

电视剧《小舍得》里,宋佳饰演的妈妈一开始崇尚快乐育儿,但亲戚的孩子上来就表演背诵圆周率,而且“背(小数点后)一千多位,都不带打磕绊的”。慢慢地,不想卷的妈妈也被迫进入这个怪圈,从嫌弃补习班到补习上瘾,孩子也在家长的比较中变得焦虑:考了倒数自己是不是就变笨蛋了?变成差生是不是就没人喜欢了?

如此这般,所有人都在大环境中被裹挟。有意思的是,当下这一批“直升机父母”很多是成长于20世纪70年代,被教导要质疑权威、蔑视物质主义的孩子,成年后却变成了专断型父母。

70后父母和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崇尚“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父母也有极大差别。70后是最早从教育中获益的一代,很多如今都成了有丰富知识背景的精英阶层。一位妈妈说,她在家长群一直被“鞭策”,群里很多家长都看得懂英文,甚至知道编程作业哪道题最难。家长群的卷,卷的不只是家境,还有学术背景和资源。

因此,比起前者作为“长者”的权威,现在的家长更像是“学术”的权威,或者说是人生导师的权威。

中国孩子,一辈子活在家长群?

中国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

从孩子出生的团购奶粉群,到各种买书折扣分享群、打卡考级群,再到各个年龄段的家长群,家长把孩子的一生安排得明明白白,甚至从“直升机父母”升级为“割草机父母”——确保随时能赶在孩子前面,像割草机一样迅速清除各种障碍,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高校家长群也可以看作是鸡娃群的延续。中小学时代的“鸡娃群”,家长习惯把孩子们分为“牛娃”“普娃”“渣娃”;高校家长群更进一步,把孩子置入社会标准分为三六九等,匹配上符合等级的职业方向和相亲对象。时期不同,性质相近。

福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耿羽曾就这种“鸡娃群”进行研究,认为这种群会让家长自身、家庭内部、群内家长之间乃至社会中形成教育焦虑循环的“莫比乌斯环”,并建构出更坚固的信息茧房。鸡娃信息不断重复传播,继而形成“回声室效应”。

这样一来,父母是直升机的同时也是轰炸机,孩子每天都会感受到轰鸣的隐形暴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会被培养出一种“习得性求助”,心理上永远难以成年?

如果说50、60年代的父母普遍是付出型,那70年代多是控制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开始念旧,怀念那个没有各种科技手段影响的时代。

诚然,没有一个班导真的想当保姆,但当下的家长过于焦虑,学生在学校出了任何问题,班主任、辅导员就是首当其冲被问责的人,所以放假需要家长在《暑假注意事项》上签字,学生做社会实践时也需要签字,家长群也是被发展出来的枷锁。

一位辅导员称,如今相当多家长在开学报到第一天就咨询有没有家长群。这些家长普遍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因为挂科严重而退学,甚至精神状态出现问题时,家长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而把家长群变相亲群,对有些家长来说更是一种高效的转化手段。在这类家长眼里,大学就是最好的相亲资源,有足够的时间来相处,比出社会后再盲目地找效率高得多。

这些乍一听很有道理,但归根到底就是不允许孩子掌控自己的人生,也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自主的个体。中国人最爱挂在嘴边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有没有可能本身是一句谬论?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如果大学家长群是正常的,那么大厂家长群、公司家长群岂非也是合理的?中国人应该到什么年纪才不需要家长群?

大学本来就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个体差异化的一个分流之地。但在今天,长大成人的路径逐渐变得相似,个性趋同,导向趋同,大概是因为当下很多大学生家长更相信“人生就是轨道”,过分干涉,禁止孩子跳入旷野。

有不少人,一辈子都可以困在各种形态的“家长群”中。孩子未必是巨婴,但想建群的家长,是真的还没长大。

1

我无法压抑住沿着昨晚文章继续写下去的冲动。太难过了,并非因为感同身受,而是这个社会的成年人对留守儿童责任问题太鸡贼太猥琐了,令我作呕、不写不快。

如今,还有几人记得偏远的贵州毕节留守儿童的悲剧?

展开全文

整整12年前的2012年11月16日,毕节市环东路上,5名流浪儿童(最大约13岁、最小约9岁,其中4人是留守儿童)死于垃圾箱中,这些儿童因避寒而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

2年半之后的2015年6月9日晚,又是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的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集体喝农药自杀。4个孩子一兄三妹,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

仅仅2年半时间里,接连两场死亡人数令人颤抖的悲剧。不要说人,就是在一个垃圾桶里、一处简易房里,天亮看到四五条猫狗横死在那里,也足够触目惊心了。

在这2年半时间里,毕节政府不是没有高度重视,至少表现得相当高度重视,甚至可谓大张旗鼓、如火如荼:要求留守儿童达50人及以上的学校按规定建立标准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名称不可谓不温馨动人,同时还建立了『代理家长』等志愿者团队。

结果怎么样?有用吗?的确有用,有了个卵用。仅仅2年半之后,貌似极端小概率的悲剧再度震撼上演,而且这一次留守儿童更加主动执着地赴死、想得明明白白,拿出了成年人都拿不出的勇气。再说一遍:其中最大的哥哥,年仅13岁。

既然『少年不知愁滋味』、更遑论自杀的13岁能对自己这么狠,为什么另一群13岁就不能对他人痛下毒手、比成年人还有残忍变态?一切不过是概率游戏,问题是这概率令人无法承受,更不用说概率提示如此极端案件的背后,这片广袤土地的日常无数角落里,每天正发生着多少随时具备升级到悲剧潜力的『普通』校园霸凌。

这就是昨晚我在文章中对所谓严刑峻法能够有效抑制这类悲剧的真实效果极度怀疑的关键理由。如果这个社会面对如此画面都没有正视现实、正视事实并着手解决背后真正难题的勇气的话,那么毕节那样毫无卵用的表演,将只是反复轮播循环的悲剧间隙里聊以自慰的行为艺术而已。

我还看到网上无数对于留守儿童行为举止,以及他们可能对社会构成威胁程度的讨论,洋洋洒洒、唾沫横飞、热闹非凡状。

怀疑留守儿童天然有问题这个思维方式没错,就像担心孤儿天然更加缺爱、更容易罹患心理疾患一样,这本身没问题。问题是,思考到了留守儿童这一步就戛然而止了?以为问题只在于留守儿童,甚至到最后连是什么造成了留守儿童都忘记了,把所有脏水一盆子全泼向留守儿童,好像留守儿童是半夜里突然出现在半空中的恶魔一样。

我想说:在这由成年人主宰运行、号称文明的社会里,成年人,你们难道从未体验过良心苛责、羞愧难当、看不见自己的猥琐与可鄙?没有想过这个社会的运行方式,那么多年来让多少留守儿童教育受阻、对他们的身心施加过多么巨大的压力?

2

2021年就有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外出务工人员子女人数达到1.3亿,超过了全国儿童总数的40%,这些孩子的教育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表现在鲜明的两难问题上:假如父母将孩子带到城市,孩子在城市学校就读会遇到各种困难,而如果将孩子留在家乡,父母则无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照顾和关爱。尽管近年一些政策有所改进,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终于能够在父母陪伴下进入公立学校就读,但大约仍有一半的孩子无法与父母同居。而随着时间推进,这些子女面临的政策以及社会明或潜规则方面的困难往往更多,尤其是在参加高中入学考试和高考之际↓

在此过程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普遍受到了显著影响。特别是3年新冠疫情期间,家长更无法回家,加剧了留守儿童的孤独和焦虑。研究表明,即使刚经历过短暂团聚,也难以改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和情感依赖,以及由于家庭分离而导致的孤独、悲伤和沮丧感。甚至,偶尔的家庭团聚之后的父母远离,令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加明显且复杂的心理波动、情绪低落,特别是在疫情期间↓

不是没有解决方案。事实上,早在9年前的2015年,南方都市报就写过一篇社论『破解留守儿童困境需社会力量』,提到破解留守儿童困境的本质不过是,一个是『让爸妈回家』,一个是『跟爸妈离开』。

但文章里同时提到,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系统的体制问题。嗯,又来了,看到『体』开头的这四个字,你觉得无解,我也觉得无解,我只好沉默。但沉默,和在安全区火力全开表演勇敢、和对上乖巧体贴八面玲珑、对下对弱势群体甩锅泼脏水、和煽动爽快过瘾却不计后果之『给少年犯加刑!』的民粹言论,完全是两回事。沉默,至少守住了不作伥鬼的原则。这个时代,沉默是金、沉默已是足金。

3

说起来这个时代,这片土地上很多成年人别说别说沉默是金、更别说对下一代以身作则,就连日常生活里最普通的对孩子不要展示戾气、不要鼓励戾气都做不到。

还记得几个月前红遍大江南北的一则家长拍摄上传的『姐姐痛斥喜爱奥特曼的弟弟』的视频吗?面对看起来最多3岁左右的亲弟弟,姐姐在视频里将喜爱奥特曼和革命先烈等等天马行空普遍联系起来的思维模式滑稽得令人啼笑皆非、啧啧称奇,很难不让我心头涌起『与其抵制日货、不如先抵制蠢货』的冲动。但问题是姐姐自己也是稚气未脱的孩子,是谁把她塑造成这样的?是成年人,拍摄这段视频的家长,是她妈。

这倒也算了,我没有兴趣去细细咀嚼那种愚蠢,这样的愚蠢如今琳琅满目、四处可见,这不是关键。真正让我当时觉得看了之后不寒而栗的细节,我猜想会在意的人恐怕极少——那就是这个姐姐全程表现出的戾气:语言和行为上双重展现的暴力倾向——她咬牙切齿、交替指着门口、指着眉心反复对亲弟弟说『你给我滚出去』,

说到动情处,情绪激烈,甚至一把揪住弟弟的衣领、猛力将其推倒在沙发上。

这实在太可怕了。这是自己的亲弟弟,3岁的亲弟弟,身为姐姐需要用如此戾气去和他沟通?且不说内容之滑稽愚蠢,就算姐姐悟道的是宇宙真理,如此举止也没有丝毫合法合理性。这哪里是沟通?这根本就是家庭内霸凌。但最恐怖的不是姐姐,姐姐也是孩子,是她父母,他们目睹这一切,不为所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等不及上传让全社会分享他们内心无边无际的幸福与骄傲——看啊,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爱国懂事到这个地步、大是大非上晶莹剔透,我们家的教育是有多么成功!!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霸凌,姐姐对弟弟涉及人身伤害风险的暴力言行背后升腾的是怎样狂热的戾气、是多么不祥的征兆。这,还是体面的中产家庭氛围。在连视频都发不出来的落后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里,日常斗强斗狠、弱肉强食的氛围会酝酿到什么地步,恐怕唯付想象。

这段掀起滔天流量与点赞的视频,不过是一个缩影。提醒还有头脑思考的人,我们的教育在一些领域,处在什么样的状态。

就写到这里了。最后想说的一句话是:河北邯郸留守儿童杀人事件,是留守儿童的悲剧,但更是这个社会成年人的悲剧。

死去的孩子安息。

01 爱,要先给自己再给孩子

有的父母发现自己不爱孩子,并且向孩子承认自己没有爱。同时,父母严守边界不侵犯孩子。父母诚实地自我关照,愿意控制住自己不去吸食孩子,这本身就已经是少见的父母了。这就是大爱。

对孩子啊,发自内心的那种喜爱,这种感觉,它需要有个前提:父母自己过得挺开心的,当你过得开心,自然就会有这种爱满溢的感觉。

而你过得不开心,觉得无力爱孩子,这太正常了。不必自责,就跟寒冬时候的树木不发芽一样,寒冬时候树木要做的仅仅是保存自己活下去。

你能保存自己的同时也不去侵犯孩子,你就做得非常棒了。

孩子并不会因为缺爱而留下创伤,就像孩子不会因为没吃到山珍海味而发育不良。创伤是因为被投了毒药,这个毒药就是侵犯边界的控制。

展开全文

02 造成创伤的,是谎言和欺骗

养育好一个孩子,并不需要时时刻刻给到孩子爱。

孩子有时候会体验到跟父母失联,会体验到无回应,体验到父母的局限,父母的无力,甚至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恨。

这都没关系,这就是平凡的人类。

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的,不是那些生活中必然的遗憾,而是欺骗和谎言。

如果妈妈对渴望拥抱的孩子说,妈妈现在很痛苦,无力去拥抱你。孩子体验到一个遗憾,然后孩子会去其他地方寻找资源,比如自己看动画片娱乐自己。

如果妈妈借机把孩子数落一顿,发泄自己的痛苦,让孩子误以为“我得不到爱,是因为我太差了”“是我让妈妈如此痛苦”。

结尾,妈妈若再加一句:我说你,都是为了你好。

这个孩子的心灵就被碾压了,孩子不得不离开现实,进入妈妈编造的幻想世界,被妈妈的黑暗幻想世界囚禁,如困兽般痛苦挣扎不得解脱。

没有谎言,就没有创伤。

03 为何分不清侵犯与爱?

很多女孩,分不清什么是爱的表达,什么是对自己的侵犯。而且因为太匮乏爱,为了得到一点点温情,牺牲自己的边界,甚至都不知道那是被剥削被侵犯。

这样的女孩,容易被贴上不检点、Easy Girl 的标签。被贴标签的女孩,后来明白过来,会觉得自己很羞耻。

这不是女孩的错,这是剥削她的父母和渣男的错。如果一个女孩从小被父母剥夺了爱和尊严,她怎么能够区分什么是正常的亲密关系,什么是被羞辱被剥削?

所以也请诸位,不要拿道德去评判别人是 Easy Girl,更不要拿道德放大镜去审视一个明显权利不对等关系里的受害者,比如被中年大叔玩弄的少女。

父母一边侵犯孩子的边界吸食孩子能量,一边洗脑“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孩子会在关系中“心甘情愿”被剥削被侵害,践踏自己求得幻想中的亲密和爱。

我们都要谨记:让自己放松的才是爱,让自己痛苦的是对方在吸食自己,无论对方打出多么伟大的旗号

一封读者来信:

我是一个真爱至上的女孩,一直都向往有一份美好的爱情。

25岁时我觉得自己终于等到了,他是我喜欢的类型:贴心又风趣,会哄我开心,长得也蛮帅。但慢慢地我发现他并不是我刚认识时的那个样子:性格越来越暴躁,说话颠倒是非,常常把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我,甚至会用力地推开我。

有几次我真的想要分手了,但他回过头来一道歉,我就心软了,总觉得他应该会长大吧。

但是我错了,他非但没有改变,反而一次次得寸进尺,还和别的女孩搞暧昧、劈腿,甚至让他的家人觉得我是一个很烂的人。

而我却很不争气,一到分手就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完全被掏空,像行尸走肉一样,对任何事 情都提不起兴趣,坐立不安,度日如年。明明知道他并不爱我,自尊被践踏在脚底下,但就 是抵挡不过那种失去的痛苦,那是一种很难熬过去的恐惧。

我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这样消耗下去了,我该怎么办?

展开全文

李雪的回答 :

感谢你的信任和真诚的提问,有很多女孩子都有这样的问题。

你描述的这种体验,被冷漠被践踏被羞辱但是依然要和男朋友在一起,没有了就会失魂落 魄,仔细想一下,这更像小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孩子越小,无论父母如何冷漠她、不把她当回事、甚至攻击她,她心里都只有父母,因为她只能依靠父母而活着。这就好像你在街上看到一个妈妈对小孩子说:“你一边儿去,别跟着我”,小孩子一边抱着妈妈的腿一边哇哇大哭说:“妈妈不要抛下我,不要抛下我!”

这是童年剧情的重演。

所以当女人把自己陷入到一个毫无尊严的关系里而无法自拔的时候,可以先有一个觉知:我现在是在退行,进入了一个小时候经历过无数遍的梦境里,在这个梦里,我把自己投射成一个不能独自存活的小孩,把男人投射成父母,因为小孩子确实离开父母就活不了,所以我现在才会感到这么痛苦,无法离开对方。

虽然我这样说起来很轻松,好像只是一个梦境,但身临其境时,那种痛苦的感觉非常真实, 坐立不安,魂飞魄散,就是离了对方活不了。我自己也曾深陷其中,如果我男朋友不及时回应我,或者冷漠我,我感觉自己就要死掉了。因为在我小时候,我的妈妈就像僵尸一样,在精神上对我没有回应,所以一谈恋爱,我就会重温这种要死掉的感觉,然后就会拼命的 去“抓”对方,而被我“狂抓”的男人也会进入自己的剧情。

男人的剧情通常是:他小时候也有一个神经质的妈妈,这个妈妈经常“抓”自己的儿子,把自己的情绪无节制的倾诉给儿子,而儿子又离不开妈妈,想去照顾妈妈并承担妈妈的痛苦,但做不到,于是潜意识里会对妈妈产生憎恨和厌恶的情绪。所以当男人感受到女朋友来“抓”自己的时候,就会把对妈妈的憎恨和厌恶,淋漓尽致的投射到那个依赖自己的女朋友身上“你怎么这么贱,你怎么就不能自我负责,你怎么这么神经质”然后把这个女人说的一钱不值。

每个人都在重复童年的剧情。

如何觉醒?

当自己陷入那种没了男朋友就坐立不安、好像活不下去的时候,学着对自己说:这是我童年的感受,真实的我现在已经成年了,是可以独自存活的。这很难,因为梦境里的人很难跳出梦境。但还是要尝试着告诉自己:我为我自己童年的噩梦负责。带着这样的觉知,和那种要死掉的感觉呆在一起,而不是去“抓”其它人。一次又一次,甚至是很多年。接受自己的感受,承认这个事实,在为自己负责的过程中,慢慢地,你就会感到自己力量的升起。如果你想这个过程容易一些,可以找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陪伴。

银行只贷款给有钱人,真正的爱情也只会降临在不缺爱的人身上,这是一个悲伤的事实。只有当你真正想体验爱情,并且离开任何人都可以好好的活下去的时候,你的身边才会出现那个有品质的男人。

当你开始成长,并自我负责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他发现你和他的妈妈不一样,并且可以自我负责的时候,他也慢慢开始自我负责,但这种可能性的概率极小;另外一种可能是你们的关系会结束,而他会继续去寻找下一个可以投射妈妈的女人。关系结束了不要紧, 只要你选择了自我成长,就会遇到更好的男人。